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賞析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是北宋詞人王觀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全詞構(gòu)思新穎,比喻巧妙,又語帶雙關(guān),含而不露,寫得妙趣橫生,耐人尋味。以下是小編搜集整理的《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賞析,歡迎閱讀收藏!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代: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注釋
、挪匪阕樱涸~牌名,又名“卜算子令”“缺月掛疏桐”“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以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為正體,雙調(diào)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兩仄韻。
、契U浩然:生平未詳。據(jù)詞意推斷,當是浙東人。之:往,赴。浙東:北宋兩浙路的東半部分。唐為浙江東道,簡稱“浙東”。此處沿用舊稱,約相當于今浙江東部地區(qū)。此詞見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王逐客送鮑浩然游浙東,作長短句,云云。”后人據(jù)此為詞代擬了標題。
、茄鄄M:形容眼神如橫流的水波。李白《長相思》:“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
、让挤寰郏盒稳菝技馊缟椒逡粯泳埘。劉歆《西京雜記》:“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時人效畫遠山眉!惫旁娫~中常用水的澄澈來形容美女的目光,用山的黛綠來形容美女的眉色,這兩句是反用其喻。
、捎麊枺合雴枴P腥耍哼h行的人。那邊:哪邊。
、省懊佳邸本洌褐附仙角逅愕牡胤健S盒稳菖缘拿篮蒙駪B(tài)。取喻與上文統(tǒng)一,贊美浙東山水的嫵媚。
、瞬攀迹簞倓偅讲。
、探希核螘r有江南東路,轄有今長江以南,西自江西九江,東至江蘇南京的一段區(qū)域。一作“江東”。
譯文
水像美人的眼波脈脈傳意,山像美人的眉頭緊緊蹙起。問你這回遠行去向哪里?正是山水鐘秀的江浙之地。
告別春天的日子才屈指可數(shù),又依依送你登上了歸途。你回到江南,趕上春的腳步,可得陪春天一起好好同住。
創(chuàng)作背景
春末時節(jié),王觀在越州大都督府送別從客途返家(也可能是去探望在浙東的愛姬)的好友鮑浩然。雖然詞人家在如皋,欲歸不得,羈旅之愁難以為懷,但仍寫下這首送別詞,衷心祝福好友能與春光同住。
賞析
王觀的作品,風趣而近于俚俗,時有奇想,“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王灼《碧雞漫志》)。這首送別詞,俏皮話說得新鮮,毫不落俗。
送別友人本是尋常之事,而詞人卻運用風趣的筆墨,化腐朽為神奇,設(shè)想了一套不落俗的構(gòu)思:先從游子歸家這件事想開去,想到友人的妻妾一定是日夜盼著丈夫歸家,由此設(shè)想她們在想念遠人時的眉眼,再聯(lián)系著“眉如遠山”“眼如秋水”這些習用語,又把它們同游子歸家所歷經(jīng)的山山水水來個擬人化,于是便得出了“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當友人歸去的時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對他都顯出了特別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變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動的眼波;而一路上團簇糾結(jié)的山巒,也似乎是她們蹙損的眉峰了。山水都變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為鮑浩然在歸途中懷著深厚的懷人感情。古代文學作品中,常用水的澄澈來形容美女的目光,用山的黛綠來形容美女的眉色。開始之時未嘗不新鮮奇妙,但人人都這樣寫,就成了俗套。而詞人匠心獨運,將那熟爛的比喻倒轉(zhuǎn)來用,既扣住了題面又顯得新穎。從這一構(gòu)思向前展開,于是就點出行人此行的.目的——“眉眼盈盈處”!懊佳塾彼淖钟袃蓪右馑,一是江南的山水清麗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是指有著盈盈眉眼的那個人。因此“眉眼盈盈處”,既寫了江南山水,也同時寫了他要見到的人。語帶雙關(guān),又扣得天衣無縫。
