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1
今天,我讀了《中華美德故事》中的《一諾千金的季布》一文,文中介紹了秦末有個人叫季布,她一向說話算數(shù),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還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萬兩,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金的由來”)。后來他得罪了汗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但沒有被重全所迷惑,還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錘使他免遭殃。
讀完這個故事,我知道了做人要誠信。有一次我買了一本書宇宙之謎的書,下課了,有很多人圍在我的身邊看這本書,我看完了這本書以后,洪倩倩圍著我說:“求求你借給我看看這本書,我保證過了一個星期就還給你!蔽铱此蓱z兮兮的樣子,就答應借給她了,并對她說:“一個星期以后一定要還給我的哦!焙橘毁徽f:“我一定會還給你的!币粋星期過去了,我問洪倩倩要書,洪倩倩說忘帶了,我很生氣的告訴她,再過一個星期一定要還給我,不然的話我以后再也不借給你書了,你這樣不守信的話,人家也不會借給你的。
做人一定要守信!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2
寒假里,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仁義禮智信》。讀了這本書,我的感悟很深,從那些感人的故事情節(jié)里,反映出了一個個真道理,值得我們?nèi)W習,去深思。
我最喜歡看的是《曾子殺豬》這個故事。故事主要講的是: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場去賣布,為了使兒子不惹麻煩,所以她對兒子說:“兒子,你不跟我賣布,我回來后讓你吃豬肉。”兒子一聽有肉吃,就不鬧著去了。妻子回來后,發(fā)現(xiàn)曾子正要殺豬,妻子很舍不得,便哭著求他不要殺豬。而曾子卻堅定地說:“做人不可以言而無信,既然答應兒子要殺豬吃肉,就不應該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后言而無信,所以我今天要為兒子做個榜樣。”于是曾子把豬殺了。他的兒子長大后也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讀完這個故事,我深有體會。以前我經(jīng)常說話不算數(shù),答應別人的事也沒有及時做的.,為這事沒少惹老師和父母生氣。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出去玩,我答應了回來后要寫一篇日記的,可是我卻沒有寫,一拖再拖,企圖蒙混過關,F(xiàn)在想想多不應該呀,孔子曾經(jīng)說過:“言必信,行必果!币粋人只有說到做到,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我決心改掉以前的壞毛病,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3
今天,我讀完了《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覺得其中《孔子好學不倦的故事》,對我的啟發(fā)特別深。
這個故事介紹了孔子的好學精神?鬃60歲了,還要拜師學琴。他學琴與別人不同,別人總是迫不及待地要求學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學兩三天。可是孔子學一首曲子埋頭一練就是十天,明明已經(jīng)彈熟了,還是不肯換新曲。這又是為什么呢?原來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練熟,而且還要通過曲子的旋律來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作品的人品、個性、精神甚至風貌。孔子的好學精神深深地感動了他的老師。
看到這里,想想自己,我感到非常慚愧。有一次,我碰到了一道難題,怎么也想不出該怎么做?這時,我突然想起一本參考書上有這道題的答案,就不懂裝懂地把答案抄下來交給了老師。第二天,作業(yè)發(fā)下來了,我得了優(yōu)秀,老師表揚了我,夸我聰明?墒牵F(xiàn)在翻開本子一看,好像多了一個小黑點。這個小黑點仿佛在問我:“你懂了嗎?”我越想越難過。今天我讀了孔子的故事,讓我又想起了這件事,它提醒我,作為一名學生,在對待學習時不能不懂裝懂,碰到困難,應虛心向老師請教。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習是進步的.階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奮好學,實事求是,才能取得成功。我們現(xiàn)在正是讀書的大好時光,就更應該努力學習,長大才能為祖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4
我們中國有著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美德,尊老愛幼、熱愛祖國、節(jié)省節(jié)儉、道德修養(yǎng)……無不讓我敬重。為了我們更深入地了解美德,于是學校發(fā)放了《中華美德小故事》這本書。當我翻開第一篇故事的那一刻起,就已經(jīng)被古人的精神所吸引了。
在這眾多故事當中,我最喜歡的就要數(shù)《張良拾鞋》、《胸懷大志》了。這兩個故事分別讓我懂得了兩個很重要的道理。《張良拾鞋》講述的是兒時的張良在橋上散步時,一個老人走了過來,把鞋子往下一扔又叫張良幫他去撿,還要給老人穿上。當這之后,老人又讓他五天后天剛亮時來這里,并傳授給他《太公兵法》。從此,張良刻苦鉆研,成為了一位非常著名的謀士。而《胸懷大志》講述的,則是韓信青年時所受的'胯下之辱。一個流氓讓韓信把他的頭砍下來,要不就從他的跨下爬過去。韓信選擇了第二者。原因是,他胸懷大志,不屑與那個沒有教養(yǎng)的年輕人爭斗,殺了他也沒有任何意義。從這兩個故事中分別可以看出謙虛和修養(yǎng)的存在。張良可以選擇不幫老人撿,并轉身離去,但他并沒有這樣,他認為尊重老人是做人的基本,為老人撿一下鞋子也是應該的。而韓信則是有著遠大志向的人,那些小人是不明白的。
