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讀后感的作文集合9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后感的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后感的作文 篇1
《封神演義》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描寫奇神鬼怪最多的一部作品,與其它鬼神之說相比,我認為封神之中的鬼神更具人性,而它們,都被卷進了一場大是大非的戰(zhàn)爭里。
是忠君?還是愛民?是在朝歌誓死守護醉生夢死荒a8淫a8無道的紂王?還是投奔西歧,討伐搖搖欲墜的江山?是封神中的一大主題。紂王進香起歹意,竟對女媧頓生a8淫a8心,使得成湯這顆六百余年的大樹,斷送在一個妖狐的刀斧之上。比干、梅伯、商容等臣子因為一個“忠”字而遭妲己的陷害,太師更是因忠君而戰(zhàn)死在異國他鄉(xiāng)。
為了一個將亡的政府,犧牲了太多的忠臣良將,叫人看著心酸。難道千古以來臣子就一定要服從天子的統治嗎?在這個問題上,武王和姜子牙有著不同的想法,一個認為應該服從天子的統治,而另一個則認為一個忠臣,不僅僅要忠于一個君王,更重要的是忠于民心,如果天子無道,那么就不必對他講什么忠誠了,一定要投靠一個明君才對。最終,一個改變了另一個。還有一個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元始天尊多次捉住申公豹而不處死他,就是要他找到封神榜上的人物,這也體現了好人也會利用別人。封神演義讓人好似進入了這本書探險似地,令人回味無窮。
讀后感的作文 篇2
昨天下午閑來無事,就在兒子的兒童文學中隨便抽了一本書出來看,沒想到看完之后感觸頗深,心中有著一種急切的心情,想把這本書介紹給大家。
這本書講了在笑貓的秘密山洞里,有一只能聞出孩子味的烏龜。老烏龜已經在這個世界上活了幾千年了,只要呆在有孩子味的地方,老烏龜就能長生不老。可是,現在這個年代,有孩子味的地方已經非常少了,于是,老烏龜和笑貓開始了一段尋找有孩子味的地方之旅。特別喜歡烏龜的一句話:現在的孩子沒有了童心,是因為他們的快樂太少、自由太少、作業(yè)太多、沒法出去郊游,也變得不幽默、沒有了孩子味道!蔽艺J為,所有的孩子都很有孩子味,只不過在不同的環(huán)境影響下,我們的“孩子味”有了多多少少的改變。
比如《能聞出孩子味的烏龜》這本書里的馬小跳,有著親愛慈祥的媽媽,幽默、愛開玩笑的爸爸,在爸爸媽媽的培育下,馬小跳身上充滿了“孩子味”。而笨女孩安琪兒呢?卻有著一個嘮叨的媽媽,整天逼著她學習學習再學習,讓安琪兒沒有了自由,就像一只小鳥被關在了籠子里。就算她再有“孩子味”,那么她的“孩子味”也被這樣一個嘮叨的媽媽扼殺了。很多家長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想讓孩子從小便學富五車,長大了有好的前途,這樣沒有錯。但你們想沒想過,孩子們在無法承受的狀態(tài)下把知識、道理硬往腦子里塞,不但不會有成效,反而會對你們這樣做法產生反感,因而打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讓孩子們自由,讓他們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他們反而會在樂中學到一些知識,還會充滿孩子味。
家長們,你喜歡哪一種教育方式呢?一定要看一看這本書哦!
讀后感的作文 篇3
最近和孩子們一起閱讀這本有一個長長怪怪的書名,叫《一年級大個子二年級小個子》。書不厚,不是童話,是一部幼年小說?唇榻B時知道這本書在1970年3月問世以后,讓出版這本書的一家名叫偕成社的出版社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僅僅七年,也就是到了1977年6月,這本書就買出了50萬冊,到了1999年,已經突破了100萬冊!就是現在,還在以每年三、四、每次1萬冊的速度再版。到20xx年2月,它已經再版了173次!
