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级免费看,特黄特色大片免费观看播放器,777毛片,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三级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人人澡人人草

鏡泊湖導(dǎo)游詞

時間:2025-04-26 07:25:58 藹媚 導(dǎo)游詞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鏡泊湖導(dǎo)游詞(精選6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導(dǎo)游,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導(dǎo)游詞,導(dǎo)游詞是導(dǎo)游人員引導(dǎo)游客觀光游覽時的講解詞。我們該怎么去寫導(dǎo)游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鏡泊湖導(dǎo)游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鏡泊湖導(dǎo)游詞(精選6篇)

  鏡泊湖導(dǎo)游詞 1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大家到鏡泊湖景區(qū)來游覽觀光!

  鏡泊湖國家級風景區(qū)由三部分組成,位于牡丹江市的西南面,總規(guī)劃面積1726平方千米,是東北著名的風景區(qū)和避暑勝地,被譽為“北方的西湖”。鏡泊湖南北長45千米,最寬處達6千米。水面95.3平方千米,容水量約16億立方米。湖水南淺北深,最深處62米,最淺處只有1米。在歷史上,鏡泊湖曾有“忽汗!钡拿Q,至明代始稱鏡泊湖。

  鏡泊湖主要的自然與人文景觀有:氣勢雄渾的吊水樓瀑布,奇麗壯觀的地下森林,盛衰疑迷的渤海古國遺址等。鏡泊湖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湖,民間有紅羅女等許多優(yōu)美動人的傳說。它東有老爺嶺,西靠張廣才嶺,鏡泊湖就像一面明鏡,鑲嵌在兩座山嶺之間。湖面延綿百余里,又稱為百里長湖。2011年,鏡泊湖景區(qū)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

  關(guān)于鏡泊湖的成因大致是這樣說的':距今4700年一8300年前,在今天的寧安縣境內(nèi),地殼運動十分強烈頻繁,發(fā)生了5次強烈火山活動,熔巖冷卻后,像一座巨壩,把上游牡丹江水高高攔起,形成了熔巖堰塞湖一鏡泊湖。鏡泊湖由于是由牡丹江被阻塞而形成的,故其形狀仍保留一些河道的特點,它不像一般的湖泊,或呈圓形,或呈半圓形等,而是像一條寬窄相間的綢帶一般,嵌在群山之中,江水從斷縫裂隙沖出,形成吊水樓瀑布。吊水樓瀑布其長達45千米,最寬僅6千米,最窄處不足1千米,上游有來水進入,出水可通過吊水樓瀑布,向下游流去;因受下跌水流沖蝕,瀑底形成直徑70米、深60米的圓形水潭。

  風光秀麗的鏡泊湖婉如一顆璀奪目的明珠鑲嵌在祖國北韁上,它以獨特的樸素無華的自然美聞名于世,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內(nèi)外游人。

  鏡泊湖,歷史上稱阿卜湖,又稱阿卜隆湖,后改稱呼爾金海,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稱忽汗海,明志始呼鏡泊湖,清朝稱為畢爾騰湖。今仍通稱鏡泊湖,意為清平如鏡。

  鏡泊湖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張廣才嶺與老爺嶺之間,即寧安市西南50公里處,距牡丹江市區(qū)110公里,它是大約一萬年前,約在第四紀的中晚期火山爆發(fā),玄武巖漿堵塞牡丹江道而形成的火山熔巖堰塞湖泊。湖深平均為40米,由南向北逐漸加深,最深處達62米,湖身縱長50公里,最寬處9公里,最窄處枯水期也有300米,全湖分為北湖、中湖、南湖、和上湖四個湖區(qū),總面積90.3平方公里。

