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記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廂記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西廂記讀后感1
看過《西廂記》,很想去永濟市旅游,去看一看,回憶普救古寺里那一段屬于《西廂記》的記憶與往事。追尋古人的足跡。一座梨花深院,一幕驚艷、借廂、鬧齋、請寓、賴婚、聽琴、逾垣、拷紅的戲劇場面。一處被張生跳過墻的地方,一棵被張生踩踏過的杏樹,對映著的是前世情緣中的一份無奈。
時代變遷,古往今來人都一樣,誰也征服不了世界,在困難面前,愛情也是那么脆弱。我恨故事主人公的不執(zhí)著、恨他對愛情不夠真誠,恨他在功名利祿前的浮華與虛榮。十多年的青梅竹馬就此告別。既然雙方都有付出,為何不終生廝守?難道被她爸爸媽媽看不起了從而便杳無音信嗎?可為何結(jié)婚之后再苦苦尋找,可始終也沒能找到……
小女子認為,與男人同患難終不可靠,青梅竹馬的愛情也逃不過現(xiàn)實的生活。何況人心難測,與故事主人公一樣,結(jié)了婚再找原點的那個人,只可惜那人已不在燈火闌珊處。
西廂記讀后感2
提到王實甫的《西廂記》最先想到的人物必是崔鶯鶯,最能見出作者深厚藝術(shù)功力的,也要算是崔鶯鶯。別林斯基說過:“真正藝術(shù)的作品永遠以其真實、自然、正確和切實去感染讀者,以致讀完之后,其中所描繪的人物好像活人一樣,使你任何時候都不會忘記他們!
在《西廂記》中,崔鶯鶯是和紅娘互相映照的極其成功的藝術(shù)形象。如果說,紅娘的性格有點像出谷長風,那么,崔鶯鶯則屬于幽林曲澗式的人物,細膩雋永,柔美恬靜。崔鶯鶯是元代人民群眾民主思想在劇作家頭腦中的反映的產(chǎn)物,她一經(jīng)誕生就又成為封建社會中爭取自由幸福的.無數(shù)青年男女的精神鼓舞,同時她還給人們以賞心悅目的藝術(shù)享受。可以說,崔鶯鶯這一藝術(shù)形象,是真善美的和諧統(tǒng)一體。
關(guān)于《西廂記》主題思想的看法,學術(shù)界基本上眾口一詞認為《西廂記》是反封建。這種矛盾、含混的說法顯示了人們在《西廂記》的主題思想上所處的困境,也透露了人們需要對《西廂記》的主題思想重新認識。崔鶯鶯和張珙二人從相愛到結(jié)成婚姻經(jīng)歷了一個在“禮”的約束中掙扎、沖破“禮”的約束而結(jié)合,到最終結(jié)成婚姻,也就是回歸“禮”的過程。
應該要在這樣的文字與已經(jīng)當中感受美,慢慢享受這種美……
【西廂記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西廂記讀后感06-27
《西廂記》讀后感04-09
西廂記的讀后感12-08
《西廂記》讀后感08-06
西廂記讀后感400字06-27
西廂記讀后感800字06-27
西廂記讀后感1000字06-27
西廂記讀后感500字06-27
西廂記讀后感11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