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導游詞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導游,通常需要用到導游詞來輔助講解,導游詞事實上是一種對旅游景點進行歷史的、文化的、審美的解讀的文體。那么問題來了,導游詞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京的導游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北京的導游詞1
北京海洋館是亞洲第一、世界內陸最大、設施最先進的海洋館。坐落在北京動物園內,南倚長河、毗鄰北京展覽館、天文館和首都體育館,交通極為便利。
北京海洋館,坐落在北京動物園內長河北岸,南倚長河、毗鄰北京展覽館。占地1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集觀賞、科普教育和休閑娛樂為一體,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內陸水族館。該館的總建筑面積達4.2萬平方米,綠化面積達8萬多平方米。場館外形采用了別具一格的“海螺”形狀,色彩以藍色和橘紅色為基本色調,分別代表了神秘浩瀚的海洋和海洋生物無窮無盡的生命力。其內部設計也別具匠心,屋頂均為網架結構,并采用藍色和黃色進行裝飾,將一個蔚藍色的世界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
北京海洋館以“陶怡大眾、教益學生、維系生態(tài)”為宗旨。館內共分六個不同內容的展示場館、分別命名為雨林奇觀、觸摸池、海底環(huán)游、鯊魚館、鯨豚灣和海洋劇院。置身其中,人們不但可以領略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還可親身感受人類與海洋的關系。館內展出各種魚類達數(shù)萬尾,其中海洋觀賞魚類及淡水觀賞魚類近千余種。目前,已有數(shù)萬尾觀賞魚入住了海洋館,并已完全適應這里的新環(huán)境。除觀賞魚類之外,北京海洋館還有一支實力雄厚的海洋動物表演團,其成員是包括海豚、鯨魚及海獅等哺乳類動物。
北京海洋館是國家 4A 級旅游景點,是第十一屆首都旅游紫禁杯最高獎—最佳集體獎的`獲得者,并連續(xù)被評為“首都文明旅游景區(qū)”。自 1999 年 3 月開業(yè)六年多以來,已接待中外游客 700 多萬人次,贏得了中外游客的贊譽。
北京海洋館是多家政府機構授予的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并成為了多家科研機構進行水生生物人工馴養(yǎng)和繁殖研究的基地與宣傳平臺。北京海洋館正憑借自身的資源投身于海洋科普宣傳、水生生物物種保護和研究的事業(yè)中。
北京海洋館,這座規(guī)模龐大的世界級水族館,已經成為北京旅游行業(yè)、中國水族館行業(yè)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北京的導游詞2
后海是指前海、后海、西海三塊水面的什剎海。為了與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區(qū)別,被稱作后三海。后海東起地安門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大街,南起平安大街,北至北二環(huán),總面積146。7公頃,其中水域面積34公頃,綠地面積11.5公頃。這是北京城內720年以前元大都時期的古老水域。后海是13世紀元大都規(guī)劃設計的基本的依據之一,什剎海周邊從元代起就是大都城的繁華商業(yè)區(qū),它當時是漕運的終點,被稱為“北京古海港”,那時沿岸處處是酒樓歌臺、商肆作坊。
后海的街巷結構最早形成于元代,許多建筑年代久遠,具有北京傳統(tǒng)建筑的典型特征。如金絲套地區(qū)的大小金絲胡同,南、北官方胡同和鴉兒胡同、白米斜街、煙袋斜街等。什剎海一帶,有40余處文物保護單位。兩岸依依垂柳掩映著王府和歷代名人故居,有恭親王府、醇親王府、宋慶齡故居、郭沫若故居,什剎海邊的柳蔭街曾住過十大元帥中的八位。這里寺廟林立,素有“九庵一廟”之稱。后海是老北京久負盛名的消夏、游玩場所。史書記載,暑夏時節(jié),藕局、茶社、食品、商攤和曲藝等各式攤棚沿岸而設,吸引著仕宦官家、文人雅士、平民百姓紛至沓來,場面盛極一時。
如今,銀錠橋邊有百年老店“烤肉季”和“爆肚張”,還有“孔乙己”。西海岸邊的`魚生、茶道、船餐,讓食與樂調和,難怪都市人都蜂擁而至。小橋流水,江南人家,一碗清羹,一匙雅味。還有那些藏匿在胡同中的小吃,隨處散發(fā)的爆肚、鹵煮味道,流竄著誘人的豆汁酸……
