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后感11篇【優(yōu)選】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F(xiàn)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傅雷家書》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
在信息交流并不發(fā)達的年代,書信便成為與遠在他鄉(xiāng)的親人交流的重要方式。由于運輸技術的原因,很多時候,一封信難免需要翻山越嶺,消耗許多時間才能送到對方手中。讀傅雷夫婦寫給孩子的家書,感受字里行間滿滿的愛。
與其說這是一本書,不如說是傅雷夫婦在與孩子對話,與我們對話。傅雷與孩子對話,對遠在他鄉(xiāng)的孩子深表掛念,像每一位普通的中國父母一樣,擔心孩子的近況,擔心孩子有沒有受欺負,錢夠不夠花。但卻又遠遠不止這些,更多的是傅雷憑借自身在音樂方面的高超造詣,對兒子傅聰進行學術上的指導;有時會安慰、鼓勵,讓傅聰在失落,疲倦時能夠給足馬力,繼續(xù)前進。都說老話說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笨梢姡瑑鹤痈德敽髞碓谌烁窈蛯W術上那些閃耀的亮光,離不開作為榜樣的父親背地里的悉心教導。
正因如此,《傅雷家書》也時常成為現(xiàn)代父母教育孩子的指明燈。書中飽含滿腔愛意的語言和一個個沉穩(wěn)有力的人生道理,讓我們感受到親情的美好與溫馨,或許這也正是這一封封活靈活現(xiàn)的家書能夠流傳至今,每一絲傅雷讓我們感受到的精神都能夠昂揚不滅的原因吧。
“一個人的修養(yǎng)是無盡的,不但在技術學問方面是無盡的,尤其在做人方面。說話與態(tài)度方面,也都是學不完的!边@是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要是把這句話放在以前,大多我只會把它當作一句前輩對于晚輩的教導便罷。時間是良藥,總會治愈身體和心靈的不足,也便是成長。人的成長,也便像那句話所說的,進無止境。
我們總歸得讓自己變得更好的.。雖然我們的父母不如傅雷那樣知識淵博,大多數(shù)也無法給予我們像皇帝般的生活。但無可否定的是我們的父母會用盡他們的全部心血和全部精力,目的永遠都只有一個,那就是給我們更好的生活。又或許所有的父母都會想,該怎樣才能讓我的孩子未來過得比我們更好。他們的生活開始變得周而復始,對我們的期待也日漸增加。有時,我們在成長路上得到的小成功,父母會比我們還要高興;要是跌倒,父母便會安慰、鼓勵,但誰也不知道,在夜深人靜時他們會有多心疼我們。
世間美好的情感莫過于親情、友情、愛情,但血濃于水,只有父母是無時不刻都在為我們著想,雖然有時忠言逆耳。我得感謝這本《傅雷家書》,它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到了親情的溫暖與力量。我相信,父母永遠都會站在我的身后。
愿所有的雛鷹都展開雙翅,終有一天,我們定在空中翱翔。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2
“一封家書表孝心”,一封小小的家書,蘊藏著多少子女對父母的愛與為他們盡孝的決心。是啊,我們都懂得父母希望我們成才的愿望,但我們是否也誤解過他們,讓他們失望了呢?其實,我們無論過得好與不好,父母也常常牽掛著我們,所以父母們對我們的愛護不止你所看到的。我們常常印務課業(yè)繁忙,學習負擔重沒有與父母進行過多的交流,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更需要一封家書來表達我們自己的心聲,讓無聲的交流避開一些無謂的爭吵,讓跳躍的筆尖代我們向父母說聲對不起,讓所有的不開心都化作小小的家書。
眾所周知,《傅雷家書》是傅雷寫給他兒子的家書,其中我們看到的是傅雷先生對他兒子無聲的教育和純純的父愛,這樣一位父親值得我們敬仰與學習。我們也應該有一封寫給親人的家書,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我們的孝心。有了家書,我們不用擔心沒有地方訴說煩忙;有了家書,我們不用擔心出門在外沒有依靠……這就是一封家書的力量,小小家書,真摯的愛。
既然不能常回家看看,為何不用家書這種古老卻溫暖的方式來表達我們的問候與孝心。父母希望我們在外過得好,卻又希望我們可以多回家,卻怕耽誤了子女,只好日夜無間的等待,他們思念在心頭不敢放下,他們逐漸老去,只有對我們的愛從不老去,這種無私的情感我們要給予回報,我們要用孝心去守護那份愛,讓那份愛也守護著父母。
一封家書可以是簡單幾句的問候,可以是一些煩惱的'傾訴,可以是我們的擔心,可以是一張回家的時間表,可以是分享的一洗開心的事……一封家書,哪怕是小小的,都會讓父母感受到的隔著紙的那份愛和那份孝心,家書也讓他們放心。也許父母聽到我們的聲音,看到我們的身影會更加開心,那就寫封家書你回家的時間的家書,并附上你們的孩子會如期而至,給他們一個驚喜,也給自己一個機會,一個好好盡孝的機會,哪怕這個機會的期限只有短短的一天,但相信機會永遠不止一個,因為沒有什么比父母還要重要。
多寫家書,給父母當作紀念,給自己一個寬慰。讓小小的家書,守住你不在的家,守護你的家人,讓所有真摯的愛流露在字里行間,讓那些想說卻說不出口的話也有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不要錯過一些機會,也不要錯過父母的愛。
小小的家書,真摯的情感,如期而至的孝心,請收下。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3
