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集錦15篇
在學(xué)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毙『兤谂我丫玫男履暧值搅耍晡兑苍跓o聲無息中變得濃郁起來。
走在路上的時候,大家可以看到馬路邊的大樹都被裝飾上中國結(jié)和火紅的大燈籠,它們迎著春風,在暖春中喜笑顏開,千嬌百媚,仿佛是一個盛裝打扮的小女孩,用自己最好看的的姿態(tài)去迎接新年的到來。臨近新年,大家也可以在大街小巷中看到行色匆匆的返鄉(xiāng)人,他們拉著行李箱,邁著喜悅的節(jié)奏,回到久違的故鄉(xiāng),趕著回家與家人團聚,農(nóng)村的大街小巷也由于返鄉(xiāng)人的回歸變得熱鬧起來。
在年味的催促下,我也回到了闊別一年的老家。年夜飯也叫團年飯,它是大年三十晚上的重頭戲,為了籌備年夜飯,大家一家人從早上就開始忙活了。大年三十一整天,家都充滿著美食的香氣,奶奶是大家家的得力廚神,炸響鈴、炸排骨、包蛋卷……都是奶奶的拿手好菜。爺爺也不甘示弱,拿出前幾個月就釀制好的葡萄酒來給大家品嘗。菜香酒濃,大家全家人都對此贊不絕口。既然年夜飯已經(jīng)由爺爺奶奶包辦了,我就去幫父母貼春聯(lián)、掛燈籠。裝扮完的家煥然一新、年味十足。
天色漸暗,年夜飯也已經(jīng)張羅好了。在開飯前還有一個要緊的儀式,大家會先祭拜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大家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之后,大家全家人圍在小圓桌吃團圓飯,吃飯的時候互相夾菜,有說有笑,一家人其樂融融的,讓我的心一下子變的暖暖的。吃完飯,爺爺奶奶還會給我一個大紅包,紅包里面的錢雖然不多,但里面裝載的卻是爺爺奶奶沉甸甸的愛。
大年三十在一片歡笑聲中過去了,大家又迎來了大年初中一年級。在大年初中一年級的早上,大家一家人會去村里的寺廟祈福上香,大家將糖果、水果供奉給菩薩,雙手合十祭拜,真誠地祈禱來年風調(diào)雨順,家人身體健康。
春節(jié)當然還必不可少拜年啦!拜年是新年的傳統(tǒng)風俗之一,從正月初中一年級開始,大家就提著年貨去拜訪親戚。還沒進門,大家就能看到家家戶戶的紅春聯(lián),門前的小道上也鋪滿著紅彤彤的炮仗,那一道道的紅,構(gòu)成了新年特有些光景。
進了親戚的家,大伙難免有的小激動,大大家大大家會談?wù)劰ぷ鳌Z嘮家常。拜年的時候最快樂的莫過于大家孩子子了?吹接H戚長輩,孩子子都會說上幾句吉祥話,如此孩子子就能拿到長輩的吉利紅包啦!幾次走訪下來,大家的小包包就變得鼓鼓的,可真高興啊!
新年是開心的象征,是幸福的象征。我喜歡春節(jié),在歡樂的新年中大家會忘記過去一年的煩惱,用樂觀喜悅的心態(tài)去迎接將來、憧憬將來!雖然新年會結(jié)束,但新年的美好記憶會長存在大家的心中。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2
我今日十分高興,你明白么?今日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據(jù)說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shù)鼐用褛s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喂魚。漸漸就成了風俗,端午節(jié)也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聽爸爸說,我們那里的習俗是端午節(jié)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和菖蒲劍。我還和爸爸一齊在門口掛了艾草和菖蒲劍,聽說是驅(qū)邪的。奶奶要做粽子了,我連忙跑去觀看。奶奶做的是蜜棗棕,她先準備好箬葉,然后再把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箬葉里,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終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扎上線就能夠了。把裹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我就開始耐心等待了。
粽子煮好了。我接過粽子就是一口,!又甜又軟,真好吃!我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每當我看到人們過春節(jié)那喜洋洋的照片和節(jié)目時,我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今年初五我干的一件“傻事”。
初五也叫“破五”,是送年的意思,傳統(tǒng)的送年也要吃餃子,并且餃子里還要包上錢、棗、糖,每樣包上6個。意思是:如果吃到帶錢的餃子,這一年就會發(fā)財,如果吃到帶棗的餃子,這一年就會好運早來;如果吃到帶糖的餃子,這一年就會過的“甜甜蜜蜜”一家人就會和和睦睦。6是吉祥的數(shù)字。雖然這只是人們對新年的期望,但我們家還是繼承了這種傳統(tǒng)。
初五晚上,我們吃餃子送年。爸爸在吃第一個餃子時,只聽見“咯噔”一聲,第一個錢被爸爸吃著了,他露出了得意地笑容。這時,媽媽也學(xué)著爸爸的樣貌說:“你猜這個餃子里有沒有東西?”我想:媽媽一向愛開玩笑。自信地說:“沒有!”結(jié)果第一塊糖又被媽媽吃著了。此刻就我還沒有吃著東西呢!我十分著急。最終,我吃了20個餃子,只吃出了3塊糖,媽媽吃了25個餃子,吃了4個錢,2塊糖,爸爸吃了30個餃子,吃出了2個錢,1塊糖和3個棗,此刻只剩下了10個餃子,我不甘心落后想:這10個餃子里肯定有3個棗,雖然,我已經(jīng)吃的很飽了,但還是抵不住棗餃子的誘惑。我揉了揉肚子,不由自主的又吃了兩個餃子,可還是沒有吃到棗餃子。我看了看一向爭強好勝的爸爸和媽媽,他們悠閑的吃著別的菜,好像并不在乎我是否把剩下的3個棗吃出來。