上片既著重寫了人,下片便轉(zhuǎn)而著重寫季節(jié)。而這季節(jié)又是同歸家者的心情配合好的。暮春天氣,春才歸去,鮑浩然卻又要歸去了,不難想見詞人心中的惆悵。但他卻未對此作任何渲染,只用了“才始”和“又”兩個相關(guān)聯(lián)的虛詞,含蓄地傳達出了依依惜別的感情。通過兩個“送”字和兩個“歸”字,把季節(jié)同人輕輕搭上,一是“送春歸”,一是“送君歸”;言下之意,鮑浩然此行是愉快的,因為不是“燕歸人未歸”,而是春歸人也歸。然后又想到鮑浩然歸去的浙東地區(qū),一定是春光明媚,更有明秀的山容水色,越顯得陽春不老。因而寫出了“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春色既然還在江南,所以是能夠趕上的。趕上了春,那就不要辜負這大好春光,一定要同它住在一起了。一連串的“春”字說明鮑浩然在春末夏初成行,點出時序。但這只是表面一層意思,它還有另外一層。這個“春”,不僅是季節(jié)方面的,而且又是人事方面的,便是與家人團聚,是家庭生活中的“春”。結(jié)尾兩句形象地打趣道:當愛人投入懷抱的時候,可千萬要珍惜那美好時光呢。這樣的語帶雙關(guān),聰明而俏皮。
通觀全詞,輕松活潑,比喻巧妙,耐人體味;幾句俏皮話,新而不俗,雅而不謔。詞人對春天、對友人的眷戀,通過新穎而美妙的藝術(shù)構(gòu)思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出來。比起那些敷衍應酬之作,顯然是有天壤之別的。
作者簡介
王觀王觀,字通叟。高郵(今屬江蘇)人,嘉祐二年(1057)進士,累官大理寺丞,知江都縣,著《揚州賦》《芍藥譜》,有《冠柳詞》,今趙萬里、劉毓盤各有輯本。又,《歷代詩余》作如皋人,元祐二年(1087)進士,以賦應制詞被斥,因自號逐客。詞存二十八首。
王觀的其他作品
《紅芍藥·人生百歲》
人生百歲,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都來五十載,一半被、睡魔分了。那二十五載之中,寧無些個煩惱。
仔細思量,好追歡及早。遇酒追朋笑傲。任玉山摧倒。沉醉且沉醉,人生似、露垂芳草。幸新來、有酒如澠,結(jié)千秋歌笑。
《慶清朝慢·踏青》
調(diào)雨為酥,催冰做水,東君分付春還。何人便將輕暖,點破殘寒。結(jié)伴踏青去好,平頭鞋子小雙鸞。煙郊外,望中秀色,如有無間。
晴則個,陰則個,饾饤得天氣,有許多般。須教鏤花撥柳,爭要先看。不道吳綾繡襪,香泥斜沁幾行斑。東風巧,盡收翠綠,吹在眉山。
《清平樂·黃金殿里》
黃金殿里,燭影雙龍戲。勸得官家真?zhèn)醉,進酒猶呼萬歲。
折旋舞徹《伊州》。君恩與整搔頭。一夜御前宣住,六宮多少人愁。
《江城梅花引》
年年江上見寒梅。暗香來。為誰開。疑是月宮、仙子下瑤臺。冷艷一枝春在手,故人遠,相思寄與誰。怨極恨極嗅香蕊。念此情,家萬里。暮霞散綺。楚天碧、片片輕飛。為我多情,特地點征衣。花易飄零人易老,正心碎,那堪塞管吹。
《早行》
雞唱催人起,又生前去愁。路明殘月在,山露宿云收。
村店煙火動,漁家燈燭幽。趨名與趨利,行役幾時休。
《高陽臺》
紅入桃腮,青回柳眼,韶華已破三分。人不歸來,空教草怨王孫。平明幾點催花雨,夢半闌、欹枕初聞。問東君,因甚將春,老了閑人。
東郊十里香塵滿,旋安排玉勒,整頓雕輪。趁取芳時,共尋島上紅云。朱衣引馬黃金帶,算到頭、總是虛名。莫閑愁,一半悲秋,一半傷春。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送鮑浩然之浙東賞析05-15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原文及賞析07-17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原文及賞析10-21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原文、翻譯及賞析02-12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原文及翻譯賞析03-08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原文及賞析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