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談判技巧案例分析
商務談判是人們在各類經(jīng)濟業(yè)務中,為使雙方(或多方)的意見趨于一致而進行的洽談磋商。談判的業(yè)務內(nèi)容不僅包括產(chǎn)品,還包括資金、技術、信息、服務等,如商品供求談判、技術引進與轉(zhuǎn)讓談判、投資談判等。通過商務談判,其目的是改變相互間的關系并交換觀點,以期達成協(xié)作的求同過程。這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既要確定各自的權(quán)利與利益,又要考慮他方的惠利方面,因此,商務談判猶如對弈,在方寸上廝殺,但又要共同聯(lián)手合作,這是既矛盾又統(tǒng)一的,既個體又整體的利益所在。如何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是各商家的追求目標。 談判的雙方要充分認識到談判應是互惠互利的,是基于雙方(或多方)的需要,尋求共同利益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每一方都渴望滿足自身直接與間接的需要,但同時必須顧及對方的需要,因為只有這樣談判才能最終成功。談判中的互惠互利是各方先認定自身的需要,再探尋對方的需要,然后與對方共同尋找滿足雙方需要的條件和可行途徑;滿足自身需要和預測對方需要應成為整個談判的中心,把對方視為問題的解決者,既給對方以溫和,又給對方堅持原則,擺事實,講道理,由互相對立的局面,變?yōu)橥膮f(xié)力的一體,在高效率和協(xié)調(diào)人際關系上達成協(xié)議。
一、做好商務談判的準備工作談判桌上風云變幻莫測,談判者要想左右談判的局勢,就必須做好各項的準備工作。這樣才能在談判中隨機應變,靈活處理各種突發(fā)問題,從而避免談判中利益沖突的激化。
1.知己知彼,不打無準備之戰(zhàn)在談判準備過程中,談判者要在對自身情況作全面分析的同時,設法全面了解談判對手的情況。自身分析主要是通過對擬談判的進行可行性研究。了解對手的情況主要包括對手的實力、資信狀況,對手所在國(地區(qū))的政策、法規(guī)、商務習俗、風土人情以及談判對手的談判人員狀況等等。
2.選擇高素質(zhì)的談判人員商務談判從某種程度上講是談判雙方人員實力的較量。談判的成效如何,往往取決于談判人員的學識、能力和心理素質(zhì)。一名合格的商務談判者,除了具備豐富的知識和熟練的技能外,還應具備自信心、果斷力、富于冒險精神等心理狀態(tài),只有這樣才能正視挫折與失敗。而商務談判又常常是一場群體間的交鋒,單憑談判者個人的豐富知識和熟練技能,并不一定就能達到圓滿的結(jié)局,應選擇合適的人選組成談判班子。成員各自的知識結(jié)構(gòu)要具有互補性,從而在解決各種專業(yè)問題時能駕輕就熟,并有助于提高談判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主談人員的壓力。
3.設定讓步的限度商務談判中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價格問題,這也是談判中利益沖突的焦點問題。在談判前,雙方都要確定讓步的底線,超越這個限度,談判將無法進行。讓步限度的確定必須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要建立在調(diào)查研究和實際情況的基礎之上,如果把限度確定的過高或過低,都會使談判出現(xiàn)沖突,最終導致談判失敗。
4、制定談判策略不同的談判有各自的特點,因此應制定談判的策略和戰(zhàn)術。在某些情況下首先讓步的談判者可能被認為處于軟弱地位,致使對方施加壓力以得到更多的讓步;然而,同樣的舉動可能被看作是一種要求合作的信號。在商務談判中,采取合作的策略,可以使談判獲得成功,使雙方在交易中建立融洽的商業(yè)關系,最終各方都能受益。但一個純粹的合作關系也是不切實際的。當對方尋求最大利益時,會采取某些競爭策略。因此,在談判中采取合作與競爭相結(jié)合的策略會促使談判順利達成。這就要求我們在談判前制定多種策略方案,以便隨機應變。雙方要事先計劃好必要時可以做出哪些讓步及怎樣讓步,何時讓步。在談判之前要考慮幾種可供選擇的競爭策略,在對方認為你的合作愿望是軟弱的表示時或者對方不合情理,咄咄逼人,這時改變談判的策略,可以取得額外的讓步。
