- 相關推薦
番茄工作法讀后感(精選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番茄工作法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番茄工作法讀后感 1
前幾天讀完了《番茄工作法》,然后現(xiàn)在再回想一下什么是番茄工作法,已經(jīng)有許多不記得了。讀完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不實用,類似的讀本我讀過至少2本比他要好的(掌控時間生活、還有一本某管理大師作品一下想不起來了)。
這本書一直在強調(diào)她的“番茄鐘”的概念,無非就是把時間以25分鐘氛圍一個段,然后在這段時間內(nèi)盡量的專心解決設定的問題,減少外部干擾。如果遇到干擾就留下記號,下次注意。反正我讀完之后對她的判斷是這樣。
但是根據(jù)我以前讀過的這種類似的書籍,只要是這種需要每天早晚把行程事先設定好在一張紙上的,基本都會失敗,理由很簡單,就是實踐起來太麻煩。當然,可以說自己懶惰,但是很多時候勤奮也沒什么作用。我贊同她的時間精細化管理的思路,但是如果要精細到如此的程度,在我看來是不切實際,很浮夸。
這本書算是讀完了,作為開年讀完的第一本書,只給我留下了一個好東西,那就是作者強調(diào)了無數(shù)遍的“25分鐘”。他強調(diào)無論如何,25分鐘是他測試、實踐過的最好的時間長度,不長不短恰到好處。我姑且相信了他,以后在需要時間調(diào)節(jié)的時候,就以25分鐘作為參考依據(jù)好了。
現(xiàn)在覺得,這種書立的'目標太高,嚴苛的時間管理,極高的工作效率。我想起了那句話“以我們大多數(shù)人努力的程度,還遠遠沒達到需要拼天賦的地步”。所以,讀這種書真的適合目前的狀態(tài)嗎?
至少現(xiàn)在的我給的答案是否定的,還不如一些勵志書籍有效果。
番茄工作法讀后感 2
什么是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是一瑞典人在著書中提出的一種高效專注時間段的工作法。簡單來說,是以二十五分鐘專注工作,五分鐘休息為一個番茄鐘周期。分析真正的問題,想達到什么的效果,然后專注于效果的活動,直到完成工作活動后反思其是否重要。與此同時,每個番茄鐘順利結束后,我們需要給自己一些獎勵,以保持一個可持續(xù)專注工作的步伐。
一般番茄鐘工作法可分為:休息、排序、工作、休息、工作等等循環(huán)反復。比如我們在進行番茄鐘工作時,就需要以一種充沛清醒的狀態(tài)為準備,然后花個幾分鐘對一天當中的活動清單進行輕重緩急排序,最后是以番茄鐘的形式開始工作投入其中并有規(guī)律地進行間接性休息,以保證勞逸結合。
書中還提到,因為人的短期性記憶一般最大為七個記憶點,這就是為什么銀行讓我們設置的.密碼為六個的原因,所以說我們在懂得大腦記憶周期的基礎上,利用其特點來合理安排我們記憶內(nèi)容與時間,就可以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而番茄工作法中正是利用這一點來進行高效分配工作任務,比如假設我們需要做大于七項的任務活動時,就可以將它們按性質(zhì)分類拆分,讓它們重新組合成更易操作的記憶點。
另外,導致番茄鐘中斷的原因分為外因與內(nèi)因,包括來自外界的干擾和自我內(nèi)心的分神,書中給出的解決方法是,將計劃外事項或頭腦突然冒出來的想法記錄下來,然后繼續(xù)專注于番茄鐘工作中。但是如果事項真正緊急,還是得先去處理,然后再來重新開始二十五分鐘的番茄鐘。
我還學到,如果在番茄鐘內(nèi)提前完成任務,就不應該馬上投入另一個番茄鐘工作任務中,而是繼續(xù)在本次番茄鐘內(nèi)重復學習任務內(nèi)容,總結經(jīng)驗與溫故知新,這樣才算是讓番茄鐘工作法發(fā)揮它真正的效用。
番茄工作法讀后感 3
真的是很小的一本書,不到16開的大小,100多頁,每頁還只有半頁的文字。不過內(nèi)容確實也就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
番茄工作法的名稱由來是因為發(fā)明者一開始用的廚房鐘很像番茄。而其定義就是用一個廚房鐘,就是那種倒計時的嘀嗒響的鬧鐘來定好時間,在短時間內(nèi)進行專注的工作,就像敏捷開發(fā)一樣的快速迭代,然后在建議的`每25分鐘工作后便休息3-5分鐘。
在工作的過程中,盡量的專注,克服內(nèi)在與外在的種種干擾。除非遇到影響非常大的事件需要關閉這一時段的番茄鐘,否則在迭代周期內(nèi)都盡量的專注于自己制定好的工作計劃。這里也就引出書中另一點重要的內(nèi)容,那就是計劃的重要性。當然,這個計劃最多也就只是一天的。在每天早上列出能想到的工作計劃,然后在工作時每25分鐘或一個迭代周期完成后便在計劃后面做上標記。在每天晚上結束工作的時候再反思總結一次,并對明天的計劃有個初步的想法。