北京的導游詞3
北京孔廟(19張)元大德六年(1302)建,大德十年建成。明永樂九年(1411)重建。宣德、嘉靖、萬歷年間分別修繕大殿,添建崇圣祠,清順治、雍正、乾隆時又重修,光緒三十二年(1906)升祭祀孔子為大祀,將正殿擴建。孔廟雖然經過歷代重修,但其結構基本上仍然保存元代風格。門內院落共有三進,中軸線上的建筑從南向北依次為大成門、大成殿、崇圣門及崇圣祠。有元、明、清三代的進士題名碑198塊,為研究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重要文獻資料。孔廟從1920年起對外開放,供人游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后為首都博物館。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北京城內東城區(qū)國子監(jiān)街。占地2.2萬平方米。歷代多次重修,為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筑,又名"先師廟"。廟坐北朝南,大門稱先師門,仍保持元代風格。前有琉璃壁及下馬碑,進門東西有碑亭、神廚、神庫等,并立有元、明、清三代進士題名碑118方,題刻歷代進士5萬多名。進大成門至第二進院,正殿名大成殿,為孔廟主體建筑,面闊9間,進深5間,黃琉璃筒瓦重檐廡殿頂,殿前月臺三出陛,殿內供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殿前有600余年樹齡的古柏一株,名"除0柏",亦名"觸0柏"。有古井一口,清高宗賜名"硯水湖"。大成殿后有崇圣祠,自成院落,為祭祀孔子先祖之地。今辟為首都博物館,展出北京地區(qū)出土的歷代珍貴文物。
北京安定門內有條國子監(jiān)街,又名成賢街。這條街共有4座原汁原味的清代一間式彩繪木牌樓,是北京保留牌樓最多最完整的`一條街。街道兩旁槐樹成行,濃蔭蔽日,槐花飄香。北京孔廟就坐落在這條街的東端。
北京的導游詞4
各位旅游朋友,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小導游,名叫吳治臣,大家叫我吳導好了今天由我?guī)Т蠹覅⒂^圓明園。
中國清代大型皇家御苑遺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東部。占地約350萬平方米。由圓明、長春、萬春三園組成。總平面呈倒置的品字形。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雍正、乾隆年間陸續(xù)擴建。到乾隆三十五年(1770)已基本建成。嘉慶、道光、咸豐時也有所增建。咸豐十年(1860)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英法聯(lián)軍大肆劫掠園內的陳設和珍寶。放火燒掉了這座聞名世界的園林。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lián)軍攻占北京。圓明園又遭當?shù)伛v軍、宮監(jiān)以及附近的地痞惡霸的洗劫。此后的.多年間。殘存下來的木料石材、文物雕刻不斷地被拆毀、盜運到各地。圓明園匯集江南名勝之景。構筑各類木石橋100多座。園林景區(qū)160多處。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是當時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園林。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現(xiàn)僅存山形水系以及圓明園內的大宮門、正大光明殿、九洲清宴、安佑宮等遺址和萬春園的正覺寺、長春園西洋樓的殘存石雕。從建筑遺址的平面看。有工字、口字、田字、井字、偃月曲尺等形狀的殿宇以及四角、六角、十字、方勝圓檐和流杯等亭。正覺寺在萬春園南面正中。是唯一保存下來的一組建筑物。寺坐北朝南。原建筑有山門、鐘、鼓樓、天王殿、正殿及東西配殿、八角亭和後樓。東跨院有禪堂。現(xiàn)僅存山門、東西配殿、八角亭等。
好,現(xiàn)在自由活動,請不要亂扔垃圾。
北京的導游詞5
女士們、先生們:
進了故宮,大家首先看見的就是人……為什么這么多人來到那里呢因為明朝永樂年間,一百萬勞工花了十四年的時間修筑起來的故宮是世界是最大的宮殿,十分有名,每一天都有數(shù)萬名游客來那里觀光。
故宮的面積約是天安門廣場的兩倍,比凡爾賽宮殿還大,是日本平安神宮的十倍左右。故宮的歷史開始于570年前,請大家把思緒拉回到570年前來游覽故宮吧!
