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何不寫一篇觀后感記錄下呢?千萬不能認為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芳華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芳華觀后感1
《芳華》演繹了中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在中國近期電影中,很少,戰(zhàn)爭場面很血腥,很震撼,描繪了一個殘酷的戰(zhàn)場和激烈的戰(zhàn)斗畫面。面對這祖國的將士的奮勇殺敵與重大的犧牲,我的眼角依舊濕潤,我依舊是那個小“憤青”。
從小受的教育要么是老媽讓看的書,所謂的愛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要么是學校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總而言之就是:為人要正義,為了祖國要勇于奮斗與犧牲。想起小時候某些“小官僚”耍威風,也是當面斥責。家鄉(xiāng)人喜歡說你算老幾啊你管我,小學時候我就能說出每一個公民都有權利說出你們的錯誤。當時也是真楞!
正是由于這初心,才對新聞中的種種不平表示憤怒,對犧牲的將士得不到應有的的對待感到痛心;才對衛(wèi)青霍去病的消失感到不安與憤慨,才對部分民族的肆意妄為感到內(nèi)心壓抑的悸動。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片刻都在耳邊。
不知道你們信不信。我小時想的都是做一番大事,從來沒考慮過金錢。即使長大了知道了金錢的奧妙,也是想有錢做一些想做的事,卻從未包括吃喝玩樂。
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我輩如是。
芳華觀后感2
大家可能記得,這部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簡述文工團的電影《芳華》。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何小曼以為文工團可以改變她的命運,然而文工團是她現(xiàn)實的縮影,孤獨,不被群體認可。印象深可能覺得“好人沒好報”無比憐憫為救隊友而散失右臂的劉峰。
這部電影的原著作者是嚴歌苓。前幾天在寫作課上聽嚴歌苓進行了寫作分享。所以特別感興趣她這部原著小說。于是我這幾天用碎片化時間認真讀完了,才覺得一部電影2小時的內(nèi)容,太難承載小說一生的內(nèi)容。
看完之后覺得是心酸,是人的一生在時代下無法逃脫的宿命。里面有人性的復雜性,時代價值觀的扭曲…
好人就有好報嗎?
里面塑造的劉峰是一個非常努力,非常愿意為他人服務的“好人”。他努力在于他是貧民窋里因為翻跟頭厲害而被挖掘加入文工團,而他覺得為他人服務可以體現(xiàn)他的價值,他的形象如完美的圣人般,沒有人性的一點點丑惡而顯得“不像個人”,所以總期待他露出人性的一點點丑陋,直到“觸摸事件”被批判的時候,他內(nèi)心早已失望透了。也因此斷送了他的人生。
我們理想的世界里,好人是有好報的。
但現(xiàn)實的答案是“不一定”。
現(xiàn)實世界不是二元對立的,而且更多的灰色。里面充滿著人性的復雜性,人性的多面性。
《芳華》是一部值得細讀的小說。
芳華觀后感3
芳華怒放
白露,霜寒,冬至,每到這個時候我們都不由得感嘆:年末了。
又到此時,我不想說又是年末,只想說:時光芳華,我們不老。
馮小剛的《芳華》上映派生出很多文字,其中或多或少都感慨那一代人的青春芳華,或自己的歲月芳華,但無不強調(diào)易逝。婦孺皆知: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其實,時間也一樣,沒有兩天完全相同的時光,夕陽喚醒了星星,星星照亮了晨曦,晨曦通透了露珠,露珠耀眼了太陽……一個事物的隱退總演繹出另一種事物,萬事萬物就這樣生生不息,周而復始。我們能說昨天的日子和今天的日子是完全相同嗎?
“冬天都過去了,春天還遠嗎?”是的,四季更替是自然規(guī)律,時光流逝也不可抗拒,它的“逝”讓我們得到生命的詮釋,讓我們懂得過日子的過程,讓我們獲得生活的饋贈……這些“得”是時光的“逝”的淬煉和升華,它是嶄新的,芳香的,青春的,也是原汁原味的。時光里浸潤了我們每一個個體生命的嶄新和芳香,它純粹、酣暢、濃烈、香醇!
每一個日子,每一個年華在我們的生命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它不可復制,不可雷同,站在歲末展望新年,走進新年耕耘歲月,我們用我們的芳華書寫歲月的芳華,歲月用它的芳華充實我們的芳華,我們和歲月一起度過年年歲歲的三百六十五天,怒放生命,盛開芳華,時光不老,我們不老!
