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實習心得:記第一次公開課
說實話在剛開始聽說要上公開課時,我心里頓生絲絲怯意。主要是覺得自己經(jīng)驗不足,也覺得有一定的壓力,有一點緊張。但事情總要踏出第一步,下定決心后我迅速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給自己心理暗示:開設公開課的目的不是為了檢測作課老師的水平,而是想通過這節(jié)公開課為載體,通過廣泛研討,達到提升教師的專業(yè)判斷和教學實踐智慧。
一、內容的選擇。
幾天前我就調整進度,選擇了人教版必修三的第二單元的李商隱詩兩首中的《馬嵬》。是因為這節(jié)課容量相對于較少,學生比較活躍!恶R嵬》要比《錦瑟》更加易懂,也比《寡人之于國也》的敘述性強,便于上公開課。公開課定位是在“課”上而非“公開”上,要在“課”上做文章,而不是在“公開”上做文章。在“課”上做文章意味著要遵循課堂教學和學生認識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反映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師生的真實水平,把公開課回歸到真實的日常教學上來,拉近公開課與常態(tài)課的距離,讓大家覺得可看、可學、可用,體現(xiàn)公開課的教學價值。
二、課前的準備。
短短的45分鐘,想要精彩綻放卻不那么容易。這需要作課教師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并且需要同事幫忙不斷提出修改意見,不斷的完善的。首先要認真鉆研教材,確定教學內容。然后仔細研讀文本,深入了解教材編排的特點、意圖及文本折射出的深層次的內涵,大膽取舍與整合,平時看似簡單的教材,此時卻需要咬文嚼字,反復推敲。哪怕一個小疑問都要查閱大量的資料,以便獲得所需要的知識點。當然查閱過程中大量的資料不一定是你需要的,即準備多,需求少,剩余的就是你自己的了。當教師不辭辛勞地打造公開課的時候,公開課也毫無疑問地打造了教師。
三、課時的交流。
在課堂上話語交流維系著教師活動的展開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因為《馬嵬》它是李商隱對馬嵬之變的詠嘆。而馬嵬之變這一歷史事件大家都相對熟悉,比較了解。我們的學生是一個個具有個性的活生生的人,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注重學生發(fā)展的潛在性、主動性和差異性,在課堂上保證學生有自主表現(xiàn)和發(fā)展的空間,為每個學生提供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充分地思考、討論、評價。
四、教師的評價。
課后,我的指導老師給了我兩點建議:一是詠是歌詠,不是李商隱的評價和態(tài)度;二是藝術特色我如果講對比,就講對比就好,不要太多的講文本內容。
一節(jié)公開課的結束留給我的不僅僅是上一堂課而已,留給我的有很多很多。靜下來反思我的教學實際,捫心自問:每一堂課都是這樣準備充分的嗎?每一堂課師生都這樣充滿激情嗎?每一堂課都開展形式多樣、扎實有效的訓練的嗎?每一堂課都草草了事,學到哪里算哪里,留有“遺憾”的嗎?在今后的教學中讓我們多一些準備與思考。
【大學生實習心得:記第一次公開課】相關文章:
大學生實習周記11-09
大學生實習周記12-07
大學生頂崗實習周記心得體會08-03
第一次實習心得10-04
大學生頂崗實習周記08-03
大學生實習報告周記08-03
大學生文員實習周記03-28
大學生畢業(yè)實習周記11-27
大學生頂崗實習周記11-28
大學生行政實習周記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