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牧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的工作總結范文
一、測土配方施肥項目開展情況
為確保2013年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工作的順利推進,根據上級的部署和要求,我們及時制定了《XX旗2013年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方案》,并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實施小組,為測土配方施肥提供了組織保障。
(一)宣傳培訓有聲有色。2013 年結合農民陽光培訓工程、科技示范項目等舉辦農民田間學校和現場觀摩活動,組織后旗科技示范戶、農業(yè)技術人員、配方肥銷售人員、種糧大戶、村組干部等人員集中培訓,達到培訓重點突出,同時2013年充分利用網絡、報紙、簡報等媒體以及墻報、測土配方施肥知識問答手冊、施肥建議卡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同時,開展了測土信息和施肥方案上墻展示工作,在后旗27個行政村選擇了群眾基礎較好、交通方便、農民相對集中的活動場所進行了測土信息和施肥方案上墻公示,并解讀上墻測土信息和配方肥信息,實行面對面培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達到看點有內容。此外還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進村入戶培訓。到目前為止,共舉辦培訓班25期,專題簡報宣傳5期,召開技術培訓會議10次,培訓農戶3500人次,網絡宣傳8次,刷永久性墻體標語40條,發(fā)放測土配方施肥知識問答手冊 50000冊,發(fā)放施肥建議卡3300份,通過這些宣傳,擴大社會影晌,讓社會各界知道農業(yè)部門在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動工作。
(二)技術指導覆蓋面擴大。在確保糧食作物運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前提下、繼續(xù)擴大蔬菜、油料等經濟作物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覆蓋面。組織XX市農牧業(yè)技術推廣中心農業(yè)科技人員,結合自治區(qū)農牧業(yè)廳組織的科技人員下鄉(xiāng)活動,進村、入戶、到田開展測土施肥技術指導服務,最后由村社干部、農戶代表對科技人員的服務進行評價并與獎懲掛鉤。在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下,2013年共完成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應用面積13萬畝(其中小麥2萬畝;玉米8萬畝;向日葵3萬畝)。完成任務指標的 100%,覆蓋后旗19個村,涉及農戶3300戶。
(三)整建制推進工作扎實開展。以節(jié)約肥料成本,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通過積極爭取政府肥料補貼、減少流通環(huán)節(jié)(肥料直銷)等方式,降低肥料使用成本,大力促進農民施用配方肥料。做到測土到田,配方到廠,供應到點,指導到戶,全面提高科學施肥技術的入戶率、覆蓋率、到位率。2013年結合后旗實際,在整建制推進方面采取以下幾方面的措施:一是優(yōu)先選擇鄉(xiāng)、村領導重視和農民科技意識強、接受能力快、種植規(guī)模相對集中的鄉(xiāng)村,強化行政推動力度;二是與高產創(chuàng)建、良種補貼等項目結合,整建制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三是積極爭取政府對配方肥的推廣補貼,采取整村補貼的方式整村施用配方肥。2013年后旗重點完成了巴音寶力格鎮(zhèn)測土施肥技術應用“整建制”推進工作,完成配方肥推廣 1500噸,推廣面積達到6萬畝。
(四)農企合作、配方肥推廣穩(wěn)步推進。配方肥的生產供應和農民能否科學施用配方肥是測土配方施肥的關鍵,2013年,XX市農牧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將配方肥推廣作為今年工作的重點來抓, 重點采取了以下幾方面的措施。一是積極與通過XX區(qū)土肥站認定的配方肥生產企業(yè)內蒙古齊華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和XX市德源肥業(yè)有限公司兩家肥料生產銷售企業(yè)合作,并與合作企業(yè)簽訂了《2013年XX旗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供肥協議》,明確了工作目標、供應區(qū)域、雙方具體工作內容、農化服務隊成員、進度安排等,委托企業(yè)生產供應后旗主栽作物的”大配方”肥料,廣泛開展配方肥宣傳與推廣工作,建立并完善肥料營銷網絡向農民直接供應配方肥, 跟蹤調查配方肥的使用效果。二是針對“大配方”肥料,結合后旗實際,為農民發(fā)放“小調整”的施肥建議卡;三是充分發(fā)揮科技示范園區(qū)的示范帶動作用,確保所有示范區(qū)配方肥使用率達到100%。與糧食作物高產創(chuàng)建項目進行捆綁實施,在后旗建設的1個玉米高產創(chuàng)建示范區(qū)、1個千畝農業(yè)科技示范園區(qū)和后旗19個村級示范方上通過宣傳、補貼等多種方式大面積推廣配方肥料,展示其使用效果,充分發(fā)揮示范園區(qū)強有力的輻射帶動作用。四是進一步加強對肥料市場的監(jiān)管力度,嚴防假冒偽劣肥料冒充配方肥進入市場,確保合法企業(yè)和農民的利益。
