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講話如何有條理
首先你可以每天早上洗臉或者是收拾的時候,對著鏡子說你可以,你能行,這是給自己一個充分的自信。
然后,假使今天你要面對這些場合的時候,先深呼吸,調(diào)節(jié)一下自己,盡量不去想臺下的人,不去想他們的目光,評價,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覺得自己做不好怎樣,怎樣的。都不要去想。
最后就是整理自己的思路,像發(fā)言肯定會有準(zhǔn)備的時間,所以抓緊這個時間,整理一下接下來自己要做什么,要說什么,從上臺那一刻,到講完下臺都在腦子里面想一遍,想的越細(xì)越好,注意力就集中了,就不會去想那些壓力了。
這個方法要慢慢來,不可能一下就改變你的狀態(tài),但是肯定會有幫助的。
希望你成功的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加油~~
1. 平時自己私下里多讀書,練習(xí)朗誦。
2. 多寫日記練筆,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3. 多到家外走一走,見更多的人,并與他們健康交往。
4. 多和家人聊天,在開心快樂中提高口語交往能力。
5. 自己有煩惱多和朋友聊一聊,取得朋友的幫助。
6. 把自己的本事拿出來,讓更多的人受益,你的人際關(guān)系就會好。
7. 增加一種習(xí)慣,就是把想到的事情說出來。
8. 平時注重練習(xí)和人辯論 。
9. 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
你都知道這是沒信心所造成的,那就只能從提高信心來解決。最好的辦法是找個比你更不會說話的,更沒信心說話的。你主動說,然后你就會覺得其實(shí)自己也很會說的,讓別人來做你的聽眾。
講話有條理,是對3歲以上孩子的要求,因?yàn)檫@須以會連貫地講話為基矗初看,這個要求對3歲的孩子而言似乎太高、太難,不可能做到,甚至有些爸爸媽媽會認(rèn)為:3歲多的孩子,能說整句話就不錯了,提這種要求,太脫離實(shí)際。其實(shí),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大人低估了孩子的能力。
3-4歲的孩子,講話能否有條理,教育很重要。這里所說的“講話有條理”,就是有先后順序,不會顛三倒四。比如,讓孩子講他早晨做了哪些事情,如果他講,起床后去和爸爸跑步,媽媽給他做了好吃的早飯,奶奶送他去幼兒園,就較之他說吃了什么早飯,奶奶送他去幼兒園,起床后和爸爸跑步要顯得有條理。
※從教孩子有順序地進(jìn)行觀察入手
3歲多的孩子對他身邊的一切都充滿興趣,無論是自然界動植物的變化,還是社會上人們的行為,他們都想了解,喜歡看、問、摸。針對這一特點(diǎn),爸爸媽媽可以引導(dǎo)孩子進(jìn)行觀察,以增長他們的知識,發(fā)展他們的語言,這種觀察可以隨時隨地進(jìn)行。
比如,買回一個娃娃,就可以讓孩子說說娃娃的樣子。爸爸媽媽引導(dǎo)孩子從娃娃的頭部看起:是什么顏色的頭發(fā),長發(fā)還是短發(fā)?什么樣的臉、眼睛?然后看娃娃穿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衣服、襪子和鞋?等等。在街上,可以引導(dǎo)孩子看看、說說路邊的樹(從樹干、樹枝到樹葉)、樓房(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路上的車輛(從頭到尾)等等。經(jīng)常引導(dǎo)孩子按照一定的順序進(jìn)行觀察,并把觀察到的物體按照同樣的順序說出來。漸漸的,孩子就形成了有順序觀察和有條理講話的習(xí)慣。
※引導(dǎo)孩子,由觀察單個物體,過渡到幾個物體或整個環(huán)境
比如觀察大街上有什么,就可以教孩子由路旁的建筑到樹木、花壇,再到路邊的行人、路中間的車輛,以這樣的順序進(jìn)行觀察。還可以利用圖畫書,教孩子在看畫頁時先由左向右看,或是先看背景(什么地方、房、樹等),再看人物(有誰、在做什么),然后把觀察到的事物按照同樣的順序說出來,幫助孩子提高語言和思維的條理性。
【講話如何有條理】相關(guān)文章:
如何更加有條理的學(xué)習(xí)中級會計(jì)職稱05-11
國旗下講話:如何面對考試成績08-11
如何給家長溝通02-03
如何給家長溝通08-22
如何讓自己的句子12-28
如何給家長溝通02-02
如何與客戶溝通07-22
如何讓自我評價06-10
如何與客戶溝通08-10
如何自我評價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