  由西南至東北走向,蜿蜒曲折,呈S型,湖岸多港灣,湖中大小島嶼星羅棋布,而最著名的湖中八大景卻猶如八顆光彩照人的明珠鑲嵌在這條飄在萬綠叢中的緞帶上。這最著名的八大景是-吊水樓瀑布,大孤山、小孤山、白石砬子、城墻砬子、珍珠門、道士山和老鴣砬子。鏡泊湖原始天然,風韻奇秀。山重水復(fù),曲徑通幽。動人的傳說,更為這北方的名湖,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吊水樓瀑布。瀑布幅寬約70余米,雨水量大時,幅寬達300余米,落差20米,水潭深60米,叫“黑龍?zhí)丁。每逢雨季或汛期,水聲如雷,激流呼嘯飛瀉,水石相擊,白浪滔滔。吊水樓瀑布的形狀好像加拿大尼亞加拉大瀑布,湖水在熔巖床面翻滾、咆哮,如千軍萬馬之勢向深潭沖來,然后從斷巖峭壁之上飛瀉直下,撲進圓形甌穴之中,潭水浪花四滅,如浮云堆雪,白霧彌漫;又似銀河倒瀉,白練懸空,水聲震耳有如雷鳴。每逢晴天麗日,光照向瀑布,會有色彩斑斕的彩虹出現(xiàn)。

  冬季枯水期,瀑布不見了,卻可以觀賞到另一番景致。在溶巖床上,游人可發(fā)現(xiàn)許多被常年流水沖擊的熔巖塊因磨蝕而形成的大小深淺不等的溶洞。這些溶洞,猶如人工鑿琢般光滑圓潤,吊水樓瀑布十分別致。凡到此游覽者,無不驚嘆其壯美的景色。詩人曾為它留下“飛落千堆雪,雷鳴百里秋。深潭霞飛霧漫,更有露浸岸秀”的優(yōu)美詩篇。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地下森林景點。此景點又稱“火山口原始森林”,位于鏡泊湖西北約50千米處,海拔1000米左右。據(jù)科學家考察得知,這里的火山口共有10個,從東北向西南分布在長40千米、寬5千米的狹長帶上。它們的直徑在400米至550米之間,深度在100米至200米之間。其中以3號火山口為最大,直徑達550米,深達200米。站在火山口頂向下看,只見陡峭的內(nèi)壁上,林木郁郁蔥蔥,青翠欲滴,這便是舉世聞名的“地下森林”。地下森林中蘊藏著豐富資源,有紅松、黃花落葉松、紫椴、水曲柳、黃菠蘿等名貴木材,有人參、黃芪、三七、五味子等名貴藥材,還有木耳、榛蘑、蕨菜等名貴山珍。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鏡泊湖景區(qū)一處重要的人文景觀——潮海上京龍泉府遺址。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是目前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唐代都城遺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處遺址是中國唐代的黑水秣賴族為主體建立的區(qū)域性民族政權(quán)渤海國(公元698—926年)五京之一的上京龍泉府京府所在地。同時,自渤海國三世文王大欽茂時期之后(約755年),曾兩度為渤海國王都所在地,先后長達160余年。

  渤海國全盛時期,東至日本海,南接新羅,西接契丹,北至黑水,西南接唐,全境達5000余里,設(shè)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縣。歷史上譽為“海東盛國”。這里當時是渤海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公元926年,渤海國被契丹所滅,遂建東丹國轄原渤海國疆域,仍以上京龍泉府為都,改名為天福城。二年后,公元928年,東丹國南遷,隨將上京龍泉府焚毀。渤海國都城廢棄湮滅十多個世紀,雖經(jīng)千余年風雨剝蝕,但城垣、宮殿基址、禁苑址、寺廟址都保存完整,仍然輝映著唐代渤海國都城建筑昔曰宏偉壯觀的風采,昭示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胸懷。

  各位游客朋友,鏡泊湖旅游景區(qū)還有許多景點可以觀賞,由于時間關(guān)系,今天就講解到此,謝謝大家的合作。

  鏡泊湖導(dǎo)游詞 2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得到黑龍江省鏡泊湖風景區(qū)。讓我為大家介紹美麗的鏡泊湖。

  鏡泊湖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張廣才嶺與老爺嶺之間,即寧安市西南50公里處,距牡丹江市區(qū)110公里。湖面海勢拔350米,湖長45公里,面積90平方公里,容積16.3億立方立米,是世界最大火山熔巖堰塞湖,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原來安靜流淌在高山峽谷中的牡丹江,大約在一萬年前,被因火山爆發(fā)噴涌而出的熔巖攔腰截斷,像三峽大壩一樣,使上游水位逐漸提升,形成現(xiàn)在這個美麗的高山平湖。

  鏡泊湖于1982年被國務(wù)院首批審定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2002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2006年被世界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地質(zhì)公園。2008年被國際休閑產(chǎn)業(yè)協(xié)會、聯(lián)合國國際生態(tài)安全合作組織、中國國際名牌協(xié)會評為中國十佳休閑旅游勝地。