《一年級大個子二年級小個子》是一部什么書呢?
它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
它為什么受到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喜愛呢?
《一年級大個子二年級小個子》的故事是再簡單不過了,不過是講了一個女孩和男孩的故事。秋代是一個上二年級的女孩,個子矮小,人卻堅強。正也是一個才上一年級的男孩,個子又高又大,卻是個愛哭鼻子的'膽小鬼。一天,他們倆認識了,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故事就在兩個孩子身上發(fā)生了…
這是一部描寫幼年孩子日常生活的小說,日本叫"幼年小說",也就是說,是專門寫給一、二年級學生自己看的小說。
這樣的小說,很容易寫得羅嗦、枯燥,讓孩子們讀不下去丟在一邊。但作家卻把一個既沒有幻想又沒有離奇情節(jié)的幼年小說寫得生動極了,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在作家的筆下,竟然會變得那么有趣了!
讀這本書,我們完全感覺不到作家的存在了,甚至感覺不出這是一本書了,面前只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當然還有別的孩子),他們哭,我們也會一起哭,他們笑,我們也會一起笑,不知不覺地,我們就融入到了故事里。如果是一個孩子,會覺得是在講自己的故事,如果是一個大人,會覺得是在講自己的童年。
這是因為,作家把孩子的心理揣摩得太透徹了。有時,讀著讀著,我們簡直懷疑作家是不是鉆到孩子的心眼兒里面去了!
幾個孩子的形象躍然紙上,還離不開作家對他們身邊風景的描寫。這些風景絕對不是可有可無的,讀到最后一頁,你會發(fā)現所有的風景都與故事中的孩子有關。這本書的前面,還有一張地圖。書中提到的風景,也就是作家每天都在眺望著的風景,都畫在這張地圖上面了。
雖然是一部幼年小說,但這本書卻有一個非常大、非常大的主題,這是一個關于"成長"的主題。
不光是膽心怕事的正也在秋代的激勵下,走向了成長與自立,其實,反過來在正也的激勵下,一直盼望著長高的秋代,最后也獲得了成長。當然,兩個人一樣,都是一種精神上的成長。在說到孩子的成長時,古田足日曾說過,孩子的成長中有一個"節(jié)",他進一步解釋說,孩子們的成長不是呈一條直線向前伸展的,由于經驗的累積,有一天,會突然發(fā)生變化,會急速上升,這就是成長中的"節(jié)"。寫作這本書的時候,古田足日就加入了對"節(jié)"的思考。
我想,如果說幼兒小說有經典,那么,這本書就是經典之中的經典了。
這是一個小故事,但卻是出自一位大手筆,于是,一個小小的故事就變成了一個大故事。
所以我說它是:小故事,大手筆。
古田足日可不是一位一般的作家,他在日本,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大作家。寫童書的大作家,當然不止古田足日一個人了,但還發(fā)表過那么多理論著作、震憾了整個日本兒童文學界的大作家,就只有古田足日一個人了。
所以,他出手不凡。好書值得一讀。
讀后感的作文 篇4
《悲慘世界》講述了一位悲慘又令人敬仰的殺人犯冉阿讓改邪歸正的漫長過程。
誰會想到在一個受過長期牢獄之苦的人回歸自由后竟然是這樣被人瞧不起,受到人們言語的唾棄。然而冉阿讓卻仍然堅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盡管他的好意總會被誤解。但他只是微微一笑,用好心情給別人溫暖。他的愛心和堅持終于得到了回報。漸漸地,人們忘記他曾是一個狂野的殺人犯將他當作親人一樣愛戴。
讀完《悲慘世界》我閉上眼睛靜靜地思索著。一個從前經歷過那么酸甜苦辣的人,竟然可以忘掉自己的仇恨和悲慘去幫助身邊那些比他更需要關愛的人。想想每天新聞的報道:某個人因為自己心里隱藏的不快而傷及別人。哪個人因為自己從前有悲慘的經歷,而用將別人逼上生命盡頭的方法得到他認為快樂的生活。冉阿讓能放下自己的仇恨,是現在學生、成年人甚至到所有人都做不到的。他不僅是一個改邪歸正的典范,而且是一個令人敬仰的人。
