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記作文4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書記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書記作文1
明月如畫,燈光暖黃。輕啟書卷,淺聞墨香。父親手捧書卷,脈脈的書香繚繞在我心頭。年復一年,父親從四面楚歌講到漢唐風骨,從祝祝鮀之佞講到垂簾聽政,再從英勇奮戰(zhàn)講到改革開放。就是這一首首詩、一件件事陪伴著我與哥哥的成長,甚至成為了我與哥哥難以忘懷的時光。
曾記孩童時,一首《離騷》所帶給你的那懵懵懂懂的情愫?那汨羅江畔的霡霂似一團火焰,照亮著我前方的路。唱一句離騷別愁,嘆一生知己難求。問著天可否為明心而見證,但你又為何逆流而上,為何孤芳自賞?亂世而不群,誰可解君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卻又奈何心之所善無悔,終化作了灰。不知不覺間,我便感到傷感——我并不是你,而你卻有千萬種力量去心系故里,醉一世報國春秋。而每每與父親和哥哥體味這一曲離騷時,便會想起那一句“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也許就在那時,我們三人便因這一曲《離騷》而與秦風漢韻有著這般美好的記憶罷。
曾記豆蔻時,聽著父親與哥哥一同講解的《哀江頭》嗎?父親輕捧著書卷,如珍寶般凝視著,而哥哥卻也以哀愁回應著無聲的氛圍。細柳水蒲有新綠,渭水東流,無聲痛苦。當時只道是尋!K于,我在學習的過程中接觸到了這一曲哀江之畔,懂得了那“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的迷惘,懂得了那“黃昏胡騎塵滿城,欲望城南望城北”的悲傷。可知歲月當歌不自涼,被水戰(zhàn)情荒勇不可擋。望曲江畔,獨自舉杯惆悵,路遙遙何其漫長。我輕輕走進那唐詩中的風雅,深刻地品味著那杜甫驚天動地的“三吏三別”,仿佛隨著那書皂丹青,同看那錦稠絨緞渡蕭墻的蒼茫。梨花飄落,如你歲月淚無聲……
曾記否,當父親念到“無限傷心夕照中,故國凄涼,剩粉余紅”的感慨?曾記否,當父親念到“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的堅定?曾記否,當父親念到“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激動?記得,我都記得,我還記得他愛著我與哥哥,我還記得他愛著那悠久的歷史與璀璨的文化,我記得他愛著這片黑土地,我還記得他愛著祖國愛得深沉……
哥哥,也記得罷?
我相信他也記得,他記得兒時的草與木和那衰問美人依舊的時光,哥哥也記得那過去的被水戰(zhàn)情荒勇不可擋的交流的時光,我還相信著哥哥會記得有一種情感叫愛得深沉。
歲月崢嶸,我該怎樣形容您的似水年華。而今我只好捧起那兒時的書卷,與哥哥談著詩,關于《離騷》,關于記憶,有關于您……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
這是我寫給您的情詩,以您所送給我的情懷為筆,蘸著這15年對您深深的愛來記下您與我們的一切,如旅者般在我們成長的路上拍下美好,風景如畫——長街長,煙花繁,挑燈回看,花落肩頭,如花美眷,之間您在背后,手捧書卷,只見一曲離騷,似水流年,歲月無情,然有詩有您亦有情,這便足以。
讀書記作文2
我是愛讀書的,但,真的不是來自于家庭的影響。
父母均是普通農民,讀書都不曾把小學讀完。又不是詩書傳承之家,所以,真的“無從致書以觀”。
記得小時候,媽媽帶我去別人家串門時,我雖然還沒有上學,但對別人家孩子的書本卻十分感興趣。常在別人家去翻看他們家里孩子的書,那應該是我最早的讀書經歷了吧。
緊接著,上學了,突然發(fā)現班級里竟然有家里藏書極其豐富的孩子。那時候簡直是太羨慕了。他們與班級里其他家里有書的孩子換書看,但自己并沒有啊,對書的那份渴慕卻始終無法消散。于是,嘗試了從家里拿來媽媽晾曬的咸菜疙瘩,與他們換書看,一天一個咸菜疙瘩。那段時間里,媽媽的咸菜疙瘩使得我的'閱讀得以繼續(xù)。
那時候,一系列的評書進入了我的視界!端逄蒲萘x》《楊家將》《三俠五義》這一系列的書籍成了我夜以繼日的閱讀書目?上У氖牵菚r候,同學曾向我推薦《穆斯林的葬禮》這部書,只因自己年幼,不曾知道“茅盾文學獎”,只想,“葬禮有什么可看的,不看!”從而,錯失了與名著交游的機會。好在,后來我還是能夠遇見它。
