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端午節(jié)作文大全
在學(xué)習(xí)、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心目中的端午節(jié)作文大全,歡迎大家分享。
我心目中的端午節(jié)作文大全1
“五月初五,是端午,包粽子,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家家戶戶笑哈哈,龍舟下水喜洋洋!蔽业募亦l(xiāng)在江西全南,每當(dāng)端午節(jié)時,每家每戶都要在自家門前插上艾葉,在家里包粽子,吃粽子,看賽龍舟,可熱鬧了!
在端午節(jié)那天,媽媽早早地把我叫起了床說:“小鼠妞,快起來包粽子啦!有肉粽,豆沙粽,花生粽,糯米粽都在等著你呦!”我聽到媽媽說的這些粽子,小嘴巴饞得不得了,我連忙跑過去,開始包了起來,媽媽先教我把粽葉卷成一個漏斗形狀,再把你喜歡的餡放進去,我選擇了肉,接著把粽子捏成一個三角形快要綁繩子時,我一個不小心沒捏住,粽子像一個個調(diào)皮的弟弟妹妹一個勁地跳了出來。我很生氣地說:“哼,我不包了,這是老天不讓我包。 闭谖乙г箷r,媽媽走來說:“好啦,好啦,不要生氣了,再來一次好吧!”我聽了媽媽的話,又有了信心。我再嘗試了一次,還是按照媽媽前面教我的方法,到了綁粽子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桌子上有許多顏色的繩子,我就問媽媽,媽媽說:“你是包的什么餡,就用什么顏色的繩子綁粽子!蔽颐靼琢耍眉t色,我包好了一個粽子,我開心極了,我接著包,過了一會兒,媽媽把我們包的粽子拿去蒸了,蒸了半個小時,廚房里傳來了一陣香味,我連叫媽媽去看,媽媽說:“還要蒸15分鐘。”我又等了15分鐘,蒸完了以后。我立刻拿了粽子吃了起來,“。『脿C呀!”媽媽說:“心急吃不了熱粽子!”我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
在我吃粽子的時候,從河邊傳來了擊鼓聲,我打開窗戶一看,原來是他們在賽龍舟呀!我連忙拉著媽媽下去看,他們分成了5隊,紅隊,粉隊,藍隊,黃隊,綠隊,每隊都有十二人,其中有一個人在龍頭的前面擊鼓,一人在龍尾指揮,裁判叔叔說了一聲“開始!”,每支隊伍都喊著“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眹^的都在喊著“加油,加油,加油!”我也跟著一起喊,最后黃隊獲得了勝利。
!這個端午節(jié)我不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還看到了精彩的龍舟比賽,這一天真令我難忘!
我心目中的端午節(jié)作文大全2
六月是我最喜歡的月份。它標志著一個季節(jié)——夏天的開始,也標志著一個學(xué)期的結(jié)束。六月里的第一個節(jié)日就是端午節(jié)。
我盼星星盼月亮,終于到了六月七號——端午節(jié)。自從周一知道端午放假三天,我的心就如同一只小鳥,在四周是肋骨的“牢籠”里上躥下跳,興奮地撞擊著“籠子”。
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它有著悠長的歷史,與春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并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相傳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后來人們便將這一天作為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為了防止江中的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所以投粽子到江中,因此便有了包粽子的習(xí)俗。
現(xiàn)在終于迎來了心心念念的端午節(jié)。我們買好了艾葉、粽葉等端午的必備用品,為第二天的端午節(jié)做準備。