  鏡泊湖歷史上稱阿撥、卜隆湖,后改稱呼金海,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稱忽汗海。由于它水平如鏡,光彩照人,明代始稱鏡泊湖,清朝稱為畢爾騰湖,今仍通稱為鏡泊湖,意為清平如鏡。鏡泊湖以其別具一格的湖光山色和樸素無華的自然之美著稱于世,1982年被國務(wù)院批準為國家首批44個重點風景名勝之一。

  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劉少奇、朱德、董必武、葉劍英、賀龍等生前都來過鏡泊湖。1983年鄧小平在鏡泊湖視察期間曾親筆題詞“鏡泊勝景”;葉劍英元帥則賦“山上平湖水上山,北國風光勝江南”詩句。鏡泊湖風景戳的啟用,給集郵愛好者一塊瑰寶!

  鏡泊湖分為北湖、中湖、南湖和上湖四個湖區(qū),由西南向東北走向,蜿蜒曲折呈S狀。鏡泊湖有著名的八大景觀,分別是吊水樓瀑布、珍珠門、大孤山、小孤山、白石砬子、城墻砬子、道士山和老鴰砬子,鏡泊八景如同八幅畫、八首詩,點綴在北國之中。接下來我們會逐一為大家介紹。

  鏡泊湖有個很美麗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著一個美麗善良的紅羅女。她有一面寶鏡。哪里的人們有苦難,她只要用寶鏡一照,便可以消災(zāi)弭禍。這件事傳到了天庭,引起了王母娘娘的忌妒,她派天神盜走了寶鏡。紅羅女上天索取,發(fā)生了爭執(zhí),寶鏡從天上掉了下來,就變成了鏡泊湖。

  鏡泊湖不僅風光旖旎,而且物產(chǎn)豐富。它是個天然的大水庫,蘊藏量16億立方米,已建成兩座采用壓力隧道引水發(fā)電站,被譽為“地下明珠”。湖區(qū)水域還盛產(chǎn)鯉魚、紅尾等40多種魚類。湖區(qū)森林面積6000平方公里,山產(chǎn)品種類繁多,有山葡萄、松子、猴頭蘑等。湖區(qū)還是個天然動物園,這里有野生動物及鳥類200余種,珍禽異獸舉目可見。當你漫步在此處時,可愛的動物們可能就伴隨左右。在這里,你可以得到與鏡泊湖名字一樣的平靜感,從而能夠休養(yǎng)生息,陶冶性情。

  吊水樓瀑布是我國著名瀑布之一,F(xiàn)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吊水樓瀑布,在八大景觀中,以吊水樓瀑布最為著名,它酷似聞名世界的“尼亞加拉大瀑布”,火山爆發(fā),熔巖遇江水形成一道天然大壩。壩上為湖,壩下為江,是鏡泊湖的出口,水流深切玄武巖石中,形成瀑布。瀑布四周布滿黑色的火山巖,落差20米,幅寬40米,洪水期瀑布寬達100多米。因受下跌水流沖蝕,瀑底形成直徑70米、深60米的圓形水潭。瀑水飛瀉直下,浪花四濺,氣勢磅礴,震聲如雷。雨季或汛期,瀑布呈現(xiàn)兩股或數(shù)股迭落,總幅寬達200余米,有著“疑似銀河落九天”的壯觀氣勢。在瀑布旁邊的那座八角亭人稱“觀瀑亭”,還有一條經(jīng)人工鑿成的石頭階梯蜿蜒盤伸。每逢晴天麗日,光照瀑布,則有色彩斑斕的彩虹出現(xiàn)。在冬季枯水期,瀑布不見了,也可以觀看到另一番景致。在熔巖床上,我們可發(fā)現(xiàn)許多被常年流水沖擊的熔巖塊因磨蝕而形成的大小深淺不等的熔洞,這些熔洞,猶如人工鑿琢般光滑圓潤十分別致。環(huán)潭的黑古壁,是一個天然的回音壁,可與北京天壇公園的“回音壁”相媲美,旁人的輕歌笑語經(jīng)圓形石壁折射,會清晰地傳到自己的耳邊,你們可以試著聽聽看。

