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云南陸軍講武堂導游詞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導游,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員進行實地口語導游的基礎和前提。優(yōu)秀的導游詞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云南陸軍講武堂導游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云南陸軍講武堂導游詞1
在昆明的歷史上,曾有兩所神奇的學校,它們彰顯了這座城市的文化形象和歷史地位。一所是云南陸軍講武堂,另一所是聞名中外的西南聯(lián)合大學。它們一“武”一“文”,雙璧璀璨,使昆明這座邊地古城成為那個時代熱血男兒最向往的地方。
當我翻閱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創(chuàng)辦的黃埔軍校的歷史時,我就想起我的故鄉(xiāng),想起另一所著名軍校,它就是云南陸軍講武堂。一提起它,我便肅然起敬。事實上,當黃埔軍校于1924年成立的時候,云南陸軍講武堂已有15年的歷史了。那時,云南陸軍講武堂已招收了18期學員,它的優(yōu)秀師生在1911年10月30日(農(nóng)歷九月初九)的“重九起義”和護國、護法戰(zhàn)爭中,功勛卓著,使得學校聲名遠揚,鼓舞了決心從軍的中國青年,一些外國學子也慕名而來。當廣州黃埔軍校成立時,云南陸軍講武堂師生應邀前往援助建校。據(jù)記載,在黃埔軍校成立時的7人領(lǐng)導小組中,就有講武堂教官王柏齡、何應欽、林振雄,他們分別擔任了黃埔軍校的教務總長、總教官和管理部主任,成了蔣xx出任黃埔軍校校長時的左膀右臂。當時,由講武堂派出的教官,幾乎占了黃埔軍校的“半壁江山”。講武堂的這些教官和畢業(yè)生把云南的成功教學經(jīng)驗帶到了黃埔軍校,甚至還把蔡鍔為講武堂編寫的軍事教材《曾胡治兵語錄》帶入黃埔軍校,作為人手一冊的教科書。后來人們說,黃埔軍校是培養(yǎng)將軍的搖籃,而云南陸軍講武堂則是黃埔軍校的搖籃。
19世紀末,風雨中飄搖的.清朝政府為了維護其統(tǒng)治,曾掀起“洋務運動”,推行“新政”。其中最重視的一項是仿照西法編練“新軍”。由于云南地處邊陲,介于當時英、法兩國侵略勢力之間,形勢十分嚴峻,因此,清朝統(tǒng)治者就把第一批“新軍”建立在云南。為了培養(yǎng)大批新型軍官,云貴總督沈秉壟和錫良于1906年兩次奏請清政府,獲準創(chuàng)辦一所新型的陸軍學堂,即云南陸軍講武堂。1907年,李根源從日本士官學校第6期畢業(yè)后被電調(diào)回云南,投入了籌備云南陸軍講武堂的工作。這是講武堂歷史上值得記憶的一個重要細節(jié):一大批留曰士官學校的進步學生,如唐繼堯、顧品珍、李烈鈞、羅佩金、庾恩旸、謝妝翼、李鴻祥、張子貞、孫永安、葉成林、劉祖武、劉法坤、李萬祥、吳廣仁等等,在日本曾跟隨孫中山先生從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動,加入過同盟會,此時全被李根源吸納進了講武堂。
講武堂開辦之初,軍事訓練基本搬用日本軍!吧形洹钡慕逃齼(nèi)容,以軍事學科為主,普通學科為輔,學制3年。學堂對學員進行刻苦訓練,嚴格管理。學堂還要求學員對老百姓一定要和善禮貌,嚴禁擾民害民。當時,有一個名叫常紹群的學員,有一次在昆明曉東街“福順居”吃飯,結(jié)賬時與店主打了起來。店主哪是常紹群的對手,幾下就被打得鼻青臉腫。事后,店主將常紹群告到講武堂,常紹群因此險些被開除學籍,幸虧他成績優(yōu)良,頗得教官偏愛,幾經(jīng)道歉、檢討,被痛打20軍棍、關(guān)了一個月禁閉之后,才得以回隊訓練。
事實上,講武堂從它誕生的那一天開始,就預示著它是封建王朝一手“培植”起來埋葬自己的掘墓人,是中國近代史上唯一一所從校長、教官到學生都參與打倒封建統(tǒng)治的軍校?梢哉f,從開始籌辦時,講武堂的領(lǐng)導權(quán)就完全被同盟會所掌握,講武堂成了同盟會在彩云之南播撒革命種子的天地。當時,講武堂有47名教職員工,同盟會成員就占了17人,還有革命分子11人。這樣一來,這座軍校實際上成了“云南革命的主要據(jù)點”,成了“團結(jié)西南革命力量的核心”,成了一座革命思想烈焰熊熊燃燒的大熔爐,成了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對于這個巨大而危險的秘密,清政府派來繼任云貴總督的李經(jīng)羲當然也有所察覺。他曾聽人說,講武堂內(nèi)革命黨人多,留下這所軍校是“養(yǎng)虎為患”。李經(jīng)羲為此采取緊急措施,借故于1911年將講武堂總辦李根源調(diào)到滇西籌邊,同時把自己最信任的湖南人蔡鍔請來任協(xié)統(tǒng)(相當于今天的旅長)。讓李經(jīng)羲沒想到的是,蔡鍔更是一個“危險”人物。當時清廷正四處緝拿“康梁亂黨”之一的梁啟超,而蔡鍔正是梁啟超的得意弟子。所以蔡鍔一到云南就迅速與李根源、唐繼堯秘密會合,一起策劃和組織革命活動。