芳華觀后感4
《芳華》雖已是去年的老電影,可再次觀看時,心中還是五味雜陳,有著說不出的滋味。
這部電影實屬良心作品。它包含著文工團中文藝兵們一起訓練一起生活時的愉快;包含著何小平翩翩起舞時的優(yōu)美和戰(zhàn)場上救助戰(zhàn)士們時的勇敢無畏;它有著戰(zhàn)場上戰(zhàn)爭的冷酷無情,也有戰(zhàn)士們的堅毅與誓死守衛(wèi);還有著六七十年代人們最美的年華。
當然,它包含了令人向往的美好回憶,但也帶著讓人避之不及的'陰暗一面。何小萍初到文工團時遭人排擠,爛好人劉峰最終落得殘疾、受人欺負的結(jié)局。我不禁地想:為什么好人總得不到好報呢?反而是那些存有私心,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人過得滋潤呢?難道正應了"壞人吃香的喝辣的爽死,好人吃糠咽菜的窮死”這句俗語?但其實啊,不是說好人做不得,但也需有個度,像劉峰這“爛好人”,大家都把他的好當做了理所應當,也就造成了如今的情況。
在電影的最后,劉峰和何小萍相互依偎在一起,衣著雖簡樸面容卻帶笑。這也許就說的是好人看穿了虛名,得到了真正平淡的幸福吧!不信,那你瞧: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雖然他們談笑如故,可還是不難看出歲月給每個人的改變。倒是劉峰和何小萍顯得更為知足,話雖不多,卻待人溫和。
僅以此談,獻給我心目中的《芳華》。
芳華觀后感5
看了兩遍《芳華》,心忽然似乎跟著劉峰、何小萍一起老了。
想唱歌也唱不起來了。
七十年代,我還是個小孩子,我不知道中國竟然發(fā)生了那么多事。在遠遠的地方,有一個北京,北京有一個大院,叫文工團。里面住著許多的大哥哥大姐姐,大姐姐好漂亮,大哥哥好英俊,一個個會翻跟頭,會跳舞蹈。
他們一起生活,一起練舞,一起玩耍,一起憧憬美好的生活。
他們也生氣,愛瞎鬧,有的人沒有素質(zhì),甚至連男兵都當面說何小萍臭,但那是一個不重素質(zhì)、不明白修養(yǎng)為何物的年代,更是一個不能隨便瞎鬧的年代。緊接著風云突變,就像盧生做完黃粱夢后,馬上就遭遇了滑鐵盧。劉峰告別了文工團,進了伐木連,又調(diào)到野戰(zhàn)部隊,上了前線。從鮮花、掌聲、歌聲中,一下跌入炮火、鮮血、胳膊頭顱亂飛中。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華
錚錚硬骨綻花開
滴滴鮮血染紅它
……
那是一個激情燃燒的年代,也是一個盛產(chǎn)英雄的年代。
片子拍得很好,人物豐滿,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鮮活的時代,歌也好,舞也好,但是,英雄的結(jié)局太慘了,慘到慘無可慘。不光英雄的結(jié)局太慘,這部片子里,英雄還代表著好人,好人的結(jié)局也慘無可慘。
《芳華》是在質(zhì)問社會?還是想向觀眾傳遞這樣一個價值觀——好人沒好報?
《芳華》到底想告訴觀眾什么?
如果它想質(zhì)問社會,或者告訴人們:為什么英雄最后竟落到如此地步!那么,它成功了。
但是,從觀眾看完這部影片后心里的感覺——好人沒好報——來看,它就是一部裝飾華美的垃圾!
從今后,誰敢再去做英雄?做好人呢?
芳華觀后感6
實在是不敢恭維!斗既A》拍得太爛了可以和《無極》一拼。
其實我是懷著無比激動且期待的心情去看《芳華》的,而且還有之前韓寒給它打CALL,說了那么多,我想這片子肯定是錯不了。當然我也看到有微博說它是mv合集時我些許有些納悶?
當電影看完后我明白了,其實是還沒有看完時我就明白了。大概看了不到30分鐘的時候我感覺自己搖晃了一下,天吶!發(fā)生了什么?我差點睡著了!我差點看馮小剛的電影睡著了!