  大孤山視鏡泊湖中的一個島。周長一公里,南北長50米,高出水面150米,似牛背露出水面,與白石砬子隔湖相望。山體現(xiàn)了鏡泊湖的`主要特點---山上平湖水上山。如果把大孤山放在兩岸群峰羅列的背景下視察,頓覺美不勝收,它展現(xiàn)了一條重要的藝術(shù)規(guī)律---疏密有致,主次分明。它似一位領(lǐng)銜主演,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群峰呼應(yīng)伴舞相隨。

  小孤山位于中湖,距北湖頭60余華里,高出水面19米,長約10米,面積僅是僅是大孤山的五分之一。山形似雄獅橫臥,湖岸巖石陡峭,島上樹木蔥郁,曲徑通幽,就如同神仙仙境一般。

  白石砬子位于大孤山前的左岸,由三峰并列,左右較低,中間高聳,面臨湖水,傲然屹立,是一座白石層疊,錯落有致的石巖島,島上常年堆積的魚鷹糞便像無數(shù)塊巨巖粘在一起,層層疊疊,奇形怪狀,故而得名。

  城墻砬子,簡稱“山城”,據(jù)史載:唐朝渤海國時為了防止契丹侵襲侵襲所見的城池遺址,墻下有一清泉,清涼甘甜,傳為渤海一古井。該城為渤海時代屯兵重地,地勢險要,扼守整個湖區(qū)。近年在山崖古洞中發(fā)現(xiàn)了渤海時代的墓葬,更成為史料之佐證。

  珍珠門位于中湖最狹窄之處,兩個小島分列左右,高出水面15米,遠望似門狀,稱“珍珠門”。中間航道僅有十米,歷來是交通要沖,枯水季節(jié),湖水中沙灘小島與湖西岸接壤,渤海國時期湖州城遺址即在珍珠門西岸。

  道士山位于南湖中段,兩山環(huán)抱,猶如二龍戲珠。道士為山,實為湖中一島,島上樹木蔥郁,寂靜幽深。一座古廟掩映其中,傳說此廟建于清咸豐年間,廟中有一老道修煉成仙羽化而去。廟里原有一“九龍?zhí)侥浮辫F鐘,鐘聲宏亮可響徹全湖。

  老鴰砬子,又叫老鴰山,是湖中一個島嶼,島上樹高林密,樹上老鴰巢穴星羅棋布。島上棲息著無數(shù)老鴰、翠鳥等。附近水域還有鷺鷥、水雞、鴛鴦等水禽,因而這里是鳥類的樂園。老鴰砬子孤立湖中,呈灰褐色,奇巖怪石堆積崖上,險峻陡峭,狀如一只老鴰靜臥湖中。

  希望大家還有機會再來鏡泊湖游覽,欣賞這里春天滿山達子香,滿湖杏花水;夏天綠蔭遮湖畔,輕舟逐浪歡;秋天五花山色美,果甜魚更肥;冬天萬樹銀花開,晶瑩透瓊臺。鏡泊湖的花云在向您招手,鏡泊湖的松濤為您奏鳴。當你到來時你會體會到她無限的美的。

  鏡泊湖導(dǎo)游詞 3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鏡泊湖位于牡丹江市的西南面,總面積1200平方公里。是我國北方著名的風景區(qū)和避暑勝地,被譽為“北方的西湖”。

  鏡泊湖是歷經(jīng)五次火山爆發(fā),由熔巖阻塞河流形成的高山堰塞湖,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山湖泊。鏡泊湖屬中營養(yǎng)湖,表現(xiàn)為富營養(yǎng)化為期半年,以7、8、9這三個月最為嚴重,主要是磷含量高;冬季水溫為0~0.8℃(表層)、夏季表層水溫最高可達27℃,全湖年均溫2.5℃,水溫分層明顯,湖水的分層期為每年的5~9月,7月溫躍層出現(xiàn)在10~21m之間,平均深度11m,溫度遞減率為0.79℃/m,9月溫躍層出現(xiàn)深度為19~31m,比7月下移10m左右,斜溫層平均深度93m,溫度遞減率為0.61℃/m,11月初期湖面開始結(jié)冰、冰層厚0.6—1m;鏡泊湖魚類組成80年代10科40種;有文獻記載的鏡泊湖魚類共計52種。