我不管那么多,又吃了5個餃子,還是沒有吃到棗餃子。我開始懷疑他們是不是已經(jīng)把剩下的3個棗吃出來了?我看了看他們的“戰(zhàn)利品”沒有多呀?就在這時他們不約而同的來夾這3個餃子,我看了他們的動作,想:這最終的3個棗,必須就在這三個餃子里!我連忙拿起筷子夾起這三個餃子就往嘴里送,一咬,怎樣一個棗也沒有。這時,爸爸笑著說:“廚房里還有一盤餃子沒煮!蔽遗艿綇N房一看,果然還有一盤餃子沒煮呢,我后悔不已。恰好這3個棗就是不在這10個餃子里。
每當我想起這件事,我就會時刻提醒自我,無論干什么事都要研究周到,不要盲目行事。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jié),每年這一天,我家就會舉行賞月猜謎活動。今天大家一家人非常早就吃好了晚飯,坐在院子里,一面吃著月餅,一面等待月亮出來。只見,天空慢慢沉了下來,那皎潔的月亮公主羞答答的從云中探出半個小腦袋,可能是看大家這么多人不好意思了吧,那小腦袋又縮了回去,然后慢慢地仿佛讓人推了出來,自傲地掛在天空。漂亮的月亮成了大家字謎游戲的開場。
第一我擺出了兩個盤月餅,在這兩個盤月餅中有一盤中有一個蛋黃月餅,我選出了父親和母親讓他們蒙上雙眼自己選一個盤子吃月餅看哪個可以吃到蛋黃月餅?zāi)膫就可以先出字謎,只見父親一口就吃到了蛋黃月餅,于是他便說道:“長長藤上一棵瓜,一閃一閃真哈哈,晚上行人見了它,不怕走路踩到家!蔽蚁耄杭热皇峭砩闲腥艘娏怂沁@東西肯定是晚上才有些,一閃一閃真哈哈,長長藤上一顆瓜……。哦,我想起來了石燈。于是我說出了我的答案,贏來了片片叫好聲。
字謎游戲每年中秋節(jié)我加都舉辦一次,我都感覺有的膩了。哎,忽然一個念頭在腦海中一閃而過,“吃蘋果大賽!谑俏野堰@個想法告訴了家人,他們都感覺很好,就連大家家的小狗旺旺仿佛也同意我的想法似的,汪汪直叫。
好,既然我的想法得到了大伙的同意,那還不趕快開工。我連忙去拿蘋果盒繩子,把繩子記在蘋果的梗上。記好后,我先請父親,母親來做這個游戲。我先讓母親咬著繩,父親背搭著手去咬那個蘋果,看在5分鐘之類可否把蘋果吃完。哎,你看,父親真聰明,游戲規(guī)則是說不準用手,看沒說不準有腳啊。只見父親有腳扣住蘋果,再用嘴猛吃。沒想到父親竟用了1分53秒就把蘋果吃完了。接著我想讓爺爺,奶奶試一試,看奶奶不敢,說怕把假牙咬掉,爺爺又不可以蹲,我想著沒關(guān)系。】梢宰尃敔斠ё±K子,我來吃啊。于是我便示范給爺爺看:我咬著繩子,告訴爺爺只須如此就好了,看哪個知在我籌備放下的時候,旺旺一個飛躍就把蘋果搶去了,仿佛在說:“讓我試一試,讓我試一試”只見它張開大嘴巴,可如何也咬不著蘋果,于是它又使用了第二種辦法“抓”,只見它用爪子抓那個蘋果,可評估還是不愿屈服,這下可急死旺旺了,它對蘋果拼命的叫了其來“汪汪汪汪……。”仿佛在說:“給你面子,不要面子”,可是蘋果還是高傲的非常,這可急死旺旺了,看它那滑稽的樣子真是好笑。于是大家便在旺旺的叫聲中結(jié)束了今年的活動。
我珍惜去年的中秋,喜歡今年的中秋,渴望明年的中秋。不知明年的中秋又將帶給大家家什么樣的歡笑呢!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4
一、年前的準備活動
我一直都覺得城市的年味沒有農(nóng)村那么濃,因為城市里的人們什么都可以買到,而自家做的卻很少。在家村吃的肉是自已養(yǎng)的豬,年糕是自己種的糧食做的,我想吃在心里,會有說不出的高興。
記得幾年之前,我還是家里的小幫手,對于爸爸、媽媽所做的總想插一把手。比如說蒸年糕吧,在我們哪兒一定得用石碾碾出來,而且還得用那個老石碾——民國不久建的。我和鄰居的伙伴們會爭先恐后的去推碾子。再拿包餃子來說吧,我在十一二歲那會兒就會搟皮兒了,這都是在過年的時候?qū)W的,但到現(xiàn)在我還不會包餃子,究其原因,這幾年似乎沒有那么忙了,自己也用不上了。饅頭、年糕可以買到,春聯(lián)也是買來的,雞鴨魚肉也是現(xiàn)成的,再也不用我給父母提熱水了,餃子也是媽媽一個人做餡,做皮兒。我本想幫忙的,可媽說每個人吃的都不多,讓我寫作業(yè)去,她能忙得過來。哎!年味變了。
聽鄰居的老爺爺說,過去的年可不像這么過,年前好幾十天就得把燈籠架做好,把紙準備好。然后每天都得做一點。因為當時人每天都在為吃飯而奔波,所以貧苦平民家庭都這樣。不過有一些富裕的人家,會為過年整整忙上一個月。當燈籠做好后,里面放一盞燈掛起來。我聽說有像農(nóng)民耕地的,有拿著皮鞭打牛的,這是在燈籠中可以看到的,不過實在難以想像。聽老爺爺還說,那時吃的蕎面餃子,很硬的,他說現(xiàn)在的人們拿白面餃子都不當好吃的了。
二、節(jié)日的活動
聽姥爺說,過去人們會帶上特制的帽子,走到大街上扭秧歌、踩高蹺,正月里唱大戲。他們那一代,爸爸那一代都很愛看戲,也愛唱。不過近幾年里,已沒有人唱戲了。記得前年、去年是歌舞,今年什么也沒有。我聽說,人們都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打麻將,光顧歌舞的也只有引起小孩子和老人、婦女。因為人少,所以不準備舉辦了。我的另一個鄰居家,從大年三十晚上一直打麻將到大年初一八點。這散伙了,也可能去睡覺了吧,不會去拜年。不過,今年我也沒有。因為一大家人一起去給我們家族的老人拜年這個禮節(jié)問題已被許多人淡化了。聚不成伙,已沒有太多人愿意去了。我覺得好沒意思,在家看了一天電視。
年味變淡了。我回憶小時候,還能嘗到濃濃的年味,面對現(xiàn)實卻又令我失望。難道說我們的社會在畸形發(fā)展嗎?在物質(zhì)生活寬裕的今天,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怎就倒退了呢?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是文明古國,但人們過年的態(tài)度變得輕了,淡了,沒有濃厚的文化生活了,這到底說明了什么呢?
