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柳梢青·岳陽樓原文翻譯及賞析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柳梢青·岳陽樓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柳梢青·岳陽樓
朝代:宋代
作者:戴復古
原文:
袖劍飛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萬頃波光,岳陽樓上,一快披襟。
不須攜酒登臨。問有酒、何人共斟。變盡人間,君山一點,自古如今。
翻譯:
袖劍飛吟:相傳呂洞賓三醉岳陽樓,留詩于壁上,曰:“朝游百越暮蒼梧,袖里青蛇膽氣粗。三入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薄扒嗌摺,指劍。“袖劍”即“袖里青蛇”之意!帮w吟”,即“朗吟飛過”之意。作者即以呂洞賓的行動自比。洞庭青草:青草湖是洞庭湖的一部分,二湖相通,總稱洞庭湖。一快披襟:宋玉《風賦》“楚襄王游于蘭臺之宮,宋玉、景差侍。有風颯然而至,王乃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本剑涸诙赐ズ。
賞析:
戴復古,字式之,號石屏,石屏樵隱,于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出生在天臺道黃巖縣南塘屏山(明憲宗成化五年分黃巖南三鄉(xiāng)設(shè)立太平縣,即今之溫嶺市新河塘下)的一個窮書生之家。
他的父親戴敏才,自號東皋子,是一位“以詩自適,不肯作舉子業(yè),終窮而不悔”(樓鑰《戴式之詩集,序》)的硬骨頭詩人,一生寫了不少詩,但留下來的很少。曾寫過相當有名的《賦小園》詩,又有名句:“人行躑躅江邊路”為編《詩人玉眉》的魏慶之所賞識,在當時東南詩壇上頗有聲譽。他在臨終前還對親友說:“我已病入膏肓了,不久將辭世,可惜兒子太小,我的詩將要失去傳人!笨梢娝麑υ娬娴搅巳朊缘某潭取
戴復古不但繼承乃父的詩迷,也繼承了乃父的風格,并予發(fā)揚光大,儼然成一派首領(lǐng)。更可貴者,他一如乃父,不肯作舉子業(yè),寧愿布衣終身。他耿介正直,不吹拍逢迎,不出賣靈魂而求功名利祿,也與乃父一樣,終窮而不悔。在南宋那紙醉金迷的時代里,這確乎是難能可貴的。
戴復古的時代,正是“山河破碎風飄絮”,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茍且求存的時代。如果說趙構(gòu)在臨安立足之初,尚有南方各路勤王部隊,北方也到處有抗金義軍的烽火,但到第二代孝宗時,由于趙構(gòu)的不抵抗主義,失望的失望,覆滅的覆滅,統(tǒng)治集團又腐敗無能,早已安于“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小朝廷生活了。戴復古就生于這第二代小王朝之時,碰上這樣的時代,辛棄疾、陸游等尚被閑置,何況一個無名后生,所以即使戴復古“負奇尚氣,慷慨不羈”(元·貢師泰《石屏集》序),空懷一腔忠心報國的男兒熱血,又哪里有用武之地呢!由于南宋的偏安,使臺州成為東南沿海的既接近京畿又較為安定的后方,這使偏遠、閉塞的經(jīng)濟文化落后地區(qū),得以迅速的繁榮。特別在文化上,從唐朝鄭虔啟蒙以來,到這時才有一大批著名文人學者如朱熹、唐仲友、趙汝愚、尤袤、岳珂等,來到臺州,并任要職,把臺州文化大大地推進了一步。朱熹等人又極為重視教育,到處辦書院,四出講學,因而科舉之風日盛,中舉之人空前增加。南宋153年間,臺州考中進士的有550人,狀元一人,所以明代著名的臺州人士謝鐸說:“其時,臺之人以科第發(fā)身致顯榮者,何限!”(《石屏集·序》)
作者簡介
戴復古(1167年-約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詩派詩人。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fā)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xiàn)實意義。晚年總結(jié)詩歌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以詩體寫成《論詩十絕》。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詩集》、《石屏詞》、《石屏新語》。
【柳梢青·岳陽樓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柳梢青·岳陽樓原文及賞析12-01
柳梢青·岳陽樓原文賞析12-01
柳梢青·燈花原文及賞析08-09
柳梢青·吳中原文及賞析08-02
《柳梢青·茅舍疏籬》原文及賞析06-27
柳梢青·茅舍疏籬原文及賞析08-07
柳梢青·茅舍疏籬原文賞析07-24
【集合】柳梢青·吳中原文及賞析09-21
柳梢青·茅舍疏籬原文及賞析(精選)09-22
柳梢青·送盧梅坡原文及賞析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