  這里環(huán)境幽雅,一片恬靜、秀麗的大自然風光,這正是鏡泊湖的誘人之處。在湖的北岸半島上,有一些建筑別致的小別墅和旅游設(shè)施,這就是鏡泊湖的游覽中心鏡泊山莊。除了鏡泊山莊以外,整個湖周圍很少有建筑物,只有山巒和蔥郁的樹林,呈現(xiàn)一派秀麗的大自然風光,而這正是鏡泊湖的'誘人之處。

  鏡泊湖百里長湖之中,山中有湖,湖中有島:有氣勢軒昂的大孤山;有精巧別致的珍珠門;有形神兼?zhèn)涞牡朗可,湖深平均?0米,由南向北逐漸加深,最深處達62米,湖身縱長50公里,最寬處9公里,最窄處枯水期也有300米,全湖分為北湖、中湖、南湖、和上湖四個湖區(qū)?偯娣e90.3平方公里。由西南至東北走向,蜿蜒曲折,呈S型,湖岸多港灣,湖中大小島嶼星羅棋布,而最著名的湖中八大景卻猶如八顆光彩照人的明珠鑲嵌在這條飄在萬綠叢中的緞帶上。這最著名的八大景是-吊水樓瀑布,大孤山、小孤山、白石砬子、城墻砬子、珍珠門、道士山和老鴣砬子。鏡泊湖原始天然,風韻奇秀。山重水復(fù),曲徑通幽。動人的傳說,更為這北方的名湖,增添了神奇的色彩。鏡泊湖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大批游客和科學考察人們前來。

  鏡泊湖導(dǎo)游詞 4

  中國是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國家,在我國古代歷史中就已經(jīng)對鏡泊湖有所記載了。我國滿族人民很久以前就在這里勞動、生息。據(jù)中國史書記載:“周武王十五年(公元前1666年)和周成王九年(公元前1654年),均有肅慎氏來朝納貢!蔽鳚h及晉的挹婁,北魏時的勿吉,隋唐時代的靺鞨,宋元時的女直,明清時的女真,都是肅慎族的后裔或支族。

  解放后,考古學家在鏡泊湖南端鶯歌嶺斷崖袒露的紅燒土層中發(fā)現(xiàn)了四口陶豬。經(jīng)考察證明,這四件珍貴的藝術(shù)品,是鶯歌嶺居民——肅慎人制作的。

  肅慎族創(chuàng)建大震國,于公元740年遷都忽汗城,四季通西南的高地上,城址在鏡泊湖,可是當時這個地方不叫做鏡泊湖而是叫做忽汗海。

  其實歷史上鏡泊湖曾有過很多的名稱,古稱湄沱湖,漢書地理志稱湄沱河。唐高宗永徽

  二年(公元651年)稱阿卜湖,又稱阿卜隆湖,后改稱呼爾海金,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稱忽汗海。明志始呼鏡泊湖,清朝稱為畢爾騰湖。今仍通稱鏡泊湖,意為水平如鏡。

  從地理學的角度,鏡泊湖的微風頻率、靜風頻率只有30.3%,每秒風速在3.2米—2.7米,年平均風速為每秒2.9米,湖水常常水平如鏡。

  從民間傳說講,王母娘娘寶鏡的故事。

  每年的'5月到9月,都會有很多人選擇來鏡泊湖鏡避暑度假。鏡泊湖被譽為北國的避暑勝地,塞北的蘇杭。這也是有原因的,鏡泊湖位于東經(jīng)120°30′—129°30′,北緯43°16′—44°18′之間,中緯度亞洲大陸的東岸,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每年的5月—9月,這期間的平均氣溫為10—20度之間,最高氣溫不超過36.2℃,最低氣溫-36.7℃,年平均氣溫在3.6℃,年降水量506.44毫米,最長連續(xù)降雨7-8天,年降水日數(shù)為100天,雨季集中在

  8、9月份。湖區(qū)降雨量不算高,但水分充足,屬濕潤地區(qū)。每年9月下旬開始下霜,無霜期150天。平均降雪日為10月19日到次年的4月28日,平均降雪期為172.7天。湖面自每年12月中旬開始結(jié)冰,到次年4月上旬開化,冰層平均厚度0.83米(83公分),最厚可以達到1.04米。因為鏡泊湖的年平均氣溫較低,氣候宜人,所以是避暑的好地方。