一封封家書躍然紙上,仿佛聽到了他們之間在對話,似乎我是一個躲在角落里側身傾聽的第三者。這些內容真的極大地滿足了我的內心想要父母管束,教育的渴望,也填補了我對知識家庭教育的另一種認識。
我出生在一個缺乏書香氣息的家庭,也以放養(yǎng)的方式成長著。從沒有什么所謂的家書,知識的灌溉,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之類的存在;仡欉^往,好像都是自己一個人在經(jīng)歷,在摸索,在成長。父母只是盡他們力所能及的一切幫助我,更多的還是要我自己去塑造,去培養(yǎng),去提升。
之后,我發(fā)現(xiàn),閱讀是一個很好的路徑,我能從書本中找到有價值的思想,挖掘到深刻的哲理,體味到他人的人生,從而確立我自己的思想立場。
如果我沒有讀《傅雷家書》我就錯過了一幕幕父母與子的對話。
傅雷在給傅聰?shù)男爬镞@樣說:"長篇累贅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說長道短,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yǎng)料,同時也可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jié)方面,在藝術修養(yǎng)方面,在演奏姿態(tài)方面。"
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乙兼?zhèn)洌烁褡吭降乃囆g家"。
從這些充滿愛意的文字里,我看到了一個父親,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操心,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談藝術,談做人,談修養(yǎng),談人生,他用自己的經(jīng)歷為孩子指引著道路。
他說:"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yǎng),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這就是人生的起起落落。
真的學到了很多有價值的思想,這大概就是讀好書的價值所在。
昨天,翔仔跟我說,真的很羨慕你們這些能靜下來讀書的人。我想說,你也可以的!我能做到,是因為我深知我的閱歷不足,知識不夠,思想不深刻,所有我不得不去汲取知識。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4
“人的一生難免會遇到磕磕碰碰,而這些坎坷正能磨煉我們的意志,使我們的生活不會像死水一般平平淡淡,波瀾不驚,這種生活是無味的,也毫無意義可言。要保持極高的修養(yǎng),平靜、坦然地面對,保持一顆達觀、向上的心!
這是《傅雷家書》中的一段話,一封封書信,漂洋過海,傳達出難以割舍的父子之情。傅雷在信中這樣寫道:“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關于青年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yǎng)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做個警鐘,做面‘忠誠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jié)方面,在藝術修養(yǎng)方面,在演奏姿態(tài)方面!必灤┤考視那橐,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以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兼?zhèn),人格卓越?藝術家。
在這本書里,我看到了一位值得欽佩的父親,他教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熱愛祖國的人,甚至讓兒子立下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國籍。但他并不是古板地教育兒子,而是以身作則,循循善誘,在傅聰遇到挫折時,他通過鼓勵讓傅聰爬起來,勇敢地向前。在傅聰犯錯誤時,他并沒有發(fā)怒或者包容,而是告訴傅聰,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而當傅聰取得成就時,他會送上祝賀和贊美,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對傅聰音樂的教育上,他有時以父親的身份給他指導,比如先強調注重技巧,而后反復要他真正領悟音樂本身,有時他又以朋友的身份跟他交流。我覺得他的教育方式是優(yōu)秀的、是成功的。相反,中國的一些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過于迫切,卻又未采取恰當?shù)姆绞剑麄冇械拿つ砍缟小肮靼舻紫鲁鲂⒆印钡淖龇,有的采取“打壓式”教育方式,還有的盲目跟風……殊不知,這樣只會讓孩子飽嘗辱罵、拳頭的滋味,在恐懼的壓力下成長,我想這些人真應好好地讀一讀《傅雷家書》。
此外我也從這本書中學到許多人生道理,比如“一個又一個筋斗栽過去,只要爬起來,一定會逐漸攀上高峰,超脫在小我之上,心酸的眼淚是培養(yǎng)你心靈的酒漿。不經(jīng)歷尖銳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笔堑,跌倒也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有爬起來的勇氣。