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我竟然在路上撿到一本書,準確的說,應該是半本書。沒有頭,沒有尾,是一本書的中間部分。而且,還是繁體字的!但,磕磕絆絆地讀下來,簡直是如獲至寶——那是一本講述中國古代一些神話傳說與民間故事的書——我猜想應該是,因為那里看到的第一個故事就是“爛柯人”這個典故的完整故事。還有《十五貫》《嶗山道士》等故事,雖然已經事隔多年,至今想來,那一個個繁體字似乎還在眼前蹦達。不過可惜的是,這撿來的半部書,最后又不知“書落誰家”了。
后來,自己出去讀書了,家里經濟情況有限,所以每個月的生活費有數。但為了讀書,也曾饅頭加老干媽的神仙吃法來度過一周或兩周的時間,只為了能買幾本書或者訂購幾期刊物。那時候,自己從《科幻大王》與《奧秘》這類書籍里見識了我們所不能想到的或者我們從來不曾去想的另外的世界。再后來,圖書室里的倪匡的作品便是我閱讀書單里的必讀書目了。
工作了,自己終于可以掙得毛票了。雖然少,但是勝在有。于是,每一次的外出,我拎回來的一定是書。那時候,版權啊、知識產權啊還沒有現在這么重視,所以,外面書攤上那些五元一本、十元一本的或者那些打折銷售的書店就成了我常去搜羅的購買地了。最新的《讀者》《青年文摘》,十元便可買到一本厚厚的《張愛玲文集》。如獲至寶!如獲至寶!書籍與我回家的那幾天里,吃飯匆匆,睡眠減時。
然后,當一封卓越亞馬遜的信件不知為何出現在我的辦公桌上后,我的購買范圍與選擇范圍再一次擴大。于是,許多以前自己所不曾聽到的、不曾了解的書目也出現在了我的購物車里。辦公室里的同事們也在我的誘惑下開始掀起一輪購書熱潮。
常感慨,科技,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紙質書、電子書,甚至還可以聽書,滿足你的一切所需,只要你想學習。
只是,無論如何,自己還是喜歡紙質書。也許,喜歡的是過去自己四處搜羅的歲月;也許,喜歡的是用手撫摸過紙張的踏實。
讀書記作文3
晚上,甜甜、磊磊、我和媽媽一起在我家開了一個別開生面的讀書會。
我和小朋友在我房間每人選了一本書,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每人選了一篇自己滿意的文章,先是媽媽讀了一篇《讀者》上的《做一根懂得珍惜的樹枝》,讀后媽媽說:最重要的是人不能只在意自己,只有珍惜身邊的一切,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甜甜讀了《金瓜湯銀瓜湯》里的《荷葉上的晚餐》,她讀的聲音很優(yōu)美,讀完后她說:我明白了只要齊心協力,什么難事都能做到。
第三個是磊磊讀,一篇作文書上的《小表弟》,他讀完后感覺:不管多小的事情,只要認真、細心觀察,都可以寫成好作文。
我最后讀的是《愛迪生》里一篇叫《像鳥兒一樣飛翔》的故事,愛迪生很想像鳥兒一樣飛,就不停地觀察鳥兒,最后想到了做面包的發(fā)酵粉,就讓伙伴喝下了,誰知過了一會兒小伙伴不僅沒飛起來,還肚子疼,媽媽埋怨他不讓他做實驗了,愛迪生說:我要是不做化學實驗,怎么干造福人類的大事情呢!我們要學習愛迪生的愛動腦、愛思考,善于觀察的精神!
我感覺這次讀書會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和知識!
附文《做一根懂得珍惜的樹枝》:一個年輕人受了極大的挫折想自殺。入夜后,他極度悲傷地帶了根繩子,獨自一人來到樹林里爬上樹想上吊。當他把繩子綁在樹枝上后,樹枝說話了:“親愛的年輕人.別在我身上吊死啊!有一對小鳥此時正在我的枝頭筑巢呢!我有責任保護它們。如果你在我身上上吊,我就會折斷,鳥巢也保不住了,請你原諒我,并且可憐可憐那對小鳥吧。”
年輕人聽了,體諒了它的愛心,就放棄了這根樹枝,爬上了更高的另一根樹枝。可是當他把繩子綁上去時,這根樹枝也說話了:“年輕人,請你諒解我吧!春天就要到了.不久以后我就要開花,成群的蜜蜂會飛來嬉戲,采蜜,這會帶給我極大的快樂,如果你在我身上上吊,我就會被折斷,花蕾也會被摧殘而死,那樣蜜蜂們會非常失望!”
年輕人聽了,只好默默地攀上了第三根樹枝。“原諒我吧!”他還沒綁繩子呢,這根樹枝就開口了,“年輕的朋友啊,我自己正遠遠地伸到路上,目的就是想讓疲憊的旅行者在我的枝葉下得到一些涼爽,這會帶給我很大的快樂,如果你吊死在我身上,會使我折斷,以后,我再也不可能享有這種喜悅了!”