1911年,講武堂一期受過革命思想熏陶的數(shù)百名學員,畢業(yè)后被分配到云南各部隊。為響應孫中山先生在廣州發(fā)動的“辛亥革命”,云南陸軍講武堂爆發(fā)了“重九起義”,成立了以蔡鍔為都督,講武堂主要軍官李根源、唐繼堯、顧品珍任要職的臨時軍政府。之后,講武堂師生又組成北伐軍馳援川、黔兩省起義,促進了各省的相繼反清獨立,結(jié)束了幾千年的封建統(tǒng)治。1912年,以講武堂師生為骨干構(gòu)成的新式滇軍入藏平叛,在溜同江僅憑20xx人的一支縱隊,大敗農(nóng)奴主與英殖民者勾結(jié)的叛軍,創(chuàng)造了無一人傷亡、僅損失9支槍的罕見戰(zhàn)績。1915年,新式滇軍打響了反袁護國的第一槍,兵分兩路入川、粵作戰(zhàn),蔡鍔與李根源、李烈鈞在這場戰(zhàn)爭中,成了赫赫有名的“護國三杰”。
云南陸軍講武堂導游詞2
大家好!在近代云南的歷史上,有一文一武的兩所學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聯(lián)合大學,“武”指云南陸軍講武堂。前者培養(yǎng)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學家、教育家;后者培養(yǎng)一大批杰出的軍事家、革命家。正因為如此,曾經(jīng)是云南陸軍講武堂的學員,后來成為元帥的朱德,稱云南陸軍講武堂是“革命熔爐”。
創(chuàng)辦于近一個世紀前的云南陸軍講武堂,直到現(xiàn)在遺址尚存,并且于1988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就是位于昆明城中心、著名風景區(qū)翠湖西岸承華圃這塊土地上,現(xiàn)今還存在著一幢米黃色磚木結(jié)構(gòu)的四合院的二層建筑。由東、西、南、北四座樓房組成,各樓對稱銜接,并設有通廊,樓端各設拱券門一道。占地面積1390平方米。主樓西南尚存有大課堂(禮堂)和兵器庫一幢。南樓中部設閱操樓,高約15米,寬13米。樓前即當年寬大的操場,不亞于兩個足球場面積,不過已為云南省科技館等高大的建筑所替代。然而,歷經(jīng)
百年風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配上四座長120米、寬10米的四座走馬轉(zhuǎn)角樓的樓房。
云南陸軍講武堂舊址在今云南省農(nóng)展館、省圖書館一帶。現(xiàn)存講武堂的主要建筑,是一院規(guī)模宏大的中國傳統(tǒng)的走馬轉(zhuǎn)角樓式的土、木、石建筑,呈正方形,東、西、南、北樓各約長120米,寬10米,對稱銜接,四角有拱形門洞可出人。南北樓為學員宿舍,南樓中部突起,為閱操樓。今農(nóng)展館一片,是當時的閱兵操場。東樓是辦公室,西樓是學科教室。大樓西北面的平房,是當時的禮堂。解放后,這座建筑經(jīng)多次修繕。
昆明翠湖西側(cè)叫承華圃,有一幢米黃色兩層磚木結(jié)構(gòu)的走馬轉(zhuǎn)角樓式的建筑物。它由四座各長120米的樓房圍成一個方形四合院,院內(nèi)成為操場。
為紀念云南陸軍講武堂在辛亥革命和護國運動中培養(yǎng)出眾多民族英雄和愛國人士的歷史功績,1983年云南陸軍講武堂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被 ___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家好!陸軍講武堂,云南省昆明市的翠湖公園旁邊,有一幢很大的老四合院,這就是成立于1909年的云南陸軍講武堂舊址。云南陸軍講武堂與北洋講武堂(天津)和東北講武堂(奉天,今沈陽)一道,
并稱為中國近代三大講武堂,是為維護清朝統(tǒng)治而成立的。但從這里卻走出了一批在云南辛亥光復起義、護國運動、護法運動、北伐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以及解放戰(zhàn)爭中都發(fā)揮過巨大作用的將領(lǐng):龍云、盧漢、白族抗日英雄周保中、著名軍事家羅炳輝……而第3期的朱德、第12期的葉劍英成為人民 ___的元帥。開國元勛子女重走長征路一行來到昆明時,專程到這里參觀。云南陸軍講武堂是朱德軍事生涯和革命生涯的起點。