讀后感的作文 篇5
今天,我閱讀了《課外閱讀》中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是由黃興旺寫的《走向山下的登山者》,《走向山下的登山者》讀后感初一300字。
這篇文章的內容主要講述:兩個登山者的故事。一個叫野口的日本小伙子,十六歲就登上了阿爾卑斯山最高的山峰——勃朗峰。他20xx年爬珠峰,他就一邊登山,一邊清理其他登山者留下的垃圾,他用六年的時間,從珠峰上撿下九噸垃圾。我敬佩他的環(huán)保觀念。
另一個登山者叫梅根,她是一個女職員,20xx年5月21日,她終于登到了珠峰的8500米的高度,看見了一個奄奄一息的女登山員,把她背到了7500米的地方治療,使那個受傷的女登山員脫離生命危險。我認為她的舍己救人的行為很值得大家學習。
如果世界能多點像野口這樣保護環(huán)境的人,少點破壞環(huán)境的人,地球將會變得更干凈;如果世界能多點像梅根這樣舍己救人的人,少點見死不救的人,世界將會更加和諧,就像歌詞那樣: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明天。
讀后感的作文 篇6
近日,我從報刊雜志上看了一篇文章,記述的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一件事《難忘母一巴掌》。
這是一件真實的故事,講的是:1960年困難時期,那時每個人每天吃四兩粗糧,有一次“我”餓極了就到廚房偷了一個菜團子吃,媽媽看見了我就打了我一巴掌,她生氣地告訴我:“餓死了也不能做賊!眿寢屵餓了“我”一天,到了晚上媽媽把她的菜團子讓給了“我”,“我”淚流滿面。偷著吃在那個時代是不允許,可是“我”當時是一個小孩是可以原諒“我”的。通過這個故事在看看我們現在這幸福生活,有的還挑食,有的還浪費,真是天差之別呀!我們要及時改掉自己的壞毛病,長大后才是祖國有用之人。同時文章中還有這樣一句話:“不是自己的東西決不能伸手。”現在有些同學看別人的東西好就拿走了,他們光想眼前,沒有想過以后,現在只是偷個小東西,長大后就會偷錢的,到那時你被人發(fā)現想改正已經晚了。 所以說文章中:“不是自己的東西決不能伸手。”
這句話對我們這一代青少年都有著普遍的指導意義。
讀后感的作文 篇7
寒假里,我看了一本由美國作家貝芙莉克萊瑞寫的一本獲國際大獎的小說《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作者用雷伊的書信形式向讀者呈現了雷伊這個普通孩子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成長的歷程。
故事的主人公雷伊是一個六年級學生,他在二年級時讀了一本課外書《狗兒快樂秘訣》,他很喜歡那本書的作者漢修先生,便寫信與他聯系。
轉眼間,六年級了,雷伊因為父母離異轉學了,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他和漢修先生聯系的更加密切了。在信中,雷伊說出了他父母離異的實情,自己轉學后的寂寞無助。通過和漢修先生的書信來往,雷伊不但學會了應該如何面對生活,也理解了父母無法共處的原因。雷伊堅持每天寫作,他從一個普通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成熟樂觀、自信的孩子,真是了不起。
讀完這本書,讓我回味無窮,我想到一句俗語:世界上無論什么事,都要經過磕磕絆絆,不可能一帆風順的。只要用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去面對,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讀后感的作文 篇8
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文學家、作家。他寫過許許多多的童話:《丑小鴨》、《海的女兒》、《拇指姑娘》......但他的一生中寫的最好的童話就是《賣火柴的小女孩》。