(五)示范帶動作用明顯增強。XX旗有2個農業(yè)鎮(zhèn),27個村,根據后旗的土壤類型、耕作制度等,今年我們將本著“以示范提高認識,以認識促進推廣”的原則,重點抓好后旗測土配方施肥示范推廣工作,累計示范面積達到1.25萬畝,輻射面積達到8.2萬畝。
一是積極與糧食作物高產創(chuàng)建項目捆綁實施,集中力量建設巴音保力格鎮(zhèn)東升村1個小麥、玉米千畝測土配方施肥示范片。二是選擇19個農業(yè)生產條件較好,農戶積極性較高的行政村開展測土配方施肥示范方建設。三是在后旗范圍內選擇20戶種田能手、種植大戶作為測土配方施肥科技示范戶,對他們開展全程服務和個性化技術指導服務,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參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應用推廣。四是采用技術人員包村、包片負責的方式,建立目標考核制度和獎懲激勵機制,確保示范片建設質量,做到“四有”,即:有包片指導專家、有科技示范戶、有示范對比田、有醒目標示牌,其中標牌要明確標明施肥結構、施肥數量、施肥時期和施肥方式。
同時在農作物生長期內組織農戶進行現場觀摩、講解、培訓,讓農民從直觀上看到測土配方施肥的效果,引導廣大農民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六)基礎工作全面完成。圓滿完成了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的基礎工作,目前已完成了2013年116(其中包括16個試驗示范土樣)個土壤樣品共812項次的分析化驗工作;完成84 個植株樣品252項次的化驗工作;按照自治區(qū)土肥站下達的玉米不同磷肥品種試驗任務,2013年,在巴音力格鎮(zhèn)布置玉米不同磷肥品種試驗2項,小麥 “3414”試驗16項,三區(qū)試驗16項,通過開展試驗,確定適合后旗的肥料品種和作物適宜用量,為進一步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奠定了基礎;繼續(xù)完善了數據庫建設和施肥指標體系;同時,加強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參數審核,分作物制定了肥料配方和施肥建議卡。
二、主要成效
(一)經濟效益
2013 年共計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3萬畝,經測產驗收和大面積農戶調查,項目區(qū)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小麥平均畝產增加24.9公斤,玉米畝產增加34.2公斤,向日葵畝產增加10.78公斤。合計增產農產品產量3557.4噸,其中小麥498噸,玉米2736噸,向日葵323.4噸;按現行產品價格計算,小麥畝增加產值70.7元,玉米畝增加產值75.2元,向日葵畝增加產值81.9元,每畝平均增收 76.1元,總增加產值989.1萬元;小麥畝平均節(jié)肥5.43公斤(折純量,下同),玉米畝平均節(jié)肥1.3公斤,向日葵畝平均節(jié)肥6.9公斤。累計節(jié)省化肥419.6噸(其中小麥節(jié)肥108.6噸,玉米節(jié)肥104噸,向日葵節(jié)肥207噸,畝平均節(jié)本20.5元,總節(jié)省化肥成本267.2萬元。平均每畝節(jié)本增收達到96.6元,合計共節(jié)本增收達到1256.3萬元。
(二)社會效益:一是施肥結構發(fā)生變化。通過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示范推廣,改變了群眾長期偏施氮肥的傳統(tǒng)做法,有效地控制了氮肥用量,氮、磷、鉀肥配合施用的面積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二是土肥技術力量得以加強。通過項目的實施,培養(yǎng)鍛煉了一大批技術骨干,進一步加強了農業(yè)技術推廣、試驗示范、肥料企業(yè)、農民之間的緊密聯系,提高了基層農業(yè)技術人員的技術素質和工作能力,為今后農業(yè)技術的推廣普及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三是探索出了一條農資經營銷售的新模式。“測、配、產、供、施”系列化服務模式的推廣,改變了化肥經營的混亂無序狀態(tài),減少了假冒偽劣坑害農民的現象,保護了農民利益。四是完善了旗級土肥化驗室,提高了土壤測試能力和速度,實現了土壤測試的標準化。五是建立了測土配方施肥數據庫、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tǒng)、測土配方施肥指標體系和測土配方施肥專家系統(tǒng),為測土配方施肥的科學化、信息化奠定了基礎。六是普及了測土配方施肥的科學知識,農民施肥觀念發(fā)生了變化。
(三)生態(tài)效益: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實施,使后旗氮、磷肥料利用率平均提高了5.4個百分點,改善了農業(yè)生產環(huán)境狀況,改變了農民重氮輕磷鉀肥的施肥習慣,減少農藥、化肥用量,不僅改善了土壤結構、培肥了地力,還增加了作物的抗逆性,減輕了病蟲危害,減少農藥、化肥對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污染,從而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實現耕地的可持續(xù)利用,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良性循環(huán)和生產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主要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