《中華美德小故事》真是本好書,不但讓我懂得許多道理,還坦平了我人生的路……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5
在這次的國慶長假中里我讀完了《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我覺得這本書中中《孔子好學不倦》的故事,對我的啟發(fā)特別深!犊鬃雍脤W不倦》的故事詳細介紹了孔子的好學精神:孔子60歲了,還要拜師學琴。而且他學琴與別人不同,別人總是迫不急待地要求學新曲子,一般一首曲子只學兩三天,可是孔子卻不是這樣,他學一首曲子埋頭一練就是十天。明明已經(jīng)熟練了,可還是不肯換新曲子。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原來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練熟,而且還要通過曲子的旋律來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主人公的個性、精神甚至外貌?鬃拥暮脤W精神,深深地感動了他的老師;剡^頭來再想想自己,捫心自問,我感到非常慚愧。
有一次,在家里做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時遇到了一個難題,怎么想也想不出該怎么做,終于,我決定放棄。這時,我也不知是怎么了,突然想干脆明天早上到學?雌渌瑢W是怎么寫的,把答案一抄不就完事了嗎?第二天晚上作業(yè)發(fā)下來,我得了優(yōu)秀,老師還表揚了我?墒牵x了孔子的.故事后,翻開作業(yè)本一看,好像優(yōu)秀上多了個污點。我現(xiàn)在覺得,對待學習要認真,當碰到困難的時候,要虛心向老師請教,而不能敷衍了事,甚至去抄作業(yè)。這個故事,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習是進步的階梯、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學、好學、不弄虛作假才能取得好成績。”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6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無數(shù)炎黃子孫世代相傳,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美德。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經(jīng)說過:“天才的十分之一是靈感,十分之九是血汗!本C觀古今中外,哪一位名人不是通過刻苦努力而成功的?海倫·凱勒,這位致力于文化與教育事業(yè)的偉人,一歲半就失去了視覺與聽覺,她面對厄運,沒有向困難低頭,刻苦學習,先后掌握了五種語言。24歲時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哈佛大學;春秋時期的孔子曾在晚年得到一本少見的《易經(jīng)》,他一遍又一遍地認真閱讀和體會,以至于串聯(lián)竹筒的牛皮帶子都磨斷了多次……中華民族的強大就是因為無數(shù)勤奮刻苦的人成就了自我,進而成就了國家,年輕的.學生也一定要重視學習,打好基礎,為中華民族的昌盛而努力學習。家里人對我們唯一的期望就是好好學習。這樣我們更不應該辜負家里人和社會對我們的期望!吨腥A美德故事》真是讓我受益匪淺,讓我的精神世界得到鼓舞。誠實守信、孝敬父母、為國獻身、堅持不懈、知恩圖報等等美德,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和發(fā)揚。我決心學習這些美德,在以后的日子里以這些美德為準則,不斷努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發(fā)揚這些美德。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美德,使它成為新中國的精髓和精神財富。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7
翻開《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一個個故事映入眼簾。里面有許多愛國人士,有虎門銷煙的林則徐,有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還有愛國愛民的詩人屈原……文武雙全的岳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岳飛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由于父親早死,他從小在師父周侗的教誨下學習文學、武藝。他天資聰穎、刻苦,就如他所說:“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痹里w一生出入疆場,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在牛頭山、愛華山戰(zhàn)果優(yōu)異。他的母親在他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字,岳飛知道這四個字不僅留在自己背上,更應該銘記在自己心里。可這樣的愛國之人卻被奸臣秦檜陷害,被迫背上了“莫須有”的罪名,可憐他的一世清白。
岳飛這樣的愛國英雄被人們千古流傳,F(xiàn)今也有許多愛國的'人,有戰(zhàn)斗英雄黃繼光,有為中華之崛起的周恩來,還有為國爭光的徐悲鴻……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生,我更應該好好學習,掌握科學知識。梁啟超曾經(jīng)說過:“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現(xiàn)在不需要接受戰(zhàn)火的洗禮,但要認真學習。以前的貧苦生活能出奇才,我們何不認真學習呢?請接過前輩的接力棒,為建設更美好的祖國貢獻一份力量吧!