我想我們應(yīng)該做一些什么了,不僅學(xué)生,全社會都應(yīng)做一些改變,來挽救這快要被人遺忘的傳統(tǒng)文化。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5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孩子們期盼已久的春節(jié)又到了,年味也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濃郁起來。
走在路上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馬路邊的大樹都被裝飾上中國結(jié)和火紅的大燈籠,它們迎著春風,在暖春中喜笑顏開,花枝招展,仿佛是一個盛裝打扮的小姑娘,用自己最美的姿態(tài)去迎接春節(jié)的到來。臨近春節(jié),我們也可以在大街小巷中看到行色匆匆的返鄉(xiāng)人,他們拉著行李箱,邁著喜悅的步伐,回到久違的故鄉(xiāng),趕著回家與家人團聚,農(nóng)村的大街小巷也因為返鄉(xiāng)人的回歸變得熱鬧起來。
在年味的催促下,我也回到了闊別一年的老家。年夜飯也叫團年飯,它是大年三十晚上的重頭戲,為了準備年夜飯,我們一家人從早上就開始忙活了。大年三十一整天,家里都充滿著美食的香氣,奶奶是我們家的得力廚神,炸響鈴、炸排骨、包蛋卷……都是奶奶的拿手好菜。爺爺也不甘示弱,拿出前幾個月就釀制好的葡萄酒來給我們品嘗。菜香酒濃,我們?nèi)胰硕紝Υ速澆唤^口。既然年夜飯已經(jīng)由爺爺奶奶包辦了,我就去幫爸爸媽媽貼春聯(lián)、掛燈籠。裝扮完的家煥然一新、年味十足。
天色漸暗,年夜飯也已經(jīng)張羅好了。在開飯前還有一個重要的儀式,我們會先祭拜祖先,祈求祖先保佑我們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之后,我們?nèi)胰藝谛A桌吃團圓飯,吃飯的時候互相夾菜,有說有笑,一家人其樂融融的,讓我的心一下子變的暖暖的。吃完飯,爺爺奶奶還會給我一個大紅包,紅包里面的錢雖然不多,但里面裝載的卻是爺爺奶奶沉甸甸的愛。
大年三十在一片歡笑聲中過去了,我們又迎來了大年初一。在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們一家人會去村里的寺廟祈福上香,我們將糖果、水果供奉給菩薩,雙手合十祭拜,虔誠地祈禱來年風調(diào)雨順,家人身體健康。
過年當然還少不了拜年啦!拜年是春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之一,從正月初一開始,我們就提著年貨去拜訪親戚。還沒有進門,我們就能看到家家戶戶的紅春聯(lián),門前的小道上也鋪滿著紅彤彤的炮仗,那一道道的紅,構(gòu)成了春節(jié)特有的光景。
進了親戚的家里,大家難免有些小激動,大人們大人們會談?wù)劰ぷ、嘮嘮家常。拜年的時候最開心的莫過于我們小孩子了。看到親戚長輩,小孩子都會說上幾句吉祥話,這樣小孩子就能拿到長輩的吉利紅包啦!幾次走訪下來,我們的小包包就變得鼓鼓的,可真開心!
春節(jié)是快樂的象征,是幸福的象征。我喜歡過年,在歡樂的春節(jié)中我們會忘記過去一年的煩惱,用樂觀喜悅的心態(tài)去迎接未來、憧憬未來!雖然春節(jié)會結(jié)束,但春節(jié)的美好記憶會長存在我們的心中。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6
中秋那天晚上,月亮是那樣的圓。人們總是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今年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十六的圓。星星也是那樣的多,那無數(shù)的星星圍繞著圓月。有些星星喜歡獨處,但是當它們看見那圓圓的月亮時,也想往那邊靠攏,似乎所有的星星都是月亮的孩子,在這一天,它們從不同的方向趕來與月亮團圓。
許多人由于工作忙無法與家人團圓。當他們站在窗前凝望月亮時,可能會想起李白的“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思鄉(xiāng)、思親,對月亮總有說不完的話,那是因為月亮里同樣塞滿了對親人的思念,怪不得月亮是那樣的圓。月餅也象征著團圓。每當人們吃月餅時,不僅只是在品嘗月餅?zāi)窍闾鸬奈兜溃嗟氖菍τH人的思念。同時更享受到親人給的愛是那樣的溫暖。
小時侯,媽媽總給我講嫦娥的故事,我聽了許多遍,可還是聽不煩。只要是關(guān)于月亮上的故事我就覺得新奇,總向往著有一天我也能飛上天去,飛到月球上與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
長大再看,就不是那么奇妙了。如果回到過去,就會教育那時的自己“去天上并不那么容易,天上也根本沒什么嫦娥,月球上沒有水,溫差很大,根本無法生活......”可忽然想起:兒時的自己也是挺可愛的。我還是給自己留住那想象的空間吧!
