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登樓原文翻譯及賞析
登樓原文翻譯及賞析1
秋晚登樓望南江入始興郡路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檻一長眺,津途多遠情。
思來江山外,望盡煙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來颯衰鬢,孰云飄華纓。
櫪馬苦踡跼,籠禽念遐征。
歲陰向晼晚,日夕空屏營。
物生貴得性,身累由近名。
內(nèi)顧覺今是,追嘆何時平。
翻譯
路上的積水減少,沙灘露出,霜降天空之晶。
趴在欄桿遠望,道路有深情。
想來江山之外,看盡煙云發(fā)生。
朝中事情多半無能為力,勞苦不息而不見成功。
我年老而疏白的鬢發(fā)飄在清涼風中,誰說那是仕宦者的彩色冠纓。
拴在槽上的馬受束縛,蜷曲無法伸直,不自由的籠中鳥想念遠行。
年底臨近傍晚(年將老),日夜白白地彷徨。
事物可貴之處是合其情性,身心勞累的原因是喜好追求功名。
內(nèi)心自省:掛冠辭官是正確做法,追溯往事嘆何時公平。
注釋
潦:雨水大。路上的流水,積水:潦水。lào,古同“澇”,雨水過多,水淹。
沙衍:水中有沙者曰沙衍。
天宇:指上下四方整個空間。
伏:身體前傾靠在物體上。
檻:讀音為jiàn,欄干,欄板。
眺:遠望。
津:指渡口。
途:道路。
津涂:道路。
遠情:猶深情!
江山:江河和山嶺,多用來指國家或國家的政權(quán)。
煙云:煙靄云霧,也比喻變化消失的事物。
滔滔: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連續(xù)不斷,形容大水奔流貌:白浪滔滔。
役役:勞苦不息貌。有所求而不止曰役役。
颯:風聲,清涼的樣子。又衰颯。
衰鬢:年老而疏白的鬢發(fā)。多指暮年。
孰:誰。
云:說。
華纓:彩色的冠纓。古代仕宦者的冠帶。
櫪馬:拴在馬槽上的馬。多喻受束縛,不自由者。
踡跼:蜷曲或彎曲不伸的樣子。
籠禽:籠子中的鳥。比喻不自由之身。
遐征:遠行;遠游。
歲陰:歲暮,年底。
向:
1、對著,朝著。
2、近,臨。
晼晚:
1、太陽偏西,日將暮。
2、年將老;老年時期。
3、指時令晚。
日夕:近黃昏時;傍晚。又日夜之意。
空:徒然,平白地。
屏營:也作“屏盈”,彷徨。
得性:謂合其情性。
由:原因,緣由。
近名:好名;追求名譽。
內(nèi)顧:回頭看。內(nèi)心自省。
覺:醒悟。
今是:現(xiàn)在是對的,過去是錯的。指認識過去的錯誤。
追嘆:謂追溯往事而感嘆。
何時平:什么時候太平;怎樣承平。
何時:表示疑問。
平:安定。
時平:時世承平。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寫于公元716年(開元四年)張九齡辭官南歸之時。任左拾遺后,他與右拾遺趙冬曦共同參與吏部選人的等第考評,時稱平允。開元四年秋,張九齡在左拾遺職位上任滿,因與宰相不合,以母老為由,辭官歸家鄉(xiāng)韶州奉養(yǎng)老母。九齡登樓望遠,回想任職經(jīng)歷,反思辭官決定,寫下該詩以抒發(fā)壓抑而不得志的心情。
鑒賞
辭官是一種令人無奈和回味的經(jīng)歷。詩人此時寫的詩,其名稱中有“秋”、“晚”等凄涼的詞語,詩的前兩句也有積水和霜降等寒涼的意象。這些為詩定下了憂傷的調(diào)子。
第三、四句,詩人提到“津途多遠情”,其含義有二:一是作者馬上就回到家,對家鄉(xiāng)有思念盼望之情;二是回望過去經(jīng)歷,有些不舍,留下深情。第五六句,作者借景物描寫,隱喻為官的經(jīng)歷:“江山之外,看盡煙云”。第七、八句,描寫很多的事情詩人都無力解決,慨嘆一生勞苦不息而不見成功。第九、十句,寫詩人在涼風中,年老而疏白的鬢發(fā)飄揚,有人稱贊張九齡做了貴官,而張九齡卻不以為然。他認為自己是被拴在槽上受束縛的馬,無法行動,又像籠中的鳥,沒有自由卻向往遠游行,而此時年紀老了,個人卻只剩下莫名的彷徨。
末四句,詩人認為,做人做事一定要依據(jù)事物本來的.情性,身心十分勞累的原因是追求功名。詩人醒悟以往的經(jīng)歷,有很多做錯的事,又肯定了辭官的做法。詩人當前關(guān)心的是何時天下太平。從詩句中可以見到:詩人仍然關(guān)心天下大事。
詩人能從秀麗山川中看到更深邃的精神內(nèi)涵,拋卻了赤裸裸的實用性、功利性的目光。
登樓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倍侍御叔華登樓歌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棄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擾亂我心緒的今天使我極為煩憂。
萬里長風吹送南歸的鴻雁,面對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
你的文章就像漢代文學作品一般剛健清新。而我的詩風,也像謝朓那樣清新秀麗。
