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级免费看,特黄特色大片免费观看播放器,777毛片,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三级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人人澡人人草

應急預案

時間:2023-03-25 18:11:25 應急預案 我要投稿

關于應急預案(通用15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保不齊會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為了將危害降到最低,往往需要預先編制好應急預案。那么問題來了,應急預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應急預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應急預案(通用15篇)

關于應急預案1

  為及時應對各類極端惡劣天氣,做好我校教學管理工作,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建立健全應急體系和運行機制,維護我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快速高效。

  二、組織領導

  校長負責啟動本校應對極端惡劣天氣做好教學管理工作應急預案。成立學校應對極端天氣做好教學管理工作應急領導小組。xxx校長任組長,各班主任為成員。應急領導小組負責領導、組織、協調學校及教學點的應對極端惡劣天氣做好教學管理工作。

  三、應急措施

  (一)停課應急措施

  1、及時將停課通知告知每一個學生和家長,并調整學校教學工作規(guī)劃。

  2、認真執(zhí)行上級主管部門規(guī)定的統一時間停課和復課。若確因客觀原因不能按時復課,及時報告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經批準后才能延期復課。

  3、停課后,學校妥善安排好各項工作,確保復課后教學工作有序進行。

  (二)?紤贝胧

  1、考試期間遇極端惡劣天氣確需暫?荚嚨模瑢W校及時將?纪ㄖ嬷恳粋學生和家長,及時調整教學工作規(guī)劃。

  2、認真執(zhí)行上級主管部門規(guī)定的統一時間?己蛷涂肌H舸_因客觀原因不能按時復考,及時報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經批準后才能延期復考。

  3、考試屬于學校組織的,由學校對復考做出具體安排;考試科目屬于縣、中心校統考的,學校嚴格執(zhí)行統考科目考試時間安排。

  4、停考后,學校要妥善安排好各項工作,確保復考工作有序進行。

  (三)提前放假或延期開學的應急措施

  1、學期末或學期初遇極端惡劣天氣,確需提前放假或延期開學時,學校應及時將提前放假或延期開學通知告知每一個學生和家長,及時調整教學工作規(guī)劃,未完成的教學規(guī)劃應在下學期中安排及時補上。

  2、提前放假時,學校應妥善安排好期末考試、閱卷及素質報告單(成績單)發(fā)放等工作,確保學期教學工作任務完成。

  3、期末考試屬于學校組織的,因提前放假未考完的科目,下學期開學初,由學校安排對未考完的'科目進行考試。

  4、提前放假后,學校要妥善安排好各項工作,認真做好開學準備,確保下學期開學工作有序進行。

  (四)完善通訊網絡確保通訊暢通

  為應對極端惡劣天氣,以便緊急聯絡。在應急期間學校要安排人員值班,對外公布值班電話,方便學生和家長咨詢。所有責任人員必須保持通訊工具24小時暢通。

  (五)規(guī)范發(fā)布通知和信息

  學校應急領導小組對外發(fā)布停課、?、提前放假的通知或延期開學的信息。必須以縣教育局及中心校文件為準。

  四、事故責任追究

  1、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在查明原因、認定性質、分清責任的基礎上,根據上級有關法律、法規(guī)對安全事故有關責任人嚴肅追究行政和法律責任。

  2、嚴格實行安全事故報告制度,發(fā)生安全事故,有關領導和當事人,在及時處置險情的同時,第一時間上報學校有關領導,因不及時上報,延誤搶救時機、造成重大損失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關于應急預案2

  1、加強日常監(jiān)管

  學?倓仗帯⑹程霉芾砣藛T、校務室等相關部門應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對重點品種、重點環(huán)節(jié)、重點場所(食堂、宿舍),尤其是食品采購、操作加工過程、貯藏、消費等環(huán)節(jié)的食品安全的日常監(jiān)管。按照食品安全事故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及時分析對師生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發(fā)展趨勢,及時作出預警。

  2、報告制度

  (1)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fā)生(發(fā)現)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報告校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向中心校、衛(wèi)生院及有關部門報告。

  (2)責任報告人

 、傩@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和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

 、趶氖率称沸袠I(yè)的'工作人員;

 、蹖W校師生員工。

 。3)報告主要內容:時間、地點、中毒人數、臨床表現、初步原因分析、責任主體、采取的措施等;

 。4)報告的程序:事發(fā)當事人報告—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立即赴現場了解基本情況(所進食物、進食時間、中毒人數)—報告中心校應急工作小組—報告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中毒人數、臨床癥狀、所進

關于應急預案3

  為提高楠瑪水庫突發(fā)事件應對能力,切實做好水庫遭遇突發(fā)事件的防洪搶險調度和險情救護工作,確保水庫安全度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充分發(fā)揮水庫的應有效益,使水庫達到有洪能防,有旱能抗的目的。同時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防洪法》和《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為保證水庫正常運轉和保護集體和個人財產不受損失,特擬定如下防汛預案。

  基本情況

  楠瑪水庫位于漁亭鎮(zhèn)楠瑪村瑪川河上游。1958年11月開工,1971年2月竣工。質土壩型,集上游匯水面4.10km2,總庫容量56.2萬m3,核準水位227.2m,汛限水位224.4m,最大泄量223.6m3/s,最大壩高15.20m,最大壩長65.5m。皖贛鐵路、省道326線均處于其下游。楠瑪水庫下瑪川河流經下游13個村莊,786戶,2562個人口,有效灌溉面積1260畝。是漁亭鎮(zhèn)唯一的一座較大的。ǘ┬退畮,也是全縣小型水庫中庫容量最大的水庫。

  20xx年,水利部門投資97萬余元對楠瑪水庫進行出險加固,主要解決壩堤滲漏、溢洪道加固、放水涵改造等。20xx年,村投資50余萬進行水庫清淤。

  水庫管理

  1、為保證水庫正常運轉,發(fā)揮水庫應有的作用。為此,鎮(zhèn)安排專人常年管理,為防止水庫淤積和放水設施堵塞,在水庫周圍500米不準開荒耕種,水庫大壩下游500米內不準開山取土,一經發(fā)現,輕者給予批評教育和經濟處罰,重者交司法機關處理。

 。、放水設施檢查及維修。為保證水庫安全度汛,將水庫的放水設施進行定期檢查,定期維修,即每季度一檢查,半年一維修,使放水設施啟閉靈活,排蓄自如。

 。场⑺畮煨钏ㄎ。楠瑪水庫大壩高15.2米,為保證水庫在汛期有汛能度,有旱能抗的原則,按照水庫的設計要求,將水位控制在正常蓄水位以內。

 。础⑺畮焖徽{度計劃。為達到水庫安全度汛的目的,在汛情來臨之前,水庫管理人員隨時與鎮(zhèn)防汛指揮部辦公室聯系情況,調控水位以水庫內標志尺為依據,按照汛情進行調控,使水位保持在大壩高度的'18至20米之間。