二、恰當運用商務談判的策略談判的直接目的是為了達成各方滿意的協(xié)議。在談判中,雙方既有為爭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對抗關系,又存在著重要的合作關系,在談判中,要恰當運用談判策略,才能避免利益間的沖突使談判陷入僵局。
1、 剛?cè)嵯酀谡勁兄,談判者的態(tài)度既不能過分強硬,也不可過于軟弱,前者容易刺傷對方,導致雙方關系破裂,后者則容易受制于人,而采取“剛?cè)嵯酀钡牟呗员容^奏效。談判中有人充當“紅臉”角色,持強硬立場,有人扮演“白臉”角色,取溫和態(tài)度!凹t臉”可直捅對方敏感部位,不留情面,爭得面紅耳赤也不讓步!鞍啄槨眲t態(tài)度和藹,語言溫和,處處留有余地,一旦出現(xiàn)僵局,便于從中回旋挽回。
2、 拖延回旋在商務談判中,對態(tài)度強硬、咄咄逼人的對手,可采取拖延交戰(zhàn)、虛與周旋的策略,通過多回合的拉鋸戰(zhàn), 使趾高氣揚的談判者感到疲勞生厭,逐漸喪失銳氣,等對手精疲力竭的時候再反守為攻,這樣可使自己的談判地位從被動中扭轉(zhuǎn)過來。
《商務談判技巧案例分析》全文內(nèi)容當前網(wǎng)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nèi)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3、 留有余地在談判中,如果對方向你提出某項要求,即使你能全部滿足,也不必馬上做出答復,而是先答應其大部分要求,留有余地,以備討價還價之用。
4、以退為進讓對方先開口說話,表明所有的要求,我方耐心聽完后,抓住其破綻,再發(fā)起進攻,迫其就范。有時在局部問題上可首先做出讓步,以換取對方在重大問題上的讓步。
5、利而誘之根據(jù)談判對手的情況,投其所好,施以小恩小惠,促其讓步或最終達成協(xié)議。
6、相互體諒談判中最忌索取無度,漫天要價或胡亂殺價,使談判充滿火藥味和敵對態(tài)勢,談判雙方應將心比心,互相體諒,可使談判順利進行并取得皆大歡喜的結(jié)果。
7、埋下契機雙方若不能達成的圓滿結(jié)果,談判面臨破裂之際,也無需逞一時口舌之快,傷了雙方和氣,以便為下回談判圓滿埋下契機。
三、掌握商務談判中的要領在談判中,某個細小的問題處理不當就可能會導致談判的失敗,給雙方帶來損失,因此掌握談判的要領,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掌握傾聽的要領。傾聽不但可以挖掘事實的真-相,而且可以探索對方的動機,掌握了對方的動機,就能調(diào)整自己的應變策略。傾聽時要認真分析對方話語中所暗示的用意與觀點,以及他要從什么方面來給你施加混亂;對模棱兩可的語言,要記錄下來,認真咨詢對方;在傾聽的同時要考慮向?qū)Ψ皆儐柕恼Z言表述包括語言的角度、力度、明暗程度等。
2.掌握表達的要領。談判中,要向?qū)Ψ疥U述自己的實施方案、方法、立場等觀點,表達要清楚,應使對方聽懂;不談與主題關系不大的事情;所說內(nèi)容要與資料相符合;數(shù)字的表達要確切,不要使用“大概、可能、也許”等詞語。
3.提問的要領。在談判中,問話可以引轉(zhuǎn)對方思路,引起對方注意,控制談判的方向。對聽不清或模棱兩可的話,可以用反問的方式使對方重新解釋;探聽對方的內(nèi)心思想時,可采用引導性問話以吸引對方思考你的語言;選擇性問話可使對方被套入圈套,被-迫產(chǎn)生選擇意愿?傊瑔栐挿绞降倪x擇要適合談判的氣氛。
4.說服的要領。說服對方使其改變原來的想法或打算,而甘愿接受自己的意見與建議。要向?qū)Ψ疥U明,一旦接納了自己的意見,將會有什么樣的利弊得失;要向?qū)Ψ街v明,雙方合作的必要性和共同的利益,說服是為了尊重與善交;意見被采納后,各方從中得到的好處;要強調(diào)雙方立場的一致性及合作后的雙方益處,給對方以鼓勵和信心。
商務談判是充滿挑戰(zhàn)的特殊交際活動,它要求談判人員在復雜多變的談判環(huán)境中,能辨明真-相,認準目標,掌握要領,靈活運用一切談判手段維護和爭取自己的利益。