成為祖國的棟梁,這顆種子在我心中悄悄地萌發(fā)。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8
暑假里,我讀了一本好書,書名是《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講了許多中國古代杰出人物的美德故事。如陸績懷橘、溫席侍母、曹操自勉、苗嶺女杰等,每一個故事都能讓人深受啟迪。
這本書里的每一個人物都都有自己的美德:在閔騫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父親為了照顧小閔騫,就又娶了一個妻子,誰知后母很壞,冬天不讓他穿暖,還經(jīng)常打罵他。這事被他父親知道了,他父親要把后母趕走,閔騫還為她求情;王祥的`后母對他很不好,但他卻不記恨后母,還非常孝敬她。有一次,后母生病了,想吃鮮魚,但那時候是冬天,已經(jīng)沒有鮮魚賣了,于是,王祥就到了河邊,脫掉衣服,用自己的體溫使冰融化,終于捉到了兩條鯉魚。后母終于被王祥的孝心感動了。
讀了這一個個故事,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想想自己平時在學校里,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跟同學斤斤計較,過意不去,甚至鬧別扭、吵嘴;在家里,我和弟弟一起玩耍,又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發(fā)生不愉快。和書里的閔騫、王祥比起來,我想,我的心胸真是太狹窄了!
有一句俗語說得好: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那時候我知道退讓一下,我和同學、好朋友之間就不會發(fā)生那些不愉快了。的確,待人要寬容,同學能在一個班級里學習是一種緣分,人與人能成為好朋友,更是一種緣分。
和善待人、寬容待人,是我們從小就要學會的。這是做人的根本。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9
暑假里,我讀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中的《曾子殺豬》一文,文章介紹了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場去賣布,為了使兒子不惹麻煩,所以她對兒子說:“兒子,你不跟我賣布,我回來后讓你吃豬肉!眱鹤右宦犛腥獬裕筒霍[著去了。妻子回來后,發(fā)現(xiàn)曾子正要殺豬,妻子很舍不得,便哭著求他不要殺豬。而曾子卻堅定地說:“做人不可以言而無信,既然答應兒子要殺豬吃肉,就不應該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后言而無信,所以我今天要為兒子做個旁樣。”于是曾子把豬殺了。他的兒子長大后也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讀完這個故事,我深有體會。以前我經(jīng)常說話不算數(shù),答應別人的事也沒有及時做到,為這事沒少惹老師和父母生氣。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出去玩,我答應了回來后要寫一篇日記的,可是我卻沒有寫,一拖再拖,企圖蒙混過關,F(xiàn)在想想多不應該呀,孔子曾經(jīng)說過:“言必信,行必果!币粋人只有說到做到,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我決心改掉以前的懷毛病,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10
何謂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長期的歷史進程和積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識、民族文化、民族習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價值觀念和價值追求等共同特質,是指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維系、協(xié)調、知道、推動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粹思想,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體現(xiàn),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發(fā)展的核心和靈魂。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從“人文初祖黃帝,到堯舜禹的克己愛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我們每次在外國人面前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不由得感到自豪起來,滔滔不絕地說著祖先們的那些精神,說什么要向他們學習,可又有幾個人做到了
一個祖國的建設不僅僅只靠一個人,要靠全國人民的智慧和雙手來建造,聽說過“三個臭皮匠頂過一個諸葛亮”的諺語嗎?這不就說明了“團結力量大”嗎?不過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我們青少年的學習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們建設祖國和弘揚民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強了,所以,我們青少年弘揚民族精神的責任占全國人民弘揚民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但并非說剩下的三分之一就可光說不干了,弘揚民族精神,全國人民人人有責,誰都不能丟下這個責任!