  5、水庫大壩的監(jiān)控。大壩是水庫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人員隨時觀察大壩的各個部位,防止人為損壞和自然老化,一旦發(fā)現大壩異常,必須及時向鎮(zhèn)防汛辦和縣防汛指揮部報告,以便及時處理。

  防汛組織人員的職責

  為了在水庫有危險時能做好群眾轉移和搶險救災工作,楠瑪村應成立防汛應急小分隊,并確立小分隊的指揮、組長、成員和水庫巡查報警人員等。

  1、水庫安全責任人:馮灶相主要職責是指揮水庫的防汛調度、人員組織安排、下達撤離命令,指揮小分隊進行防汛救災工作。

  2、防汛應急小分隊分為轉移組和巡查搶險組。小分隊應聽從指揮調度,嚴格履行崗位職責。

  轉移組:由楠瑪村村主任葉金迪帶隊,由各村民組組長組成。主要職責是負責村民遷移和后勤保障工作。

  巡查搶險組:由李信海任組長,主要職責是負責水庫的巡查報警與搶險工作。搶險工具由村應急分隊自備,編織袋等搶險物資由鎮(zhèn)政府防汛抗旱領導組統一調配.

  3、水庫巡查報警人:葉金迪主要職責是做好水庫的管理巡查,了解掌握水庫的大壩,溢洪道、啟閉機等設施運行情況,注意水位變化與降雨情況,發(fā)現問題或險情,及時匯報、報警、為下游群眾在水庫出險時安全轉移爭取時間。

  安全度汛措施

  1、落實好責任心強的水庫管理員,明確巡查責任。

  2、加強對水庫技術責任人的管理督查,提高業(yè)務水平。

  3、水庫管理人員要著力做好汛期的巡查工作,巡查每天一至兩次,注意水庫水位,做好下游村民的宣傳工作。

  報警和撤離

  當水庫巡查人葉金迪發(fā)現水庫有險情并發(fā)出報警訊號后,由水庫安全負責人兼指揮馮灶相調動防汛應急小分隊進行組織村民轉移與水庫搶險工作。第一時間報告鎮(zhèn)防汛指揮部,及時啟動預案。

  1、發(fā)出預警信號

  采用鳴鑼或口哨報警。

  2、撤離

  撤離程序:首先由楠瑪村村主任葉金迪帶領轉移組人員組織本村村民按預定線路轉移到安全地帶,并負責安置維護移民的生活秩序。轉移順序是老、幼、婦女先行,(村內若有孤寡老人行動不便人等,要有落實專人負責),青壯年后撤離。在此同時,由李信海帶領巡查搶險組人員對水庫進行搶險巡查工作。轉移組與搶險組人員要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做好村民的轉移與水庫搶險工作。

  3、撤離路線:

 。1)負責把村民從村莊轉移到楠瑪嶺頭

 。2)負責把村民從村莊轉移到老虎山腳

 。3)負責把村民從村莊轉移到村莊后山腳地

  (4)預備組(具體分工待定)

  4、撤離要求:聽到鳴鑼后,村民必須在5分鐘之內緊急收拾好隨身行裝和貴重物品,不得攜帶(除應急必須品外)其他物品;做好撤離準備。撤離做到快而穩(wěn),應照顧老人小孩先行,不得搶道,服從統一指揮。

  隊伍和物質保障

  楠瑪水庫搶險應急隊伍以楠瑪村兩委班子成員及各村民組長組成。楠瑪水庫搶險應急隊伍和村防汛抗旱應急小分隊,防汛期間隨時待命。除水庫管理室內儲備的防汛物質外,所有其他防汛物質必須在險情出現后30分鐘內到達搶險現場。

  其他保障

  交通、衛(wèi)生、飲食安全等其他保障措施以《漁亭鎮(zhèn)20xx年防汛應急預案》里的規(guī)定落實到位。

關于應急預案4

  為確保我校在發(fā)生破壞性地震時,各項應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國務院《發(fā)生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應急機構的組成

  1、領導小組。我校防震減災工作在市教育局及市防震減災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組織實施。

  組長:。副組長:

  成 員:

  2、主要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加強對破壞性地震及防震減災工作研究,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地震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導全校防震抗震知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地震災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訓練,不斷提高廣大師生防震抗震的意識和基本技能。

 。3)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預案要求積極籌備,落實飲食飲水、防凍防雨、教材教具、搶險設備等物資,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zhàn)備狀態(tài)。

 。4)破壞性地震發(fā)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抗震減災工作,把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工作局面穩(wěn)定。

  二、臨震應急行動

  1、接到上級地震、臨震預(警)報后,領導小組立即進入臨戰(zhàn)狀態(tài),依法發(fā)布有關消息和警報,全面組織各項抗震工作。

  2、組織有關人員對所屬建筑進行全面檢查,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停止各項大型活動。

  3、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學品的管理,加強對大型鍋爐、供電輸電、機房機庫等重要設備、場所的防護,保證防震減災順利進行。

  4、加強廣大師生宣傳教育,做好師生、學生家長思想穩(wěn)定工作。

  5、加強各類值班值勤,保持通信暢通,及時掌握情況,全力維護正常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預案落實各項物資準備。

  三、震后應急行動

  1、無論是否有預報、警報,在本區(qū)范圍或鄰近地區(qū)發(fā)生破壞性地震后,領導小組成員立即開展工作,在上級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學校搶險救災。

 。1)迅速發(fā)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各種建筑物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上課時間:A、各班學生在上課(值班或值日)教師的組織下立即有序撤出教室到操場空曠地帶避震; B、所有校內其他人員立即撤到操場空曠地帶。

  就餐時間:A、在餐廳就餐的學生在值日教師及后勤人員的組織下有序撤離到操場空曠地帶;B、所有校內其他人員立即撤到操場空曠地帶。

 。2)迅速關閉、切斷輸電、燃氣、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災害。

  (3)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并送至附近救護站搶救。

  (4)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和歷史文物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3、積極做好廣大師生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穩(wěn)定人心,迅速恢復正常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wěn)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災情況,及時匯總上報局辦公室及鎮(zhèn)黨委政府。

  四、其它 要求

  1、進入防震緊急狀態(tài)后,全體小組成員及工作專班人員必須保證通訊暢通。及時落實上級有關指示和命令。

  2、在抗震減災應急行動中,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落實。

  Xx小學

  20xx年5月12日

關于應急預案5

  一、總則

  自然災害應急預案是災害發(fā)生后對校園受災師生學習、生活進行救助的緊急行動方案。

  本預案適用于洪澇、冰雹、地震等自然災害發(fā)生后的應急救助反應。

  二、自然災害應急機構

  1、成立校園自然災害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全校救災工作。

  組長:周振泉(校長)

  副組長:尹曦翔(副校長)

  成員:吳小文、李慧萍、張義智、史建華、

  賀志斌、張國章、龍新華

  工作人員:值班教師和其他所有教職工

  三、災害應急領導小組工作職責和任務

  1、任何人員發(fā)現災情后,要敢于承擔責任,首先做到及時控制險情,并立即報告組長或副組長。

  2、組長或副組長接到報告后,必須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并向教體局匯報災情和救助工作進展情況,負責處理校應急領導小組各項工作和日常事務。

