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廣東高考地理綜合題答題方法
高考是人生中重要的考試之一,掌握好高考離地綜合題的答題方法有助于我們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下面百分網(wǎng)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廣東高考地理綜合題答題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高考地理綜合題答題方法
1.解讀材料,科學審題
讀題干-讀圖名-讀圖例、注記、經緯度-分析地圖-題干與圖表結合分析-分析設問!、兕}干,一般包括材料、數(shù)字、圖表等。
②審問題,包括問題的設問角度、限制性條件、所屬的知識范圍等。
、垲}目不同,審題的側重點也就不同。有些題目較簡單,可從關鍵詞上突破題意;有些題目的材料較為復雜,需要從材料的內容上來把握題意;有時只有將上述兩方面結合起來,才能準確判斷;還有些題目需從問題入手,進行逆向推斷。高考題目的總要求是"題在書外,理在書中",在審題時應以題意為中心,聯(lián)想所學的地理概念、地理規(guī)律、地理原理和區(qū)域案例,要全面、準確閱讀所給材料,把握問題指向和設問角度,揣摩命題意圖與考查要求。
2.信息獲取與機智解讀
提取信息要全:窮盡一切圖文信息,確保信息無遺漏,特別是圖表材料要通過思維加工將圖形、數(shù)據(jù)信息轉化為文字信息。
解讀信息要準:要注意區(qū)域圖的準確定位,如經緯度定位、海陸輪廓定位、地理事物特征定位;從題干、圖表中提取解題信息;找出題干和設問的關鍵詞和限定詞,辨析信息的重要程度,找出關鍵信息并進行合理判斷與推理,挖掘隱含信息。
運用信息要活:運用直接信息及隱含信息對問題進行分析,思維要暢通、敏捷。
3.解答技巧,實現(xiàn)試題內容與儲備知識間的內在轉化
將試題內容與儲備知識建立聯(lián)系,運用地理思維將知識重新組合、遷移轉化。一般解答思路為:根據(jù)經緯度、海陸位置準確定位→自然環(huán)境特征(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人類活動(工農業(yè)生產及其地域聯(lián)系)。其作用是通過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一條承接式思維鏈條,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有時由于題目條件隱蔽,層層設障,沒有明顯的正誤傾向,只能依據(jù)條件去判斷、推理,在此基礎上要理清頭緒,全面考慮,綜合分析,并找出優(yōu)勢條件或限制性因素。
善于遷移知識,活學活用。課本上的案例是解決這一類問題的典范,因此,注意案例的遷移,做到活學活用,才能贏得高考。如澳大利亞混合農業(yè)可聯(lián)系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的基塘農業(yè);魯爾區(qū)的綜合整治措施可遷移我國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的振興措施;美國"硅谷"發(fā)展的主要區(qū)位條件可遷移到印度的班加羅爾、北京中關村、新加坡電子工業(yè)。內蒙古畜牧業(yè)為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采取的措施,就可"遷移"阿根廷發(fā)展畜牧業(yè)所采取的措施:①培育良種;②改善交通;③開辟水源;④種植飼料。
4.解答問題,草擬答案
、僮裱研纬傻.思維模式和探究思路,根據(jù)試題的設問指向闡釋事物、探討問題,做出正確解答。如以區(qū)域為信息載體的題目要牢牢把握區(qū)域環(huán)境特征,與區(qū)域環(huán)境特征相背離的詞語要慎用。②解答問題一定要有大局觀,要清楚從哪些方面、哪些層次作答,而且根據(jù)要點與原理的邏輯關系,確定哪個要點需重點分析,哪個簡略闡述即可。③答題中要注意辯證分析問題,如原因(自然原因、人為原因)、資源問題(開源、節(jié)流)、評價與影響(利與弊)、區(qū)位因素(自然因素與社會經濟因素)、地理規(guī)律(時間變化與空間分布)等。
5.書寫答案
答案的表述要規(guī)范、合理,要正確使用地理術語(特別是關鍵詞),要講究層次性、邏輯性,卷面要整潔、清晰。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計劃
一、指導思想
高三地理復習必須以提高學生高考應試能力為目標,以地理教材、《考試大綱》為依據(jù),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構建地理主干知識框架和網(wǎng)絡。要處理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qū)域地理的關系;知識與能力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地理價值觀,而地理價值觀的核心是以人口、資源、環(huán)境和發(fā)展相協(xié)調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社會熱點的核心應體現(xiàn)出地理學的應用功能與社會價值;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能力,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圖表、文字信息的分析應用能力。教學中應合理而有效地安排好“三輪”復習,突出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區(qū)域性優(yōu)勢,加強學科內的綜合,關注國內國際的自然和社會熱點問題。
