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縣木塔導游詞
作為一名專門為游客提供優(yōu)質服務的導游人員,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須是從實際出發(fā),因人、因時而異,有針對性的。那么問題來了,導游詞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應縣木塔導游詞,歡迎閱讀與收藏。
應縣木塔導游詞1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們將要參觀的是應縣木塔,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應縣木塔的概況。
應縣木塔創(chuàng)建于950多年前的遼清寧二年,高67.31米,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木塔,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大的木構建筑。這座巨塔,頂天立地,雄偉壯觀,玲瓏剔透,近觀給人的視覺印象非常高大。從外觀上來看,木塔建在一個4米高的兩層磚石塔基上,平面呈八角形,底層直徑30.27米,共有五層六檐。木塔每層檐下及暗層平座圍欄之下,都是或大活下一組挨一組的斗拱,轉角外更是三組斗拱組合在一起,猶如多多盛開的碩大蓮花。據(jù)專家統(tǒng)計,木塔共使用54種240組不同形式的斗拱,是我國古代建筑中使用斗拱最多的塔,堪稱“斗拱博物館”。此外應縣木塔還帶有明顯的道教特點:比如就現(xiàn)在的木塔方位圖看,正好是一副先天八卦圖的方位。
大家站在高大的擁有厚重歷史文化積淀的木塔下面,一定會驚訝于它為何聳立千年而不到,為何聳立千年而不蛀不朽,為何聳立千年而無火無災。
下面我將給大家揭開木塔神秘的面紗。
一、高大的木塔建造之所以歷經(jīng)千年仍然聳立在大地上,與其獨特的結構方式密切相關。
、倌舅脑O計師沒有采用以往建塔的四方形結構,而是采用了八角形框架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建筑的穩(wěn)定性。
、谀舅恼w構架用木料,在結構上采用了兩個內外相套的八角形框架,將木塔平面分為內槽外槽兩部分,內槽供奉佛像,外槽構成平座供游人活動,整體構成一個剛性很強的雙層套筒式結構,這就大大增強了木塔的穩(wěn)固性。
、哿硗饽舅鲗又g的鏈接又采用了十分科學的叉柱造方法,從而造成逐層內收的效果,不僅減少了用料而且增加的穩(wěn)固性?傊,科學的雙套筒框架結構的剛性和卯榫斗拱結構的柔性,組成了完整而堅固的建筑結構,有效提高了塔身抗彎抗剪和抗震的能力,從而造就了應縣木塔超凡的穩(wěn)固性。
二、關于木塔不蛀不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①木塔地處氣候干燥的黃土高原上,沒有我國南方那樣的白蟻為害,所以眾多的木構建筑就比較容易地在山西這片黃土地上保存下來。
、谌缓缶褪悄舅奶烊皇刈o神—麻燕的功勞了,麻燕每年夏天圍繞著木塔漫天飛舞把蟲蛾都吃光了。
、哿硗馍轿鞲咴臏貛Т箨懶约撅L氣候相對干燥十分有利于木材的干燥和防朽。
④最后就當?shù)厝嗣癫粩嗑S修和精心呵護了。才使這古塔莊嚴的屹立在黃土高原上。
三、木塔無火無災的原因也十分簡單,為什么直插云霄的木塔不遭受雷擊呢?專家學者分析說,是那個八角攢尖式塔頂上所立的金屬塔剎起到了避雷針的作用。另外當?shù)匕傩盏木暮亲o也是少不了的。
四、應縣木塔不僅具有超凡的建筑成就,而且還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藝術氛圍,并且主要反映在名匾眾多,彩塑壁畫獨特,佛牙舍利珍貴三個方面。
其中有反映木塔建造年代的“釋迦塔”三字匾,贊美木塔宏偉的“天柱地軸”“峻極神工”四字匾還有宣揚佛教教義的“天宮高聳”四字匾,寓意木塔是人間絕無僅有的神圣建筑。另外應縣木塔這座集建筑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于一體的文化之塔,珍藏著兩枚佛牙舍利,更是廣大佛教信眾瞻禮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圣塔。
好!應縣木塔的建筑特色和文化積淀已經(jīng)向大家簡單介紹完了,下面請大家自己欣賞品味這建筑奇觀、文化名塔吧!
應縣木塔導游詞2
應縣佛宮寺釋迦塔位于山西應縣城內西北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建于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我國現(xiàn)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結構樓閣式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軸線上的山門與大殿之間,屬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臺基上,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層立面重檐,以上各層均為單檐,共五層六檐,各層間夾設暗層,實為九層。因底層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觀為六層屋檐。各層均用內、外兩圈木柱支撐,每層外有24根柱子,內有八根,木柱之間使用了許多斜撐、梁、枋和短柱,組成不同方向的復梁式木架。有人計算,整個木塔共用紅松木料3000立方,約2600多噸重,整體比例適當,建筑宏偉,藝術精巧,外形穩(wěn)重莊嚴。
該塔身底層南北各開一門,二層以上周設平座欄桿,每層裝有木質樓梯,游人逐級攀登,可達頂端。二至五層每層有四門,均設木隔扇,光線充足,出門憑欄遠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帶,盡收眼底,心曠神怡。塔內各層均塑佛像。一層為釋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莊,神態(tài)怡然,頂部有精美華麗的藻井,內槽墻壁上畫有六幅如來佛像,門洞兩側壁上也繪有金剛、天王、弟子等,壁畫色澤鮮艷,人物栩栩如生。二層壇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薩和二脅侍。三層壇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層塑佛和阿難、迦葉、文殊、普賢像。五層塑毗盧舍那如來佛和人大菩薩。各佛像雕塑精細,各具情態(tài),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塔頂作八角攢尖式,上立鐵剎,制作精美,與塔協(xié)調,更使木塔宏偉壯觀。塔每層檐下裝有風鈴,微風吹動,叮咚作響,十分悅耳。
【應縣木塔導游詞】相關文章:
學校導游詞-導游詞范文12-31
蘇州導游詞-導游詞范文12-31
華山導游詞-導游詞范文12-31
遼寧鴨綠江導游詞-遼寧導游詞12-31
故宮的導游詞-導游詞范文12-31
鹽城城市導游詞-導游詞范文12-31
瀘沽湖景點導游詞-導游詞范文12-31
西雙版納導游詞-導游詞范文12-31
貴陽的導游詞-導游詞范文12-27
長春勝利公園導游詞-吉林導游詞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