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評判及憂思
文章摘要:對“抄襲作文”不能一棍子打死——對20xx年高考作文的評判及憂思作文而我亦喜歡那淡淡的芒果香;我埋葬了寓意的留筆。雖然黃昏的美景如詩如畫,但我這個最喜歡殘陽的人此時卻無心去欣賞。自然在無意中將所有期盼都化作無邊的碧草?因人而亦,于我,要堅強,我出售不起靈魂,所以,我要明智的順從。
1、“抄襲別人的作品,這種做法是缺乏道德的,應該受到譴責和懲罰”。
2、提示性地引用了“2001年有些省在作文評改中規(guī)定,發(fā)現(xiàn)答卷是抄襲的,就只能在最低一檔評分”。
3、這樣做對學生的行為是個約束,有利于促進學生端正品行,形成良好的學風。
一石擊起千層浪。很多人爭相傳言20xx年對抄襲作文要嚴打,而同時也有很多人撰文論述20xx年對抄襲作文嚴打的必要性。本來抄襲作文因為牽涉到道德問題,我本人并沒有對這種說法提出思考性疑問。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經(jīng)歷了太多的“開始是全體贊成,后來是全體否定”的熱鬧場面。這些經(jīng)驗告訴我們:在現(xiàn)在的生活中,如果人們一致地認為某一件事是完美的的話,那么它一定是有被掩蓋的東西在,因為這世上本無完美的人或者事。
所以我們應該在當初就去考慮它是不是完美。
所以我們應當考慮打擊抄襲是不是真的就很完美了?完美到不需要反省一下了?
如果仔細考慮一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嚴打這一件事情還真是“說著容易做著難”。
首先,現(xiàn)代社會傳媒業(yè)興旺發(fā)達,而評卷教師受時間和精力以及閱讀愛好的限制,其閱讀面是有限的,因而對抄襲作文的發(fā)現(xiàn)在操作上是很難的,我估計發(fā)現(xiàn)率不會超過50%。在2001年的高考中就有這種情況,有一些滿分作文是在發(fā)表了一段時間之后,才被某人指出是抄襲的,象《患者吳良心的診斷報告》還有一種“人生四幕劇”的格式的作文很多都得了高分,其中仿寫的成份非常多。另外,有必要指出的是,由于抄襲作文的思想水準和文采都是很高的.,如果不被發(fā)現(xiàn),分數(shù)一般會在50分以上,甚至滿分;如果被發(fā)現(xiàn)就按最低檔打分,那頂多是20分,這樣的分距可能就是30分以上,高考招生中的30分意味著什么,我就不用再說了。試想,有一些人抄襲上了很好的大學,有一些人抄襲求學之途卻遭遇一票否決,這合理嗎?我們恐怕不可以對這些學生說“沒有發(fā)現(xiàn)是僥幸,發(fā)現(xiàn)了認倒霉吧!”這行嗎?
其次,抄襲作文的嚴打一定會牽連到仿寫和相似的問題。
如:仿寫和抄襲作文如何界定?仿寫和相似如何界定?
比如,有一些學生在作文中借用了某個作品的思路或者構思方式,甚至部分地使用了原話,到底算不算抄襲?
比如,有些同學背原文,因為記憶的清晰度不同,背得準的是原文,當然要按雷同;可是,如果他背得不準確,大致思路和原文相同,而具體的文字倒和原作并不相同,這算不算是抄襲?
比如,作文的雷同應該是好判斷的,但是具體到一篇文章,文字的雷同要達到百分之多少才算是抄襲,這恐怕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同時它也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
還有仿寫的作文,比如兩個學生仿了同一篇作文,一篇仿后,切合題意,表現(xiàn)得也深刻;一篇仿后,完全脫離了題意,是按照書面的水平給分呢,還是一律按同一檔次給分?
另外,幾百萬考生參加的考試,有沒有可能考生自己所寫的文章卻和某一篇成文偶然巧合,“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真有了,怎么辦?
以上種種情況是我們在嚴打抄襲作文時不得不面對的。說實話,我們的很多政策是源于一個領導的頭腦一時發(fā)熱,然后是一群下屬的唯唯喏喏,根本沒有人會不合時宜地提出不同意見,當然也沒有人去考慮操作性的問題,其結果大多是大張旗鼓地宣傳,雷厲風行地執(zhí)行,事與愿違的效果,悄無聲息地收場。
那么對抄襲作文應該怎么辦?
我的回答是:按卷面打分的基礎上適當壓低分數(shù),不能一棍子打死。
理由只有一條:能恰當?shù)匕言囊浦驳礁呖甲魑闹衼,這本身就是水平。
如果要是加以分析,可以分為三點。
1、能恰當?shù)爻黄恼拢辽僖笤摽忌鷮ψ魑念}目有準確的把握,其次他還必須對所抄襲的原文有深刻的理解。
2、要想合適地抄襲一篇成文必須要有相當?shù)姆e累。因為這種抄襲實際上是瞎碰的,有簡單數(shù)學知識的人都知道,要想在瞎碰中提高概率,必須要加大背誦的數(shù)量。而背誦正是語言學習中的一種重要方法。
3、因為高考題目的廣泛取向和高度保密,在高考中抄襲成文一般不可能是事先準備好的。抄襲者必然是在對題目的閱讀和理解基礎之后的苦思冥想中靈光一現(xiàn),使他聯(lián)想到了某一成文。這種靈光不是每一個考生都能產(chǎn)生的。
所以能否恰切地使用成文來完成高考作文,這本身就反映了考生語文水平的高低差異,在這三點上任一點上的差異,都會在抄出來的作文有所體現(xiàn)。
所以,對抄襲作文要區(qū)別對待,不能一棍子打死。
另外,從純客觀的角度上,我們是不是還可以這樣問一下,反押題、反抄襲是誰的責任?是出題人的責任,還是考生的責任?如果是出題人的任務,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抄襲就讓考生承擔全部的后果這是不是公正?
當然,很多人會說,抄襲是一個社會公德問題,我們不要無德之才。其實這個問題已經(jīng)討論多次,語文考試是以考查語言能力為主,還是以考查道德水準為主?如果一名考生的道德水準在語文試卷上因抄襲就被判定了,那么政治考試還有什么意義?在我們對反道德的行為嚴懲的時間,我們是否想過,自己也曾經(jīng)有過那樣這樣不夠完美的或者不道德的行為,比如在農(nóng)村生活過的人,誰沒有像迅哥和三喜那樣的偷豆角的經(jīng)歷?如果當時被發(fā)現(xiàn)了,被一棍子打死了,你是不是還能像今天一樣從容生活?
面對這么多的生活悖論,我們應該想一想:我們做得對嗎?面對公認的完美,我們也應該想一想,這世上有完美嗎?世上有完美的人嗎?我們自己完美嗎?同時在我們要求我們的考生完美的時候,我們是否想過這合情理嗎?
我不希望我們總是在自以為完美的口號下扼殺了一些人之后才輕松地說:“我們以前做得是太過分了些”。因為對于那些被扼殺了的人來說,他們一定不會輕松,因為他們連反省的機會都沒有,他們甚至連成長的機會都沒有。
二○○二年四月二十日
【高考作文的評判及憂思】相關文章:
憂思作文06-29
憂思的作文03-19
憂思嫦娥作文06-25
“杞人”的憂思精選散文02-19
母親的憂思作文范文03-25
憂思的作文10篇05-02
關于評判的作文01-04
生命的憂思美文摘抄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