案例分析:
柯泰倫是蘇聯(lián)派往羅威的全權(quán)代表,有一次,他就進口羅威鯡魚有關事項與羅威商人談判,羅威商人精于談判,開出了一個很高的價錢,而柯泰倫久經(jīng)商場一下子識破了對方的用意,買賣雙方堅持自己的價格,談判一時間無法進行,為了打破僵局柯泰倫對羅威商人說:“好吧,我只好同意你們的價格了,但是如果我方政府不予批準的話,我愿意以自己的工資支付差價,當讓要分期支付,可能要支付一輩子的。”羅威商人對這樣的談判對手無可奈何,只好降低鯡魚的價格。 含義就是她本人可以接受也很有誠意買他們的貨,但是他們的政府不會接受,但想合作的愿望強烈,如果對方不肯讓步那就只好讓以自己的工資支付差額,其實這怎么可能吶?挪威因
為柯泰倫所要的價格,自己還是有利可圖也考慮到長期合作,就接受了她的條件。
談判技巧:語言技巧、開局技巧、報價技巧、討價還價技巧、簽訂合同的技巧。 商務談判的策略:報價的策略、讓步的策略、拒絕的策略、“最后通牒”的策略、簽約的策略。
打破僵局的方法:轉(zhuǎn)移話題法、客觀標準法逃跑法
讓步的意義:讓步是談判的中心。事實上,沒有讓步,談判就不可能存在。如果一方不愿讓步,那么另一方要么妥協(xié)要么決裂。人們談判就使為了得到對方的讓步。優(yōu)秀的優(yōu)秀的經(jīng)銷商決不會與一個開口就要高價的對手談判,而是要確保在這個談判范圍內(nèi)有足夠的余地做出讓步。對方通常不愿只說“行”還是“不行”。當本來尚可接受的條件被當做不容商量的聚頂被擺在談判席上時,也許會遭到拒絕。正因為讓步意味著了解對方的主張靠攏,這就要求對此主張及其合理性有充分的認識。讓步的同時就是在冒險。如果對方?jīng)]有相應的表示,那么讓步放會因無償放棄某些權(quán)益而顯得軟弱。因此,對對方的讓步不予積極回應可顯示自己的實力,也使得讓步放感到尊嚴收到損害,身份被降低了。
讓步的原則:目標價值最大化原則、合作原則、彌補原則、剛性原則、時機原則、清晰原則
《商務談判技巧案例分析》全文內(nèi)容當前網(wǎng)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nèi)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特殊的讓步策略:附加條件法、無損讓步法、針鋒相對法;
附加條件法:明示或者暗示這詞商務談判成功將會對以后的交易產(chǎn)生有利的影響;應盡量圓滿、嚴密、反復地解釋自己的觀點、理由,詳盡地提供有關證明、材料,但是,不要正面反對對方的觀點(這是關鍵,否則力氣全是白費); 拒絕:補償法、充分理由法、借口法、問題法、幽默法、移花接木法。
我認為:柯泰倫在此次談判中運用了讓步的策略,和附加條件法。具體表現(xiàn)為:此刻的談判處于僵局狀態(tài),如果再持續(xù)下去,雙方將不能達成成此次交易,受損的可能還是我方。因此她讓步同意了羅威商人的高價出售,但是用了附加條件法,附加條件就是,我同意你的條件,但是我的政府不會愿意你的條件,同時我和我們政府都想做成這次交易,那么我愿意用我的工資來支付差價(這只是個借口,事實上是不可能的事情);意思就是說,現(xiàn)在我們達成了協(xié)議,同意了你的高價,但是我方政府只出相應的價格,差價由我的工資來支付,那么這時羅威商人就無話可說。之好答應柯泰倫的條件,但是差價用她的工資來支付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羅威商人在此時不得不做出讓步。退一步講,羅威人做出讓步還是有利可圖的對自己并沒有什么損失。
——總的來講:關鍵還是柯泰倫的社交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商務談判技巧案例分析 [篇2]
日本國內(nèi)紅豆欠收,日本一家公司急需從中國進口一批紅豆。中國有相當多的庫存,但有相當一部分是前一年的存貨,我國希望先出售舊貨,而日方則希望全是新貨。雙方就此展開談判。
談判開始后,日方首先大訴其苦,訴說己方面臨的種種困難,希望得到中方的幫助。
“我們很同情你們面臨的現(xiàn)狀,我們是近鄰,我們也很想幫助你們,那么請問你們需要訂購多少?”