這時,年輕的上吊者沉思了一會兒,他問自己:“我為什么要自殺,只因為我內心痛苦嗎?難道我就不能學學這些樹枝,用我的生命去幫助別人,為別人做點什么嗎?”一念之間,他把焦點由自己身上轉向了無數他所認識的需要幫助的人身上……他從三根對他說話的樹枝上各折了一小段細枝.爬下了樹。快快樂樂地離開了。
后來,這個年輕人一直牢記著那三根樹枝的告誡.終身學習三根樹枝的精神,再也沒有被挫折壓垮過。
人不能只在意自己。只在意自己受了什么傷害、委屈,承受了多少重擔、壓力,結果只能愈來愈缺乏活力,愈來愈萎靡不振。將目光從自己身上移開,就像那三根樹枝一樣,多注意別人的需求,以幫助別人、使別人得到益處為志向,擺脫絕望的糾纏——如此,眼界將會逐漸開闊,生括自然日益豐富.生命也將日益蓬勃。記住,只有珍惜身邊的一切,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讀書記作文4
今年的4月23日,將迎來第19個世界讀書日。為了迎接讀書日的到來,柳州晚報組織小記者們開辦了一場“中國傳統文化讀書講座”,廖緒良老師讓在座的小記者及家長們咀嚼到了傳統文化的真味。
9點半,活動開始了。首先,陳老師向我們介紹了廖緒良老師。廖緒良老師從事國學教育11年。他一直致力于傳統文化與家庭、學校德行教育的研究與實驗。多次進行公益講學,深受學生們的歡迎。接著,廖緒良老師走上講臺,活動一開始,他便向我們揭示了讀書的意義!案冻龅亩,收獲越多!薄白x書是支撐著一個人強大的精神動力?墒菑牧莸奖本┠憧梢源睢11路’,你可以騎自行車,也可以坐動車、坐飛機,如果為了快速,你肯定會坐飛機對不對。這就是了,優(yōu)秀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卓越!绷卫蠋熡蔑L趣的語言逗笑了大家!拔覀冋f白話文是朗誦,古詩文呢則是吟誦。漢語的詩詞文賦,大部分是使用吟誦的方式創(chuàng)作的!闭f到此,他用他獨特的調子吟誦了蘇軾的《水調歌頭》,語氣時而連續(xù),時而停頓;語調時而高昂,時而低沉……漸漸地,我的腦海里好似浮現蘇軾在皓月當空下賞月飲酒,思念親人的場景。我也發(fā)現,通過吟誦的方式,能更深刻體會其精神內涵和審美韻味。
“學習吟誦《論語》那會,我常常晚上睡覺都會吟誦醒。感到很奇怪,是誰在吟誦啊,后來發(fā)覺,原來是自己啊!”廖老師用他那一腔桂柳話講述了自己學習吟誦的經歷。他告訴我們,吟誦是記憶、理解古詩文最快的方式。我想,老師也正是到了“睡覺都在吟誦”的境界,才獲得了今日的成功。然后,他便又吟誦起了杜甫的《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你看,是不是像今天的雨一樣呢?”他一語又把我們逗笑。接下來,他帶領大家用平調吟誦了《游子吟》。大人們輕輕跟著廖老師吟起來,現場的某些小同學也十分認真,搖頭晃腦吟詩的樣子,還有幾番古圣先賢的模樣哦。
廖老師還把身邊中例子和《弟子規(guī)》里的“七個態(tài)度”結合闡釋。“七個態(tài)度”分別是孝、責任的承擔、悌、誠實、廣施愛心、親近仁人志士、學習收獲知識。最令我影響深刻的是老師舉的一個12歲女孩的事例。女孩的母親含辛茹苦地將她養(yǎng)大,有一天媽媽生病了,讓女孩幫她倒杯水。女孩卻給了她一個白眼,說:“自己倒不行么?”真是令人寒心,在座的許多家長都無奈地搖了搖頭。都說百善孝為先,可女孩這樣的做法,孝心何在呢?“長者先,幼者后”這是廖老師一直強調的,我覺得我們作后輩的,也應該那樣做。
短短一個多小時的講座很快就結束了。最后,廖老師說,吟誦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希望我們能把這份傳統文化更好地發(fā)揚下去。然后用一曲《在水一方》結束了今天的講座。大家若有所思的樣子,我想一定都學到了許多東西。
在中華民族五多千年的歷史長河里,傳統文化源源不斷地流入,體現出別樣的風采,吟誦也是其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在物質豐富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傳承下去,別讓它濃烈的真味散去。
【讀書記作文4篇】相關文章:
《西廂記》讀書筆記03-09
關于記一次讀書作文4篇01-04
關于記一次讀書作文3篇02-01
我愛讀書周記300字11-30
《埃及尋寶記》讀書筆記03-03
《浮生六記》讀書筆記09-03
《魯濱遜漂流記》讀書筆記01-29
2022昆蟲記讀書筆記01-20
中學《魯濱遜漂流記》讀書筆記作文12-24
魯濱遜漂流記讀書隨筆700字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