《賣火柴的小女孩》主要寫了一個貧窮的小女孩在大年夜被她爸爸逼出去賣蠟燭,但她一根也賣不出去。她在街上擦燃火柴想取暖,在火柴的亮光里看到幸福的景象后被凍死了的故事。
我非常同情賣火柴的小女孩,她饑寒交迫,在別人開心幸福地度過新年時,她只能一個孤零零地在又厚又冷的墻邊用火柴取暖。她點燃火柴,幻想著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與美麗的圣誕樹,幻想著溫暖、美食與幸福,可這些都與小女孩無緣,她生活艱苦,在這樣的生活折磨下,死反而是讓她幸福的事兒。
仔細一想,生活中不也有這樣的人嗎?他們也許在繁華的城市,或在寧靜的鄉(xiāng)村里。每天過著跟小女孩一樣痛苦、寒冷、饑餓的生活。他們跟小女孩一樣可憐,或許不是凍死的,或許沒有像小女孩一樣是被趕出來的,甚至沒有小女孩臨死前幸福。不被人注意,不被人關注,沒有人關心,在卑微的角落里死去。
比較他們,我們才知道今天的豐衣足食、幸福美滿的生活有多來之不易,有多珍貴。他們在痛苦里以淚洗面,我們在幸福中還怒氣沖沖。正像《南山南》里所說的:“你在南方的艷陽里大雪紛飛,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所以,以后不要在幸福里埋怨生活,而且在有“賣火柴的小女孩”向你乞求幫助時,請用你的力量來幫助他,助他一臂之力,不要讓更多“賣火柴的小女孩”出現吧!
讀后感的作文 篇9
1860年10月18日——我們應該銘記于心的日子,因為在歷史的篇章上,這是帝國主義火燒圓明園的日子。他們把凡是能拿動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任意破壞。為了銷毀罪證,他們在園內放火,連燒三天。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化成了灰燼。 閉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燒圓明園的場面,聽到了法國和英國這兩個強盜在肆無忌憚地大笑,他們在狂妄地笑著,笑著他們的勝利,笑著他們的偉大,也笑著中國的腐敗。
當時清朝政府是腐敗無能,花錢如流水。一頓飯都要花掉許多銀子,飯里吃的都是山珍海味;他們穿的衣服都是上等布料做的,也要花掉許多錢;大官人吃喝玩樂......花掉許多銀子?伤麄冎,這些供他們吃、喝、玩、樂的銀子都是從老百姓身上搜刮來的銀子,他們吃著、穿著、用著老百姓的銀子,竟然還心安理得!他們根本就沒理老百姓們過的好不好,所以,當時我國只有挨打和受欺負的份兒了。
怒火在我胸中熊熊燃燒!圓明園里的寶貝是我們中國的,卻被他們這幫賊搶走了。我又感到無比遺憾:清政府是多么的腐敗無能啊!圓明園內收藏著各種奇珍異寶,是我們祖國歷史文化的見證,我們祖國的歷史文化都被他們搶奪走了,這可是我國近代恥辱歷史的見證!
這個世界上的大瑰寶-圓明園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片廢墟,英法聯軍,你們所作所為永遠記在我們中國人的心里,雖然現在已經過了很多年了,但是我們依然不辱國恥。當時圓明園被毀滅是因為當時中國人不強大,以后我們一定會努力學習或工作,漸漸地把中國發(fā)揚光大,讓你們看看我們中國也是強大的,我們中國也會有一片屬于我們的天空,屬于我們的大地!
【【必備】讀后感的作文集合9篇】相關文章:
【必備】讀后感的作文合集八篇02-15
【必備】讀后感的作文匯編四篇02-17
【必備】散文的作文集合八篇11-21
【必備】散文的作文集合六篇11-19
【必備】散文的作文集合10篇10-31
【必備】散文的作文集合七篇11-22
【必備】愛情的語錄集合36條02-22
【必備】傷感的語錄集合55條02-02
【必備】傷感的語錄集合78句01-31
【必備】傷感的語錄集合39句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