在這圓月之夜,我們送給每一個人愛的祝福。正是這愛讓月亮變得更圓、人變得更親。
在每年春節(jié)過后,當人們還沒有從歡樂的氣氛中醒過來時,我們又迎來了另一個傳統(tǒng)佳節(jié)——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在每年農(nóng)歷的正月十五日。每年的元宵節(jié),我們家都有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包湯圓。
我小時候最愛看媽媽包湯圓了。每次媽媽總是一大早就起床準備材料,我見媽媽這么勤奮,便也興致勃勃地起了床。
媽媽做起了準備工作。他把糯米粉倒進了一個盆里,再向里面撒了一些水,用勺子輕輕地攪拌著,直到糯米粉和水溶入一體為止。
最精彩有趣的部分就要開始了。只見媽媽用嫻熟的動作舀了一勺糯米團,接著用兩手把它夾在手心里,又揉了幾下。糯米團不一會兒就變得毫無裂縫。媽媽又用拇指在糯米球上小心翼翼地按了一下,讓餡兒進了它們的新家。糯米媽媽保護著餡兒寶寶,她把“寶寶”裹得嚴嚴實實的。
媽媽又接著包下面的湯圓。她一邊包,一邊對我說:“元宵節(jié)吃元宵,象征著家庭像湯圓一樣,團團圓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我聽的津津有味,不知不覺中,媽媽已經(jīng)把包好的湯圓送進了鍋中。
不一會兒,一碗熱騰騰的元宵就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全家人一邊吃著,一邊聊天,整個餐桌上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傳統(tǒng)佳節(jié)——元宵節(jié)。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7
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很多個,但對每個節(jié)日,我對它們的了解都是一星半點,片面的,或從書本,或是傳說,又或是從姥姥和媽媽茶余飯后閑聊中聽來的。每每聽他們的講述還頗有一番憶苦思甜的感慨。
就這一年一度即將來臨的“中秋節(jié)”吧。在我從小到大的記憶里,一說“中秋節(jié)”,我立馬就想到各種餡,各式各樣香香甜甜的月餅,放在盤子里,供在桌子上對著圓圓的月亮。據(jù)說是供“嫦娥和小玉兔”。自從上次聽了姥姥和媽媽的回憶,我又有了一種說不出的糾結(jié)的情愫。
聽媽媽和姥姥說,她們那一代人對“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節(jié)”非常重視。她們是農(nóng)村人,“月餅”對媽媽那個年代來說都成了奢侈品。媽媽兄妹多,只有姥爺一個苦力掙錢供他們上學(xué)。過中秋節(jié)根本沒錢買月餅,每年只能買兩個月餅。供“月婆婆”完了才能分著吃,還美名其曰“好事成雙”。月餅少就包餃子,餃子在農(nóng)村來說就是最好的飯。餃子還分白面和玉米面兩種。白面的少只供月婆婆,完了只給老人吃,年輕人和小孩子是不能吃的,只能吃玉米面的。能吃上一頓玉米面的餃子也是很不錯的啦!再有就是農(nóng)產(chǎn)品了:紅薯、玉米棒、毛豆煮熟了再供,核桃、棗、蘋果……有啥供啥。領(lǐng)居之間,沒有的還互相相送。心里就一個愿望,就是希望“月婆婆”保佑今年是個豐收年,有個好收成,孩子們都能吃飽穿暖、不挨餓受凍,最好都能吃上白面餃子,這是純樸心里的期盼。
祭拜完“月婆婆”,才能分月餅吃。每到這時,媽媽和舅舅們就不喧鬧了,靜靜地專注地等著姥姥分。能不能平均分,為了誰的大誰的小,還要再爭論一番。媽媽說,其實每年總是媽媽的較大,因為媽媽在家里最小,又是唯一的女兒,所以偏愛些。這時姥爺開口了,你們是哥哥,妹妹還小,理應(yīng)大一點。這時誰都不吭聲了,只看著自己手里那小的可憐的那塊月餅,用舌頭慢慢舔,細細地品嘗那種久違的香甜……后來生活好了,姥爺卻走了,說到這時,媽媽和姥姥眼里都噙滿了淚水。我聽了好慚愧,真是無地自容,現(xiàn)在這么好的生活還挑肥揀瘦,真是……
看著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月餅,它不僅僅是食品,它也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凝聚著我們親人間的親情、祝福、對團圓的期盼。
圓圓的月餅又像我們學(xué)校的大家庭,代表著我們每一個師生。辛勤的園丁用知識和汗水和成的皮,里面包裹著性格各異的每一位同學(xué)。月餅要吃得細嚼慢咽,食之適量,就像我們學(xué)習要耐心研讀,由易到難。
我們師生要共同團結(jié),奮進!同時,也要將中秋代表的精神傳承下去……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8
每年的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說到中秋節(jié),月亮可是重頭戲啊。比如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北磉_了作者思念家人之情。蘇軾也在《水調(diào)歌頭》中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笔惆l(fā)了中秋時對蘇轍的無限懷念。
小時候,說到中秋節(jié),我會立馬想到月餅,嫦娥,玉兔。當然也會“銘記”晚上用手指著月亮會被月亮割掉耳朵的玩笑。但是當我慢慢變大了,才漸漸的發(fā)現(xiàn),中秋節(jié)并沒有那么簡單但也確實很簡單。為什么呢?