這個建筑是故宮朝南的正門,叫作午門。午是正晌午時的午,是位于正中的意思。午門的下頭,有五個拱門,正中間的門僅有皇帝才能出入,即使地位很高的大臣,也只能使用兩側的門;地方上的諸候只能使用最兩端的小門。這些都是根據身份,等級來嚴格規(guī)定的。過去,僅有皇后在結婚的時候,才能從午門進入一次,其它女性一律禁止出入午門。當然此刻是誰都能夠進啦。過去對皇帝的心腹都是這樣嚴厲,一般百姓就更不用提啦。連靠近故宮都不行。所以,這個故宮又被稱作紫禁城。紫是紫色的.紫。過去有天帝之子,老子住的地方當然也得是紫色的宮殿才中!于是,用了個紫字。禁就是禁止入內的禁字,也就是禁止隨便進放的意思。
這正中的路是皇帝專用的。這條可是故宮的中軸線,也是整個北京城的中軸線。北京的主要建筑大多都沿著這個中軸線而建,兩邊的建筑也多是對稱的;实鄣膶m殿位于這中軸線的中間,顯示著”普天之下,唯我獨尊”。這條路是用大理石鋪成的。請看,這大理石路比兩邊的路高出一塊兒來。當皇帝將走這段路時,還要在上頭鋪上地毯之類的東西,這樣就高了。所以縱然皇帝身材短小,在這上頭一走,也顯得高大偉岸!
皇帝是了不起的”爺們兒”,這中間的門也是了不起的”爺門兒”。每當皇帝經過這中間的門時,都要敲響大鐘、大鼓伴奏才行。皇帝就這樣邁著步子: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真戳威嚴無比!皇帝打心眼兒里感覺到:看!還是老子偉大!下頭,我們大家也假裝當回皇帝,體會一下皇帝走路的感覺吧!
那邊有鶴和龜,”千年仙鶴,萬年龜”,是長壽的象征?墒,中國和日本不一樣,是顛倒過來說的,叫作”萬年仙鶴,千年龜”。為什么說法不一樣呢大概是過去日本的留學生在中國學了詞句之后,乘船歸國途中,由于船的顛簸使頭腦產生混亂,記顛倒了。還有許多例子,如:日本講良妻賢母,中國講賢妻良母;日本講平和,中國講和平;日本講—法政大學,而在中國叫作政法大學。文章的意思完全一樣,但只是順序不一樣,大概就是乘船顛簸所致。那鶴和龜不單是一種裝飾物,也是一種香爐。它們的背都蓋著蓋兒,每當大典時,就把蓋掀起來,放入檀香燃燒,那煙就從它們的嘴里緩緩溢出,就好像它們都在吞云吐霧一樣。
請大家從石臺上回頭看廣常我們進了故宮之后還沒有看見過樹。為什么在這么寬闊的地方連一樹都不種呢……不是為了防止暗殺,而是為了制造氣氛。如果種了樹,郁郁蔥蔥一片綠,鳥兒在上頭又唱又叫的,就會呈現(xiàn)出生活的氣息。如果不種繹,就會產生莊嚴的氣氛。我們來想像一下:過去大臣、諸候要見皇帝時,全都得從天安門走著進來,走在寬闊的路上看著高大的建筑,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大臣、諸候就會越走越感到壓力沉重,當走到皇帝面前時,就會自然地雙腿打著哆嗦跪下來了。
中國歷史上最終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三歲時當上皇帝的,他即位時的御座就在太和殿的正中。此刻開始五分鐘自由活動,五分鐘后在那涼快的地方集合。
北京的導游詞6
大家好,我是天天向上旅游團的導游,我姓張,大家叫我張導就可以了。我們這次去的地方是首都北京的頤和園。
頤和園到了,大家下車吧,請跟隨我的腳步去頤和園的景點游賞。我們進了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大家應該疑惑了吧,怎么望不見盡頭呢?告訴你吧,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動物……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不知不覺間,我們走完了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大家請往上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fā)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大家快點登萬壽山!我們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正前面,就是昆明湖,有人說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也有人說昆明湖綠得像一塊碧玉。有的人說的更玄,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在湖面上不留一點兒痕跡。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遠看昆明湖,不如我們近看昆明湖,我們快點下來吧。
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兩岸栽著數(shù)不清倒垂的楊柳。湖中心有個小島,從遠處眺望,島上一片蔥綠,我們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我們所在的橋上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上千只小獅子,姿態(tài)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現(xiàn)在大家開始自由活動吧,不過要做文明游客,不準在昆明湖釣魚,不準在石柱上刻“XXX到此一游”。如果你對我的這次服務有什么意見或建議,請撥打天天向上旅游團的電話進行反饋,謝謝大家。
北京的導游詞7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姓張,大家可以叫我張導游,現(xiàn)在我來介紹一下頤和園的名勝古跡。
首先我介紹一下頤和園,頤和園在1750年開始建造,1764年建成,面積290公頃,水面約占四分之三。
其實清漪園在1860年被焚毀,1866年重建,改名叫頤和園。
大家看,頤和園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水面全園的四分之三。集中了全國園林藝術的精華,構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她的長達728米的`長廊,長廊和廊中的繪畫本身就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另外她還起到了將園內各個景點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的作用,烘托出園林整體的美。
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位置是頤和園的第三個特色景區(qū),她的后湖景區(qū),依靠后湖使萬壽山形成三面環(huán)水的格局,后湖起到了觀賞游覽和防火的三個功能,特別是將防火功能巧妙地園林設計巧妙地結合,其作用類似于城墻四周的護城河。
下面大家分散活動,注意不亂丟垃圾,不要吐口水,要保護環(huán)境。
北京的導游詞8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國家體育館“鳥巢”。我們今天要進入這里
"鳥巢"體育場外殼采用可作為填充物的氣墊膜,使屋頂達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陽光可以穿過透明的屋頂滿足室內草坪的生長需要。比賽時,看臺是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變化的,可以滿足不同時期不同觀眾量的要求,奧運期間的20xx0個(收集)臨時座席分布在體育場的最上端,且能保證每個人都能清楚的看到整個賽場。入口、出口及人群流動通過流線區(qū)域的合理劃分和設計得到了完美的解決。
你們知道“鳥巢”象征意義嗎?還是我來告訴你們吧!