  3、到場人員必須聽從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

  4、由組長或副組長聯系民政局,做好救災物資的登記、收集、保管和分配工作。

  5、負責災后防疫和校園衛(wèi)生整治工作,指定人員聯系防疫部門進行傳染病的預防。

  6、落實災后校園各項安全規(guī)范和措施,()總務處監(jiān)督檢查災后學校飲水,食品衛(wèi)生工作,并將檢查結果及時報組長或副組長。

  7、組長或副組長組織教職工做好校園災后該做的'工作。

  8、保障救災信息暢通,做好救災宣傳,加強災后值班紀律。

  四、災情報告

  校救災辦應密切注意氣象、地震和災害預報部門發(fā)出的災情預警。在自然災害發(fā)生后,校救災辦必須立即向教體局和縣救災辦報告有關情況,啟動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災情報告內容主要包括:災害種類、發(fā)生時間、地點、范圍、程度、災害后果,救災工作和受災師生生活安排情況。

  五、災害救助應急反應

  1、救助領導小組進入工作狀態(tài),研究確定救災工作事宜。

  2、迅速組織受災師生按照預案,緊急轉移,安排他們的學習、生活,做好食品、飲水、衣物等救災物資的調集和發(fā)放工作。

  3、根據救災工作的需要,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救助申請。

  水湄小學安全領導小組

關于應急預案6

  為了更好地適應現代化醫(yī)院管理的需要,預防火災及自然災害造成的危害,保護人員及醫(yī)院財產的安全,根據我中心體檢人數較多、人員密度較大,如遇突發(fā)火災及自然災害事故,把我們的損失降到最低點,特制定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一、體檢中心成立火災事故應急領導小組

  如遇火災或其它自然災害等,由體檢中心突發(fā)事件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并安排疏散、救助及抗災。

  領導小組:

  組 長: xxx

  副組長: xxx

  成 員: xxx xx xxx

  二、成員職責

  1、組長::根據災害事故現場的具體情況,最重要的是首先救人,救人時要認真詢問、仔細搜查、注意安全。其次要大力搶救疏散物資,被搶救出來的物資要放在安全的地方,并派人看管,以防再次損壞或被人盜竊。

  2、副組長:負責對外聯系,保障通訊通暢,保障救援物資的供給

  3、成員:接到救援命令后,要立即攜帶有關器材趕赴災害現場,服從統一指揮,聽從命令,勇敢的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去。

  三、救援設備、設施的分布

  1、四樓有3個消防栓和6具滅火器。

  2、分布在主要危險源。

  四、通訊聯絡方式

  1、用醫(yī)院內部電話聯系。

  2、用外線電話或手機聯絡。

  五:事故報警

  1、報警者必須說清楚事故地點、部位、事故性質,向外界求援報警,要說明車輛行駛路線,以免延誤救援。

  2、立即向醫(yī)院領導匯報,并通知院級防火領導小組全體人員。

  六、可能發(fā)生火災的原因

  1、電器火災:由于電路老化,打火可引發(fā)火災。

  對策:

 。1)維修工作應對線路老化的地方定期進行檢查,條件成熟時進行更換。

 。2)科室內嚴禁使用電熱器、電爐、電燒水器等。

 。3)在插座上增加漏電保護。

  2、吸煙:病人使用的床上物品均為純棉制品,吸煙不慎將引起火災。

  對策:

 。1)中心是無煙場所,在體檢時向居民和患者講清楚,加大巡查力度。

  (2)由醫(yī)院保安人員每天進行檢查,發(fā)現吸煙者進行警示教育并制止。

  七、如遇火災發(fā)生

  1、當火災發(fā)生時要沉著冷靜,迅速組織好人員撤離,并關閉防火門,引導現場人員從安全通道迅速撤離疏散到安全地帶。。

  2、對于能立即撲滅的'火災要抓住戰(zhàn)機,迅速消滅。

  3、對于不能立即撲滅的火災,要采取“先控制,后消滅”的原則,先控制火勢的蔓延,再開展全面撲救,一舉消滅。

  4、火場如有人受到圍困,要堅持“先救人,后救火”的原則,全盤考慮,制定滅火疏散方案。

  5、火場撲救要采取“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

  6、火災撲救要服從火場臨時指揮員的統一指揮,分工明確,密切配合,當消防人員趕到后臨時指揮員應將火場現場情況報告消防人員,并服從消防人員統一指揮,配合消防隊實施滅火、疏散工作。

  7、火災撲救完畢,各科室要積極配合相關部門調查火災原因,落實“三不放過”原則,處理火災事故。

  八、應急預案的演練及培訓計劃

  1、應急預案演練、培訓每年一次。

  2、通過演練測試預案的有效性,檢驗應急設備、設施的實效性,確保應急人員熟悉他們的職責和任務,通過演練修訂預案的不實之處。

  3、培訓內容:報警、疏散、防護、急救和搶險。

  4、培訓要有針對性、定期性、真實性、全員性,通過培訓,提高全員的應急能力。

  九、事故處置

  1、發(fā)生災害事故現場人員要奮力撲救 控制災情發(fā)展,立即向醫(yī)院領導報警組織抗災,根據災害事故發(fā)展是否起動應急救援預案。

  2、發(fā)生災害事故,應首先保證居民和醫(yī)務人員的安全。

  十、事故后的恢復

  1、由組長發(fā)布停止應急救援程序,恢復正常狀態(tài)。

  2、副組長布置、清點人數,統計傷亡人員,數據要準確,派人保護事故現場并匯報中心領導。

  3、配合公安消防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分析,檢查事故現場和受影響的區(qū)域受到的損害。

  4、配合有關部門對事故損失進行評估,同時評估應急反應程序。

  十一、外界救援:

  1、報警電話:110

  2、市消防支隊電話: 119

關于應急預案7

  2011年12月,日本政府在系統總結和評估東日本大地震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重新修訂了應急預案,以進一步增強其科學性、針對性和實用性。

  注重應急預案的制度性設計

  日本政府注重強化應急預案的制度性設計,構建了系統連貫、規(guī)范明晰、相互銜接的預案體系。日本政府把防災計劃(應急預案)分為三類:一是防災基本計劃,作為政府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防災基本計劃是全國應急管理領域的最高層計劃,依據《災害對策基本法》,由政府應急管理的最高機構中央防災會議制定;二是防災業(yè)務計劃,防災業(yè)務計劃是根據防災基本計劃,由指定的行政機構及指定的公共機構制定的計劃;三是地區(qū)防災計劃,地區(qū)防災計劃是根據防災基本計劃,由都道府縣及市町村的防災會議結合本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制定的防災計劃。

