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秋雨的作文集錦3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nèi)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jīng)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jié)構(gòu)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zhuǎn)化。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guān)于秋雨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guān)于秋雨的作文1
這一定不是淺紙淡墨能解的風情。獨自走在冷風中,一珠珠清澈微涼的清雨斜斜地灑了下來。
天是灰蒙蒙的,即便說是暮晚。這里并沒有建筑,也沒有樹,更沒有路,這里是一片原野。草依然翠綠成茵,灌木叢也依然繁茂。我從不會認為自己的感官是敏銳的,我只知道踩好自己腳下的泥濘,呼吸著濕潤的空氣。此時若只看著眼前,我根本不會察覺到一點秋意。雨大了起來,沖出洶涌如急流的云海,匯成一道道卷珠簾雨。
沒有撐傘,我也償?shù)搅髓F馬冰河入身的透心涼意。睜不開眼,我用衣服輕輕地抹了抹。我真感覺到了一股蕭瑟的寒意。該回了,我并沒有跑,因為我不想讓別人看出我的慌亂,即使這四周空無一人。走了一會雨小了起來。前方就是建筑,我也并沒有真的回去。
前方升起了一縷青煙。當然了,說青,是褒義詞。因為這里是現(xiàn)代化的城市建筑,即使是食堂里的爐火也沒有家鄉(xiāng)的小灶來的清脆。不是我不眷戀這個生活了幾年的地方,而是這里的風土人情就像九月里的河蟹一樣,生熟香腥都自己蒸煮的力量。可能我并沒有完全的融入進去,這里,我只在我熟悉的地方,聞到了溫暖心安的味道。
我很難感受到這里的季節(jié)。我只在電話里聽到母親說玉米都不能煮著吃了,都發(fā)黃了,父親也快回去農(nóng)忙了。母親說我要是在家,一定可以看到晚熟的黃梨都有兩個鴨蛋大了。記得那時在家早已白鷺紛飛,滿田野的芬芳了。想想自己在農(nóng)村生活也二十來年了,什么都沒學會,就是骨子里偷著一股倔勁兒,可能嘴上不會說什么。也許是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吧,我跟大多數(shù)農(nóng)村出來的一樣。一到犯點錯,或許可能多了幾句支吾,很少去解釋?赡苁怯X得自己什么都沒有,更沒有底氣。后來,我漸漸地改觀了。教育上落后一點不可怕,物質(zhì)上落后了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生活久了,忘了自己土地上的那股堅毅、踏實失了初心。所以我從來不會覺自己過的有多不好。雖然內(nèi)心上有點孤獨感,但我從來沒有逃避過。
自古逢秋多話蕭條。不是因為這葉落花逝,雨如冰芷。是往事隨風,如這秋雨般的片片回憶慢慢揉碎,足夠拼寫圖畫一輩子。
形容心情悲傷的詩句 秋風秋雨愁煞人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關(guān)于秋雨的作文2
一夕秋雨,時疏時驟,梧桐瑟瑟,不覺一地清冷。臨窗而坐,放下手中的功課,略享受幾分鐘簡單的閑靜。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秋來已有些時日,但這雨卻是頭一遭。天氣轉(zhuǎn)涼,心情也跟著淡而無欲起來。重復機械的日子過久了,這樣的`雨天便顯得彌足珍貴,我自然不忍心辜負。
素來喜歡梧桐。它是平凡卻深沉的。人稱梅蘭竹菊為“四君子”,想來讀書人喜歡這四者居多。梅花凌霜而開、清香傲骨,但終究是奇絕之伍,沒有小人物簡單的生活感受;蘭是如玉的君子品格,香氣淡雅,可卻失于筋骨,空有柔美之姿卻無剛正之氣;竹虛心勁節(jié)但又太過硬直;菊花“孤標傲世偕誰隱”的氣節(jié)向來為隱士所好,可終究只是殘花弱骨,況又孤介太過。如果說喜梅蘭之輩稱為“君子”,那么我這喜好梧桐的便也不做這君子,且自當個大俗的凡人,無欲無求,平靜度日。
窗外驟雨初歇,清風近嗅桐葉,帶來心頭幾點恬靜。許久以前也曾醉心于詩詞雜談,淺近也好、深奧也罷,總喜歡寫些小句子,辭藻華麗,用在文章中也是風花雪月。也時常留意窗外的雨,但更多的是空添憂愁,枉自嗟呀。總有顆急功近利的心,不免就有些膚俗幼稚。只是那時候又怎知道階前的雨要比馬路上伸縮傘下的雨更耐聽,又怎明白街旁做行道樹的法國梧桐當不起古風幽趣呢。