很多看過“鳥巢”設計模型的人這樣形容:那是一個用樹枝般的鋼網把一個可容10萬人的體育場編織成的一個溫馨鳥巢!用來孕育與呵護生命的“巢”,寄托著人類對未來的希望。
整個體育場結構的組件相互支撐,形成網格狀的構架,外觀看上去就仿若樹枝織成的鳥巢,其灰色礦質般的鋼網以透明的膜材料覆蓋,其中包含著一個土紅色的碗狀體育場看臺。在這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鏤空的手法、陶瓷的紋路、紅色的燦爛與熱烈,與現(xiàn)代最先進的鋼結構設計完美地相融在一起。
鳥巢整個建筑通過巨型網狀結構聯(lián)系,內部沒有一根立柱,看臺是一個完整的沒有任何遮擋的碗狀造型,如同一個巨大的容器,賦予體育場以不可思議的戲劇性和無與倫比的震撼力。這種均勻而連續(xù)的環(huán)形也將使觀眾獲得最佳的視野,帶動他們的興奮情緒,并激勵運動員向更快、更高、更強沖刺。在這里,人,真正被賦予中心的地位。[好考試整理]
我再來講一下“鳥巢”的節(jié)省資源之處.
設計并搭建“鳥巢”不易,要讓“鳥巢”在未來的日子里充滿生機與活力更為不易。據介紹,“鳥巢”設計之初和深化設計的過程中,一直貫穿著節(jié)儉辦奧運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在滿足奧運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慮永久設施和臨時設施的平衡。按照要求,“鳥巢”共設10萬個座席,其中8萬個是永久性的,另外兩萬個是奧運會期間臨時增加的。
在此基礎上,設計中將“鳥巢”的功能與周圍地區(qū)日后定位乃至整個城市的中長遠發(fā)展規(guī)劃結合起來考慮。根據已確定的規(guī)劃方案,“鳥巢”所在的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qū)賽后將成為一個集體育競賽、會議展覽、文化娛樂、商務和休閑購物于一體的市民公共活動中心。作為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將成為北京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在相當長時期內,也將成為參觀旅游的熱點地區(qū)。同時,“鳥巢”在設計建設中,還在場地和空間的多功能上下了很大功夫,以提高場館利用效率,除能夠承擔開幕、閉幕和體育比賽外,還將滿足健身、商務、展覽、演出等多種需求,為成功實施“后奧運開發(fā)”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的國家體育場將采用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是北京奧運的三大主題,此次尚德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落戶“鳥巢”,將清潔、環(huán)保的太陽能發(fā)電與國家體育場容為一體,不僅是對北京奧運會三大主題的極好體現(xiàn),同時對于提倡使用綠色能源、有效控制和減輕北京及周邊地區(qū)大氣污染,倡導綠色環(huán)保的生活方式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和良好的示范效應。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技術目前處于世界先進水平,該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是由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自主研發(fā)并向國家體育場獨家提供,安裝在國家體育場的12個主通道上,總投資1000萬元人民幣,總容量130千瓦,對國家體育場電力供應將起到良好的補充。
好了,現(xiàn)在請大家自由參觀。
北京的導游詞9
北海公園位于北京市中心區(qū),城內景山西側,在故宮的西北面,屬于中國古代皇家園林。這里原是遼、金、元建離宮,明、清辟為帝王御苑,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綜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之一,1925年開放為公園。是中國保留下來的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園林。
