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之思作文
漢代大儒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儒學深入人心,現(xiàn)于人行。隨著社會的進步,儒學發(fā)展到了朱程理學,之后,又發(fā)展到了另一高峰也是頗受爭議的高峰——心學。
心學經(jīng)宋代陸九淵提出,明朝王守仁集大成發(fā)展成為一套完善的理論體系。心學之心與理學不同在于它更多了人性,多了靈活,更多了容納與辯證。
不論是儒學還是理學都強調(diào)“綱”!熬V”便使社會便于管理,但它無疑是不平等的契約。王守仁意識到了這一點,于是他的思想里多了人性,強調(diào)“天理即人欲”。當然這個人欲不包括惡欲,而是人的純善致良的天性。明朝中后期心學廣為流傳,掀起了一場思想解放熱(類似于西方文藝復興)。
心血多了融納,多了靈活。心學自創(chuàng)立就受到了各學派的攻擊,而王守仁“海納百川”汲取各學派精華而完善己說。他強調(diào)“知行合一”,知是行的功夫行是知的主意,無行便不能說真知。譬如,我們說學習中要辨證,要求甚解,但你若以老師的'話為綱,有問不解,那你便不知。知行合一也多了靈活。正直的理學先生當官,常堅硬的碰撞強大的惡勢力,但心學家徐階,張居正則不同,他們迂回前進知行合一。瓦解了腐敗的嚴嵩集團。
辯證思維是西方思想的特點,也是儒學的短板,而心學則有辯證思維的明顯顯現(xiàn)。王守仁曾經(jīng)帶弟子上山觀花,答弟子問說:“你若未見此花,則對你來說,此花為寂,你見了它,它與你的心同歸于顯!奔棚@均為事物的存在狀態(tài)。這這體現(xiàn)了王守仁心學辯證的看待物與人的聯(lián)系。
對于一門學說,他的應用和他的內(nèi)容一樣重要。
對人性的認識要求我們理解他人的內(nèi)心感受,而非抑制。有了容納便可以取他說之長,補己說之短。對一個民族來說,一味的強調(diào)不可被外來文化同化是盲目的。外來文化有精華,有糟粕,它的傳入過程即我們的接收,思辨,實踐,取舍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出錯,會花大量的時間但泥濘的坎坷終會被鋪平,而害怕泥濘只會停滯不前,所以我們不怕外來娛樂節(jié)目誤導大眾,只怕無人思辨,大眾不改。
靈活運用一門學說,也要容納,例如我們?nèi)菁{了外來科學,外來辯證觀。容納之后應用便要靈活,數(shù)學題的一題多解便是靈活應用的體現(xiàn)。辯證觀讓我們分析矛盾,探求真知,即使對己家學生,也要辯證。任何一門學說都可能有局限性,辯證觀則是它的“焚決”(《斗破蒼穹》中一種會進化的功法),使它不斷完善得以發(fā)展。
心學之思,思在取心學之優(yōu)為基石,理解人性,靈活運用,容納并辯證地吸收其它思想,筑成自己心中的大廈。
【心學之思作文】相關文章:
燈下之思_650字03-01
仲夏夜之思散文隨筆09-06
用心學習作文7篇01-15
中心學校請假制度08-18
明月思作文02-28
關于夜思作文03-07
中心學校安全工作總結(jié)10-13
一個關心學生的人03-10
注會備考如何靜下心學習09-30
思動情處作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