  鏡泊湖導(dǎo)游詞 5

  選擇來鏡泊湖旅游的游客,都是了解到鏡泊湖是我國最大的火山熔巖堰塞湖,想目睹火山爆發(fā)所遺留下來的壯觀氣勢,葉劍英曾為鏡泊湖題寫了“山上平湖水上山,北國風光勝江南”的詩句。

  那么湖區(qū)最高海拔1260.7米,最低海拔339.17米,平均海拔350米,如果保證瀑布有水,那么水位標高不少于351米。聽這串數(shù)字您可能覺得沒什么特別,可是從鏡泊湖成因上來講這種海拔的高度是罕見的。

  踏上這片神奇的土地,便會被那獨具魅力的湖光山色所吸引,在天人感應(yīng)心靈震顫的同時,發(fā)出衷心的贊嘆,所有的一切我們就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從地質(zhì)史上看,鏡泊湖在大地構(gòu)造上屬于延吉凹陷的一部分。據(jù)《中國大地構(gòu)造綱要》一書記載,古生代晚期鏡泊湖區(qū)發(fā)生了以東北——西南為主要方向的大斷裂。及至新生代第三紀中期,距今大約二千五百萬年,由于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的影響,湖周圍經(jīng)長期風雨、流水浸蝕而夷平的`地面,發(fā)生了斷塊,隆起成山,斷裂下降部分形成斷陷盆地。進入第四紀,距今一百萬年,在斷陷盆地內(nèi)又發(fā)生局部隆起,古老的斷裂帶夾著玄武巖漿溢出,使洪荒草莽的斷陷盆地周圍縮小,形成了古湖盆。古湖盆比現(xiàn)今湖盆稍大,它的年齡與地球上人類生命的年齡相同,約有一百萬年。

  地理學家告訴我們,在距今一百多萬年前到一萬年之間,古湖盆的西北方向有一組火山群,現(xiàn)今稱它為鏡泊火山群。火山群爆發(fā)噴射出大量的熔巖流,以石頭墊子河為通道向東南方向宣泄,堵塞了牡丹江河道,形成了“吊水樓瀑布”。附近的玄武巖堰塞堤,成為今天的鏡泊湖。

  鏡泊湖導(dǎo)游詞 6

  鏡泊湖,久享人間仙境的美譽,這里島彎錯落、山巒疊翠、景色清秀、古跡隱約,盡攬春花、夏水、秋葉、冬雪于一湖,吸引著很多游人,特別是風光綺麗、雋雅迷人的`湖中八景,更讓人留連忘返。這湖中八景分別是:吊水樓瀑布、大孤山、白石砬子、小孤山、城墻砬子、珍珠門、道士山和老鴰砬子。有詩云:褶曲湖山幾復(fù)灣,云落清波假設(shè)鏡天,北亭觀瀑聞濤吼,南流游船入山環(huán),水轉(zhuǎn)峰回疑無路,舟去途開別有天,此行一程九十里,八景新奇得大觀。那么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湖中八景之首的吊水樓瀑布。

  吊水樓瀑布,古時土著人稱它為“發(fā)庫〞,意思為吊著角的樓,酷似聞名世界的“尼亞加拉大瀑布〞,位于湖的最北端,是鏡泊湖的出口。瀑布幅寬達三百余米,飛流直瀉,氣勢磅礴,如千軍萬馬之勢向深潭沖來,波濤翻滾,吼叫奔騰,浪花四濺,如浮云堆雪,白霧彌漫;又似銀河倒泄,白練懸空,似置身仙境。瀑布落差20米,下邊的水潭深60米,叫黑龍?zhí)丁?/p>

【鏡泊湖導(dǎo)游詞】相關(guān)文章:

鏡泊湖導(dǎo)游詞10-29

鏡泊湖導(dǎo)游詞15篇09-22

鏡泊湖導(dǎo)游詞(15篇)08-27

美麗的鏡泊湖02-21

美麗的鏡泊湖作文12-26

鏡泊湖奇觀教案范文10-03

鏡泊湖奇觀語文教案10-03

美麗的鏡泊湖作文(精選28篇)09-12

美麗的鏡泊湖作文(通用23篇)09-20

鏡泊湖四年級教學設(shè)計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