北海公園以神話中的“一池三仙山”,構思布局,形式獨特,富有濃厚的幻想意境色彩。對啦,關于“一池三山”還有個故事呢!戰(zhàn)國時代傳說,渤海東面有"蓬菜"、"瀛洲"、"方丈"3座仙山,山上住有神仙,藏有長生不老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派方士徐福等帶童男女數(shù)千人,渡海找3座"仙山",尋長生不老藥,未果;便在蘭池宮建百里長池,筑土為蓬菜山,刻石為鯨,長200丈。到了漢朝,漢武帝重蹈覆轍,仍未找到仙山,于是降旨在建章宮后挖一個大水池,取名"太液池"。將挖出的'泥土的池中堆了3座山,象征蓬菜、瀛洲、方丈3座仙山。此后歷代皇帝都在宮殿附近建"一池三山"。北海園林依這個傳統(tǒng)而建的,瓊島如"蓬菜",團城為"瀛洲",中海犀山臺似"方丈"。
北京的導游詞10
親愛的游客們,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張,可以叫我小張,也可以叫我張導。請不要在墻上、古代物品上刻畫,也不要亂扔垃圾哦!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它是明代和清代的'皇宮,也是世界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被譽為五大宮之首。
故宮開始建造于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406年至1420年。
你們看!故宮的四個漂亮的大門,我來告訴你它們的名字吧!正門名為午門,俗稱五鳳樓。午門一般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呢!狀元、榜眼和探花的人只可以從此門出入一次。后門“神武門”,明朝為“玄武門”,因為玄武是古代四神獸之一。清代康熙年間因避諱改為“神武門”。“東華門”與“西華門”是個“對門”門外設有下馬碑石,門內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橋一座,橋北還有三座門。
快點兒,快點兒,快點兒去太和門吧!太和門里有三座大殿,分別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你們自己去看看吧!二十分鐘之后記得回來找我哦!
看!那兒是內廷,內廷就是皇帝、皇后和妃子們生活的地方?烊タ纯窗!因為內廷比較長,所以拿著你們手中的地圖,三十分鐘后我們在御花園里碰面哦!
御花園里鳥語花香,草木茂盛。各位家長注意孩子的安全,不要讓他們爬假山。還有不要折鮮花和小草哦!
哦,我們到出口了。好了,我們這次的故宮游玩到此結束了。如果下次還想來北京故宮要記得找我哦!在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哦!
北京的導游詞11
各位游客,大家好!
歡迎大家到北京來作客,我叫方芳,大家可叫我方導。今天我將帶領各位去游覽世界聞名的故宮,希望我們能度過一段快樂的時光。
故宮是我國最大、最完整的皇宮,在世界上堪稱最為壯麗的古代建筑群,己有近600年的歷史。
故宮是我國明、清兩代24個皇帝的皇宮,故宮的建筑布局分為外朝和內廷。外朝是皇帝舉行大典和召見大臣的主要場所。其中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三大殿,文華殿和武英殿分立兩側。內廷是皇上處理日常政務和后宮嬪妃及幼年的皇子居住、游玩、奉神的地方。
故宮共有9000多間宮殿,雕梁畫棟,殿宇輝煌,極盡華麗威嚴。故宮是我國古代建筑大師和能工巧匠非凡技術和豐富相象力的結晶。如:太和殿中有72根支柱,其中6根支柱是鍍金的,上有金龍盤繞。透過欄桿往大殿里瞧,你們會瞧見大殿里金碧輝煌。寶座是鍍金的,扶手是鍍銀的.,4個香爐是用香木做的,真是富麗堂皇。太和殿后是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休息的地方。最讓你們驚嘆的是保和殿后的一塊石雕。石雕長16.57米,寬3.07米,厚1.7米,有200多噸重。上面雕著波濤洶涌的大海,騰云駕霧的飛龍。故宮真不愧為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呀!
現(xiàn)在我給大家兩個小時的自由參觀時間。請大家面對我們祖先留下的這些文物時,要格外珍惜,小心,不要損壞,大家可以用照相機照下自己喜歡的部分。還有,除了照片,你什么也別帶走,除了身影,你什么也別留下。
我們該回去了,希望大家喜歡北京,有機會再來北京參觀其它20處文化遺產。
北京的導游詞12
大家好!