眾所周知,流傳至今的節(jié)日一定有它的韻味在里面。而中秋節(jié)的韻味,我認為是團圓。
“快來吃,別忙活啦!蔽覀円淮蠹易濉皵D”在小房子里,正在催我媽媽過來一起吃湯圓呢。媽媽笑嘻嘻的摘下圍裙,坐了下來,又一會兒給這個夾菜一會兒給那個夾菜。不一會,表弟便吃完飯了,還自己去端湯圓。當他小心翼翼地端來一大碗熱氣騰騰的湯圓還學(xué)著媽媽的口氣吆喝著“吃湯圓咯”時,大家都哈哈大笑。湯圓其實也寓意著團團圓圓。
等大家都吃完飯和湯圓后,媽媽和姑姑便去刷碗了,爸爸舅舅則在聊天,孩子們則在商量等會下去買怎樣的燈籠。幸福美好的氣息充滿了整個房子
當我們準備去花城廣場看圓月時才8點,街上的店鋪卻早早關(guān)門。我似乎看到了一家家人圍繞在一起過中秋的美好畫面。
我們一大家步行到花城廣場,路上大家時不時抬頭看看月亮,還又拿“晚上指著月亮會被割掉耳朵”的事去嚇唬小孩們?粗麄儌個瞪著大大的眼睛時,我會不由得想起自己以前也是這個模樣然后笑得停不下來。
我們到了花城廣場后,便找了一個地方坐了下來。嘴饞的表弟早已搶著將一包月餅拆開吃了,他吃完后還即興吟誦“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贝蠹也挥傻门氖址Q贊,但忽然氣氛安靜了。爸爸說:“唉,應(yīng)該給爸媽打個電話啊!,只見大人們臉上都露出羞愧之情。于是大人們便打電話給她們的爸爸媽媽。我們小孩在電話里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說中秋快樂后,他們都樂呵呵的笑著,我不由得鼻子一酸,眼淚奪眶而出。他們的兒女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反而忘了他們,大人們和老人聊完后,便盯著月亮看。我想,應(yīng)該是在思念遠方的父母吧。
望著天空中的那一輪圓月,耳邊不時還有幾絲涼風輕輕掠過,眼前小孩子們玩燈籠的歡聲笑語,身旁大人們的聊天聲,被皎潔的月光籠罩著的一家人的路人。這一切的一切讓我陶醉其中,無法自拔。
但不知為何,我感到幸福的同時又會想起留守老人獨賞明月的孤獨以及留守兒童的孤單。這令我在惋惜的同時不由自主的想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
莫非中秋節(jié)是古人早已預(yù)知到現(xiàn)代人會在這個信息發(fā)達的時代冷落親情而設(shè)立的節(jié)日?我們無從考察。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們炎黃子孫需要從這個節(jié)日中學(xué)到的精髓在于“圓”。無論是月亮形狀的圓還是家人團聚的圓,至始至終都離不開“圓”這個字。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9
春節(jié)是我國很多民族共同的節(jié)日,也是最隆重和最具傳統(tǒng)魅力的節(jié)日。在歷史的長河中,她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始終承載和繁衍著祖國幾千年的文化精神和風俗人情。
由春節(jié)派生出來的節(jié)日和習俗可謂是豐富多彩,但最奇特最令人感動的莫過于壯族人民的敬蛙節(jié)了。敬蛙節(jié)又稱為螞拐節(jié)、青蛙節(jié)、蛙婆節(jié)。節(jié)日起源于一則民間故事,傳說遠古民間有食老人的風氣,有個青年名叫東林,率先廢除了這種野蠻的陋習。他養(yǎng)母終老并以棺葬母,守靈時,被青蛙叫得心煩意亂,便燒水淋之,青蛙或死或躲藏不再鳴叫。后遭遇大旱,他請示神靈,方知青蛙乃雷婆之女,它鳴叫,雷婆便知人間需要雨水而降雨,不叫便不下雨而造成干旱。于是東林設(shè)壇向青蛙請罪,后來竟然相沿成習,演繹成節(jié)。即每年春節(jié)大年初一的清晨,人們便四出尋找蟄冬青蛙,首先找到的人稱為“螞怪郎”,被認為是雷婆的女婿,并推舉為節(jié)日活動的首領(lǐng)。人們將青蛙裝入竹筒做的寶棺,放進彩紙扎的花樓,安置在村里的涼亭。于是村人男女老幼夜夜聚集于此,唱螞拐歌、跳螞拐舞,歷時半月之久,然后舉行盛大儀式埋葬青蛙,祈求青蛙上天關(guān)注人間,保佑一年風調(diào)雨順。
敬蛙節(jié)營造的神秘氛圍和流露的質(zhì)樸感情,使我們看到遠古的歷史奇妙地投印在節(jié)日的年輪中,鑄成人類文明的集體記憶,折射出歷代壯族人民敬重生命、敬重自然的精神意識。
故事中東林對陋習的破除,體現(xiàn)了遠古先民生命意識覺醒,由蒙昧走向文明開化的生動情景。古樸的敘述喚起的是對他人生命的責任感,人類勇敢地承擔起人生義務(wù),這是我們進化途中邁出的關(guān)鍵一步。正是這種強烈的厚生精神影響著幾千年的傳統(tǒng)和習俗,增強了人類社會的親和力和凝聚力。
透視蛙鳴啟示,人神感應(yīng),體察節(jié)日所蘊藏的那種歉疚和感謝的文化心理,我們看到古人以極其浪漫的幻想手法,詮釋了人與自然的本源關(guān)系。他們在與自然的對話中,早就萌生了濃厚的生態(tài)意識,認識到動物是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重要一環(huán),萬物與人類和諧共生、休戚相關(guān),并且早就開始反省以人類為主宰的觀念,檢討人類狹隘地對待動物的態(tài)度了。他們把人與環(huán)境共同發(fā)展的愿望,尊重本體和異類生命的意識注入傳統(tǒng)節(jié)日,融進生活細節(jié),代代相傳。不斷提醒我們與地球上的其他生靈同為自然之子,善待它們就是善待自己,以文學(xué)和節(jié)日的方式回答了人與自然這樣一個原始而深邃的哲學(xué)命題。