“我們是肯定要訂購的,但不知道你方貨物的情況怎么樣,所以想先聽聽你們的介紹。”
我方開誠布公地介紹了我方紅豆的情況:新貨庫存不足,陳貨偏多。價格上新貨要高一些,因此希望日方購買去年的存貨。雖經(jīng)再三說明,日方仍然堅持全部購買新貨,談判陷入僵局。
第二天,雙方再次回到談判桌前。日方首先拿出一份最新的官方報紙,指著上面的一篇報道說:“你們的報紙報道今年的紅豆獲得了大豐收,所以,不存在供應量的問題,我們依然堅持昨天的觀點! 但中方不慌不忙地指出:“盡管今年紅豆豐收,但是我們國內(nèi)需
求很大,政府對于紅豆的出口量是有一定限制的。你們可以不買陳貨,但是如果等到所有的庫存在我們國內(nèi)市場上賣完,而新的又不足以供應時,你在想買就晚了。建議你方再考慮考慮。”日方沉思良久,仍然拿不定主意。為避免再次陷入僵局,中方建議到:“這樣吧,我們在供應你們舊貨的同時,供應一部分新貨,你們看怎么樣?”新舊貨物的比例如何確定?談判繼續(xù)進行。
日方本來最初的訂貨量計劃為2000噸,但稱訂貨量為3000噸,并要求新貨量為2000噸。中方聽后連連搖頭:“3000噸我們可以保證,但是其中2000噸新貨是不可能的,我們至多只能給800噸!比辗秸J為800噸太少,希望能再多供應一些。中方誠懇地說:“考慮到你們的訂貨量較大,才答應供應800噸,否則,連8000噸都是不可能的,我方已盡力而為了”。
“既然你們不能增加新貨量,那我們要求將訂貨量降為2000噸,因為那么多的舊貨我們回去也無法交代”。中方表示不同意,談判再次中斷。
過了兩天,日方又來了,他們沒有找到更合適的供應商,而且時間也不容許他們再繼續(xù)拖下去。這次,日方主動要求把自己的總訂貨量提高到2200噸,其中800噸新貨保持不變。
中方的答復:剛還有一位客戶訂購了一批紅豆,其中包括200噸新貨(實際那位客戶只買走100噸)。這下,日方沉不住氣了,抱怨中方不少信用,中方據(jù)理力爭:“這之前,我們并沒有簽訂任何協(xié)議,你本人也并未要求我們替你保留!比辗阶灾硖,也就不再說什么,
然后借口出去一下,實際是往總部打電話;貋砗,一副很沮喪的樣子,他對中方說:“如果這件事辦不好,那么回去后我將被降職、降薪,這將使我很難堪,希望你們能考慮到我的難處!
考慮到將來可能還有合作的機會,況且剛才所說的賣掉200噸也是謊稱,何不拿剩下的100噸做個人情。于是中方很寬容地說:“我們做生意都不容易,這樣吧,我在想辦法幫你弄到100噸新貨!
