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參加課例研修學結
伴隨著遠程研修的深入進行,我們組根據(jù)研修要求,積極開展扎實有效地磨課活動。通過這次轟轟烈烈的活動,教師的教學能力有了提高,研修組的整體教學水平也有了跨越式發(fā)展。大家忙碌著、快樂著,收獲著,F(xiàn)將我組活動總結如下:
一、理論先導,為磨課活動奠定堅實基礎 在研修專家的引領下,我們積極參加組內(nèi)的磨課活動,吳青組長給我們做了細致深刻的解讀,為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明確了方向。在參加多次培訓基礎上,我組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對培訓內(nèi)容進行消化吸收,反復研討,大家清晰認識到,對教師來說,磨課的過程既是一個學習、研究、實踐的過程,也是一個合作交流、反思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更是一個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的過程。于是,組內(nèi)每位老師都自我加壓,主動學習,晚上有時忙到半夜,qq交流,手機短信息隨時聯(lián)系,為磨課活動順利進行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二、有效舉措,確保磨課活動扎實開展 為保證磨課活動有序的開展,我們教研組按照研修組統(tǒng)一要求,周密安排,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實施。
(一)步驟明確 行動有效 對于此次磨課活動,我們立足人人參與,積極踐行的原則,采取了“六步驟教研法”即:個人備課——小組討論——課堂觀摩——教后研討——二次試教——反思總結。我們組有非常豐富的教育資源:朝氣蓬勃的青年教師,還有經(jīng)驗豐富的老教師,群策群力,創(chuàng)新安排以確保行動有效。 制定計劃,確保磨課順利進行:吳老師制定磨課計劃,教師個人制定磨課計劃,將如何堅守語文本質(zhì),實現(xiàn)“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轉(zhuǎn)變”?怎樣將“教的課堂”轉(zhuǎn)為“學的課堂?”如何進行有效指導?等幾個方面作為研究的重點。合理安排活動時間,為磨課提供保障:由于組內(nèi)教師多數(shù)是班主任,有的還是別的學校的老師,因此磨課時間的安排,我們也做了調(diào)整,磨課活動大聚,小聚隔幾天穿插進行,聽課時全部到多媒體教室,課后接著評課,網(wǎng)絡視頻交流進行的多一些。
(二)課堂引路 指引方向 孫艷老師執(zhí)教了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識字8》一課,這次活動也可以看作是我們組開展的第一次磨課。在重點分析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們達成共識,確定好目標,重難點,然后有孫老師精心準備教學設計!安轮i導入——學習兒歌——自主識字——寫字!钡谝淮卧嚱探Y束,感覺老師講的太多,學生學得沉悶,總結原因后,我們又進行了第二次研討,就如何堅守語文本質(zhì),實現(xiàn)“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轉(zhuǎn)變”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我們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教學設計中一改以往集中識字的教學方法,把識字和學習兒歌有機結合,并增加淺顯的字理分析,如“苞”為何是草字頭?學生理解記住了這個字,同時也與其它字區(qū)別開來。孫老師還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讀好兒歌。這一次的試教,感覺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識字的趣味性增強,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特別是設計練習這個環(huán)節(jié),孫老師除了讓學生運用本課所學的生字外,還引導學生給“包”字加偏旁組字,學生入乎其內(nèi)、化乎其中、遷移運用!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這才是最有價值的。 經(jīng)過多次實踐和調(diào)整,整節(jié)課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環(huán)節(jié)緊湊,老師精彩的教,學生扎扎實實地學,無不感染了每個參與者,為我們進行“識字教學”指明了方向。這次磨課讓我深深感受到信心在鼓勵中堅定,困難在研討中化解,好課在磨礪中誕生。
(三)利用錄像課彰顯磨課活動效果得到局領導和學校領導的支持與幫助,我們經(jīng)過多次研討,最后由孫艷老師進行第三次上課實錄。孫老師激趣的導入,多媒體小金魚泡泡和荷花苞的舞動,吸引著學生進入文本,他們的思維激活了,由“包”媽媽生出的“娃娃”一個個出現(xiàn)了,結合生字意思,學生扎扎實實掌握了生字,在后面的練習填空中得到證實。