這樸實的家書,卻有著深邃的父愛,深遠的教育意義,實在讓人感嘆!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5
翻開《傅雷家書》,一封封深情的信映入眼簾,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的感恩之心流入我的心田。
《傅雷家書》不僅僅是書信,還是傅雷與傅聰交流音樂的平臺。正是傅雷對小時候的傅聰嚴加管教,傅聰才可以成為一位出色的鋼琴家。而對于自己的嚴厲,傅雷是有些后悔的。他給了傅聰現(xiàn)在的成就,而給他帶來了痛苦的童年,給他的母親以精神上的折磨。見此,我才真正意識到,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在傅聰給傅雷的回信中表示自己的情緒一陣一陣的,有時感覺萬事皆空,有時又開始好好上進,情緒也像周期一般,不會永遠平和自信,也不會永遠停留在低谷,我們對此需要坦然接受,把這些起起伏伏看開一些。每個人都有煩惱,不管在外人看來多么優(yōu)秀、多么有成就,但在自己看來,不同階段的不同煩惱接憧而至。不過心生煩惱只需換一種想法,做好自己的每一天。誰不會像傅聰一樣心情有起有伏呢?
傅雷曾告訴過傅聰:“一個人孤獨了,思想集中,所發(fā)的感想都是真情實意”。確實,孤獨才能讓人透徹地回顧自身,深刻地去思考。我是一個說話不過腦子的人,喜歡直來直去,說的話有時也不合適;而當我真正冷靜下來思考時,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當時怎樣做才更好。但凡經(jīng)過思考整理出來的頭緒或者想法都是極真切的,也極耐人尋味。這也讓我學會了做事說話前要多加思考,體會為人處事的藝術。一個人不能永遠活在喧囂之中,而缺乏冷靜思考的獨處時光。不然,心靈將會蒙塵,生活將變得蒼白!俺嘧庸陋毩,會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
仁愛其子,勝于一切。傅雷對孩子灌注的心血,全部融入到一封封家書中。傅聰在異國他鄉(xiāng)的生活中,從父親的這些信中吸取了信念與精神。使他在海外孤兒似的處境中,好像父母仍在給他教導、鼓勵和鞭策,使他擁有更多的勇氣和力量去戰(zhàn)勝各種各樣的艱難和險阻,走自己正當?shù)?道路。他拒絕與祖國敵對的國家合作,從不做有損國家尊嚴的事。這種愛國的精神,與傅雷在千里之外給他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分不開的。
樓適夷曾說:“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盡管有時會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難、侮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齒于人群的絕境,而最后真實的光不能永遠湮滅,還是要為大家所認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間,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尊敬和愛”。想必傅雷一家正是如此。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6
《傅雷家書》是將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8月的186封書信。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yǎng)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范。輯印在這本小書里,不是普通的家書,而是一部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傅雷在給傅聰?shù)男爬镞@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閑話,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yǎng)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jié)方面,在藝術修養(yǎng)方面,在演奏姿態(tài)方面!奔視懈改傅恼佌伣陶d,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于字里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的家書給予現(xiàn)代家長很多啟示。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就是孩子,家長就是家長,卻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系,養(yǎng)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tài)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傅雷的教育方式已經(jīng)成了親子教育的典范,很多家長爭相模仿傅雷的教育方式,但有方式方法是遠遠不夠的,最重要的還是要領悟到傅雷于孩子之間心的交流方式。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體會,就是兩個詞——傳承與堅持。