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
好像抽出寶刀去砍流水一樣,水不但沒有被斬斷,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舉起酒杯痛飲,本想借酒消去煩憂,結(jié)果反倒愁上加愁。
!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稱心如意,還不如明天就披散了頭發(fā),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隱江湖)罷了。
注釋
、糯嗽姟段脑酚⑷A》題作《陪侍御叔華登樓歌》,則所別者一為李云,一為李華。李白另有五言詩《餞校書叔云》,作于某春季,且無登樓事,與此詩無涉。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帶。謝朓樓:又名北樓、謝公樓,在陵陽山上,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并改名為疊嶂樓。餞別:以酒食送行。校(jiào)書:官名,即秘書省校書郎,掌管朝廷的圖書整理工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崎L風:遠風,大風。
、谴耍褐干暇涞拈L風秋雁的`景色。酣(hān)高樓:暢飲于高樓。
、扰钊R:此指東漢時藏書之東觀。《后漢書》卷二三《竇融列傳》附竇章傳:“是時學者稱東觀為老氏藏室,道家蓬萊山”。李賢注:“言東觀經(jīng)籍多也。蓬萊,海中神山,為仙府,幽經(jīng)秘籍并皆在也。”蓬萊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漢末建安(漢獻帝年號,196—220)年間,“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詩風骨遒上,后人稱之為“建安風骨”。
、尚≈x:指謝朓,字玄暉,南朝齊詩人。后人將他和謝靈運并舉,稱為大謝、小謝。這里用以自喻。清發(fā)(f。褐盖逍滦惆l(fā)的詩風。發(fā):秀發(fā),詩文俊逸。
⑹俱懷:兩人都懷有。逸興(xìng):飄逸豪放的興致,多指山水游興,超遠的意興。王勃《滕王閣序》:“遙襟甫暢,逸興遄飛”。李白《送賀賓客歸越》:“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壯思飛:盧思道《盧記室誄》:“麗詞泉涌,壯思云飛!眽阉迹盒坌膲阎,豪壯的意思。
、擞[:通“攬”,摘取。覽明月:《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版)作“攬明月”。
、谭Q(chèn)意:稱心如意。
、兔鞒▃hāo):明天。散發(fā)(fà):不束冠,意謂不做官。這里是形容狂放不羈。古人束發(fā)戴冠,散發(fā)表示閑適自在。弄扁(piān)舟:乘小舟歸隱江湖。扁舟:小舟,小船。春秋末年,范蠡辭別越王勾踐,“乘扁舟浮于江湖”(《史記·貨殖列傳》)。
賞析:
這首詩作于安史之亂前不久。李白于742年(天寶元年)懷著遠大的政治理想來到長安,任職于翰林院。二年后,因被讒而離開朝廷,內(nèi)心十分憤慨地重新開始了漫游生活。大約是在公元753年(天寶十二載)的秋天,李白來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行至此,很快又要離開,李白陪他登謝朓樓,設(shè)宴送行。宣州謝朓樓是南齊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李白曾多次登臨,并寫過一首《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李白要送行的李云,是當時著名的古文家,任秘書省校書郎,負責校對圖書。李白稱他為叔,但并非族親關(guān)系。李云又名李華,是當時著名的散文家,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公元752年(天寶十一年)任監(jiān)察御史。獨孤及《檢校尚書吏部員外郎趙郡李公中集序》中記載:“(天寶)十一年拜監(jiān)察御史。會權(quán)臣竊柄,貪猾當路,公入司方書,出按二千石,持斧所向,列郡為肅!笨梢娎钤茷楣俚膭傊、清正和不畏權(quán)貴。這首詩是在李云行至宣城與李白相遇并同登謝朓樓時,李白為之餞行而作。
登樓原文翻譯及賞析3
中秋登樓望月宋朝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中秋登樓望月》譯文
目之所及的淮海海水就好似銀子般泛著白光,彩色的光芒下,蚌孕育著珍珠。
天上的月如果沒有人為他修治,桂樹枝恐怕會撐破月亮。
《中秋登樓望月》注釋
萬道虹光:引用民間傳說。傳說月圓之時,蚌才育珠。
修月戶:傳說月亮是由七寶合成的,人間常有八萬二千戶給它修治。
《中秋登樓望月》簡析