我是本次導游XXX,大家必須都明白北京的故宮吧沒錯!北京故宮是享譽世界的歷史遺產,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世界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它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接下來就讓我?guī)Т蠹胰ビ斡[一番吧……
由天安門進入,穿過一片青磚鋪地的廣場,便到達紫禁城的正門——午門。
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午門俗稱五鳳樓,穿過午門,有廣闊的大庭院,在3萬多平方米開闊的庭院中,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
到了太和門,就進入了故宮的“外朝”,故宮的建筑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
過橋經過太和門便是雄偉的太和殿。這座殿堂有著一段曲折的故事,聽說它被天火焚毀過三次,也修好過三次,并且更神奇的是整座宮殿的建造居然沒有一顆釘子!
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后三宮為中心,兩翼為養(yǎng)心殿、東、西六宮,繞過內廷,我們最之后到了御花園,御花園里栽滿了奇花異草。一路走來,會聞到一陣陣淡淡的花香。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所。
游覽故宮,能夠從天安門進,也能夠由后門——神武門進經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穿過乾清門,便進入內廷,內廷分中路、東路和西路三條路線。如果是半日游,這三條路線只能游一條,一般可走中路。走中路可看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嬪妃所住的地方和御花園。
一般來說,用半天時間游故宮,比較吃力,想要知識更廣,大家就再細細去游賞吧!
北京的導游詞13
大家好!今天咱們一起來到了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天壇。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祭祀建筑,建于明代永樂十八年,也就是1420_年。
現(xiàn)在請大家跟隨我從北門進入。一進門大家就可以看見四排整整齊齊的綠松樹,中間這兩排是龍柏,兩旁則是高大的松柏。走過門洞,走上臺階,就是著名的祈年殿。祈年殿四周的圍墻是方方正正的,而祈年殿本身從下至上都是圓形的,這代表了“天圓地方”。殿中有28根柱子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最長也是最精美、紅色雕金的四根柱子,位于中央,叫“龍柱”,又叫“通天柱”,代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第二種是位于中圈朱紅色的十二根柱子,叫“金柱”,代表一年中的十二個月。第三種是位于外圈與殿身成一體的十二根巨柱,叫“檐柱”,代表一天中的十二個時辰。第二種加第三種24根柱子代表了一年中的24個節(jié)氣,三種總共28根柱子代表了28個星宿。殿里有八把椅子意味著有八個皇帝,前面放著他們的`牌位。殿中有上貢的牛,桌上還有許多食物,都是用來祭祀的。等祭祀完成后就要把牛羊等動物放到殿外的燔柴爐里燒掉。
接下來我們要從祈年殿南門直走先去皇穹宇和回音壁,不過遺憾地告訴大家,由于以前有人不愛惜公物遺產,在回音壁上亂涂亂刻,現(xiàn)在已經用鐵柵欄封上了,希望大家參觀游覽時要愛護公物遺產。之后我們再去圜丘,大家可以站在天心石上吼兩嗓子,聲音可非同一般呀,一定是又濃厚又洪亮。
現(xiàn)在我們就出發(fā)了……
北京的導游詞14
天壇在北京市東南部,崇文區(qū)永定門內大街東側。占地約270萬平方米,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今日天安門東側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就是當年皇帝祭祖的地方,西側的中山公園是祭祀豐收神即五谷耕地之所。
在整個北京城里,北有地壇祭地,南有天壇祭天,東有日壇祭太陽,西有月壇祭月亮,其中天壇最為光彩奪目、氣宇非凡。天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豐登之場所。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墻兩重,形成內外壇,壇墻南方北圓,象征天圓地方。主要建筑在內壇,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墻相隔。圜丘壇內主要建筑有圜丘壇、皇穹宇等等,祈谷壇內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著名的祈年殿在最北方,這是天壇內最宏偉、最華麗的建筑,也是想象中離天最近的地方。祈年殿的上下三層屋頂,均用深蘭色琉璃瓦鋪蓋,象征天色。
