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聞真實論》讀書筆記
《新聞真實論》讀書筆記1
在這個學期開始接觸了新聞理論,就深刻的知道真實是新聞的生命,然而對新聞真實具體概念并非很了解。《新聞真實論》這本書,講述了新聞真實的方方面面。從新聞真實的本質、構成、特征到新聞真實的實現、證實、意義,作者做了全面論述,讓我們對新聞真實有了更深層的認識,對把握新聞真實有了很好的指導。
我從書中了解到,真實是新聞的生命。這句比喻性的判斷足以說明“真實”對于“新聞”的至關重要性。它是新聞存在的根本條件,是討論其他新聞問題的基點。在第一章中關于新聞真實本質及其相關問題的一些論述,是從比較一般的、抽象的層面上對新聞真實含義的分析。第二章則從多角度、多層面出發(fā),主要以靜態(tài)剖析的方法,即把新聞真實的各種表現作為作為一種靜態(tài)對象,比較系統地分析它的具體構成情況,目的在于形成對新聞真實內涵真切的、實際的理解和把握,能幫助讀者深入探究新聞真實的特點打下基礎。
書中還提到新聞真實是新聞與其反映對象的符合性及其符合程度。新聞真實是新聞傳播意義上的真實,因而有什么樣的新聞傳播,就有什么樣的新聞真實;新聞真實存在于、實現于新聞傳播的過程之中,因而它的所有特征必然與新聞傳播自身的特征密切相關。把握新聞真實的個性特征,是每個新聞工作者充分認識新聞真實的主要途徑。研究新聞的真實問題,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新聞的真實傳播和收受,可以說新聞真實論就是從理論角度為實現新聞真實“出謀劃策”,提供途徑和方法。因此新聞真是實現論必然是、也應該是新聞真實論的主要內容、核心內容。正因為如此,新聞真實實現論涉及的問題不僅比較多,而且比較復雜,需要深入細致的探討。新聞真實的實現,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各種力量聚合的結果,它既需要良好的新聞傳播與收受環(huán)境,更需要所有參與新聞活動者的共同努力。
同時收受者的信賴是任何媒體生存與發(fā)展的重要條件。收受者信賴新聞媒體的根本條件是其所傳新聞的真實,而新聞只有在可檢驗的(即可證實貨可證偽的)前提下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可證實才能贏得受傳者的信服。新聞傳播實際中,盡管收受者不可能去檢驗每一條新聞的真實性,但對傳播者來說,只有每時每刻自覺檢驗所傳播的新聞的真實性,才能確保真實傳播的實現,為實現新聞真實奠定基礎。因此,確立正確的證實標準,尋求有效的證實方法,克服新聞真實證實中特有的困難,是新聞真實論必須關注的重要問題,也是實現新聞真實的要求。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記者的天職是尋找真實。”我認為我們要做到真實的反映生活,就要深入進行調查研究,不僅要做到報道單個事物的真實、準確,還要注意和善于從總體上、本質上以及發(fā)展趨勢上把握事物的真實性。只有真實、客觀、公正地進行新聞報道,才能有利于人民群眾通過新聞報道,正確地了解和掌握黨和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情況,有利于人民群眾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這樣,我們的新聞事業(yè)才能走上健康發(fā)展的道路。
《新聞真實論》讀書筆記2
在老師的推薦下,看了這本《創(chuàng)造性的采訪》。這本書在最大程度上體現了現代新聞與傳播學教育的權威性、全面性、時代性以及前沿性。
大約20年前,美國俄勒岡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肯·梅茨勒教授發(fā)現,一些初次接觸新聞采訪的年輕記者害怕采訪諸如消防隊長、政府官員和不經意間被卷入新聞事件的普通人之類的對象。這個發(fā)現促成了《創(chuàng)造性的采訪》一書的問世。
在我印象中,記者應該是具有高度敬業(yè)精神,飽滿地溢出的熱情,堅持不懈的刨根問底精神,敢于承擔風險的無畏精神的先鋒合體。而采訪,則是這些活力四射又思想火花不斷的先鋒人物們的技術性作品。
這本書主要關于采訪及其整個過程中的技術和技巧問題,以及如何使一篇采訪稿生動形象富有可讀性和吸引力的問題。梅茨勒先是分章介紹了采訪這項工作和它的步驟、典型個案,再分別站在記者和受訪者的角度講解了在具體采訪中的經驗和教訓,目的在于使讀者特別是初學者能更好地穩(wěn)妥地掌握一個完整的采訪過程,并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自己作為一個記者應有的天分。
在本書的第一章中作者就提出了顯性問題和隱性問題等多種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其中顯性問題主要是采訪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隱性問題主要是采訪者自身的問題,自身的素質問題,當然對于這一系列的問題,作者在后文有詳細的描述。
書中還提到,記者在采訪中需要進行“進攻性傾聽”。這就要求記者在采訪中不僅要把思維速度提到最高,還要快速地挖掘被采訪者語言中的深層次信息,在技術上記者還必須做到“做好傾聽的準備”、“傾聽要點”、“傾聽支撐事實”等要求。所以充沛的精力和飽滿地熱情對于記者來說也是必須的,而這些素質也成為了記者的身份標識。況且有時候記者為了一篇報道,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可能會因為在街上等新聞而忍受饑餓之苦或是其他之類的,那么這時候記者就不僅是一個職業(yè)了,它更成為了一種生活的狀態(tài)。而采訪則是這種生活狀態(tài)下高度技術性的產物,它融入了記者的專業(yè)素質,融入了他們的思維火花,更融入了他們的職業(yè)人生。
采訪是個技術性作品,這一點在《創(chuàng)造性的采訪》中體現得尤為強烈。一個記者要做一次成功的采訪,把采訪的經歷寫成一個生動的采訪稿并且做好訪后調查需要創(chuàng)造力和專業(yè)素質以及刨根問底不問到底不罷休的鉆的精神。所以采訪相對于一個傳播中的小過程,更像一個富有技術性的作品。一個作品,就是一個藝術家精雕細琢方能完成的東西,是傾注了大量心力腦力和汗水的工程。讀《創(chuàng)造性的采訪》,不僅讓我感慨于現代記者極高的素質,還讓我更加敬佩那些他們所創(chuàng)造的作品。它們是真正的藝術品,是記者創(chuàng)造力的結晶。
【《新聞真實論》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真實的幸!纷x書筆記03-17
社會契約論讀書筆記02-24
大教學論讀書筆記02-15
《正義論》讀書筆記(精選10篇)09-07
真實的作文03-14
真實的句子03-04
關于真實的句子10-20
特別真實的文案10-12
形容真實的句子12-13
真實的我作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