這首詩引用了兩個民間傳說,一是民間傳說珍珠的育成與月的盈虧有關(guān),月圓之時蚌則孕珠;二是民間傳說月由七寶合成,人間常有八萬二千戶給它修治。這樣借傳說詠月,又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話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為迷人。
鐵甕城高聳入云,鄰近青天,白尺高的望海樓好像飛上了鐵甕城與青天相連。揮毫賦詩時江水攜帶著濤聲流到了筆下,不禁想起了三峽,舉杯豪飲時點點帆影映入了酒杯,令人思念六朝。一陣陣號角聲好像催促太陽落山,江面上無緣無故升騰起白色霧氣。坎坷的往事忽然涌上心頭,哪里的景色能讓我賞心悅目呢?不論面對春風還是面對秋月,我的心頭卻感到茫然。
登樓原文翻譯及賞析4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蓱z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直譯
繁花靠近高樓,遠離家鄉(xiāng)的我觸目傷心,在這全國各地多災多難的時刻,我登樓觀覽。錦江兩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鋪天蓋地涌來,玉壘山上的浮云,古往今來,千形萬象,變幻不定。朝廷如同北極星一樣最終都不會改換,西山的寇盜吐蕃不要來侵擾?蓢@蜀后主劉禪那樣的昏君,仍然在祠廟中享受祭祀,黃昏的'時候我也姑且吟誦那《梁甫吟》。
韻譯
登樓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發(fā)傷心;萬方多難愁思滿腹我來此外登臨。錦江的春色從天地邊際迎面撲來;從古到今玉壘山的浮云變幻莫測。大唐的朝廷真像北極星不可動搖;吐蕃夷狄莫再前來騷擾徒勞入侵?蓢@劉后主那么昏庸還立廟祠祀;日暮時分我要學孔明聊作梁父吟。
注釋(1)客心:客居者之心。
。2)錦江:即濯錦江,流經(jīng)成都的岷江支流。成都出錦,錦在江中漂洗,色澤更加鮮明,因此命名濯錦江。來天地:與天地俱來。
。3)玉壘浮云變古今:是說多變的政局和多難的人生,捉摸不定,有如山上浮云,古往今來一向如此。玉壘:山名,在四川灌縣西、成都西北。變古今:與古今俱變。
。4)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這位兩句是說唐代政權(quán)是穩(wěn)固的,不容篡改,吐蕃還是不要枉費心機,前來侵略。唐代宗廣德年間九月,吐蕃軍隊東侵,涇州刺史高暉投降吐蕃,引導吐蕃人攻占唐都長安,唐代宗東逃陜州。十月下旬,郭子儀收復長安。十二月,唐代宗返回京城。同年十二月,吐蕃人又向四川進攻,占領(lǐng)了松州、維州等地。北極:星名,北極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終不改:終究不能改,終于沒有改。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當時和吐蕃交界地區(qū)的雪山?鼙I:指入侵的吐蕃集團。
。5)后主:劉備的兒子劉禪,三國時蜀國之后主。曹魏滅蜀,他辭廟北上,成亡國之君。還祠廟:意思是,詩人感嘆連劉禪這樣的人竟然還有祠廟。這事借眼前古跡慨嘆劉禪榮幸佞臣而亡國,暗諷唐代宗信用宦官招致禍患。成都錦官門外有蜀先主(劉備)廟,西邊為武侯(諸葛亮)祀,東邊為后主祀。還:仍然。
(6)聊為:不甘心這樣做而姑且這樣做。梁父吟:古樂府中一首葬歌。《三國志》說諸葛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借以抒發(fā)空懷濟世之心,聊以吟詩以自遣。“父”通“甫”讀三聲fǔ傳說諸葛亮曾經(jīng)寫過一首《梁父吟》的歌詞
賞析:
這首詩是764年(唐代宗廣德二年)春,杜甫在成都所寫。當時詩人客居四川已是第五個年頭。上一年正月,官軍收復河南河北,安史之亂平定;十月便發(fā)生了吐蕃攻陷長安、立傀儡、改年號,代宗奔逃陜州的事;不久郭子儀收復京師。年底,吐蕃又破松、維、保等州(在今四川北部),繼而再攻陷劍南、西山諸州。詩中“西山寇盜”即指吐蕃,“萬方多難”也以吐蕃入侵為最烈,同時,也指宦官專權(quán)、藩鎮(zhèn)割據(jù)、朝廷內(nèi)外交困、災患重重的日益衰敗景象。
【登樓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杜甫《登樓》原文翻譯賞析01-22
登樓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0-26
登樓原文賞析03-17
登樓原文及賞析02-26
登樓賦原文及賞析03-06
王粲登樓賦原文及賞析11-14
《登樓寄王卿》原文及賞析02-26
登樓原文及賞析合集(8篇)02-26
登樓原文及賞析8篇(熱門)02-27
登樓寄王卿原文及賞析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