太陽緩緩地從東方升起,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照耀到我的臉上,撫摸著我,將我喚醒。我早早地起了床,興奮地迎接端午節(jié)。爸媽起得比我還早,姐姐還是和往常一樣被“封印”在床上,不到中午不起床。我們的第一個活動便是大掃除。這是我們家一貫的習(xí)俗,一到春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我們就會大掃除。我們在各自的地點奮斗,我在臥室里與垃圾大戰(zhàn)了兩個小時,到了九點多終于把家中收拾得有模有樣。
接著我們便開始最重要的項目——包粽子。媽媽讓我把粽葉洗一下,我去尋找了一樣工具。我把粽葉放到水龍頭下沖洗,接著拿刷子一遍一遍地刷。洗好后,我們便開始包了。首先將粽葉卷成一個小漏斗,接著在中間填上糯米,再在糯米中放上餡料,最后把粽葉覆蓋在口上,并包成一個三角體,一個粽子就包好啦。不過,包粽子雖然看起來簡單,但自己包起來還是蠻難的。我最后一步總是出錯,把三角體變成了三角形。媽媽教了我好久,我終于會包了。不過雖然那個粽子是三角體,但我后來才發(fā)現(xiàn)我沒有放餡,那個粽子里面只有糯米。午飯上我們便吃了我們自己包的粽子,能夠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的感覺真不錯,雖然有個粽子沒有餡。
時間如同白駒過隙,匆匆忙忙地過去了,端午三天的小長假也就這么過去了。我們應(yīng)該保存著中國文化,保存著中國傳統(tǒng)。端午節(jié)過得是那么充實,在我記憶的長廊中,留下一幅精彩難忘的景色。
我心目中的端午節(jié)作文大全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每到這天大人總是大忙特忙,我覺得我長大了,應(yīng)該為大人分擔(dān)一點了,因此要求媽媽讓我?guī)托┬∶Α?/p>
一大早媽媽就叫我起床了,我?guī)椭鴭寢屌莺门疵、清洗完粽葉就開開心心的到街上購物了。街上的人可真多啊,你挨著我,我擠著你,我基本是被人流擠著走的,但是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悅。我和媽媽好不容易擠進了農(nóng)貿(mào)市場,琳瑯滿目的水果、蔬菜看得我眼花繚亂,媽媽挑了一些我們?nèi)胰讼矚g吃的東西,就和我大包小包的提著,隨著人流走出農(nóng)貿(mào)市場。接著我們又到了超市,這里的人也不少,看到超市里那些誘人的零食,我可按耐不住了,我和媽媽兵分兩路,我去買我的零食,媽媽買日用品,不一會我就收獲了很多美食,才和媽媽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回到家我們就為包粽子做準備工作了,媽媽首先把泡糯米的水瀝干,然后就手把手地教我包粽子了,首先把粽葉的根部卷成空心錐形,在里面放上糯米、壓實,接著把粽葉折下來,把錐形里的糯米包起來,把多余的粽葉隨著粽子裹起來,然后用線把粽子扎緊,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誕生了。包好很多粽子后,媽媽就把它們一個個放到鍋里煮起來了。這時媽媽問我:“你已經(jīng)會包粽子了,可是你知道它的來歷嗎?”這可難不著我,隨著鍋里粽子煮得“咕嚕、咕嚕”的聲音,我給媽媽講起了這個古老的傳說。相傳春秋時期,楚國有位愛國詩人屈原,整日為國操勞,楚王卻是位昏君。因為楚王的無能,楚國面臨著滅國,屈原不忍看著國家滅亡,便投汨羅江自殺了。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便用蘆葦葉包好粽子扔進汨羅江里,讓魚蝦吃飽,不去吃屈原的遺體,慢慢的,吃粽子的習(xí)俗和這個感人的故事就流傳了下來。媽媽聽我講完故事說:“你講的很好,我們要永遠記住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
粽子終于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剝了一個,粽葉剛一打開,一股清香隨著熱汽飄了出來,我連忙咬了一口,哇,可真香。〕灾阆愕聂兆游矣窒肫鹆四鞘變焊瑁何逶挛,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這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一個端午節(jié),我不僅知道了端午節(jié)傳說,還學(xué)會了包粽子呢!