傳統(tǒng)節(jié)日,負載著千百年的文化內(nèi)涵,由歷史的源頭流淌至今,一頭站著我們的祖先,一頭站著我們自己。面對這些亙古的風俗人情,在節(jié)日意識逐漸淡化、、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日益疏離的今天,在節(jié)日剝離得只剩下一個形式的現(xiàn)代社會,我們有必要認真去聆聽一下先祖的聲音,用心去觸摸節(jié)日文化的精魂;有必要重新去溫習溫習象敬蛙節(jié)之類的節(jié)日留給我們的古老功課,敬重生命、敬重自然、敬重傳統(tǒng)。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10
年夜飯,是春節(jié)期間,確切說除夕之夜家家戶戶最熱鬧的盛宴。在這個幸福的時刻,美味佳肴擺滿了一大桌子,一家人坐在桌子周圍,一邊品著色香味兒俱佳的食物,一邊互致美好祝詞,心里的愉快是年味兒的填滿。
在年夜飯里,魚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因為,“魚”和“余”諧音,象征“年年有余”。年夜飯里餃子也是不可缺少的。餃子形如一輪彎彎的新月,是我的最愛。爸爸和媽媽在包餃子時總要在眾多餃子里放一個洗得干干凈凈的硬幣,叫“送財餃子”,說是誰吃到它,第二年不僅會發(fā)財還會事事順心。奶奶對我這個孫子特別鐘愛,為我,她跑去“刺探軍情”,從我記事以來她都如此,她希望所有的幸福都降臨我這個孫子頭上。這位春節(jié)罩上一層神秘的外衣。
其實,現(xiàn)在的我已經(jīng)知道這是沒有道理的,但為了奶奶,我在她面前顯示出自己最大的喜歡,因為,老人高興。全家人都會感到幸福。過年嘛,就是要討個歡喜、吉祥,大家都應(yīng)該高高興興的。
愉快地吃過年夜飯。母親去收拾桌子,洗碗,其他人坐在客廳里話家常。等母親把家務(wù)活做完之后,一家人就開始觀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自從有了電視機,觀看春晚就成了全國人民在除夕之夜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承襲傳統(tǒng)的守歲習俗,這成為我家的現(xiàn)代守歲。
我家的守歲還有一項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就是每個人規(guī)劃自己的新年愿望,然后寫在紙片上,揉成團,混在一起,大家抓鬮,如果是自己寫的被自己抓住就預(yù)示你的愿望能夠?qū)崿F(xiàn),全家人再一齊送上祝福。這不僅為新年增添熱鬧、歡樂,也帶著神秘色彩,
我家的春晚,還有小孩子表演節(jié)目,如游戲、謎語、腦筋急轉(zhuǎn)彎等,這現(xiàn)場直播的“春晚”,逗得爺爺、奶奶開懷大笑。
央視的春晚和我家的“春晚”共同在除夕之夜聚焦在我這個普通家庭,真是雅俗共賞,平添了幾分節(jié)日的吉瑞氣氛。
玩玩鬧鬧,到了12點,這是全家人一齊到屋外燃放煙花。各家各戶都將早就準備好的煙花點燃,在這個沒有月亮的夜晚,五顏六色的煙花連連在空中綻放,仿佛空中打開了花市,如一顆顆明亮的星星墜落,照徹了大地。硝煙在空中彌漫,濃濃的春節(jié)之情悄然爬上心頭,我自是欣喜不已。
我想到,我家是一個普通家庭,是千千萬萬華人家庭之一,充滿歡樂,充滿幸福!我想到,春節(jié),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習俗,折射出華夏的偉大文明,萬家同樂,大地歡歌,同唱一曲走向偉大復(fù)興的盛世之歌——龍年更加幸福美好!
指導(dǎo)教師推薦語:
短文通過特寫三個鏡頭來表達對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的喜愛。一是團年晚宴,特寫“魚”與“餃子”,折射出傳統(tǒng)的民俗心理;二是自家“春晚”,帶著神秘色彩與歡樂;三是燃放煙花的特寫,聯(lián)想到當今的和諧盛世。其喜愛之情從字里行間流露出來。
行文簡潔。層次分明,語言幽默,樂觀而積極地看待生活。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11
春節(jié)是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學(xué)校一放假,我就盼望新年快點到來。
瞧!街上早已掛上了紅彤彤的燈籠,遠處看,像一條很長很長的龍,近處看,又像一個個紅通通的大蘋果掛滿枝頭。家家戶戶,都開始打掃環(huán)境,清洗各種用具,拆洗被子和窗簾,到處充滿著迎新春的歡樂氣息。
爸爸也把準備好的對聯(lián)拿了出來,“來,我們一起貼對聯(lián)!”“好啊,好啊!甭犃税职值脑,我一下來了精神,我可從來都沒有貼過對聯(lián),今天正好可以練習。說干就干,我先去拿透明膠和剪刀給爸爸,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拿起對聯(lián)給爸爸,爸爸拿起我手上的對聯(lián),把對聯(lián)輕輕地按在墻上,叫我把透明膠拉一大截出來,把透明膠剪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接著用透明膠黏在對聯(lián)的四個角上,就用一樣的方法一張一張地把對聯(lián)貼在墻壁上!靶麓焊毁F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多美好的新年祝福!看著和爸爸一起張貼的對聯(lián),我不禁樂上心頭。
除夕的晚上,是春節(jié)最熱鬧愉快的時候。我走進廚房,看見媽媽煮了好多好吃的菜,有魚、醋肉、青菜等……我迫不及待把菜拿到桌子上,“就這樣吃團圓飯?zhí)珶o趣了,要不然我們玩一個游戲好了。我一提議,爸爸媽媽連連稱好!拔覀儊硗嬉粋游戲吧?”家人們都同意了,我說:“這個游戲是石頭剪刀布。規(guī)則是:石頭剪刀布誰輸了就要選一道菜,說出字讀音相似的成語,看誰先說不出成語誰就先輸了。而且輸?shù)娜艘赐!薄凹舻、石頭、布,耶,哥哥輸了!”我樂得手舞足蹈。哥哥撇了撇嘴,表示不服氣。他選了魚,說的成語是年年有余,所以哥哥逃過一劫,“再來一次!”哥哥向我宣戰(zhàn),還是哥哥輸。一旁的爺爺迫不及待地伸出了拳頭“換我,換我來挑戰(zhàn)!”爸爸媽媽早已笑得前俯后仰,“爺爺比小孩子更愛玩!