配方肥的推廣應用是當前項目工作的中心工作,為保障這一技術能快速推廣普及,成立由分管副局長任組長、市財政局、各鎮(zhèn)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配方肥推廣領導小組,主要負責財務核算、物資籌備、項目運行管理等。辦公室設在XX旗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負責協調配方肥的配送、及時溝通情況、解決存在的問題和完善推廣方案等。同時抽調業(yè)務能力強的科技人員組成科技承包小組,按區(qū)域分片量化推廣任務,責任到人,每個科技人員既是科技的宣傳員又是推廣網絡的聯絡員。通過有效的組織保障,形成了層層有人管,人人擔責任,齊心協力,全體互動的氛圍,為配方肥的大面積推廣奠定基礎。
(二)項目捆綁實施,強化惠農力度。積極與陽光培訓工程、農業(yè)綜合開發(fā)科技推廣項目、病蟲害綜合防治項目及其他惠農項目捆綁實施,在全旗測土配方施肥示范園區(qū)建設、整建制推進、配方肥料推廣工作中,將項目資金、技術、人力充分結合,提高項目實施補貼力度,極大增強了農戶參與項目實施的積極性。
(三)建立健全獎懲機制和配方肥質量監(jiān)管制度。我旗將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工作納入績效考核目標,明確項目的目標任務、技術指標、質量標準、資金管理以及獎懲方法等,對先進工作者進行獎勵,對不負責任的人員進行處罰。
同時,進一步加強了對配方肥企業(yè)和肥料市場的監(jiān)管,規(guī)范配方肥標識使用行為,在引導農民合理施肥的同時,加強了復混肥、配方肥、精制有機肥、微生物肥等肥料的監(jiān)管,依法開展市場抽查,依法公布曝光肥料生產和經營企業(yè)的違法行為。同時,幫助農民提高識別假肥料的能力,確保農民用上放心肥料。今年來,旗農牧業(yè)局會同旗工商、質檢部門共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整治4次,抽查肥料樣品35個,未發(fā)現假冒偽劣肥料。
(四)實行合同管理,加強監(jiān)督檢查: 項目領導小組與項目承擔單位和實施鄉(xiāng)鎮(zhèn)簽訂項目合同書,明確測土配方施肥補貼資金項目的目標任務、技術指標、質量標準、資金管理及獎罰辦法等。由項目領導小組和技術組根據項目合同要求,會同財政部門進行年度驗收和效果評價。項目領導小組和技術組會同財政部門不定期對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進行監(jiān)督檢查和技術指導,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不斷探索新機制、發(fā)現新典型、總結好經驗。
(五)加強資金管理:嚴格按上級要求做好項目經費的使用、合理列支各項資金。堅決做到了不截留、不挪用,并多方努力為更好地實施項目提供必要的資金保障。
四、問題與建議
在各級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下,我旗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通過自查還發(fā)現存在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配方肥的生產銷售仍需加強。雖然我們通過多方努力,聯系到一些有實力、有信譽的化肥加工銷售企業(yè),也研究制定了幾個配方肥品種,但總的看離我們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今后要進一步探索與企業(yè)合作的有效模式,加大配方肥的推廣力度,徹底解決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2、對于農民來講,一個新產品、新技術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有很大差異,現在仍然有相當數量的農民保守的沿襲傳統(tǒng)的施肥習慣,對測土配方肥料處于觀望態(tài)度之中。所以宣傳、培訓、推廣的任務十分艱巨,仍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做一些艱苦、細致的工作。
3、鎮(zhèn)村級農技服務職能偏弱。鎮(zhèn)村級農技專業(yè)人員少,工作職能無保證,增加了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推廣難度。大多數技術人員還不能滿足當前工作的需要,技術服務能力差,建議加大培訓力度,擴大培訓范圍;
4、盡快出臺有關肥料管理法律法規(guī),使肥料市場管理有法可依,為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開展營造一個良好環(huán)境
【農牧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的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數控中心實習目的01-22
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工作總結08-12
農牧業(yè)工作總結04-20
林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個人工作總結范文(通用5篇)10-30
石斛的施肥方法05-04
2023年項目的合作意向書03-29
花卉葉面巧施肥05-03
測測你有沒有窮人思維02-26
木棉怎么施肥及功效作用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