我心目中的端午節(jié)作文大全4
一提到端午節(jié),人們都會馬上想到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狀有棱角、內(nèi)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節(jié)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jīng)很盛行。西晉周處《岳陽風(fēng)土記》中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笨梢娺@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jié)日里食用。
粽子還是一種節(jié)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現(xiàn)在,我們過端午節(jié)仍然免不了要吃幾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見不雜別的食品,而去品味粽葉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jīng)成了中國傳統(tǒng)的象征,在人們心中占據(jù)著一定的位置。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jié)、重五節(jié),五月節(jié)、浴蘭節(jié)、女兒節(jié),天中節(jié)、地臘、詩人節(jié)、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xí)俗還是同多于異的。
過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tǒng)習(xí)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產(chǎn)生了眾多相異的節(jié)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xí)俗。其內(nèi)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fā)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說;惡月惡日驅(qū)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jù)學(xué)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jié)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jù)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lǐng)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lián)系在一起。
我心目中的端午節(jié)作文大全5
盡管記憶的匣子鎖的時候多,但兒時的餅干糖果的樣子仍溫馨如舊。媽媽的摸樣從年輕到衰老,從黑發(fā)到白發(fā),清晰得如大淀子的芨芨草綠綠黃黃。
我記痕滑刻的是深是淺猶如沒了腿腳的家鄉(xiāng)的小河是深是淺。小時侯的事,天說。地說。你說。我說。一縷柔風(fēng)襲面,仿佛回到了童年。聽?wèi)T了屋檐的雨,羊群的過往的吆喝聲,街巷的馬掌釘鋪的喧嘩。還有老張家小鋪的鞭炮蠟燭的誘惑,替大爺大娘提樓的油鹽醬醋的足音,那水溝紙船木艦的漂泊的笑聲,黃昏房山頭草堆迷藏的影蹤,北方雪大的時候冰劃子雪爬犁歌詠的世界等等。這筆筆刻進我血液的東西灌滿了年輪的乳漿,無論何時何地就會噴發(fā)沸騰出來。一日,異地婚后的女兒端午節(jié)從京城打電話問候,一陣嬌柔的親昵聲讓我想起了自我,想起了奔跑在母親懷里的童趣,想起了家鄉(xiāng)的黑龍江烏浴爾河的汛章。
在媽媽還是黑發(fā)的日子,那年雨下得很驟很急。
端午是個雨后晴日。我與妹妹到車站附近采艾蒿,水汪汪的一片澤園鄙俚,讓大家望而卻步。白亮亮的世界隨處都是雨腳?康牡胤。枕木漂泊橫七豎八的架著浮橋,我們踩住它忽高忽低尋覓可見的高草稞。再往前,車站軌道的南側(cè)原本是一洼水泊,水小的季節(jié)水蔥和蒲草有一人多高,趕上這火候飄曳的枕木黑糊糊的一層。我們絕不敢涉足,那里有淹死的鬼魂在找替身。這是大人常常數(shù)叨的嗑。只能就近尋覓,露珠和水漬趟濕了褲腳,赤腳涼涼的在泥水里跋涉為了一把艾蒿這個平日隨處可見的東西,然而日子不同意義則不同。誰都知道端午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想那楚國的汨羅江也是一片汪洋。終于,我們在苗圃下面的小花園落足,一隅籬笆墻處弄到了艾蒿,演繹了渾身的泥水滿手的污漬。
掬一捧露水洗臉洗眼睛,然后舉著太陽和艾蒿回家去,懷揣著興致跟著母親將艾蒿一根根插進茅草屋的房檐,感覺很棒很新鮮很特別。五彩線吊起的紙葫蘆飄曳吉日的氛圍,家家的屋檐都是這樣張揚喜慶。最熱鬧的還是我們這些孩子,手脖是媽媽給系的一圈五彩線,嘴里吃的是黃米的綜子,還有煮熟的雞蛋。小鎮(zhèn)的街巷一家一戶都這樣過活。
那時窮的沒什么卻有生活的波彎。但江米奇缺百姓家很難品茗。
現(xiàn)居高樓深處,擷一枝淺淺的綠,掂起腳輕輕別于塵世的窗前,怕是驚了室內(nèi)一時盛開的曇花。媽媽你黑發(fā)依依的蹤影抽身離去,輕云絲絲浮身而過,一片繚亂的癡纏在眼前,像是看不透兒女的后世的情思。也許你藏匿在白云深處,故攬了這一山群樓的霧,想要迷了我追你去的腳步吧。最后的最后,還是在心底向你道聲往昔的再逢。如今茅草屋沒了。媽媽沒了。剩下的我獨自搬動我人生第55個春天的梯子了,感覺似乎有點兒笨拙。但只記得樓的陽臺的頂檐上在五月節(jié)仍要掛著紙葫蘆,也弄把蒿草插插,算是一種什么情愫我說不明白。
【我心目中的端午節(jié)作文】相關(guān)文章:
作文我心目中的10-18
我心目中的海作文12-10
我心目中的班級作文12-10
我心目中的校長作文12-10
作文我心目中的春天06-15
我心目中的春天作文06-15
我心目中的老師作文06-14
作文我心目中的老師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