自古以來,在地球上誕生了許多民族和國家,大多數(shù)都衰敗沒落了,而中華民族何以能歷經(jīng)數(shù)千年滄海桑田仍熠熠生輝,彪炳世界史冊?答案是:靠偉大的民族精神這一內(nèi)在動力。
弘揚民族精神,愛我錦繡中華!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11
讀了《中華美德》這本書 。 我從里面學到了很多,比如節(jié)約、尊老愛幼等等。我深受感動,但讓我最感動的是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人,家里很窮。除了妻子兒女需要照顧,還有一位老母親。但是,他卻把老母親伺候得非常好,什么好東西都留給母親,同時還教育孩子們事事都不能讓奶奶生氣。所以,奶奶身體非常健康,和他們生活了許多年,而他們的家庭也非常幸福,讓鄰居們非常羨慕。
讀了這個故事后,我感到非常慚愧。因為有一次,媽媽買了一雙新鞋,我見自己沒有,便不高興。可沒想到,媽媽的鞋子早已壞了,而自己還有好幾雙好鞋呢!當我知道后,十分后悔 ,想到媽媽起早貪黑,而自己卻一點都不為她著想,更不要說孝順了,與書里的那個人相比,自己是多么的無能!從那以后,我就開始懂得尊敬老人,孝順父母。當我看見窮孩子被人欺負,有一個青年挺身而出保護窮孩子,他卻被打得遍體鱗傷時,我是多么崇敬那位青年人呀,我想對他說:“謝謝你,你是一位偉大的`人!”當我看見有人對待花草非常認真,把它們照顧得像自己的親人,真誠的愛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時,我多么像對他說:“謝謝你,因你的真情付出,花草會開得更加燦爛。你是大自然的使者!碑敗襁@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只是我沒一一介紹。其實我們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德,也不缺少具有美德的人,只是我們?nèi)鄙俚氖且浑p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一顆信任別人的心靈。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有許多許多,現(xiàn)在就要靠我們來發(fā)揚光大。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12
前不久,我看了《中華美德故事》中的愛國篇。其中,《大禹治水》這篇歷史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要內(nèi)容是這樣的:很久以前,天下發(fā)了大洪水。大禹的父親鯀被派去治水。但由于鯀治水不利,大禹繼承了父業(yè)。在治水過程中,大禹遇到了種種困難,但都一一克服了。三次路過家門,他都沒有進去一次。經(jīng)過十三年的努力,大禹治水成功,老百姓又過上了安寧的日子。
大禹堅持不懈,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令我們敬佩,更值得我們學習!我想:我們作為小學生,應該學習大禹堅持不懈的'精神。在學習上,我們遇到了難題,不應該退縮,而是要迎刃而上,以問同學、問老師、上網(wǎng)查等辦法解決。在培養(yǎng)興趣愛好時,也要堅持下去,要不然肯定是一事無成。在舍小家、顧大家方面,一部分干部做得很好,一部分則有愧“人民公仆”的稱號。比如,在512大地震時,有些干部在不知家人死活的情況下仍然在全力救援受災群眾?蛇有些當?shù)馗刹,為了中飽私囊,在災后居然貪污救災物資,搜刮當?shù)厝嗣褙敭a(chǎn),難道他們就不愧疚?難道他們就不臉紅?我真替他們害臊!
我暗暗立志,一定要以大禹為榜樣,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發(fā)揚堅持不懈的精神;長大后,時刻牢記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為祖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13
最近我閱讀了《中華美德故事精選》,對此有了深刻體會。
《中華美德故事精選》以故事的形式將我國歷史上一些優(yōu)秀的高尚道德情操呈現(xiàn)在我眼前。其中“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戚繼光,鄭成功,林則徐;替父從軍的花木蘭,上書救父的綈縈;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詠嘆“人身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文天祥;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為廣納賢才而捉發(fā)吐脯的周公……
他們都為我上了難忘的一課。其中讓我深有感觸的是“發(fā)奮好學”這一章節(jié)。 鑿壁偷光的匡衡,映雪讀書的孫康,清貧志長的徐悲鴻,立志學醫(yī)濟世的扁鵲……他們都是在困窘的.生活,簡陋的條件下開動腦筋,千方百計創(chuàng)造條件,勤學苦練,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獲得巨大成功。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經(jīng)說過:天才的十分之一是靈感,十分之九是血汗。綜觀古今中外,哪一位名人不是通過刻苦努力而成功的?
