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刀鋒》讀后感600字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刀鋒》讀后感6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本書的書名叫《刀鋒》(the Razor’s Edge),作者是英國人,毛姆。Razor是剃須刀的意思。
書的封面上寫著這樣一段話:“我要走遍世上每一條路,度過深沉的悲傷,莫名的哀愁,無盡的喜悅,只求放手一博體驗人生,追求靈魂中的星辰。”如果你對刀鋒這本書名不是太熟悉的話,那么你對《月亮和六個便士》這本書一定了解,對,是同一個作者——毛姆。毛姆是英國著名作家,一生著作頗豐。上網(wǎng)百度了毛姆的生平簡介,從小父母雙亡,寄養(yǎng)在童年不幸的經(jīng)歷對他后來的影響很大。
《刀鋒》這部作品描寫一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美國青年飛行員拉里·達雷爾。在軍隊中,拉里結識了一個愛爾蘭好友,一位飛行員。這個好友非常勇敢,置生死于度外。在一次遭遇戰(zhàn)中,因為救拉里而中彈犧牲。拉里復員后,被當作英雄,有漂亮的未婚妻伊沙貝爾,有親友為他提供的遠大前程的工作,美好生活正在敞開懷抱等待他,但拉里并不快樂,他選擇逃避這“美好生活”,他的“游手好閑”令周圍所有人不解。朋友之死使他受到強烈的震撼,死亡使拉里對生命有了獨特體驗,他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他開始追問生命的意義,人存在的意義,對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為什么有惡和不幸,最終在印度領悟人生的真諦,因此,這本書帶有東方文化的背景。這得益于作者——毛姆一生喜歡游歷,足跡踏遍世界各地,深諳東西方文化。他以哲人的睿智洞察到西方社會中現(xiàn)代人的精神危機可以在東方文明中找到治愈良方: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使工具理性走向極端化,追求高效率使手段成為目的,而人則異化為達到目的手段;西方文明所崇尚的主流價值觀成為窒息人生命和個性的枷鎖;而東方文化和宗教中通過求諸內(nèi)心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追求自我完善等思想所關注的是人本身存在的價值,強調(diào)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人是人的最高本質(zhì)。
艾略特是小說中的另一中心人物。如果說拉里是經(jīng)東方文化啟迪而開化的明白人,艾略特則是終身執(zhí)迷不悟的可憐蟲。毛姆無時無刻不把這兩人進行對比,其目的是將東西方文化的優(yōu)劣短長進行觀照,其敘述語調(diào)也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對拉里是由衷的褒獎,對艾略特則是辛辣、尖刻的諷刺。艾略特極其聰明,他削尖腦袋鉆入上流社會,靠權謀、手腕討得上流社會體面人士歡心而站穩(wěn)腳跟,他從不放過任何商業(yè)機會,他不動聲色地向上流社會附庸風雅的達官顯貴推銷形跡可疑的古董名畫,并因此而暴發(fā)起來。艾略特是當今商業(yè)社會一個典型的功利主義者,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一切信奉交易原則,而這一切不過是過眼煙云。艾略特的人生悲喜劇說明靠名利等身外之物來證明人生價值的想法是極其愚蠢的。
這本書還要細細品讀,才能更深刻地體會書中的諸多哲學精神。
【《刀鋒》讀后感600字】相關文章:
刀鋒讀后感06-23
《刀鋒》讀后感07-23
《刀鋒》讀書心得05-28
《刀鋒》讀后感8篇07-15
2024年火藍刀鋒的語錄集錦34條01-03
飄讀后感飄讀后感06-19
《昆蟲記》讀后感_初中讀后感02-15
讀后感03-04
經(jīng)典讀后感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