  防災基本計劃是結合現有的應急管理體制、推進應急管理事業(yè)、實現妥善和迅速的災害恢復等方面工作而制定的計劃。1995年神戶大地震后,日本政府總結其教訓,在防災基本計劃中明確規(guī)定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等組織的責任和義務,并針對不同種類的'災害,在預防、響應、恢復和復興的各個階段,闡明了規(guī)范清晰、易于落實的災害對策。新修訂完成的防災基本計劃的框架主要包括:總則、震災對策篇、海嘯災害對策篇、風災和水災對策篇、火山災害對策篇、雪災對策篇、海上災害對策篇、航空事故對策篇、鐵路事故對策篇、道路事故對策篇、核事故對策篇、危險物等災害對策篇、大規(guī);馂膶Σ咂、森林火災對策篇、其他災害對策篇、防災業(yè)務計劃與地區(qū)防災計劃中的重要事項等部分。

  中央防災會議在制定防災基本計劃的同時,每年要結合應急管理領域的相關科研成果、已發(fā)生的災害及改進應對效果的對策等情況,對防災基本計劃進行研討,并對其進行必要修改。中央防災會議根據相關規(guī)定,制定基本計劃或對其進行修改時,要迅速將該情況向首相報告,并且要在通知指定行政機關的負責人、都道府縣知事及指定公共機構的同時,必須將有關事項進行公布。此外,日本政府注意各預案間、預案和規(guī)劃之間的相互銜接!稙暮Σ呋痉ā芬(guī)定,制定行政機關的首長在制定防災業(yè)務計劃并實施時,要考慮與其他指定行政機關的首長制定的防災業(yè)務計劃進行相互調整,同心協力地、有機地制定防災業(yè)務計劃,并努力實施。同時,《災害對策基本法》還規(guī)定,都道府縣地區(qū)防災計劃不得與地區(qū)防災業(yè)務規(guī)劃(類似應急規(guī)劃)有所抵觸,并促進兩者在實際工作中能夠有效銜接。

  以風險分析和評估為前提

  日本政府把風險分析與評估作為增強應急預案針對性和實用性的基本方法。1995年神戶大地震后,日本政府把風險分析與評估作為整個應急準備工作的前提。在剛剛修訂完成的防災基本計劃中,日本中央政府經過重新評估,將海嘯災害列為第二位的災害風險(僅次于地震災害)。實際上,早在東日本大地震發(fā)生之前,日本中央政府經過系統性評估認為,最可能發(fā)生的大地震包括東海地震、東南海地震、南海地震、日本海溝千島海溝周邊海溝型地震、首都直下型地震以及中部地區(qū)、近畿地區(qū)直下型地震。為此,2003年以來每年在首相官邸舉行所有內閣大臣參加的巨災應急預案測試演練,假定的場景是東海、東南海、南海三場地震同時發(fā)生,造成25000人死亡(其中海嘯死亡9100人),毀壞建筑55萬棟場景,從而為東日本大地震的應對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當前,日本政府仍在加強對東日本大地震后南海、東南海地震的風險分析與評估,以加強應急準備。

  由于經過科學縝密的風險分析與評估,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防災業(yè)務計劃中對某一特定時段,區(qū)域內可能發(fā)生的自然災害都有非常具體的推算,如人員被害情況、死亡、重傷、輕傷、建筑物損壞情況、全毀、半毀、火災情況、需要避難人數等內容,其統計數據甚至精確到個位,因此,就可以極具針對性地制定對策措施。舉例來說,中央防災會議對東京都地區(qū)可能發(fā)生的18種地震造成的損害分析和評估后認為,在發(fā)生8級地震之前將發(fā)生數次7級“首都直下型地震”。基于此,在包括內閣官房、消防廳等所有的中央政府機構的本部門的防災業(yè)務計劃中,統一設定的場景是晚 6時,東京都發(fā)生的直下型M7.3級地震,其中死亡人數約為11000人,全部倒塌的建筑物約為85萬棟,經濟損失約為112兆日元。然后,根據該情況擬定本部門的應對措施。

  融入“業(yè)務持續(xù)性管理”理念

  日本政府把“業(yè)務持續(xù)性管理”(BusinessContinuityManagement,簡稱BCM)理念引入防災業(yè)務計劃制定中,是近年來政府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創(chuàng)新!皹I(yè)務持續(xù)性管理”作為一種重要理念,最早來自于歐美國家企業(yè)經營管理的實踐,主要關注在信息技術條件下,如何使現代企業(yè)在災害發(fā)生時能夠保障業(yè)務的持續(xù)運行。業(yè)務持續(xù)計劃(BCP)是通過事先分析組織潛在的各類威脅,進而制定和實施一系列備災措施,確保組織在巨災應對中能夠迅速恢復關鍵業(yè)務,從而保障組織整體業(yè)務的持續(xù)性運作。簡單來說,業(yè)務持續(xù)計劃是在傳統防災對策的基礎上,分析和研究災害發(fā)生時“應該優(yōu)先恢復哪些關鍵業(yè)務”的措施,系統評估這些關鍵業(yè)務“在多長時間內可以恢復到什么程度”,并以此來制定對策的具體內容(如災害對象的特別認定、影響度的評價、重要業(yè)務受災的估測、具體措施等)。

  日本政府認為,發(fā)生地震等巨災時,如果政府的關鍵活動停滯,不僅對各政府自身造成影響,而且會影響到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生活,甚至可能產生其他外溢效應。為此,將“業(yè)務持續(xù)性管理”理念應用于政府防災業(yè)務計劃中,力爭在發(fā)生災害時使政府的關鍵業(yè)務活動持續(xù)進行,以確保日本的政府本身、全社會的穩(wěn)定,并使政府工作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截至2010年6月,日本政府的各省廳和都道府縣所有的防災業(yè)務計劃中,都吸納了業(yè)務持續(xù)性管理的理念,加強了指揮、交通、通信等關鍵部門和重要基礎設施的抗災抗毀能力,以促進地震、海嘯等重特大突發(fā)事件情況下,本部門的關鍵業(yè)務能夠持續(xù)、有序開展。另外,日本政府還積極向全社會傳播該理念。2005年8月1日,日本中央防災會議下屬的“運用民間和市場的力量提高防災能力專門調查組”以及“企業(yè)評價與業(yè)務持續(xù)工作組”針對災害(特別是地震)對企業(yè)的影響,制定了《事業(yè)繼續(xù)指導方針第一版》。2009年2月,日本政府又進行了修訂,進一步規(guī)范了確保業(yè)務持續(xù)性的標準工作程序和方法。

關于應急預案8

 。ㄒ唬┠康

  加強對火源的管理,防范火警事故的發(fā)生。

 。ǘ┴熑

  1、安全生產部制定本制度;

  2、動火作業(yè)部門履行本制度

  3、動火安全負責人:邊文平

  4、動火安全監(jiān)護人:吳云飛。

 。ㄈ┻m應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公司所有場所動火作業(yè)。

  (四)管理要求

  1、動火作業(yè)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及標準要求,遵守公司相關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焊割工必須具有種作業(yè)人員操作證。

  2、動火作業(yè)現場要有相應的預防和消防滅火措施,例如有易燃部位要蓋石棉布,電焊機搭鐵線要盡量設在離焊接地點近的地方,動火場所應準備水、滅火器等,以便發(fā)生火警時,能迅速滅火。