可以說,書中的每一個字,都包含著自己的責任與生活的經(jīng)驗。作為一個父親,他必定會用某種方式,將這些全部傳達給孩子。時間、空間,成為了父子的阻隔,但一眼阻擋不住。更是以一封封信,上百上千的文字,向孩子證明,這些阻隔都不會成為父親對他傳達愛與責任的攔路虎。我相信,傅聰一定也會傳承下來,無論以哪種方式。
還有一種力量,貫穿著整本書,那就是堅持。無論事態(tài)如何,無論身體如何,都不是不寫信的理由。雖然有些時候,也會有所推遲。但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才是最打動人心的!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7
人生一世,總是在追尋。尋山間鳥語,見花落花開;尋琴音樂語,感撩撥心弦;尋卷中乾坤,嘆如夢人生。是的,每個人在世上都在苦苦追尋著,可又有多少人回眸看看背后一直支持你追尋的那個人?傅雷,就是這么一個在他孩子追尋旅途中給予極大幫助的人!陡道准視肥歉道着c兒子之間的書信,是傅雷思想的折射。全書無處不體現(xiàn)濃濃的父愛,但在關愛的同時,傅雷不忘給孩子進行音樂、美術、哲學 ……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的教育。
“把自己的思想寫下來(不管在信中或是用別的方式),比著光在腦中空想是大不同的`。寫下來需要正確精密的思想,所以寫在紙上的自我檢討,格外深刻,對自己也印象深刻!边@是傅雷寫給他兒子信中的一句話。傅雷每個月都會給孩子寫信,教導他做人做事,給予他關愛,無不體現(xiàn)他的愛子之心。他的每一封家書都以他嚴謹,細心的態(tài)度對待,決不允許其中有一個錯別字,這是他多年來養(yǎng)成的習慣,也是以此來教育遠方的孩子。我們再回首看看這個網(wǎng)絡世代,人們仿佛已經(jīng)和書寫漸行漸遠。雖說網(wǎng)絡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縮短”,傳達千言萬語,一個電話便可完成,但這能給人留下多少印象呢?距離雖短了,但隔膜卻多了。
《傅雷家書》既體現(xiàn)了“嚴父慈母”式的中國傳統(tǒng)教育,但同時也包含了西方先進的教育理念。急功近利一直都影響著中國教育,讓為人父母者急于求成。孩子犯了錯,成績退步了,為人父母者誰不著急呢?有的父母可能開展溫柔式教育,但更多可能就是:來,數(shù)落一頓再說,嚴重的直接“家法伺候”。教育不是打罵!耙粋又一個的筋斗栽過去,只要爬得起來,一定會逐漸攀上高峰,超脫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淚是培養(yǎng)你心靈的酒漿!边@是傅雷在兒子遭遇挫折時所寫的一番。的確,當我們跌倒時,需要的不是冷眼相對,我們需要的是自己勇敢地爬起來,他人的鼓舞只是很少的力量,最終還是取決于自己。畢竟祖國的花朵盛開也需陽光,露水和時間。還沒到花開之時,還是多一分耐心,多一分等待。
傅雷自孩子1954年獨自開始自己的人生旅途,就一直堅持給孩子寫信,直至1966逝世。可能現(xiàn)代很少會有這種事例發(fā)生,但父母對孩子的“嘮叨”卻無處不在。“天氣冷了,穿多件衣服!薄巴饷嫦掠,出門帶傘!笨赡苊糠晡覀兛吹竭@些話或者小紙條時,我們總覺得父母太啰嗦了,總把我們當作三歲小孩。的確,我們在父母心中永遠都是不會長大的孩子,時刻需要保護,關愛。當我們平靜看待這些“嘮叨”話時,就能感覺感覺到父母的愛將自己包圍,一件件小事拉近父母與自己的感情,更懂得互相理解與關愛。
拳拳愛子心,溫暖你的心。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8
《傅雷家書》是著名翻譯家傅雷夫婦寫給兒子傅聰和彌拉的書信,十幾年前就曾粗略的讀過本書,如今身為人母再次讀來又有了不一樣的收獲。
從最初幾封家書里,我看到了一位對以往家庭教育中過于嚴格,過于苛刻,過于殘酷而追悔莫及的父親形象,他曾一度回憶說:“盡管我埋葬了自己的過去,卻始終埋葬不了自己的錯誤。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樣的擁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與熱愛呢!”作為父母的我們,是否也是如此呢?嚴厲苛刻到不近人情,過后卻又不停后悔。
慢慢的讀下去,我又看到一位小心翼翼的父親,對兒子細致、入微的關心,以及藝術造詣上的引領,處處彰顯著偉大父愛。父親可以充當很多角色,比起來我的父親好像粗獷的多,他可能不會和風細雨的與我們侃侃而談,始終是一副嚴肅的生人勿近的樣子,但他對我們的愛,卻一點也不少。依然記得母親說過,2002年初去德州求學的我,第一次中秋節(jié)不能在家和父母團圓,父親吃著水餃,眼淚悄悄的流下來,他對母親說:“閨女,這個中秋節(jié)吃不到你包的水餃了!甭牭侥赣H這么說,我也忍不住哭了,我從來都不知道那個粗獷嚴肅的父親也有這么感性的一面。
2003年非典疫情大半年沒有回家,父親專程開車來德州看我,看到父親頭上有了許多白發(fā),第一次感覺父親老了,在我心里他一直是大樹一樣的形象,大山一樣的存在,我一直以為他不會變老,他會一直強大,看到這樣的父親,我的心中也有莫名的心疼,心疼他靠自己的努力撐起的這個家,心疼他把最好的都給我們,連一個蘋果都舍不得買給自己吃。臨走時看著父親的背影真的是理解了朱自清先生對父親的那種感情,是的,父親對我們的愛是嚴厲的,是無私的,更是不計回報的,我愛我的父親!