三、感受領悟,推進磨課活動縱深發(fā)展 本次磨課活動時間雖短,但整個磨課的過程卻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發(fā)和收獲。
1、教研組的成長。整整兩個月,團隊成員一起扎扎實實地進行著集體備課——試教——磨課——再試教——再磨……真是一種碰撞、激活、提升的過程。教研組的教研氛圍濃厚了,凝聚力增強了,感情加深了。 2、教師的提升。執(zhí)教的老師汲取組內(nèi)老師的智慧結晶,達到了理想的效果。每位老師,在磨課中都有了提升。活動結束后,我們一起交流的時候,孫老師說“通過這次磨課,使我感到一次次地顛覆,一次次地重整,一次次地反思,一次次地修改,就像“蠶的一次次蛻變,最終吐絲結繭化蛹成蝶、脫胎換骨”。 3、課堂的變化。經(jīng)過備課團隊的精心打造,集體研磨,我們低年級對識字教學模式的掌握越來越靈動、高效,飄逸著濃郁的語文味兒。學生能夠扎扎實實地學,興趣盎然地學,實現(xiàn)了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 這次磨課活動促進了我組教研氛圍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提高了教師專業(yè)化的水平,對教師隊伍的建設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將起到深遠的影響!澳フn”活動雖然暫時告一段落,但我們的思考和研究將在新的起跑線。
參加課例研修學結 [篇2]
20xx年1月18日,在河北師范大學教師教育中心的組織下,我與其他10位同學在公教樓d座進行了全天的課例研修培訓。在這期間,我們11位同學與張敬彩老師一起研討了課例研修的概念、性質(zhì)、意義、流程、及具體內(nèi)容,對課例研修進行了深刻的理論學習,并根據(jù)“兩課兩反思”的指導,進行了教學實踐。
通過對課例研修資料的學習,我明白了,課例研究應著眼于提升教師集體的實踐智慧,教學方面的改進是一件集體事業(yè)而非個人事業(yè)。
“課例研究”通常意義上是關于一節(jié)課的研究,即以一節(jié)課作為案例的全程或片段進行分析,找到成功之處或是不足之處,或者對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特定教學問題的深刻反思及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技巧的過程。例如:如何處理教材、如何制訂目標、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怎樣設計提問、怎樣制作教具、怎樣運用教學具等等。教師們以“課例”為載體,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疑難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借此引發(fā)更多的教師相互學習、分享經(jīng)驗,反思、探討與教育教學實踐有關的問題,提升教師集體的實踐智慧。通過有針對性的研究和實踐,提高教育教學活動的質(zhì)量,使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行動研究者,以促進教師的理性思考和實踐。
課例研修的一般流程是“三課兩反思”模式,即學習/設計/教學/反思——再學習/再設計/再教學/再反思——繼續(xù)學習/繼續(xù)設計/繼續(xù)教學/繼續(xù)反思,并在學習中總結、提煉、升華。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具體任務是備課說課;第二階段具體任務是上課觀課;第三階段具體任務是說課議課;課例研修不同于常規(guī)教研活動的聽課評課活動,而是有比較系統(tǒng)的研修活動過程。
課例研究以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為重點,可以提高教師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實施新課程的能力。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教師面臨著新的問題,產(chǎn)生了新的困惑。進行課例研究,為教師們研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創(chuàng)造了條件。開展課例研修,可以促進教師從經(jīng)驗型向反思型、專家型教師的轉(zhuǎn)變,促進教學行為的轉(zhuǎn)變,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和發(fā)展。
那么如何做好課例研修呢?我認為,要做好課例研修,首先要有一個團結合作的團隊。因為,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個人的智慧遠遠比不上集體的智慧。特別是對一個課例,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見解,才能更好地相互學習和改進。其次,需要執(zhí)教者自己反復地琢磨,大家的建議最終還是需要執(zhí)教者自己去綜合,最終形成與自己的風格相似的課例,這樣才能讓學生、讓自己受益。這也是這次學習給我最深的啟示,就是深刻的體會到反思在課例研修中的重要性。不管教學如何,只有積極地去反思,才能在課例研修中不斷的取得進步!
