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管理十誡讀后感通用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現(xiàn)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管理十誡讀后感通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作者唐納德.基奧,曾是可口可樂總裁。有一次演講,主辦方讓他講講如何才能成功。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和大家談談失敗的經(jīng)歷,就發(fā)表了題為《基奧商界失敗十誡》的一個演講,后來又往這個演講中擴充內(nèi)容,最終成了《管理十誡》這本書。這段敘述讓我想到了吳曉波創(chuàng)作《大敗局》的初衷,一個企業(yè)的成功是無法復制的,但是識別造成失敗的原因,是能讓企業(yè)繞開死亡的陷阱。
我又不是ceo,又不是高管,管理十誡對我有意思,有用處嗎?
一般失敗的描述:“公司沒有能夠創(chuàng)新,公司忽視了創(chuàng)立者的傳統(tǒng),公司做錯了這點,公司沒有做到那點。”但是,公司只不過是構(gòu)建在人的基礎之上的組織而已。公司并不會做錯什么,真正沒能把事做好的只不過是人罷了?磥,十誡都是人容易犯的錯誤。雖然不是公司的領(lǐng)導者,對于普通個體也是有一定警示作用,我們不妨把這本書當做人生征途中的警鐘吧。
第一誡,不愿冒任何風險。
這是一種典型的成功病。隨著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滋潤、富足和舒適,放棄冒險的誘惑也變大了。往往處于市場領(lǐng)軍地位的公司覺得處境太過舒服,就會放棄冒險。
第二誡,思維僵化,我行我素。
當你周圍的環(huán)境已經(jīng)發(fā)生改變,但你依舊我行我素,沒有想過因時而動,那么你肯定會栽跟頭的。我想,這就是所謂的不認死理。“從來不知變通的人就像靜止不動的河水,會讓頭腦生銹的!
第三誡,把自己完全孤立封閉起來。
在任何組織里我們都可以找到一些”好消息“,如果匯報好消息就能進入高管專用餐廳吃午餐,那么肯定會有人興沖沖地跑來向你匯報。人向來喜歡好消息,把自己封閉起來。
第四誡,犯了錯誤,拒不承認,目空一切。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失敗概率的話,那么你可以否認自己判斷并非百分之百準確的這一事實,盡可以狂傲的以為別人什么都不懂。
第五誡,只求發(fā)展,漠視商業(yè)道德。
歸根結(jié)底,所有公司最后的生命線都是信任問題:顧客要相信企業(yè)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正如它所許諾的那樣好,投資者要相信公司的管理層是有能力的,員工要相信公司的管理者能夠兌現(xiàn)承諾。經(jīng)管大師彼得.德魯克的觀點,其實并不存在什么商業(yè)道德,有的只是道德而已,你的生活和工作各個方面并無斷層。如果你在不同的場合會有不同標準的道德觀,那么你就不算一個商人。
第六誡,不用心思考,對該做的事情一知半解。
真正讓我們陷入麻煩的并非那些我們根本不懂的東西,而是我們一知半解的東西。如果你想失敗的話,那就不要花時間去思考;如果你想取得成功的話,那么你就好好花點功夫去思考。思考是你對自己的公司、職業(yè)生涯和人生的最好投資。
第七誡,自己不去把握,完全信賴專家。
對于那經(jīng)常會聽到各種動人的管理咨詢演講的人來說,“關(guān)鍵是要看牛,而不是看人”這項建議是很受用的。
第八誡,行政作風盛行,團隊臃腫。
官僚們都竭盡全力地保護著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因此他們會阻止信息的有效溝通,也會把本來能成的事給你使壞搞砸,這樣就能鞏固他們自己的地位了。
第九誡,信息錯位,溝通不暢。
對員工或者客戶發(fā)出含混不清的信息有損于你的競爭優(yōu)勢,最終還會導致你的失敗。
第十誡,對未來心理恐懼,悲觀主義色彩濃厚。
悲觀主義,將注意力放在失敗上。悲觀主義者總是向我們宣稱世界從來都處于混亂之中,而且一直在走下坡路。但是,我們要活下去,心中就要有希望的火種,我們必須對周圍的人有信心,我們必須相信自己還有明天,有成家立業(yè)、欣賞夕照和一路向前的希望。
【管理十誡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管理的實踐讀后感09-14
管理的常識讀后感10-24
《管理的常識》讀后感10-16
《管理的實踐》讀后感04-04
管理的實踐讀后感03-10
管理書籍讀后感09-23
情緒管理讀后感10-19
《管理的實踐》讀后感05-01
有效的管理讀后感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