壇面除中心的太極石是圓形外,外圍各圈均為扇面形,數(shù)目也是陽數(shù),象征九重天,天帝的牌位就安放在太極石上,象征著天帝高居九重天之上。圜丘壇的附屬建筑有皇穹宇及回音壁。如果說天安門城樓已成為中國的象征,那么,天壇祈年殿就是北京這座不朽名城的象征。的`確,這座無與倫比的建筑是智慧和文明的結晶,在通高38米、直徑30米的體積內,容納了如此豐富的學問。
同時,她也是中國木結構建筑的頂峰,僅憑木榫交結,斗拱支架,全用木材就完成了這一驚世杰作。天壇另一美妙絕倫之處,是奇妙的回聲。站在圜丘壇的中心叫一聲,你會聽到從地層深處傳來的明亮而深沉的回響,這聲音仿佛來自地心,又似乎來自天空,所以人們?yōu)樗×艘粋充滿神秘色彩的名字:“天心石”。在皇穹宇的四周有一道厚約0.9米的圍墻,你站在一端貼著墻小聲說話,站在另一端的人只要耳貼墻面就能聽得異常清晰,并且還有立體聲效果,這就是“回音壁”。這證明500年前的中國人已經能夠運用聲學原理。
北京的導游詞15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們將要游覽的是中外聞名的故宮博物院。故宮位于北京市區(qū)中心,是明清兩朝的皇宮。故宮又名紫禁城,它是中國保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皇宮建筑群。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故宮的歷史沿革。
明朝的永樂皇帝通過“靖難之役”,從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手中奪得了皇位,定都南京。因南京朝臣大多數(shù)是朱允炆的舊臣,永樂皇帝惟恐這些朝臣對自己不服,再加上當時北方蒙古人經常南侵,于是永樂皇帝決定遷都北京。
明永樂四年即公元1406年,明成祖朱棣下詔,正式啟動北京工程的建設,動用工匠23萬,民夫百萬,于永樂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工程竣工。永樂十九年元旦吉日,明成祖朱棣于奉天殿受朝賀,紫禁城正式啟用。公元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繼續(xù)沿用明朝的宮殿,并且對部分地區(qū)進行了較大規(guī)模的改造:如文淵閣、寧壽全宮、南三所、齋宮、毓慶宮等建筑。
尤其是清廷特別重視防火,并且財務了多種措施:如改造了建筑中的防火結構、建立了專門的消防機構即火班、配備了消防器材等。明清時期紫禁城的主要作用是:自明成祖朱棣到思宗朱由檢,共有14位皇帝,清朝自世祖福林到遜帝溥儀,共有10位皇帝,明清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起居、治理國家。
清宣統(tǒng)三年(1911),末代皇帝溥儀推諉,根據民國政府所允“關于清帝遜位后優(yōu)待條件”,清廷皇室成員仍可居住紫禁城內廷,民國十三年即公元1924年馮玉祥發(fā)動“北平政變”溥儀才搬出故宮。民國二年即公元1913年袁世凱在紫禁城舉行了大總統(tǒng)就職典禮。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成立典禮,紫禁城正式對社會開放,解放以后我國政府曾花費巨資對紫禁城進行維護和修繕。1961年紫禁城成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輩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今日的紫禁城以它新的面貌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故宮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其特點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首先它是一座完整的皇宮遺址博物館,其次它是一座包羅萬象的綜合藝術博物館,第三它還是集中國古代建筑之大成的古代建筑博物館。
故宮為什么又叫“紫禁城”呢?紫禁城的“紫”指的.是紫微垣。古代天文學家將天體分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三垣是指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居天體中央,共有恒星15顆,北極星又是紫微垣的中心,稱為“紫宮”。這組恒星被認為是“運乎中央,臨治四方”的天帝所居,人間的皇宮應天象而建,所以紫禁城是“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的格局,與天宮相類。所以人間皇帝的居所冠以“紫”字;“禁”是指皇家禁地,萬民莫入之意,所以北京皇宮名之為紫禁城。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的中軸線上,其建筑布局突出了一條明顯的中軸線,主要建筑都在其上,紅磚墻,黃色琉璃瓦、青白石基座體現(xiàn)出了皇家的氣勢,突出了皇權的至高無上。紫禁城內由前朝、后廷兩部分組成。