二、高三地理復習時間安排
三、第一輪復習基本思路及教學建議
1、繼續(xù)認真學習《考試說明》,深入理解高考命題精神
(1)地理《考試說明》提出的考試性質、考試目標和范圍要求,需要我們進一步認真學習、領會和落實,以此指導下階段的復習工作。
(2)在認真研究20xx年的“文綜”考題和地理試題后,我們認為,在內容上對來年高考進行推進沒有太大意義,而應通過研究考題,逐步理解和領悟考試說明中對能力要求的具體含義。
(3)《考試說明》規(guī)定內容范圍都是學生能力的載體,也是地理高考試題的載體,需要認真學習。同時,我們要突出重點,明確地圖空間概念、地球運動、天氣與氣候、生態(tài)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為五個主攻目標。
2、全面復習,突出主干,落實基礎,注重學生對學科知識體系的整體把握
(1)“文綜”考試涉及政、史、地三門學科,對每個學科而言,考試內容極為有限,這有限的內容僅僅是對學科內容的抽取,而這種抽取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而每一年高考試題都是變化的、求新的、不可能重復的、不可預測的。因此唯有全面復習,為學生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才能應對綜合考試。
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思考、理解問題的重要工具,也是分析、解決問題的基本依據(jù)。離開了對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掌握,研究和分析問題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不可能深入。掌握好學科的基本知識,就為解決綜合問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基礎和主干知識是緊密相連的,而不是分離的兩個概念。要重視復習地理基礎主干知識,因為基礎主干知識是考查的重點。
(2)高考以能力立意,不可能對知識點直接考查,但這并不意味著要淡化知識的教學,因為基礎知識是能力形成的載體,足夠的知識積累才可能形成能力。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不是要學生死記硬背,而是要理解和應用。
對學科知識的整體把握不僅是學習的結果,更應該把它看成是學習的過程。經歷了這個過程,知識才從個別的、零散的,逐步形成一個相互聯(lián)系的知識網(wǎng)絡,才能融入學生自身知識結構中來,才可能靈活運用。
高考地理季風知識點
、俦卑肭蚺c南半球季節(jié)相反,即北半球與南半球在同一時間處于差別的季節(jié)。
②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挪動偏向;晨昏線與經線和日夜的位置瓜葛;日夜長短的變化;
、郾卑肭虻乃膫首要骨氣:三月21日春分,六月22日夏至,九月23日秋分,十二月22日冬至
1、四序的果斷
天文方面:從光照圖上判讀: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晨昏線與經線和日夜的位置瓜葛;日夜長短的變化;
從天文征象上判讀: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極晝、極夜、極光的涌現(xiàn)的半球。
天氣方面:氣團運動;鋒面運動;特別氣候的發(fā)生;氣溫中心的變化;氣壓中心的隆替;季風(東亞、東南亞、南亞、澳大利亞北部等)偏向的變化;干濕季節(jié);等溫線的曲折;氣壓帶的斷裂等。
河海方面:河流汛期;河流補給;河流封凍、解凍的時代及冰期、凌汛的涌現(xiàn);季風洋流等。
生物方面:草木枯榮,開花結實,動物遷移、繁殖等
農業(yè)方面:作物生長、黃熟、收摘;植樹;魚汛;山地牧場的放牧;黃淮海平原的水鹽活動特性;澳大利亞墨累—達令盆地的稼穡運動等。
其他方面:雪線起落;爬山佳期;極地考查;海岸曬鹽
2、?嫉募竟(jié)征象
北半球春天的地輿事物或征象:
東北地區(qū)河流的春汛(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黃河在1年中第一次涌現(xiàn)凌訊;
江南姑娘采茶正忙(雨前茶最佳)華北平原涌現(xiàn)春旱,長城以北種春小麥;
我國北方涌現(xiàn)大風或沙暴氣候長蘆鹽場忙于曬鹽(雨季未到,氣溫高,蒸發(fā)年夜)
北半球夏日的地輿事物或征象:
尼羅河處豐水期塔里木河水位最高的時代(冰川熔化)
【廣東高考地理綜合題答題方法】相關文章:
廣東高考地理答題常用表述方法09-11
2017廣東高考物理綜合題答題攻略09-21
2017廣東高考物理綜合題答題技巧09-21
2018廣東高考化學答題答題方法09-08
高考地理綜合題答題技巧總結08-14
2018廣東高考地理答題必備模板08-29
2018廣東高考地理正確答題流程09-11
2017廣東高考地理考試答題技巧09-26
2017廣東高考地理考試答題思路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