吃完飯后,哥哥也洗完碗了,我們就去放煙花和炮竹,我和哥哥先把煙花放在地上固定好,媽媽給我們點上火,煙花就一個一個地飛上了天空,真漂亮!然后我們玩其他的小煙花,不過這個很長,像一根金箍棒,這次到爸爸給我們點火,煙花很快飛出來,真把我嚇一跳。最后,我們玩旋轉(zhuǎn)炮,點上火我連忙跑開了,它不僅會旋轉(zhuǎn),還會放出五顏六色的花。這些花兒時而在空中飛舞,時而在地板上跳躍。像一群沖天而起的螢火蟲,又像極了一個個調(diào)皮的孩子。這時天空中在各式禮花的裝飾下,早已成了一個五彩繽紛的兒童樂園。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贝汗(jié)承載著悠長的民族文化,春節(jié)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是獨特的存在,讓我們帶著快樂與祝福奔向新的一年!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12
偶然想起來今天已經(jīng)是臘月初三,快過年了。過年是中國人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每到這時候,好像天地氣息到處都不一樣了似的,連人也似乎換了個新的。而這過年的年味兒則是一系列的小節(jié)日給慢慢烘出來的。這第一個節(jié)日就是臘八。
臘八古稱“臘日”。從先秦時起臘日已被當作一個節(jié)日來過了,但當時臘日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直到南北朝時,臘日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從此人們在這一天祭祀天地神靈和祖先,并祈求豐收。
在歷史上,每年的臘日天子們都要向天祈福,并且大宰牲口,舉辦“臘”這種祭典,以求神靈、祖先保佑,取得來年豐收!芭D鼓鳴,春草生”是漢代流傳的民諺,它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在臘日敲鼓驅(qū)疫,迎接新春的儀式和情景。而到了現(xiàn)在,過臘八馬上讓人想起來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喝臘八粥了。
臘八粥顧名思義,是要湊夠八樣的,紅棗、花生、核桃仁等等不一而足,隨心所欲。有些像平常喝的八寶粥。到了臘八前一天,家家的主婦就開始準備了,在街頭巷尾碰巧見了,不妨站一會兒交流一下你是哪八樣,我是哪八樣?傆腥撕鋈坏捏@叫一聲:哦,我忘了!然后匆匆的忙活去了,其他人便站在當?shù)卮舐曅ζ饋怼ED八這天早上,家家戶戶飄著濃濃的粥香,喝完了粥的小學(xué)生一直討論到上課仍爭執(zhí)不休到底誰家的粥更好喝。
關(guān)于喝臘八粥的由來,有很多種傳說,其中以來源于佛教的說法較多,一說傳為佛教的徒弟仿牧女供養(yǎng)世尊乳糜之典故,而于臘月初八日用米及果物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一說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為佛誕日,諸大寺作法佛會,煮果品、五谷等物為粥,寺院以此粥供佛后多饋贈信徒,以邀佛佑。其后,此風氣漸傳至民間,成為我國民間風俗之一。不過,我老家卻有一個和這毫不相干的傳說,倒也有趣。講的是很久以前,一個非常不仔細(方言:其意為很奢侈)的富人整天花天酒地,一年一年的,花錢就象流水。這一年到了快過年的時候了,我想就是臘月初八日吧,才忽然發(fā)現(xiàn)所有的家產(chǎn)都已經(jīng)花完了,甚至連吃的也沒有了,饑餓之下只好把家里所有的裝糧食的缸底兒給清了清,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剛好湊了八樣,就熬了一鍋粥,這鍋粥真是酸甜苦辣,一言難盡……最終這個人還是饑餓而死。為警示后人,所以家家到了這一天都要熬臘八粥吃,以示珍惜糧食和財富之意,也有過日子要思量,別鉆過頭不顧屁股之意。
小時候每年喝臘八粥母親都會講這個故事,然后說:“其實也就是快過年了,讓人家兒都把缸底兒的剩糧食清清,打掃干凈,利利索索的過個年!蹦赣H對什么事的分析總是一針見血的,我想也許真的是這個意思吧。那就讓我們別忘了清清自己的糧食缸,干干凈凈利利索索的過個年吧。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13
我今天非常高興,你知道么?今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據(jù)說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shù)鼐用褛s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喂魚。漸漸就成了風俗,端午節(jié)也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聽爸爸說,我們這里的習俗是端午節(jié)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和菖蒲劍。我還和爸爸一起在門口掛了艾草和菖蒲劍,聽說是驅(qū)邪的。奶奶要做粽子了,我連忙跑去觀看。奶奶做的是蜜棗棕,她先準備好箬葉,然后再把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箬葉里,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后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扎上線就可以了。把裹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我就開始耐心等待了。
粽子煮好了。我接過粽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軟,真好吃!我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每當我看到人們過春節(jié)那喜洋洋的照片和節(jié)目時,我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今年初五我干的一件“傻事”。
初五也叫“破五”,是送年的意思,傳統(tǒng)的送年也要吃餃子,而且餃子里還要包上錢、棗、糖,每樣包上6個。意思是:如果吃到帶錢的餃子,這一年就會發(fā)財,如果吃到帶棗的餃子,這一年就會好運早來;如果吃到帶糖的餃子,這一年就會過的“甜甜蜜蜜”一家人就會和和睦睦。6是吉祥的數(shù)字。雖然這只是人們對新年的期望,但我們家還是繼承了這種傳統(tǒng)。
初五晚上,我們吃餃子送年。爸爸在吃第一個餃子時,只聽見“咯噔”一聲,第一個錢被爸爸吃著了,他露出了得意地笑容。這時,媽媽也學(xué)著爸爸的樣子說:“你猜這個餃子里有沒有東西?”我想:媽媽一向愛開玩笑。自信地說:“沒有!”結(jié)果第一塊糖又被媽媽吃著了,F(xiàn)在就我還沒有吃著東西呢!我非常著急。最后,我吃了20個餃子,只吃出了3塊糖,媽媽吃了25個餃子,吃了4個錢,2塊糖,爸爸吃了30個餃子,吃出了2個錢,1塊糖和3個棗,現(xiàn)在只剩下了10個餃子,我不甘心落后想:這10個餃子里肯定有3個棗,雖然,我已經(jīng)吃的很飽了,但還是抵不住棗餃子的誘惑。我揉了揉肚子,不由自主的又吃了兩個餃子,可還是沒有吃到棗餃子。我看了看一向爭強好勝的爸爸和媽媽,他們悠閑的吃著別的菜,好像并不在乎我是否把剩下的3個棗吃出來。我不管那么多,又吃了5個餃子,還是沒有吃到棗餃子。我開始懷疑他們是不是已經(jīng)把剩下的3個棗吃出來了?我看了看他們的“戰(zhàn)利品”沒有多呀?就在這時他們不約而同的來夾這3個餃子,我看了他們的動作,想:這最后的3個棗,一定就在這三個餃子里!我連忙拿起筷子夾起這三個餃子就往嘴里送,一咬,怎么一個棗也沒有。這時,爸爸笑著說:“廚房里還有一盤餃子沒煮!蔽遗艿綇N房一看,果然還有一盤餃子沒煮呢,我后悔不已。恰好這3個棗就是不在這10個餃子里。
每當我想起這件事,我就會時刻提醒自己,無論干什么事都要考慮周到,不要盲目行事。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14
十五的月亮圓又美!”這里的十五指的是陰歷。小時候,晚上乘涼,我總吵著奶奶給我講故事。奶奶總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每當這個時候,我便抬頭看著皎潔的月亮,幻想月球上的情景。眼前仿佛看見漂亮善良的嫦娥正背倚著那棵大橡樹,遙看著人間,默默的為大家祈福,思念著自己英勇無比的老公后羿。乖巧可愛的小玉兔在嫦娥身邊蹭來蹭去,想為主人分擔心愁。想到這里,我不禁也替嫦娥憐惜。但一想到可憐的吳剛?cè)栽谟眯牡目衬强么笙饦洌冶闳滩蛔⌒Τ雎晛。奶奶奇怪地看著我。我笑著向奶奶講解了一番。奶奶數(shù)落我道:“你呀你,人不大,倒挺多愁善感!蹦樕蠀s一點生氣的樣子也沒,笑嘻嘻地看著我。從此我便天天都去看那神奇的月亮。