朱德的女兒朱敏曾在《我的父親朱德》一書中披露,朱德曾激動地說:“這是我尋找多年的地方!”又說:“我一心一意投入講武堂的工作和生活,從來沒有這樣拼命干過。我知道我終于踏上了可以拯救中國于水火的道路。”在展廳的一幅照片前,羅瑞卿大將之子羅箭一眼就認出年輕時的朱德。他拉著劉太行的手,高興地說:“爹爹對我們很好,我一眼就能認出他來!”劉太行也連著點頭說是。羅箭和劉太行都叫朱德爹爹,因為在延安時期,他們各自的父母經(jīng)常外出征戰(zhàn),他們倆都住在朱德家里,跟朱德及其夫人康克清有著很深的感情。
劉太行說:“我們稱康克清為康媽媽……”展廳內(nèi)擺放著朱德投考講武堂時的花名冊,他的編號為21,分在步兵科,但本是四川人的朱德籍貫寫的卻是云南蒙自。原來,講武堂當年曾有不招收外省學生的規(guī)定,在第一批招生中因為籍貫問題未被錄取的朱德,不得已
在補考中用了“朱玉階”的名字,將籍貫填為“云南臨安府蒙自縣”,才得以順利錄取。這一陳規(guī)直到后來在 ___先生的建議下才被打破。云南陸軍講武堂雖被稱為“云南的黃埔軍!保1924年黃埔軍校創(chuàng)辦的時候,還是從這里抽調(diào)了一批教官來從事籌建和教學工作,黃埔軍校的部分教材也是沿用云南陸軍講武堂的。因著這層特殊的關(guān)系,《黃埔軍校史跡展》曾于去年4月專門在這里進行了展出。在展廳內(nèi),劉太行看到了父親劉元帥1916年3月率眾舉行川東武裝起義時的照片。他高興地對記者說:“我爸爸最喜歡這張照片了。
你看,眼睛多有神。他的眼睛受傷后,別人找他要照片,他就經(jīng)常給人送這張。他送給好多人的照片都是這張!”在這里收藏的唯一一張畢業(yè)證——葉劍英元帥的畢業(yè)證前,應羅榮桓元帥之子羅東進的要求,講解員詳細介紹了當年學員訓練的細節(jié)。聽著講解,大家眼前仿佛浮現(xiàn)出了那個風云年代的場景,耳邊也隱約傳來了當年講武堂的校歌:風云滾滾,感覺他黃獅一夢醒。同胞四萬萬,互相奮起作長城…
大家好!在昆明翠湖邊上,這個巨大的米黃色四合院,就是云南陸軍講武堂保存下來的主要部分,它是1907動工興建的,大門是哥特式的門樓,屬于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寓意著海納百川,廣泛吸收東西方軍事思想。如今的講武堂,還保存著當年起義時用過的武器,墻上還有著講武堂師生唱著它慷慨赴死的軍歌。講解員和車模在唱歌:
風云滾滾,感覺他黃獅一夢醒,同胞四萬萬,互相奮起作長城,神州大陸奇男子,攜手去從軍,但憑著,團結(jié)力,旋轉(zhuǎn)新乾坤。哪怕他,歐風美雨來勢頗兇狠,練成鐵肩但重任。壯哉中國民!
云南陸軍講武堂僅僅存在了26年,然而它總共培養(yǎng)出各類軍事人才將近1萬人。從這些畢業(yè)生中產(chǎn)生了40位上將,72位中將和數(shù)以百計的少將。講武堂還為中國周邊遭受殖民侵略的.國家培養(yǎng)出一大批高級軍事人才。
據(jù)調(diào)查在昆明沒有尋找到一個還活著的講武堂老人,除了年代久遠的因素以外,主要的原因,恐怕還是在戰(zhàn)爭年代里,相當多的講武堂師生為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事業(yè)貢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據(jù)統(tǒng)計,僅僅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講武堂畢業(yè)的將校以上的軍官就犧牲了100多個。
云南陸軍講武堂這塊地方,不僅緊靠著昆明城內(nèi)中心一顆耀眼的明珠—翠湖,而且還由于其綠樹成蔭、湖水清澈、環(huán)境幽雅、鳥雨花香,更使之成為人杰地靈的 ___。云南陸軍講武堂與翠湖兩相陪襯,從而又使之成為人文色彩濃郁的風景名勝旅游之地。
云南陸軍講武堂的創(chuàng)辦與清末新軍的建立有直接的關(guān)系。20世紀初,清政府決定在全國編練新軍36個鎮(zhèn)(師)。地處邊疆的云南,
【云南陸軍講武堂導游詞】相關(guān)文章:
云南景點導游詞-云南導游詞09-02
云南羅平導游詞-云南導游詞07-08
云南滇池導游詞-云南導游詞08-14
云南民族村導游詞-云南導游詞11-23
云南古跡旅游導游詞-云南導游詞06-05
云南旅游導游詞-云南導游詞07-01
云南導游詞11-02
云南名勝古跡導游詞-云南導游詞11-23
云南旅游美景導游詞-云南導游詞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