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韋七贊善》賞析
《贈韋七贊善》作者為唐朝文學(xué)家杜甫。其古詩全文如下:
鄉(xiāng)里衣冠不乏賢,杜陵韋曲未央前。
爾家最近魁三象,時(shí)論同歸尺五天。
北走關(guān)山開雨雪,南游花柳塞云煙。
洞庭春色悲公子,鰕菜忘歸范蠡船。
【前言】
《贈韋七贊善》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約創(chuàng)作于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韋贊善和杜甫是世交,此為作者送別之作。
【注釋】
、牌呤琼f贊善的排行。
、凄l(xiāng)里:故鄉(xiāng),指長安。衣冠,指士族之家。
、俏囱耄礉h朝未央宮,在長安城的西南。在唐朝時(shí)還較好地保留著。唐高宗君臣曾到那里來“肆覽”,且置宴。這兩句是形容韋杜兩家在長安人才輩出。據(jù)《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杜氏宰相十一人,韋氏宰相十四人。
、瓤螅甘来鸀槿@樣的高官。象,星象。三象,即三臺。杜甫原注:“斗魁下兩兩相比為三臺”。三臺,謂上臺、中臺、下臺,共六星,即除北極星以外的北斗六星。古人相信天人感應(yīng),認(rèn)為三臺星相應(yīng)于人間的三公。唐朝時(shí)太尉、司徒、司空合稱三公,地位崇高,但無實(shí)權(quán)。
、蓵r(shí)論,當(dāng)時(shí)輿論、眾人評論。歸,歸結(jié)到。當(dāng)時(shí)有俚語:“城南韋杜,去天尺五”。這一方面形容韋杜的住宅離皇宮很近,另一方面,也是形容韋杜兩家權(quán)勢傾天。
、时弊哧P(guān)山,指韋贊善將北歸。南游花柳,指杜甫自己將在南方漂泊!叭迸c“開”相反而對。開,有形容韋贊善前途開闊的意味,塞則寫自己困塞。仇兆鰲注:用開塞二字,景象便有慘舒之別。
、斯樱疙f贊善。悲公子,(洞庭春色)為韋贊善將要離開而感到悲傷。
【鑒賞】
此詩諸家多系于公元770年(唐代宗大歷五年)作,即杜甫逝世當(dāng)年,時(shí)年59,在潭州(治今湖南長沙)。黃鶴注:唐東宮有左右贊善大夫各五人。韋贊善,必韋見素之后。見素位至宰相,贈司空,故詩云“爾家最近魁三象”。見素與公皆京兆人,故又云“鄉(xiāng)里衣冠不乏賢”。韋贊善和杜甫是世交。杜甫此前在梓州時(shí)曾有詩《贈韋贊善別》:“往還二十載,歲晚寸心違”。
關(guān)于“尺五天”,原注云:“俚語曰:‘城南韋杜,去天尺五!倍旁娂八@則俚語經(jīng)常為治隋唐史和關(guān)中文化者所稱引,借以說明京兆韋杜兩氏的鼎盛。但對杜詩及俚語,諸家解釋實(shí)有分歧。朱瀚據(jù)《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指出,杜氏宰相十一人,韋氏宰相十四人,可見其盛。浦起龍解釋此詩前四句說:“推韋家世,以杜陪說,非以競門地,正以敘世講也!苯鹗@則反過來說:“贊韋曲全為標(biāo)杜陵。”王嗣奭認(rèn)為:“前四句言韋、杜素為通家。”
【《贈韋七贊善》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江夏贈韋南陵冰》賞析04-24
江夏贈韋南陵冰 作品賞析05-02
李白《江夏贈韋南陵冰》賞析04-19
《江夏贈韋南陵冰》原文及賞析02-24
江夏贈韋南陵冰原文及賞析08-19
于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賞析11-13
李白《江夏贈韋南陵冰》全詩翻譯賞析04-12
于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原文及賞析09-05
贈荷花賞析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