長大后,這個習慣并沒改變,無論多忙,我也會擠出時間出來觀看月亮。多則一小時,少則幾分鐘。
為何說月亮是多變的呢?大伙應(yīng)該都讀過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詞中有一句話是如此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闭缭娭兴f月亮是有變化的。它時陰,時晴,時圓,時缺。當你注意觀察就能了解月亮正在用我們的語言向人類傳達信息。
月亮陰陰的時候,次日天氣會不好,會刮風下雨。這個時候的月亮是橘色的,邊緣會有一些毛糙,而且時有時無,給人一種神秘感。
月亮明朗的時候,邊緣十分整齊,像是用筆勾勒出來的一樣,被人看了后心曠神怡。夜晚漫步,銀色的月光披灑在身上,整個身心都舒展放松,1日的倦怠好像也都煙消云散,只不過盡情地享受著這漂亮的月亮帶來的愜意與寧靜。
陰歷的每一個月十五左右是月盈之日。特別是中秋節(jié)這一天,是一年中月亮最圓的時候。每到這一天,我總將桌椅擺到屋外,桌上放著幾塊月餅。我吃著月餅,賞著明月,想起李白的著名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是啊,此時此刻的月亮承載了多少中國人的相思之情啊!遐想時來了幾個鄰家小孩在院子里嬉戲玩耍,看到這兒,我忽然想起李白的另一首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我一本正經(jīng)地指著月亮問這部分小孩們,“哪個能告訴我今晚的月亮像什么?哪個說的最好,就有月餅吃哦。”真的有個小孩搶著說像大大的白盤子。我撲哧一聲笑了。
月亮缺的時候,活脫脫的像一塊大月餅被咬了一口。估計是嘯天犬餓急了,“啊嗚”一口將月亮咬下一大塊。我常常躺在草坪上,仰看著天空。有時的月亮像一把細細的鐮刀,有時好像是吃多了,稍微胖了一些,變成了蘆葦叢中的一葉小舟,緩緩地劃向天邊。
大自然,你真是個技藝高超的創(chuàng)造家,你是怎么樣創(chuàng)造出月亮這美妙如畫的景色?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15
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就要到了,每當這個日子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粽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的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在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的文學(xué)家和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yīng)該還有很多自己的親人在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在每年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在商州地下的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的。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guān)系,但她對我的哺育和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的范圍,在她精心呵護和愛撫下,快樂考試吧的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的回憶,尤其是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粽子和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的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的年輕女子。
是她在一個幼小的生命需要奶水的時候向我敞開了溫暖的懷抱,我在她的懷中貪婪地吸允著、索取著自己的需要,在她的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和上學(xué),城里和鄉(xiāng)下的距離把我拉離了她的懷抱,但我的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為她把母愛的種子深深種在了我的心里。于是,周末就成了我每天的期盼,通往鄉(xiāng)下的小路和小橋,奶媽家的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圖畫。
那時候每年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我在睡夢中就能聞到粽子的清香和香包的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著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的煮了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溫熱的粽子,里面的各種豆兒和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的,吃起來軟軟的,甜甜的,香香的,我的小肚皮也被粽子撐得溜圓。
每年的這幾天,我的主食就是奶媽的粽子,我一直到現(xiàn)在都認為奶媽的粽子是最好吃的,誰都比不上。
裝粽子的藍子上還掛著奶媽親手做的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的小粽子的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在脖子上在學(xué)校向女同學(xué)炫耀著,高興著,美著……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也有那么幾次趕上在奶媽家過節(jié),于是,包粽子就成了我最高興的事,盡管我不會包,但還是象模象樣地挽起袖子,坐在大盆子邊上,拿著棕葉包著米和豆兒,拿著草捆扎,每到這時候,奶媽都會高興的一邊包著手里的,一邊教著我,還把我包的粽子也放入鍋里一起煮,結(jié)果可想而知,我的粽子不是找不著,就是里面成了稀飯,盡管這樣,她也從未責怪過我,還任我用手在盆里撈來撈去繼續(xù)搗亂。
親愛的媽媽,女兒現(xiàn)在仍然不會包粽子,不會纏香包,不是女兒不想學(xué),而是女兒要把媽媽的粽子和香包永遠永遠留在記憶中,那是什么樣的粽子和香包都無法替代的美的記憶,美的味道,美的感受。
就要過節(jié)了,不知道天堂里有沒有粽子,有沒有香包?
女兒在這里為媽媽送上一份日子禮物,愿與您在夢中相會,親手為您剝粽子,戴香包,親口祝您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快樂!
欣聞國家已經(jīng)把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和春節(jié)、中秋節(jié)一起列為文化遺產(chǎn)進行保護,雖然還沒有規(guī)定為法定假日,但重視傳統(tǒng)日子的步子已經(jīng)邁出,我想您聽到這個消息也一定會高興的,因為您愛這個日子。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08-26
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作文08-28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08-18
有關(guān)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03-10
關(guān)于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03-15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06-28
我與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01-30
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03-06
在傳統(tǒng)節(jié)日里作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