  3、作業(yè)人員在作業(yè)前要了解該部位的消防設施及走火通道;

  4、火作業(yè)過程中,動火安全負責人與監(jiān)護人要全程監(jiān)督,防止發(fā)生火警事故;

  5、安全生產部有權制止有危險的動火作業(yè);

  6、作業(yè)完畢之后,要清理好作業(yè)現場,并監(jiān)視現場至少30分鐘,防止留有火種,引起后患;

  (五)處置基本原則

  1、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

  2、持“安全第一、救人第一”的原則;

  3、持“統一領導、緊急處置、快速反應、分級負責、協調一致、消除危險”的原則。

  4、“常備不懈、統一指揮、有序、高效協調、持續(xù)改進”的原

 。⿷碧幚沓绦

  1、施工現場萬一發(fā)生火災事故,火災發(fā)現人應立即示警和通知現場安全負責人,并立即使用施工現場配備的消防器材撲滅初起之火,

  2、撲救火災爆炸事故,應遵循如下原則: 從上向下、從外向內,從上風處向下風處。

  3、當事故現場火災危及到和身燒傷,即緊急把傷者隔離火源,并把火撲滅. 。

關于應急預案9

  一、前言

  隨著我國公路建設的發(fā)展,長隧道及特長隧道不斷增多,隧道自身的結構特點和隧道安全管理已成為新的研究課題。我國高速公路建設事業(yè)步入了一個歷史上空前發(fā)展的時期,隨著已建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斷增加,我國公路建設的發(fā)展,長隧道及特長隧道不斷增多,如何安全管理好高速公路隧道,充分發(fā)揮高速公路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這一問題已明顯的擺在了高速公路營運管理者面前。隧道是高速公路的中心樞紐,隧道安全管理,重點是遏制隧道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避免隧道內二次事故發(fā)生,是保證高速公路安全,保障過往司乘人員的生命安全,減少國家財產損失的重要舉措。

  在我國,隧道大多位處山脈縱橫、丘陵溝壑的區(qū)域,高速公路相對平坦的特點決定了多數隧道較長距離的空間近似封閉。在相對狹窄的空間,高速公路交通量、車型、車載可燃物等因素決定了高速公路隧道發(fā)生消防安全、交通事故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可以說,高速公路隧道越長,交通量越多,隧道內發(fā)生交通意外、消防意外的'可能性就越多、越大。

  二、隧道火災概率及特點

  據國外20世紀90年代的統計資料顯示,隧道火災發(fā)生的概率是10次(億車*km)~17次(億車*km)。由于較長隧道近似封閉空間,火災發(fā)生較之于正常界面,具有明顯的特點。

  1.蔓延快,不易控制。隧道因車輛事故,汽車相撞等引起火災后,除本身攜帶一定數量的燃油外,有時還運載相當數量的可燃品、化學品、危險品,火勢蔓延快,很難加以控制。

  2.通道易堵塞,隧道縱深距離窄長,發(fā)生火災時,隧道內大量車輛難以疏散,極易造成堵塞,火勢順著車輛蔓延,擴大損失。

  3.濃煙高溫,撲救因難。發(fā)生火災后,煙霧迅速向四周擴散,雖有通風設備,也難以及時排出煙霧。當隧道內因車輛碰撞等事故引起大火時,油料燃燒,溫度很高,往往使滅火人員無法靠近,以致延長滅火時間,加之出口少,環(huán)境惡劣受空間限制,通信聯絡因難。隧道大多遠離城市,缺乏可靠的水源,隧道滅火條件有限。雙向交通隧道、特長隧道內容易產生滅火救援路線與疏散路線、煙氣流動路線的交叉,救援面和救援途徑有限,火災撲救難度極大。

  4.供電中斷,疏散因難,著火后,可能損毀供電系統,造成供電停止,會給撲救工作帶來極大的因難。隧道內通道狹長、照明條件差,著火后能見度低,人員難以及時疏散,易引起人員驚慌,從而造成更大的慘禍。

  5.高溫有毒煙霧積聚,不易排出。隧道密閉環(huán)境,一旦發(fā)生火災,隧道內煙霧大、能見度低、散熱慢、溫度較高、火災產生的高溫、有毒濃煙迅速積聚,不易排出。這不僅嚴重危險被因人員的生命,而且使消防隊員也難以及時施救。

  6.起火點附近的隧道承重混凝土容易崩落。由于山區(qū)高速公路隧道襯層內含有水分,當火災發(fā)生時,襯層中的水變成蒸汽,在襯層內快速膨脹,從而產生巨大的壓力。國外隧道襯層火災試驗研究表明,混凝土表面溫度達到200攝氏度時,10~15分鐘內混凝土襯層就會發(fā)生爆裂、崩落。

  因此,隧道火災可能只造成一輛車的損失,也有可能造成群死群傷,隧道倒塌、交通中斷的重、特大惡性火災。

  三、隧道火災處置的戰(zhàn)術要點,滅火措施和行動要求

 。1)隧道發(fā)生火災時,隧道管理部門要堅持“救人第一”的指導思想,正確處理救人與滅火的關系,一般情況下,救人與滅火同步實施。積極疏散,搶救被困人員,隔離或封洞滅火,有效地控制火勢,消滅火災。

 。2)火情偵察。率先抵達現場的人員,要查明火勢發(fā)展情況及其危害程度,調查起火燃燒的物質、性質,起火部位,是車輛起火還是貨物或油箱燃燒,有無爆炸可能。

 。3)滅火措施。查明滅火路線方向和堵截陣地后,撲救人員要采取不同措施進行撲救。

  1)直接滅火法。當隧道內失事汽車火勢較小或處于陰燃狀態(tài),且隧道內無爆炸,倒塌危險時,滅火人員可在做好個人防護、照明、通信聯絡等各項準備工作后,攜帶滅火器材深入隧道內滅火。

  2)轉移處置法。當失事車輛位于隧道深處,滅火救援行動無法開展,且有爆炸、倒塌危險時,要采用機車、拖車等將正在燃燒或泄漏的車輛牽引出洞,置于安全地帶而后采取滅火堵漏等措施。

  3)封洞窒息法。當隧道內發(fā)生火災時,內部人員已全部撤出,且無法采取進洞或牽引至洞外滅火時,即可采取封堵隧道進出口及其它相關孔洞,斷絕空氣,窒息滅火。

 。4)火場排煙

  1)利用隧道內的固定排煙設施排煙。

  2)利用公安消防隊的排煙裝備排煙。

  3)利用噴霧水槍排煙。

 。5)積極搶救人員

  1)搶救的途徑是隧道右側的人行道。

  2)搶救的重點是已經中毒或受傷的人員,對其他人員,應引導疏散到緊急避難場所或安全地點。

  3)如果是載客車輛,要立即打開車門疏散乘客,在緊急情況下,打碎玻璃,從窗口疏散。

  4)隧道倒塌,有人員被因,可選擇距被困人員最近,構筑物較為薄弱的部位,打洞或破拆救人;如果隧道倒塌嚴重,一時難以打通,應設法先向隧道輸送空氣。

關于應急預案10

  為提高本院對突發(fā)輻射事故的處理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fā)輻射事故的損害,保護環(huán)境,保障工作人員和公眾的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wěn)定,特制定本預案。