在休息的時候應該盡量遠離電腦,站起來走動一下,或者小睡一會。書中提到的一點感覺很有啟發(fā),那就是對著窗外發(fā)呆也比在電腦上去社交網(wǎng)站轉(zhuǎn)一圈來得強。因為現(xiàn)代人的注意力缺失會很容易讓人在這些社交網(wǎng)站上不知不覺的浪費很多時間。
內(nèi)容真的不多,所以導圖也沒寫多少,能找到電子書的用電子書看看,了解一下即可。實踐中還需要多多努力嘗試才行。
番茄工作法讀后感 4
這是一種時間管理的方法,作者曾用番茄形狀的鬧鐘輔助管理,所以起名番茄工作法。非常實用,可指導性很高的一本書,而且非常短,很快可以看完。
規(guī)則是:一個番茄是30分鐘,其中25分鐘工作,5分鐘休息。
3-4個番茄為一輪,一輪后可以休息較長的時間,如15-30分鐘。
在一個番茄的時間段內(nèi),避免內(nèi)部打斷和外部打斷。內(nèi)部是自己的打斷,如果想起什么事情,可以記錄下來,但不要停止當且番茄的工作,通過訓練,可以逐步減少被打斷的'次數(shù)。外部打斷是別人的打斷,如郵件、微信類的可以自己控制當且番茄過后處理,如果是別人的非緊急事件可以商量過一會處理。
可以估計一個任務所需要的番茄數(shù)量。如果一個任務的估測值大于5-7個番茄,就分解為若干個小任務。如果多個任務的估測值小于一個番茄,則合并為一個大任務。
番茄工作法可以平日堅持,在工作的時間用,幫助自己提高效率,提升任務估計的準確度。在休息時間可以不用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記錄了任務所需的番茄數(shù)、被打斷的次數(shù)等信息,可以通過分析,審視自己什么時間效率高,被打斷的次數(shù)是否逐漸減少等。貴在堅持,不斷提升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和工作的效率。
番茄工作法讀后感 5
不知不覺,運用番茄工作法進行工作學習已經(jīng)一月有余,結合之前粗淺的GTD知識,兩件武器齊頭并進,感覺效果還是不錯的。
所謂番茄工作法,簡而言之,就是設定一個倒計時,以30分鐘為一輪(即一個番茄),其中25分鐘工作,5分鐘休息。
在25分鐘內(nèi),必須高度集中精力,去把手頭的工作做好。25分鐘一到,立即停止,放下工作,離開座位,放松自己。5分鐘后回來,再開始下一輪的工作(我稱之為吃下一個番茄)。同時記錄吃下的番茄數(shù)。
這種工作法的好處就在于一張一弛,張時竭盡全力,馳時完全放松,有如奏一支旋律和諧的曲子,這種曲子的特點就是,聽幾個小時也不會累,換言之,用這種方法去工作,能使人在較長時間內(nèi)都保持警醒的狀態(tài),獲取最好的工作效果及效率。同時,一天下來,我可以看到在某件工作上,自己吃了多少個番茄。有時候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有些工作本來以為很快能做完,最后做下來居然花了那么多個番茄時間;有些工作本以為工程浩大,卻用區(qū)區(qū)幾個番茄就搞定了。這樣一來,我對于個人的優(yōu)勢弱點、長短之處的了解就越多,長此以往,就更能諳熟地揚長避短,有所控制,從而更有效地利用時間。
以上,只是簡略地說出了番茄工作法的重點,其實要用好這個方法,還是要多看一些說明。有一本書,《番茄工作法圖解》,是此工作法的發(fā)明人撰寫的',通俗易懂,也不很長,這里有下載。我當時花了一個晚上看完之后,就實施了。
之所以總在關注效率工具,正因為覺得時日苦短,加上現(xiàn)在還要給孩子留出時間,更讓我時時覺得在時間安排上捉襟見肘。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有效地做事,使得生活能夠保持在一種和諧的平衡狀態(tài),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標。
同時,我還特別希望自己在工作學習時,能夠隨時達到“心流的狀態(tài),那種狀態(tài)所帶來的充實感是如此美好,令人心滿意足,簡直可稱之為幸福?上壳斑做不到,不過,番茄工作法和瑜伽,這兩者對于這個目標的實現(xiàn)起到了不小的輔助作用。很慶幸,遇到了一個不錯的瑜伽老師,在他的課上我非常容易進入狀態(tài),斷續(xù)學了這么多年瑜伽,這回才算找到了感覺。
越是學習,越是探索,就越是發(fā)現(xiàn)世間萬理無不相通。我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像一個好奇的小孩,不停地想去窺探這無窮奧妙的奇趣。
【番茄工作法讀后感】相關文章:
麥肯錫工作法03-13
番茄的作文08-23
(精選)番茄的作文11-12
番茄炒蛋作文07-16
關于番茄的作文08-16
種番茄作文11-07
關于番茄作文11-01
小番茄作文03-30
土豆番茄作文08-01
班主任工作法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