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晉]陶淵明《飲酒(其二)》原文、注釋、賞析
《飲酒其二》是魏晉陶淵明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這首詩通過對善惡報(bào)應(yīng)之說的否定,揭示了善惡不分的社會現(xiàn)實(shí),并決心固窮守節(jié),流芳百世。深婉曲折的詩意之中,透露著詩人憤激不平的情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晉]陶淵明《飲酒(其二)》原文、注釋、賞析,歡迎閱讀。
陶淵明《飲酒(其二)》
積善云有報(bào),夷叔在西山。
善惡茍不應(yīng),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帶索,饑寒況當(dāng)年。
不賴固窮節(jié),百世當(dāng)誰傳!
注釋:
1、積善云有報(bào),夷叔在西山:意謂積善有報(bào)之說深可懷疑,伯夷、叔齊皆積善之人,卻餓死在西山。《易·坤》:“積善之家,必有馀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薄盾髯印ゅ蹲罚骸盀樯普咛靾(bào)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bào)之以禍!薄妒酚洝げ牧袀鳌罚骸拔渫跻哑揭髞y,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2、善惡茍不應(yīng),何事空立言:意謂既然善無善報(bào),惡無惡報(bào),何故有天道常與善人之論耶《史記·伯夷列傳》:“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舨、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絜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dú)薦顏淵為好學(xué)。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天之報(bào)施善人,其何如哉……若至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后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fā)憤,而遇禍災(zāi)者,不可勝數(shù)也。余甚惑焉,倘所謂天道,是邪非邪”此詩首四句乃就《史記》而發(fā)揮之。事:徐仁甫曰:“猶用也!稇(zhàn)國策·燕策》:‘(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新序·雜事三》‘事’作‘用’!
3、九十行帶索,饑寒況當(dāng)年:舉榮啟期為例,復(fù)申述上四句之意。《列子·天瑞》:“孔子游于太山,見榮啟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鬃訂栐唬骸壬詷,何也’對曰:‘吾樂甚多。天生萬物,唯人為貴。而吾得為人,是一樂也。男女之別,男尊女卑,故以男為貴。吾既得為男矣,是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樂也。貧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終也。處常得終,當(dāng)何憂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寬者也!毙校呵。帶索:以繩索為衣帶。當(dāng)年:壯年。
4、不賴固窮節(jié),百世當(dāng)誰傳:承上就榮啟期而言,意謂若不依靠固窮之氣節(jié),百世之后尚有誰傳其名耶固窮:甘居困窮,不失氣節(jié)!墩撜Z·衛(wèi)靈公》:“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卑偈溃邯q言百代。當(dāng):借為“尚”,《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即宮車晏駕,非大王立,當(dāng)誰哉”
賞析:
此詩與上首不同,全是義憤之語,而以固窮作結(jié)。范溫《潛溪詩眼》曰:“若淵明意謂,至于九十仍不免行而帶索,則自少壯至于長老,其饑寒艱苦宜如此,窮士之所以可深怨也!币姽B虞《宋詩話輯佚》。
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jié)。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祖父作過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淵明一生大略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28歲以前,由于父親早死,他從少年時代就處于生活貧困之中。第二時期,學(xué)仕時期,從公元393年(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歲到公元405年(晉安帝義熙元年)41歲。第三時期,歸田時期,從公元406年(義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歸田后20多年,是他創(chuàng)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一體。陶詩的藝術(shù)成就從唐代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dāng)作是“為詩之根本準(zhǔn)則”。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后人編為《陶淵明集》。
【晉陶淵明《飲酒其二》原文、注釋、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飲酒其二》原文、注釋、賞析09-28
[晉]陶淵明《有會而作》原文、注釋、賞析06-07
《飲酒·其八》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3-10
《飲酒其十七》原文、注釋、賞析06-30
陶淵明的飲酒賞析11-24
(精)《飲酒其十七》原文、注釋、賞析12-10
飲酒·其五陶淵明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7-28
關(guān)于陶淵明的飲酒賞析10-28
飲酒其二賞析翻譯01-29
飲酒全文注釋及賞析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