  一、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管理辦法》。

  環(huán)保部《突發(fā)環(huán)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等。

  二、輻射事故分級

  根據《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第四十條和《射線裝置分類辦法》規(guī)定,結合我院使用射線裝置為Ⅲ類裝置,發(fā)生事故時,定性為一般輻射事故,即:是指Ⅳ類、Ⅴ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超過年劑量限值的照射。

  三、本預案適應范圍

  凡本院發(fā)生射線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超過年劑量限值的照射所致輻射事故適用本應急預案。

  四、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快速反應、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五、組織機構及職能

  1、輻射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汪素梅

  副組長:袁軍

  成員:放射科工作人員

  應急值班電話:0394-8992036

  2、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職責

  (1)組織制定醫(yī)院輻射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2)負責組織協調輻射事故應急處理工作。

 。3)組織輻射事故應急人員的培訓;

  (4)負責與上級主管部門和當地環(huán)保部門的聯絡、報告應急處理工作,配合做好事故調查和審定;

 。5)負責輻射事故應急處理期間的后勤保障工作;

  3、小組職責分工

  組長:全面負責小組工作,現場指揮工作。

  副組長:具體負責小組工作,收集有關工作信息,各科室之間的協調,管理全院輻射工作人員的健康工作,輻射事故應急處理期間的后勤保障工作。

  成員:負責事發(fā)現場安全保衛(wèi)工作,負責對輻射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的日常管理,人員培訓工作。

  六、預防事故措施

  1、健全輻射管理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機器旁懸掛或放置操作規(guī)程卡片;

  2、加強輻射工作人員的機器操作規(guī)程和輻射防護應急培訓,持證上崗;

  3、定期檢查維修機器,使用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

  4、加裝應急開關或電源總開關。

  七、應急處理措施

  嚴格遵守射線裝置的操作規(guī)程,一但發(fā)現控制臺上的.監(jiān)視器不能停止、按鈕不能復位或其它情況,造成射線裝置一直出射線時:

  1、立即按下應急開關或切斷主控電源,保護好事故現場,及時上報;

  2、醫(yī)院啟動應急預案;

  3、控制現場,積極主動調查事故原因;

  4、及時報告當地環(huán)保部門和衛(wèi)生部門,并在2小時內填寫《輻射事故初始報告表》;

  5、協助環(huán)保、衛(wèi)生部門調查事故原因。

  6、協助衛(wèi)生專業(yè)人員對受照射人員進行受照劑量估算,并進行身體檢查和醫(yī)學觀察;

  7、及時向公眾發(fā)布消息,消除公眾疑慮;

  八、輻射事故的報告

  發(fā)生輻射事故的科室,必須立即向醫(yī)院值班時報告。醫(yī)院值班室應立即向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報告,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及時收集整理相關處理情況向區(qū)環(huán)保局和區(qū)衛(wèi)生局報告,最遲不得超過2小時。

  九、善后處理

  1、保存好受照人員的體檢資料,做好醫(yī)學跟蹤觀察;

  2、請專業(yè)維修人員檢查維修,確認正常后方可繼續(xù)使用;

  3、總結經驗教訓,防止類似事故再發(fā)生。

  十、預案管理

  1、本預案自發(fā)布之日起實施;

  2、本預案二年修訂一次

關于應急預案11

  為了加強和改進學校安全工作,保障全校師生員工健康、平安地學習、工作、生活,打造平安校園,防范師生安全事故發(fā)生,并能快速、及時、妥善處理突發(fā)的安全事故,切實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級有關要求及有關法律法規(guī),從我校實際出發(fā),特制定本預案。

  一、安全事故應該急領導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突發(fā)事件應該急處理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全校突發(fā)事件的應該急處理工作。

  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安全事故應該急領導小組履行下列主要職責:

  (1)、指揮有關教師立即到達規(guī)定崗位,采取相應該的應該對措施

  (2)、安排教師開展相關的搶險排危或者實施求救工作

  (3)、根據需要對師生員工進行疏散,并根據事件性質,報請上級部門迅速依法采取緊急措施

  (4)、根據需要對事件現場采取控制措施

  (5)、對本校的突發(fā)事件的應該急處理程序進行督察指導

  (6)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后,學校突發(fā)事件應該急處理領導小組應該當根據“生命第一”的原則,決定是否啟動突發(fā)事件應該急預案,并在第一時間內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二、安全事故應該急預案。

  教師在一切教學活動中,都要有“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警鐘長鳴”的意識,萬一遇到突發(fā)安全事件,要沉著應該對,首先確保在場人員的生命安全、及時上報。學校安全事故應該急組織的領導和成員獲訊后迅速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搶險求助。

  (一)火災事故應該急預案。

  學校全體師生發(fā)現校園火災均應該及時報警,迅速向學校領導匯報。發(fā)生在教育場所的火災,教育活動必須立即停止,并對人員進行安全轉移或疏散。如果有傷員,及時搶救。3月份學校組織全校師生搞一次疏散演練。

  1、發(fā)生火災事故時,在場教職工及搶險救災組人員迅速疏散學生,撤離到安全區(qū)域。

  2、迅速切斷有關電源。

  3、在向119消防指揮中心報警時,并立即報告教育局和鎮(zhèn)政府有關領導。

  4、積極配合消防人員滅火。

  5、在進行滅火的同時,應該采取有效的隔離措施,防止火勢蔓延,確保師生的.生命安全。

  (二)、食物中毒應該急預案。

  1、發(fā)現師生有類似食物中毒癥狀時,應該迅速送醫(yī)院診治。

  2、迅速向教育局、鎮(zhèn)政府及衛(wèi)生防疫部門報告。

  3、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樣工作,以備衛(wèi)生部門檢驗。如是食用校外食物所致,也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取樣。

  4、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師生名單,并檢查他們的身體狀況。

  5、做好家長、家屬的工作。

  6、積極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做好診治、調查、事故處理等工作。

  (三)、交通事故應該急預案。

  1、發(fā)生交通事故時,對受傷人員及時送醫(yī)院搶救,并要記清肇事車輛的型號、牌號。

  2、保護好事故現場以及重要物品、證據。

  3、迅速向交警部門報告,再向學校、家庭、教育局報告。

  4、做好家長、家屬的工作。

  5、配合交警部門做好調查、取證、事故處理等工作。

  (四)惡性傷亡事故

  當學校內發(fā)生人員傷亡的惡性事故時,應該立即保護現場,并報告學校應該急預案處理領導。對未死亡人員學校應該采取現場急救,無法或無能力救治、或者無法判斷傷亡情況,應該及時向相關部門(公安部門、醫(yī)療救治中心等)報警。