我從來沒有如此痛苦不堪,我在電影院的椅子上如坐針氈。我甚至想到是不是在電影結(jié)束后給劇院提個建議,就是讓他們把電影院的椅子也搞得像高鐵座椅一樣可以調(diào)節(jié)角度。我的腰難受,我的背部難受,我后來又想到我要是帶一個坐飛機用的脖枕就好了,因為我的脖子很別扭。平時我的腦袋在肩膀上挺好的,今天卻感到有些多余。好幾次我都想站起來走掉,但是那樣我就沒有權利再去評價它了。我想我要感謝上帝,不,應該感謝馮小剛!我今天能活著從電影院走出來。
不能賴剪輯的問題吧,太隨意了!每次領導下命令每個人都要分辨幾句,在打靶場嘻嘻哈哈,可是念臺詞時就像演歌劇伴鏗鏘有力······還有音樂,這配樂的錢都花哪去了?隨手就是一段民謠精典,噪點太多了。
再又一次的申明,馮小剛導演是我無比崇拜的導演和偶像!雖然在賀歲喜劇片的領域他已經(jīng)非常成功了,但是他一直在嘗試突破自己,我覺得這次他做到了。不像某些名大導,有的在意淫的道路上一騎絕塵,有的在自家的自留地里自娛自樂。我杞人憂天多愁善感的的想到片子搞成這樣是不是某種不可抗力造成的。哎呀,又跑題了。這段時間可能是缺鈣,導致我的思維混亂。我得補鈣了。
我補鈣去了。
芳華觀后感7
這是一個發(fā)生在西南X區(qū)文工團中的故事。一群正值芳華的青年男女,經(jīng)歷著命運的變數(shù),接受了許多殘酷的考驗,最終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
電影中的主角是劉峰與何小萍,他們的生活都很艱苦,并沒有所謂的“主角光環(huán)”。在文工團中,何小萍本以為她可以過上比以前更好的生活,但令她沒想到的是,從她走進文工團的那一天起,她的悲慘命運拉開了帷幕。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個“活雷峰”——劉峰。在她失望的時候,是劉峰給了她溫暖,幫助,關愛,和希望。在劉峰被派到戰(zhàn)場后,她徹底絕望了。在醫(yī)院里,她救了一個個的傷員,但也看著無數(shù)戰(zhàn)士從她眼前離去。后來,她無私地救助傷員,獲得了一枚英雄勛章,但是,她瘋了。
在觀影的過程中,我不停的問“為什么”,為什么劉峰這么好的一個人,卻得不到好報呢?若何小萍的經(jīng)歷是生活的殘酷,那劉峰的經(jīng)歷就是時代的殘酷。讀后感m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活雷峰,但卻因為愛一個人而被誣陷。戰(zhàn)爭中,他雖活了下來,卻丟了一只胳膊,他的靈魂也隨戰(zhàn)車旁死去的戰(zhàn)士們一同死去。戰(zhàn)爭結(jié)束,他的妻子嫌他殘疾跟別人跑了,自己擺攤賣東西卻被城管欺負,甚至被推倒在地。他不明白,不明白為什么自己會吃盡苦頭,不明白自己當好人有什么錯。
即使我們和那個時代有差距,即使我們不了解那代人的生活,但《芳華》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那一代人的熱血青春,點燃人們內(nèi)心的火花。面對命運的安排,渺小的人類無力抗爭,但無奈里有我們永不放棄的追求。理想終會在青春里綻放光彩。
向理想致敬,向我們的芳華致敬,芳華,正茂。
芳華觀后感8
如果非要給《芳華》寫一句觀后感,我覺得沒有“人性”“歷史”什么的,唯有“命運”。
看到前面部分何小萍被集體排斥甚至被欺負的時候,我都有點不忍心再看下去。但是不忍又能如何,這人世間上有很多這樣命運的人。在當事人看來,這份壓抑難以承受,覺得自己也夠善良,為什么到哪里都不受待見?在當事人之外的人看來,她無疑是有缺陷的人,是另類,言行都讓人嫌棄。
其實我不想說起周易的,因為也顯得很另類,但是我感覺這個解釋是最科學的。比如八字官殺重而無力承受的人,活著就是有壓抑感, 壓力大口舌事多;比劫多而無用的人,不容易有朋友;傷官見官,容易和領導有沖突等等。
這劇最后的時候,劉峰和何小萍,這兩個有“殘缺”的人聚在了一起,我想這美好的結(jié)局應該是劇情的需要了。
不想說人性,林丁丁當時如果不舉報,也許這輩子被命運之神打上叉叉的就是她,可是劇情如果不是那么發(fā)展的,是劉峰飛黃騰達了,而林丁丁淪落了,那人性就有了嗎?只能說是命運了,而且林丁丁的所謂的人性不完美,才讓她活得很滋潤,而完美的劉峰,老天必定也要讓他的一生有殘缺。
芳華歲月流逝,留下一串串故事。自古以來,最美的故事不是因為完美,而是因為不完美。
芳華觀后感9
周五,觀看了電影《芳華》,被對美好青春的贊美“世界有朵最美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所振動。
做為一名教師,芳華中不僅有自己,還有學生,今天是20xx年的最后一天,老師們,愿你芳華永在。
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未破曉,當萬物還在熟睡的時候,已有人開始了一天的忙碌,三更燈火五更雞,他們用勤勞,催動著新的一天。這也是老師的寫照。
浙江衢州黃壇口鄉(xiāng)83歲的毛師花奶奶,24年來,每天五點半她都出攤到學校門口賣早點。石磨磨的豆?jié){,土鴨蛋做的蛋餅,手工包的糯米粿,都只賣五毛錢。物價漲她不漲,每月都貼三四百元。她說舍不得這些孩子,身體允許會一直擺下去。
所有的老師,和毛師花老人一樣,都有一個“堅持”,堅持用自己的青春去培養(yǎng)一代代的學生。
老師,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用自己的愛心,用自己的知識,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發(fā)觀學生的美,鼓勵學生,與家長朋友一起,使每一個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愿每一位老師芳華永遠都在!
【芳華觀后感】相關文章:
芳華六月挽梅魂優(yōu)美散文11-04
《蝸居》觀后感04-26
《雨果》觀后感04-24
《邪不壓正》觀后感04-11
話劇觀后感04-10
《寶藏》觀后感03-19
《1921》觀后感03-19
后浪觀后感03-11
春晚觀后感07-30
詩詞大會觀后感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