紫禁城有四座門,分別是南為午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紫禁城內以乾清門前的小廣場為界,南面是前朝部分,北面是后廷部分。紫禁城背靠“鎮(zhèn)山”,左為太廟,右為社稷壇,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共有宮殿房舍8704間,是1973年統(tǒng)計的數(shù)字,周圍是10米高的城墻和52米寬的護城河拱衛(wèi)著皇家的宮殿。紫禁城的四角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構成的精美的角樓。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午門及午門前的廣場。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因其位于紫禁城的午位即正南方,故稱午門。由北向南鳥瞰午門平面呈“凹”形。午門城臺正中建筑為重檐廡殿頂城樓,_開間,通高35米,兩觀城臺上建連檐通脊明廊各13間,明廊南北各有一座鎏金寶頂?shù)乃慕菙尖崇樓與正中城樓連成一氣,俗稱“五鳳樓”;实塾H祀壇廟出午門時鳴鐘,祭享太廟時擊鼓。午門面南,正面三間,兩觀下東西側另開左掖門、右掖門,東西向。
午門南面正門三間,北面則為大門五間,人稱這種規(guī)制叫“明三暗五”。
午門的出入規(guī)制是怎樣的呢?在封建時期這里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午門正門專供皇帝出入,皇后大婚時可以從這里進入,三品以上文武官員出入左(東)門,宗室王公出入右(西)門。左右掖門平時不開,只有上大朝時,三品以下文武百官分東西班次由掖門出入。殿試時貢士按名次單數(shù)走左掖門,雙數(shù)走右掖門。舉行傳臚大典時貢士亦按名次分單雙數(shù),由鴻臚寺官員分左右掖門引人。大傳臚后,進士中一甲進士狀元、榜眼、探花可由午門正門出宮以示褒揚。明清兩朝在午門前舉行兩類活動,一類是逢年過節(jié)與官民同樂的活動。
另一類是正式的典禮,清朝主要是凱旋獻俘禮和頒朔禮。凱旋獻俘禮是朝廷在重大軍事行動中取得勝利后,為了安民心、振國威舉行的慶典活動。屆時皇帝會親臨午門。清乾隆年間為平定準噶爾等地的叛亂曾在這里舉行過四次獻俘禮。獻俘禮在“五禮”中屬于軍禮范疇。再有一項正式的典禮也就是頒朔禮,頒朔禮就是皇帝頒布第二年歷書的典禮。
頒朔禮于孟冬一日在午門前舉行。舉行典禮之前欽天監(jiān)的官員算出第二年的朔望日,規(guī)定每日宜忌事項,制成歷書稱“時歷書”,清乾隆皇帝為避名諱將“時歷書”改為“時憲書”,民間俗稱黃歷。時憲書通過午門前舉行頒朔禮頒布天下遵照實行。明清兩朝的時憲書也頒給蒙古、琉球、占城等周邊的國家,顯示出泱泱大國的天子國威。
午門廣場是名朝實施“梃杖”的地方。梃杖就是對在朝廷上違逆了皇帝意志的大臣用棍子打的刑罰。明朝成化年以前,梃杖只是有象征性,并非真打,示辱而已。后來逐漸變成真打。處罰地點在午門外御路西墀下,即御路西邊的空地。因五行中東主生,西主兇,故處罰地點在御路西墀下。其中有兩次梃杖轟動朝野,一次是明武宗朱厚照南巡被大臣阻止,一次被打158人,打死15人;另一次是明世宗朱厚驄為了自己父母尊號的問題發(fā)生的“大禮儀”事件,梃杖134人,打死17人。而到了清朝就沒有了這種制度。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午門前的廣場。午門前有兩座值房,它是侍衛(wèi)值班的地方。清朝時對皇宮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十分重視,并且制定了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其中有門禁制定、宿衛(wèi)制度、門鑰制度、合符制度等。午門的兩闕南側東西各有朝房3間,是王宮們的朝房,現(xiàn)在是故宮的售票處,朝房南側東邊是闕左門,它是皇帝去紫禁城東側的太廟祭祀祖先時所走之門。朝房南側西邊是闕右門,它是皇帝去紫禁城西面的社稷壇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時所走之門。再向南是連檐通脊朝房各42間,明清時期這里是六科廊,“六科”是古代官署名。
明代始設,即吏、戶、禮、兵、刑、工六科。每科置都給事中一人,除擔任天子侍從外,還進諫言和監(jiān)察六部之舞弊,辦理上奏和調整赦令等事,其權頗重,F(xiàn)在這里的部分房舍被辟為展館。六科廊南邊東側是太廟右門,西側是社稷壇左門,廣場的最南邊是端門。端門是紫禁城的前導門,現(xiàn)在對公眾開放,城樓上面不定期舉辦各種展覽,游客可以登上城樓穿上古裝拍照留念。
各位朋友,紫禁城的概況和午門前的廣場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
【北京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北京導游詞03-10
北京導游詞08-05
北京龍慶峽導游詞08-01
北京景點導游詞04-10
北京長城導游詞05-07
北京龍慶峽導游詞04-05
北京頤和園的導游詞04-13
北京鳥巢的導游詞03-11
北京孔廟導游詞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