  對惡性傷害事故的原因要進行及時調查,實事求是,配合各部門提供相應該證據證件。事故的處理根據調查結果以相關法律法規(guī)條例處理。

  (五)流行性的傳染病的預防

  傳染性疾病暴發(fā)、流行應該當做到早發(fā)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對傳染病病人和疑似傳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離、就地觀察、就地等待醫(yī)療部門治療。加強預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擴散。發(fā)生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并重大食物中毒等,應該及時采取如下措施:

  (1)、對全校師生員工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發(fā)放必要的防護用品。在公共衛(wèi)生場所完善洗手設備,提供流動水、洗手液、除菌消毒肥皂。

  (2)教育師生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注意勞逸結合,增強抗病能力。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搞好居室衛(wèi)生,勤曬衣被。

  (3)、建議師生員工盡量避免接待外地來訪的客人,各種集體性人員聚集活動推遲或取消,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會議和集體活動。

  (4)、一旦發(fā)生疫情,嚴控外來人員進入,教育學生自我保護,限制學生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對我校師生外出實行登記制度,經醫(yī)院進行必要的身體檢查才能復學。

  (5)、學校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六)、地震、洪災等自然災害

  發(fā)生自然災害,必須以生命第一,學校經經請示后可以采取必要的停學。對影響師生安全教育教學活動,都應該及時作出安排,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在上下學路上可能危及學生生命安全的,應該及時告知家長接送或在路上護送,也可以報警。對可預見性自然災害,應該在未發(fā)生災害前,作出安全部署,對不可預見的自然災害如地震、龍卷風等,應該盡力采取保護和自救措施,事后應該及時施救,并將事實情況通過匯報程序匯報。

  (七)、環(huán)境污染

  (1)、調查學校周邊的環(huán)境污染源, 如果可能造成環(huán)境污染的源頭物,應該及時向環(huán)保部門聯系。并備案這些污染源可能產生的污染性質和處理辦法。

  (2)、產生環(huán)境污染突發(fā)事件,應該配合環(huán)保部門緊急疏散全校師生,并做好學生的思想穩(wěn)定工作,疏散過程維護好師生的秩序。

  (3)、平時對全校師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和環(huán)境污染自護自救教育。

  (八)、人為破壞

  (1)、加強校園保衛(wèi)和巡邏,阻止外來人員進入校內。

  (2)、發(fā)生爆炸、投毒等惡性事故,及時報警。學校應該保護生者,進行人員安全疏散,對傷員進行救治。

  (3)、發(fā)生綁架等突發(fā)事件,及時報警,并配合公安部門提供相關破案線索。

  (4)、發(fā)生打架斗毆致人傷殘等突發(fā)事件,報警,及時送傷者入醫(yī),保護現場,調查原因。

  (九)、其它傷害事故應該急預案。

  (1)、如發(fā)生師生身體受到意外傷害時,應該及時送傷害者到醫(yī)院診治。

  (2)、及時向學校、家庭、和有關部門報告。

  (3)、注意事故現場保護,調查事故發(fā)生的原因,并做好有關材料。

  (4)、妥善處理事故。

關于應急預案12

  1、低血糖反應急救的方式

  使病人臥床,安靜休息。

  輕者口服糖水、甜果汁,或者食用蛋糕食物。

  重者有條件靜脈點滴5%~10%葡萄糖液。

  低血糖反復發(fā)作,平時應到醫(yī)院查清原因并進行治療。

  2、低血糖反應的預防措施

  應吃一些甜食,或者喝一些糖水;由于有時低血糖來得迅猛,患者很快就昏迷了,根本無法自救,需要他人的的救助。所以糖尿病患者本人應告訴自己的家屬、朋友,熟悉低血糖的表現和急救知識。另外,要隨身攜帶一個卡片,一旦發(fā)生低血糖昏迷,以便得到他人的盡快救助。

  預防措施:請醫(yī)生制定合適的藥量,不可隨便加量;定時隔不久 定量進餐;定時定量運動;經常監(jiān)測血糖;禁忌飲酒;合用其他藥時,應了解有無降血糖或者掩蓋低血糖的作用。服用磺脲類降糖藥的患者和注射胰島素的患者,平時隨身攜帶一些甜食。

  3、低血糖患者的注意事項

  控制每日的進食量和進食時間,保持適當的運動量,在運動量增加時要注意能量的補充。糖尿病病人及家屬應該充分了解低血糖反應的常見癥狀;學會血糖的自我監(jiān)測,掌握一些低血糖的自救方法,選擇低血糖反應發(fā)生率低的藥物(如二甲雙胍(格華止))也是很重要的。保持健康的心理,正確面對疾病。

  低血糖的癥狀有哪些

  病理性低血糖,對于很多疾病的發(fā)生一般都是病理性疾病,然而對于此類型的低血糖,會導致很多的疾病他常常暗示著某種疾病的.存在。比如糖尿病人服用降糖藥過量,或者進餐量減少,以及酗酒、結核病、肝硬化、胰島細胞瘤等。

  饑餓性低血糖,大家在平時根本不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對飲食上同樣不重視,那么肚子餓了就會產生的低血糖,他大多發(fā)生在飯后4個小時以內,如夜間、清晨、黎明等,不屬于疾病。這容易發(fā)生這類情況的人可以少吃多餐,爭取每隔3小時就吃一些東西。一旦發(fā)生低血糖反應,應立即補充糖分、水果、餅干等,癥狀可很快得到緩解。,這類人群應定期檢測胰島素水平,看是否患有胰島素瘤。

  反應性低血糖,此病有很多的特征和因素,然而對于這個低血糖的類型糖友們要注意,一般這類發(fā)病人群處于Ⅱ型糖尿病之前的階段,有高胰島素血癥,很有可能在幾年后出現糖尿病。特別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容易產生反應性低血糖。

  低血糖的危害有哪些

  一個人之所以出現低血糖,其主要原因是他肝臟糖異生的能力下降了。在醫(yī)院醫(yī)生給病人注射葡萄糖來緩解低血糖的狀況,這種做法無法是改善肝的糖異生能力不治本的。低血糖治愈靠的就是就是護肝,從而使肝的糖異生能力恢復正常。低血糖常見的癥狀:饑餓感、軟弱無力、面色蒼白、頭暈、心慌、脈快、出冷汗、肢體顫抖等。精神激動、恐懼、幻覺、狂躁、驚厥、抽搐、嗜睡甚至昏迷死亡。

  發(fā)生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引起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癡呆,嚴重者昏迷,甚至危及生命?烧T發(fā)腦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一過性低血糖反應引起血糖波動,增加了治療的難度。反復發(fā)生低血糖會動搖患者對治療的信心。

  應對措施:對于失去知覺的低血糖患者絕對不能給食物,應急送醫(yī)院,給予葡萄糖靜脈注射或者靜脈點滴。

關于應急預案13

  一、目的

  為了保障公司在冬季施工過程中的施工安全和交通暢通,正確應對冬季期間可能出現的雨雪、大霧、凝凍等自然災害,高效有序地做好相應的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特結合本公司實際情況,編制本次應急預案。