日方一聽喜出望外,連連感謝。最后,雙方愉快地在合同上簽了字。
商務談判是在經(jīng)濟活動中,談判雙方通過協(xié)商來確定與交換有關的各種條件的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它可以促進雙方達成協(xié)議,是雙方洽談的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商務談判是人們相互調(diào)整利益,減少分歧,并最終確立共同利益的行為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掌握對方的情報顯得尤為重要,孫子兵法有曰“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如今商場猶如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要想在激烈辯論的商業(yè)談判中取得勝利,我們應“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掌握談判對手的風格、風俗習慣及特點,繼而我們“對癥下藥”采取合適的談判策略、技巧去贏得這場“戰(zhàn)爭”。下面就本案例進行詳細討論。
一、日方與中方的談判風格:
從文中“談判開始后,日方首先大訴其苦,訴說己方面臨的種種困難,希望得到中方的幫助!薄拔覀兪强隙ㄒ嗁彽,但不知道你方貨物的情況怎么樣,所以想先聽聽你們的介紹。”“日方沉思良久,仍然拿不定主意! “如果這件事辦不好,那么回去后我將被降職、
降薪,這將使我很難堪,希望你們能考慮到我的難處。”這幾點可以看出日本人的談判風格:(1)慢條斯文,循序漸進。(2)重視整體智慧,強調(diào)集體決策。(3)好大喜功。從談判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就進口紅豆數(shù)量的討論,可以看出他們喜歡討價還價。
“我方開誠布公地介紹了我方紅豆的情況” “但中方不慌不忙地指出” “中方聽后連連搖頭:3000噸我們可以保證” “但是其中2000噸新貨是不可能的,我們至多只能給800噸! “剛還有一位客戶訂購了一批紅豆,其中包括200噸新貨(實際那位客戶只買走100噸)。”“這之前,我們并沒有簽訂任何協(xié)議,你本人也并未要求我們替你保留!薄翱紤]到將來可能還有合作的機會”從這幾點可以看出中國人的談判風格:(1)談判坦率真誠。(2)直截了當,從不拖泥帶水。(3)足智多謀,鎮(zhèn)定自若。(4)準備充分,有理有據(jù)。(5)審時度勢,靈活應變。
二、案例中的談判策略:
商務談判是“合作的利己主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參與談判的雙方或多方都要為自己獲得盡可能多的利益而絞盡腦汁。談判人員可能會根據(jù)有關情況,或顯示自己的智能,或擺出自己的實力,或借助外在環(huán)境來選擇策略、方法、措施來展開談判。因此,談判策略運用的是否得當、能否成功對商務談判至關重要。下面就本案例詳細分析:
我方在談判伊始采用坦誠式的開局策略:案例中我方是賣方,按照國際慣例由我方就紅豆情況先行介紹,我方陳述舊貨庫存較多而新
貨又不足,一五一十向日方作了介紹。而日方了解情況后謊稱進貨量為3000噸,而實際上只需2000噸,而且新貨就要2000噸。中方聽后予以回絕。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日方采用了投石問路的策略,日方雖然知道中方今年紅豆獲得了大豐收,但是具體有多少,他們不知道,通過這一策略知道中方確實實力雄厚,能夠滿足日方的需求。明知中方不會答應2000噸新貨的要求而實施了一石三鳥之計:其一,探清了中方的底細;其二,若能滿足自己的要求,自己的利益就能獲得很大的滿足;其三,退而求其次,在中方不同意的情況下,順便把“皮球”踢給我方,而自己又可以在“理所應當”的借口給自己找臺階下。對此,中方審時度勢,沉著冷靜依次實施了故布疑陣的策略、制造競爭策略、迂回策略和出其不意的策略:“中方的答復:剛還有一位客戶訂購了一批紅豆,其中包括200噸新貨(實際那位客戶只買走100噸)! “盡管今年紅豆豐收,但是我們國內(nèi)需求很大,政府對于紅豆的出口量是有一定限制的。你們可以不買陳貨,但是如果等到所有的庫存在我們國內(nèi)市場上賣完,而新的又不足以供應時,你在想買就晚了。建議你方再考慮考慮!钡鹊葘θ辗降男枨笾蟹缴钪O于心,并對其策略分而化之,各個擊破,從而對日方慢條斯文,故作窘態(tài)的行為制造了一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感覺,讓他們知道機會“稍縱即逝”。 故而采用了故布疑陣、競爭的策略?紤]到將來可能還有合作的機會,況且剛才所說的賣掉200噸也是謊稱,何不拿剩下的100噸做個人情。于是中方很寬容地說:“我們做生意都不容易,這樣吧,我在想辦法幫你弄到100噸新貨。”采取了迂回策略和出其不
意的策略,讓日方感覺到中方作出如此讓步已經(jīng)是盡了最大的努力,在這里中方軟硬兼施的策略運用的也非常好。
三、案例中的談判技巧:
