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國治的經(jīng)典語錄
1.不可太過追求完美。若能不挑剔周遭,其實比較健康,也比較容易獲得快樂。事實上,挑剔是逐漸學(xué)來的,是文明化的一種現(xiàn)象,甚至是文明進(jìn)展中自然易于生出的勢利習(xí)慣!独硐氲南挛纭
2.當(dāng)你什么工作兼不想做,或人生每一樁事兼有極大的不情愿,在這時刻,你毋寧去流浪。去千上萬水的熬時度日,耗空你的身心,粗礪你的知覺,直到你能自發(fā)的甘愿的回抵原先的枯燥崗位做你身前之事。《流浪的藝術(shù)》
3.多少的煙紗月籠、多少的人靈物魂、多少的宇宙洪荒、多瘦的角落臺北我之看于眼里,是在早上五點。《理想的下午》
4.凡制得好小吃之店家,其人之模樣、笑容也皆比較明亮燦爛。深以為然,如果真心熱愛一個行業(yè) 每天必過的開心《臺北小吃札記》
5.過日子,過一天就要像長長足足地過它一天,而不是過很多的分,過很多的秒。《理想的下午》
6.流浪最大的好處是,丟開那些他平日認(rèn)為最重要的東西!读骼思
7.氣氛,常是記憶的產(chǎn)物。譬如基隆總像是極富某種說不出的氣氛,好像說,幽憐!独硐氲南挛纭
8.全世界大都市中猶能保有稻田的,或許只有京都。一個游客,專心看著古寺或舊庵,乍然翻過一列村家,竟有稻田迎目,平疇遠(yuǎn)風(fēng),良苗懷新,怎不教人興奮?《門外漢的京都》
9.四十年來臺北最大的改變,我以為可得一句話:由水城變成陸城。《水城臺北》
10.臺北,眾人皆知,是一個盆地。而這盆子,不是個乾盆子,是一個還盛了點水的盆子。《水城臺北》
11.臺北的天職是加速造就歷史,不是保持現(xiàn)蹟。喜好究講歷史之人,當(dāng)最能賞識這個城市。且看它供給書文、談?wù)f、相片等等之物遲早多于我人眼睛當(dāng)下見著的每日流轉(zhuǎn)景態(tài)!端桥_北》
12.臺北是人的都市,是人與人講求‘互相’的都市,以是它是人的資源先天上必須提供他人的地方,否則大伙都活不好!端桥_北》
13.倘值雪夜,訪友最美。尤以京都不是越后,下雪不易,彌珍也。沿著白川這等小溪行來,處處小橋,處處人家;小橋無人,人家有光;雪夜里一一經(jīng)過,似清冷卻又透露溫暖也。此番情景,宋明以后,便又何處猶能見得?惟京都耳。《門外漢的京都》
14.天下之大,有人一生只專注一事將之做好,有人東摸摸西摸摸一事無成將之晃過!独硐氲.下午》
15.文明的最明顯通象是慣性。愈是深浸文明、服膺文明的人,愈是依循慣性!独硐氲南挛纭
16.小吃者,只系乎店家三倆人之用心操力,較易掌控,故此中不少小店一開數(shù)十年猶能保持水平《臺北小吃札記》
17.有識者謂,食物無所謂健康或不健康之區(qū)別,只看你如何拿捏。油條固然不算太健康,只要在好的心情好的氣氛下吃得又不太多,可能在精神與物質(zhì)的綜合面上,最有益身心也不一定,不是嗎?《臺北小吃札記》
18.有一種地方,或是有一種人,你離開它后,過了些時間,可是想著它,并且覺得它的好;然你在面對它的當(dāng)下,不曾感覺它有什么出眾之處。這是很奇怪的。
19.再好的地方,你仍需離開,其方法,只是走。然只要繼續(xù)走,隨時隨處總會有更好更好的地方。《流浪集》
20.在京都游賞,遇雨,有的人會惱,心想:怎么恁的倒霉! 實則雨天之京都有許多另外的優(yōu)處。很可能龍安寺的“石庭”便只有你一人獨坐慢慢欣賞!堕T外漢的京都》
21.這樣的煎包,一口咬下,只見白與綠兩色,十分清淡,照說很該讓國人懷疑其滋味或許會不足;但店家竟這么做了,而客人也這么吃了;這毋寧極是有趣!杜_北小吃札記》
22.只有極度的空清,極度的散閑,才能獲得自由。且是安靜的自由。 像遠(yuǎn)足便不行,他像是仍有進(jìn)度、仍有抵達(dá)點。必須是信步而行,走到哪里不知道,走到何時不知道,那種信步而行方能獲得高品質(zhì)的自由、心靈安靜下深度滿足的自由。《理想的下午》
23.重要的是遠(yuǎn)方,是異鄉(xiāng),是沒有熟人過去沒有記憶的地方!读骼思
【舒國治的經(jīng)典語錄】相關(guān)文章:
太宰治經(jīng)典語錄05-13
宮澤賢治的經(jīng)典語錄10-02
他的國 經(jīng)典語錄05-06
他的國經(jīng)典語錄05-22
精選十二國記經(jīng)典語錄02-24
《理想國》經(jīng)典語錄精選02-25
十二國記經(jīng)典語錄05-22
曹國偉經(jīng)典語錄05-06
五國媽媽的經(jīng)典語錄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