海倫·凱勒,這位致力于文化與教育事業(yè)的偉人,一歲半就失去了視覺與聽覺,她面對厄運,沒有向困難低頭,刻苦學習,先后掌握了五種語言。24歲時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哈佛大學;春秋時期的孔子曾在晚年得到一本少見的《易經(jīng)》,他一遍又一遍地認真閱讀和體會,以至于串聯(lián)竹筒的牛皮帶子都磨斷了多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世界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時代向我們提出了新要求———學習,學習,再學習。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美德。使它成為新中國的精髓和精神財富。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14
當我們幫助別人時,別人的心里會感到溫暖,而別人幫助我們時,我們的心中同樣會感到安慰。我曾經(jīng)就遇到過一次被別人幫助的事情,那是一個星期三的早晨,來到學校我打開書包,突然發(fā)現(xiàn)沒有帶文具盒,心里一下子慌了起來,沒有筆沒有學習文具,讓我怎么學習怎么寫字啊?
這時第一節(jié)課的上課鈴聲響了,語文老師走進了教室,讓我們寫生字。全班同學都低下頭寫生字了,唯獨我在那里傻傻的看著生字本,一個字也寫不了。我正在發(fā)愁,旁邊的同學問我:"你為什么不寫呢?“我告訴他說我沒有帶文具盒,他熱情地對我說:“用我的'吧!闭f著便從文具盒中拿出一支鋼筆給我,我道了謝,趕快寫了起來,可是這節(jié)課以后還有數(shù)學課和英語課,怎么辦咧············我還在發(fā)愁。
當周圍的同學知道我沒有帶文具盒時,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打開自己的文具盒,這個借給我一支鉛筆,那個借給我一塊橡皮,看著他們一張張熱情的笑臉,還有那一雙雙援助之手,就像陣陣暖流溫暖著我的心時,猶如一束陽光照進了我的心田。 這雖然只是一件小事,卻讓我從中體會到接受別人的幫助,心中有多么的溫暖,也許,在你看來微不足道的一點幫助,就會給對方帶來雪中送炭搬的溫暖,幫助與被幫助同樣會得到快樂。 互相幫助是我們?nèi)祟惖拿赖拢肝覀兠總人都能把這一美德發(fā)揚光大,讓我們的愛心灑遍世界每一個角落。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15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好書,書名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這本書講了許多古代杰出人物的美德故事。如溫席侍母、陸績懷橘、曹操自勉、苗嶺女杰等,還有許多名人,有劉恒、于謙、司馬遷等。
這本書里的人物個個都很有美德:閔騫的后母很壞,冬天不讓他穿暖,還經(jīng)常打罵他。這事被他父親知道了,他父親要把后母趕走,閔此騫還為她求情;王祥的后母對他很不好,但他卻不記恨后母,還非常孝敬她。有一次,后母生病了,想吃鮮魚,但那時候是冬天,已經(jīng)沒有鮮魚賣了,于是,王祥就到了河邊,脫掉衣服,用自己的`體溫使冰融化,終于捉到了兩條鯉魚。讀了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在學校里,我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跟同學斤斤計較,過意不去,甚至鬧別扭、吵嘴;在家里,我和好朋友一起玩耍,又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發(fā)生不愉快。和書里的人物相比較,我想,我真是心胸太狹窄了!
記得有一句話這樣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那時候我知道退讓一下,我和同學、好朋友之間就不會發(fā)生那些不愉快了。的確,待人要寬容,同學能在一個班級里學習是一種緣分,人與人能成為好朋友,更是一種緣分。
和善待人、寬容待人,是我們從小就要學會的。這是做人的根本。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相關文章: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03-09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薦)12-19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讀后感02-15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15篇07-10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15篇02-14
中華美德讀后感03-17
《中華美德頌》讀后感10-26
中華美德頌讀后感07-30
中華傳統(tǒng)美德讀后感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