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名著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資治通鑒》名著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資治通鑒》名著讀后感1
今天,我一口氣讀完了一本令我受益匪淺的史書——《治資通鑒》。之所以說它令我受益匪淺,是因為它給我補充了不少“營養(yǎng)”。本書的記載是從春秋戰(zhàn)國開始,直到唐朝的結束。這些知識,填補了不少我對歷史知識的空缺,增長了不少課外知識。此外,這些歷史知識也使我懂得了不少生活或?qū)W習的方法。
每一次朝代的變遷,說明了前朝的腐敗、無能。而新一代的皇帝,總是會總結前朝腐敗的原因以及前朝的一些優(yōu)點,從中吸取教訓,加以改革,取長補短。其實,生活也一樣,當看到別人的缺點時,想一下,自己是否也存在此缺點?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時,要及時吸取并加以運用,從而彌補自己的過失;实鄣纳磉吙傆幸恍┐蟪己椭\士,他們?yōu)榛实鄢鲋\劃策,明智的皇帝會聽眾謀士的建議,而自以為是的皇帝往往聽不進別人的勸告,一意孤行,結果往往會導致忘國。其實,忠言雖然逆耳,可它利于行,能夠聽從別人的勸告,改正自己身的不足,未嘗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前朝已經(jīng)用血淋淋的例子告訴我們,一意孤行,后果不堪設想。
《資治通鑒》不但給我補充了知識,還給我?guī)砹松罱?jīng)驗,真可謂“一箭雙雕”啊!
《資治通鑒》名著讀后感2
今年寒假,我讀了一本名叫《資治通鑒》的書。
這本書是宋朝的司馬光編寫的。簡單地說,《資治通鑒》是一部歷史書,它所記載的歷史,從公元前403年起,到公元959年止,時間跨大達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久,還包括了戰(zhàn)國時代、秦朝、兩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它是按時間先后記錄歷史,所以稱為編年史。
其中我感覺最有趣的是《孟母三遷》。這個故事講述了:孟子小時候住在墓地旁邊,他天天學別人裝神弄鬼。孟母覺得很不好。于是就把家搬到了集市里?墒敲献佑謱W小販們吆喝叫賣。孟母就又把家搬到了一所學校的旁邊,孟子也跟著學生們學習知識和禮節(jié)。孟母很高興,便不再搬遷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得到啟示,一個人想要成大器,和他的家庭環(huán)境以及理想有著很大的關系,就像《三字經(jīng)》說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剛出生本性都差不多,但是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人長大后性格就相差很大。
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要去對我們身心健康有幫助的地方,例如圖書館、科技館、運動場等等。不要去網(wǎng)吧、游戲廳等不良場所。這樣才能健康成長。
《資治通鑒》這本書里的故事很好看,并能讓我們增長歷史知識,建議大家去看這本書。
【《資治通鑒》名著讀后感】相關文章:
《活著》名著讀后感03-22
資治通鑒讀書筆記10-19
《艾青詩選》名著讀后感03-25
《家》經(jīng)典名著讀后感03-22
《活著》經(jīng)典名著讀后感03-22
駱駝祥子名著讀后感02-21
名著簡愛讀后感范文02-18
名著讀后感(15篇)02-17
童年的名著讀后感02-13
《霧都孤兒》名著讀后感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