  二、雨雪、大霧、凝凍危害程度分析

  1、雨雪、大霧天氣對交通安全有很明顯的影響。綜合考慮到便道實際情況,易導致追尾、相撞等車輛傷害事故。

  2、由于冬季天氣寒冷,易造成雨雪凝凍現象,可能導致現場機械設備和臨時用電設施損壞及現場交通事故的發(fā)生。雨雪、大霧會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構成威脅。

  3、大霧天氣時,戶外施工作業(yè)會因為能見度低而影響正常工作,增加事故發(fā)生幾率。

  4、隨著冬季到來,潮汐有可能變化,枯期水位降低對新船下水作業(yè)尤為重要,因此更要密切關注。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1、組織機構

  項目部成立冬季施工“防雨雪、防凝凍、防大霧”應急預案領導小組:

  組長:左志建 (總經理)

  副組長:zz(副總經理)、xx(總辦)

  成員:zz、安環(huán)部全體人員。

  2、成員職責

  組長:

  (1)負責組建應急救援隊伍,并組織實施;

 。2)檢查督促做好重大突發(fā)事件的預防措施和應急

  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3)組織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4)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

  副組長:協助組長做好應急救援的各項工作,組長因事不能及或授權情況下,代理組長職權,應對應急救援作業(yè)。

  組員:

 。1)現場組織人員負責組織小組其他成員進行搶險工作;

  (2)協調人員負責聯系各相關單位控制現場動態(tài)發(fā)展,維護現場秩序;

 。3)搶救人員應根據傷者情況,采取適當的急救措施,

  對傷員進行現場急救,并及時送往就近醫(yī)院,使傷者接

  受進一步治療;

 。4)負責指揮現場交通秩序,以使傷者能及時送往醫(yī)院接受治療;

 。5)負責材料物資的準備、保管及維護,物資消耗后及時補充;

 。6)負責施工現場用電,并在發(fā)生觸電事故時負責對觸電人員進行解救及初步治療;

 。7)小組成員必須認真學習應急救援預案,一旦發(fā)生突發(fā)事件,應能迅速準確地做出反應,在第一時間趕往現場,掌控一切,把可能發(fā)生的各種損失降到最低。

  4、應急電話

  應急救援小組聯系電話:

  應急救援聯系電話:

  安環(huán)部值班辦公室

  xx

  xx第四人民醫(yī)院

  xx

  急救中心

  120

  xx市防臺防汛辦公室

  xx

  海事處

  xx

  四、控制保證措施

  1、冬季施工時,要采取防滑措施。生活及施工道路、腳手架子、坡道經常清理積水、積雪、結冰,斜跑道要有可靠的防滑條。

  2、各種車輛機械:注意水箱防凍處理,嚴禁使用明火烤油箱,防爆炸,確保車輛、機械正常運轉。

  3、及時聽取天氣預報,對施工現場的電閘箱等機械設備提前做好防雨雪的保護,雨雪天氣之前對不使用設備拉閘限電。

  4、冬季施工中,凡高空作業(yè)應系安全帶,穿膠底鞋,防止滑落及高空墜落。

  5、雪后發(fā)現路面有積雪、結冰現象,立即組織施工人員清理道路,并對重要路口路段進行清理并安排交通疏導人員,指揮交通,防止發(fā)生交通事故。

  6、雨雪過后要及時清理積雪、冰渣,檢查電源、電線是否有損壞漏電現象,如發(fā)現用電設備存在損壞應及時修復,避免發(fā)生觸電事故。注意各項機械設備防寒工作及施工人員防寒工作。

  7、如有大霧天氣,室外工作人員應停止施工,等大霧消退,方能繼續(xù)施工。

  8、安環(huán)部安全員負責加強安全教育、安全巡查,堅決執(zhí)行“四不放過原則”;建立及保持應急預案的快速反應能力。

  9、施工用電及防火

 。1)、嚴禁自行亂拉、亂接、亂搭電線。

  (2)、嚴格按照正確方式安全用電,配電箱遠離火源。

 。3)、在用電高峰期應特別注意作好安全用電管理。

關于應急預案14

  1、妥善固定胸腔閉式引流管,每班交接引流的通暢情況并做好記錄。

  2、密切觀察胸腔閉式引流裝置各處的`銜接情況及病人呼吸、呼吸音、生命體征和引流液的性狀及水柱的搏動。一旦閉式引流管滑脫,立即捏閉傷口,協助病人保持半臥位,不可活動。

  3、安慰病人及家屬,報告經治醫(yī)生或值班醫(yī)生。觀察生命體征及?瓢Y狀。協助醫(yī)生采取相應的措施,如終止引流或重新置入引流管。

  4、做好護理記錄。

關于應急預案15

 、孱A防措施

  1、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自然災害事件的領導和管理。將預防自然災害事件的工作納入學校目標管理考核,并定期開展專項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措施。

  2、應經常性地對校舍、場地、圍墻、山坡、水溝、電線、樹木等建筑開展自查,盡早發(fā)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3、學校應在自然災害事件發(fā)生前做好師生員工的疏散安排工作。

  4、增加學校投入,切實加固好自然災害事件易發(fā)生的基礎設施。

  5、加強自然災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學校和廣大師生員工自我保護意識。

 、娆F場處置及救援措施

  1、做好疏散撤離學生工作和轉移保護學校貴重物品工作。

  2、在發(fā)生災害時,后勤人員在下班前切斷電源,檢查和加固窗外的懸掛物,檢查旗桿、墻報欄,防止高空懸掛物和衣盆摔落傷人。

  3、各處(室)、年級組、班主任負責關好室內門窗。電腦室的'老師負責檢查電腦室內電腦總電源的開關。

  4、發(fā)生破壞性災害時,立即做好抗災自救工作,發(fā)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精神,開展自救活動。

  5、做好衛(wèi)生防疫工作,做好災后衛(wèi)生消毒,防止傳染性疾病在校園滋生蔓延,做到大災之后無大疫。

  6、災后要科學安排學習科目和課時,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盡快恢復正常。

 、缡鹿蕡蟾婕艾F場保護

  1、學校在臺風、洪災、旱災、地震、泥石流、火災、冰暴、雪等自然災害期間,應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并設立和開通值班電話。

  2、嚴格執(zhí)行學校重大自然災害事件報告制度。對發(fā)生的事件做到按程序逐級報告,并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在1小時之內報告上級有關部門,確保信息暢通。

 、枋鹿收{查及處理

  實行責任追究制,對所發(fā)生的自然災害事故特別是重特大事故,要進行嚴肅查處,堅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教育不放過。對于玩忽職守,疏于管理,造成學校自然災害事故者,應視情節(jié)輕重,給予有關責任人相應處分,觸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應急預案08-08

應急疏散應急預案03-06

應急物資應急預案12-15

應急資源應急預案02-01

學校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應急預案03-20

火災應急綜合應急預案02-05

應急管理應急預案03-03

應急事故應急預案03-05

倉庫事故應急應急預案09-30

應急演練是對應急預案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