談判的技巧貫穿于整個的商務談判過程中,它在整個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促成了交易的順利進行。首先談判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我方就日方的提問作了真實的回答。然后就實際情況展開談判,技巧一般專指用于語言上的技巧:提問的技巧、回答的技巧、調(diào)價還價的技巧、以及讓步技巧都能使己方在不利的處境中轉(zhuǎn)為有利的處境是對方“失去”談判的砝碼。使談判局勢由我方控制。結(jié)合案例分析:在日方拿出一份最新的官方報紙咄咄逼人的情況下我方不緊不慢,從容應對說:“盡管今年紅豆豐收,但是我們國內(nèi)需求很大,政府對于紅豆的出口量是有一定限制的”回答的即在情又在理。在談判過程中適時的發(fā)問技巧也非常重要,在案例中,為避免再次陷入僵局,中方建議到:“這樣吧,我們在供應你們舊貨的同時” 緩解了尷尬的處境,又促成了談判的繼續(xù),一舉兩得。在出境不利的情況下,思維靈活應變以及語言技巧的成功應用都會使談判效果錦上添花!爸蟹降拇饛停簞傔有一位客戶訂購了一批紅豆,其中包括200噸新貨(實際那位客戶只買走100噸)”以及“我們做生意都不容易,這樣吧,我在想辦法幫你弄到100噸新貨!边@種軟硬兼施的策略讓日方感覺到中方已“仁至義盡”,最后很欣然的在合同上簽了字?梢钥闯,適時的發(fā)問及成功運用各種談判技巧在整個商務活動中是多么的重要。
四、案例中的談判理論:
在此案例中日方與中方就紅豆展開談判,雙方都希望能達成一致的見解,簽訂合同,因此雙方的利益都是一致的,一方面我國紅豆今年獲得了大豐收且舊貨積壓很多,能找到買方是當務之急;另一方面,日本國土小,資源匱乏,而且他們對紅豆的需求量又很大,因而找到賣家是他們的當務之急,中國毗鄰日本,找中國是他們的明智之舉,因此多方面的因素導致雙方利益是一致的,關鍵就是找到一個平衡點,而這個問題就是談判所要解決的,在我方取得充分資料后采取“以戰(zhàn)取勝”的策略,使日方從容就犯,與我方達成共識。在這里的“以戰(zhàn)取勝”是在日方猶豫不決,為盡快達成協(xié)議,采取制造競爭、軟硬兼施的策略,是整個談判過程妙筆生輝、錦上添花。在談判過程中我方已明顯掌握了主動權(quán),處于優(yōu)勢地位。而這種巧妙計策的運用使日方感受到我方的真情實意,在他們眼中我方是個大好人,做出這么大的讓步實屬不易,而他們自己也完成了這次進口紅豆的使命,自己也功勛卓著,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皆大歡喜”達成協(xié)議,這正是比爾.斯科特談判三方針原理的充分運用。
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其實處處都充滿著談判,既然是談判那么必然存在著利益的調(diào)整和矛盾的化解,在談判的過程中雙方或多方找到一個平衡點,盡可能讓自己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得到滿足。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在利益一定的情況下,一人利益的增多必然意味著其他人利益的減少,總是存在著此消彼長的關系,所以當認清這個層面的問題之后,就要考慮在自己利益得到滿足之后,別人的利益是否能夠得到
保障,若果一味強調(diào)自己利益最大化而將別人利益邊緣化,那結(jié)果肯定是不歡而散,不可能達成一致的見解,使談判失敗。現(xiàn)在的社會是一個講求利益共享的時代,我們應該盡可能將整個利益擴大,這樣相對來說所有人的利益都變大了,最后就會“皆大歡喜”,達成一致的見解并為下一次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讓我們再仔細想一想這商務談判,它不僅僅是一個純粹意義上利益博取的過程,而且還是具有科學性和藝術性的學問,在談判過程中各種技巧的充分應用和語言技巧合理運用會改變談判的氛圍、談判的局勢,甚至還會使一個陷入困境的,無法挽回的談判格局起死回生,而且還會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隨機應變,在恰當?shù)臅r間說恰當?shù)脑,做恰當(shù)氖,運用各種策略使整個談判過程向著自己預想的方向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要多聽、多想、少問,在充分了解對手的情況下,出其不意,在整個談判局勢中掌握主動權(quán),從而立于不敗之地,獲得“更多”的利益!
【商務談判技巧案例分析】相關文章:
商務談判技巧的應用及案例分析11-25
商務談判案例分析技巧06-20
商務談判的策略與技巧的應用及案例分析11-23
商務談判的策略和技巧的應用及案例分析11-25
商務談判技巧案例11-24
商務談判語言技巧案例11-25
商務談判技巧策略案例08-23
商務談判技巧分析11-23
談判技巧與案例分析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