通過這次學習,我認識到,一名教師如果能積極投入到研修中,以一個團隊的方式進行學習研究,查閱大量資料擴充自己,及時進行總結,那么在教學中一定會自覺地改進方法,不斷地提高教學水平,改善教學效果!菊n例研修學結3篇】課例研修學結3篇。
這次培訓讓我對課例研修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思路也更加清晰,這為將來打下了基礎。我非常感謝教師教育中心給我這樣的學習機會,也非常感謝張老師的悉心指導,希望在下學期的頂崗過程中能做成功的課例研修。
參加課例研修學結 [篇3]
我有幸參加了20xx年9月開始的“國培計劃”中西部農(nóng)村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活動,我十分珍惜這次遠程培訓學習的機會,自從參加“國培”學習的第一天起,我就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點滴時間,打開電腦進行聽課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真觀看、專心聆聽視頻中專家們的專題講座及課例中教師們的精彩授課,積極認真地參與了培訓的全過程。我通過認真閱讀相關資料,積極參與討論,認真完成作業(yè),與其他的教師一起進行了交流,不但加強了理論和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又和本班的教師一起進行了課例研究等,獲益匪淺。通過這次培訓,使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F(xiàn)將我這這次培訓學習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提高認識轉(zhuǎn)變觀念。
本次培訓通過網(wǎng)絡培訓的方式,使我們農(nóng)村教師有幸聆聽了專家對我們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理論指導。對當前小學數(shù)學課程改革相關問題的思考,以及對地方文化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做了深刻的闡述,他們把自己的教育研究成果做了系統(tǒng)的闡述,從宏觀和微觀方面為我們講解了最新的課標發(fā)展動向,解釋了我們一線農(nóng)村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實施新課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讓我們找到了農(nóng)村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方向,轉(zhuǎn)變了我們的教學觀念。
二、進行學情分析,把握學生的動向。
我以前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只是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很少深入學生的實際生活,了解學生的經(jīng)歷、經(jīng)驗、對問題的疑惑、對知識的需求等。這樣,就使教學活動失去針對性,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通過培訓,使我明確了學生的問題就是教學的核心,不同的教學環(huán)境,不同的教學實踐中的重點、難點是變化的,而不應該死搬教參中的內(nèi)容。其變化的依據(jù)就是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認知規(guī)律。通過學情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認知層面的具體問題,并準確的分析成因,從而非常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學資源,使每一個教學活動都目的明確,最終指導學生解決生活中存在的數(shù)學問題使他們更好的掌握數(shù)學知識。我們只有了解了學生,才能更好的為學生服務,才能減少教學的盲目性。
二、熟悉教材聯(lián)系,把握教改方向。
作為一名工作了近三十的老教師,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zhuǎn)化為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平時的教學工作!菊n例研修學結3篇】文章課例研修學結3篇出自#url#,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在培訓過程中,我聽了一至六年級的教材分析講座,讓我明確了教學目標及聯(lián)系,更有效的把握教材,聽評課時更能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和不足。同時,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diào)整我的教育觀,正是這種換位思考,讓我學會了信任學生,并不斷地感受到信任帶來的驚喜和力量。
四、加強課例研究,開發(fā)和利用教學資源。
課例是教師課堂教學實踐的真實反映。各個學校的聽評課活動的開展可以看做一般的課例研究,但這次培訓,收看專家的課例研究解說,知道了自己的嚴重不足,因為以課例為研究對象開展#from 本文來自高考資源網(wǎng)#url#課例研究,是教師從事教學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此次培訓我覺得讓我收獲最大的就是課例研究活動。
在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向我反映,數(shù)學的基本概念枯燥乏味,F(xiàn)在想想,我們的教學之所以沒有吸引學生,主要是我們沒有很好的開發(fā)和利用好教學資源,沒有很好的將數(shù)學的教學與我們的生活實際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教學資源指可為教學服務的人力、物力、自然資源的總和,要合理的開發(fā)和利用教學資源,就要達到物盡其用、人盡其能的目標,因此思路一定要放開,方法一定要靈活。
通過學習使我對新教材教法有了更新的認識,在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上有了更新?lián)Q代。通過這次培訓和現(xiàn)場觀摩,讓我有機會嘗試全新的教學模式,實踐自己的教學理念。我要把這些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模式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在學校的新課改教學中發(fā)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參加課例研修學結】相關文章:
商標權轉(zhuǎn)讓合同參例10-18
兒科醫(yī)生進修學結(通用10篇)08-30
進修學校幼研室教研工作總結10-28
岑參最名言12-27
延參法師語錄12-31
軍訓參訓心得04-16
延參法師的語錄01-06
參加課外活動總結03-23
助研實結08-06
參加課題研究的心得體會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