時值秋日,梧桐葉開始變黃,平凡和普通,不是松柏,怎禁得起歲月蹉跎。曾想過成為軍人,挺拔如松柏,堅毅又有擔當。但時至今日我也只能把做軍人定義成是夢了,注定成不了松柏的梧桐,院角窗前地立著,總是不起眼地任由風吹日曬,會默默地由時光如同雨一樣滴到階下,什么也不多說。平凡人一生的價值似乎微渺,但是總不會缺乏精彩,正如梧桐木是做琴的好材料。
偏好梅蘭竹菊的,又不乏隨波逐流之輩。清雅異常,是君子的品格,于是人云亦云地說喜好梅蘭,其實幾日后難說又要欣賞海棠的風韻了呢。風雨總是多變,卻不曾遺忘本心,風始終為風,雨始終是雨,人亦是如此,總歸要有所堅持,不能迷失自我。
喜歡這樣微雨的天氣,總是淡淡的。蘇東坡曾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境界追求,但依舊做了政客,憂心于案牘冗雜,我到想到了劉禹錫的陋室,既然有閑靜逍遙的心,又何必為功名世祿所牽絆呢?如果可以選擇,我寧愿是株梧桐,淡泊平靜,不求人頂禮膜拜,也不求有鳳凰來棲,平平淡淡卻好。
《紅樓夢》中探春是喜梧桐的,我最喜歡探春,大氣、淡泊。賈寶玉一味享樂,求富貴自在;林黛玉當局者迷,只知多心憂愁;薛寶釵倒是旁觀者清,卻終究沒有認清自己的出路。相比之下不逐流俗又不忸怩拖沓的蕉客三姑娘我更鐘愛,詩才不及湘云,審美也不比妙玉清高,但平凡中總有不同,淡泊中又顯剛毅。
恰似梧桐。
關(guān)于秋雨的作文3
秋天,空氣來得潤,天色顯得淡,雨多而風微,清新且涼爽,自然是一個古今文人喜歡抒懷的季節(jié)。那秋色、秋姿、秋味、秋韻,還有那秋雨,總使人看不飽,嘗不透,欣賞不夠。
我曾經(jīng)見過一幅畫,在楓葉放紅、細雨連綿的情景中,一位身穿黃綠色外衣的少女,斜撐著一把古色古香的粉紅紙傘,俊步在江南特有的拱橋上,把江南水鄉(xiāng)的風采與江南人的細膩淋漓盡致地顯示了出來。如此的秋景豈不令人陶醉,令人癡迷?使得喜歡追求情趣的我總想模仿一下。
終于盼來了秋雨,那浙浙瀝瀝的雨絲終于從天上飄灑下來。我也身穿黃綠色外衣,斜撐著一把粉紅傘,在灰色基調(diào)的校園中漫步?墒羌t傘遮住了秋雨,也遮住了秋的情趣。我原來只是在人類創(chuàng)造的工具的庇護下,在秋雨中匆匆走過,哪能體會到秋的韻味呢?于是我收起了雨傘,認真地感受這秋天的雨,雨中的秋。
四周朦朦朧朧的,分不清哪是青青的山,哪是紅紅的樓,細雨像霧,我也像迷失在這霧中了。路旁的樹靜靜地站著,像一個個驕傲、矜持的小女孩,披上了一件件新衣。小草在雨滴的滋潤下,顯得更蔥郁,更活潑。躺在小草上的顆顆晶瑩的雨珠兒,嫵媚而又安詳。金色的梧桐葉像黃蝴蝶一樣,翩翩起舞,緩緩降落。偶爾還有幾只小鳥兒在雨中勇敢地飛翔。秋雨中的校園,靜悄悄,卻依然充滿了生機,充滿了希望,充滿了詩情畫意,使我感到非常親切。
抬頭望去,云隨著微風忽聚忽散,顏色忽深忽淺,像山水畫家正在宣紙上潑墨作畫,而我就置身于這變幻的畫中。
校園里確實很靜,靜得可以聽到自己的心跳聲,我卻絲毫沒有感到一點兒秋的寂寞。在這蒙蒙的秋雨與靜靜的氣氛中,我正屏住呼吸,與大自然進行著很默契的交流。緊張之余,我尋求的不正是這種難得的幽靜嗎?
雨滴落在我頭上,輕輕撫摸著發(fā)絲,像和藹慈祥的父親撫著女兒的頭;它也飄在我臉上,沒有絲毫的痛感,像媽媽的嘴唇輕柔地親著我的臉。不時還有幾滴雨珠落在我的唇上,我貪婪地抿抿嘴,但什么味兒也沒有,只有一股涼絲絲的令人神清氣爽的感覺直往里鉆,透遍全身,沁人心脾。
滯留在我臉上的塵埃隨著小雨滴淌去了,我的心也隨著小雨滴忽悠忽悠地跳,被它那冰清玉潔的柔情融化了。雨滴似乎也洗滌著留在我心底的塵埃,仿佛我的心也變得更純凈、更柔和了。
漸漸地,我的衣衫濕了,一切都濕了。這時,我感到我似乎和大自然是一體的了!這時,好像我就是一棵小草,就是一只小鳥,就是一滴雨珠,煩惱哀愁都如煙似的散去。太美了,秋雨!太美了,大自然!
啊,只有收起雨傘,才能表達出對秋雨的感情!只有真正地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才能真正體會到大自然的美!
【關(guān)于秋雨的作文集錦3篇】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秋雨的散文08-30
關(guān)于秋雨的作文(14篇)02-25
有關(guān)秋雨的作文(集錦12篇)12-30
關(guān)于美麗的秋雨作文7篇03-11
關(guān)于秋雨的作文(合集14篇)02-26
關(guān)于秋雨的作文精選14篇02-26
關(guān)于秋雨的作文通用14篇02-26
關(guān)于秋雨的作文(精選14篇)02-26
有關(guān)秋雨作文(集錦12篇)02-16
有關(guān)秋雨作文(集錦15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