傅雷先生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從一封封家書中看出他對兒子從樂理知識的學習到彈琴技巧的引導,從詩詞文學到生活起居,從戀愛婚姻到理財娛樂,人生中能遇到的.方方面面的指點、引導,以及像朋友似的的傾聽,出謀劃策。他說:“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愛情第二,這是我至此為止沒有變過的原則!薄叭松鷽]有一樁幸福是不要付代價的!弊x了這本書,確實能夠教我們學習做一個好父母,學習站在孩子的角度,把孩子當成朋友來相處。
傅雷先生在家書中對兒子的關心是點滴、細微的,像兩人面對面閑聊一樣。雖是閑聊。卻也涉及極廣,愛情、樂理、練琴、生活等等,這完全和一開始所說的嚴厲到苛刻的父親形象截然不同,這分明就是一位心系兒子,關心入微,身體、心理都能給予指導的導師形象,又是一位充滿偉大父愛的老父親形象。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9
《傅雷家書》是由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和夫人朱梅馥與長子傅聰?shù)臅偶,一氣兒讀完,我不禁為傅聰“我越彈越好”里的傲嬌失笑,為傅雷“我們心神不安半個多月,都是郵局害的!敝械暮⒆託廨笭。這本書信集從文學藝術到家長里短,從為人處世到訂正錯字,無一不足,堪稱一本小小的百科全書。無論陽春白雪,還是人間煙火,字里行間都凝聚著父母對子女深沉、質樸的愛?v使萬水千山也無法阻隔。
書中大量的篇幅是父子二人在音樂文學等藝術方面的討論。讓我大為吃驚的是傅雷雖是嚴父,卻不擺父親的款兒,常常在信中談到自己對藝術的感悟、觀點,虛心聽取傅聰?shù)囊庖姟R淮嗡谛胖袑懙溃骸拔液芨吲d,我從一般藝術上了解的音樂問題,居然與專門的藝術家毫無分別。”言語間的自得好像一個答對問題向大人討糖吃的孩童,讓人忍俊不禁。這種口氣真和母親有幾分相似。母親在我學畫四年后成為了我的“師妹”,我們常常一起去看展覽,交流意見。記得一次我們去看現(xiàn)代藝術,剛進展廳,便見一件巨大的藝術品猶如四道連綿起伏的`冷白“山脈”豎立在展臺上,左看右看足有五分鐘,不得其解。突然,母親一拍腦瓜,興奮得兩眼放光,“竟然是四把砍豁了口的菜刀!它說得是濫捕濫殺后只剩下一座空山!”這時我發(fā)現(xiàn)角落里有個銘牌,上書“四把刀組合”。母親心有不甘地嘟囔著,“不如‘鹿失空山’來的好!蔽伊⒖谈阶h,“你的解讀更有溫度!”母親展顏一笑,拉著我繼續(xù)觀展。母愛似水,輕靈婉轉常伴左右。她是母親,更是知己。
“孩子,你為什么老叫人牽腸掛肚呢?預算你的信該到的時期,一天不到,我們精神上就一天不得安定。”兩句話立時映照出一顆拳拳愛子之心。這樣的語句整本書里隨處可見,甚至會連用六個問句,三個感嘆句。不光文字,連標點都承載了傅雷對愛子的患得患失。父親工作很忙,無法經(jīng)常陪伴我,難得有天下班早,進門見了我便會劈頭就問:“今天過得咋樣?午飯吃得好嗎?上課舉手了沒?作業(yè)都會做嗎?晚飯想吃點啥?單詞背了沒有?……”問得我張口結舌,卻不知從何答起。父親是個多面手,洗衣做飯修馬桶樣樣頂呱呱,我和母親碰到任何難題第一個想到就是他。每當生病最先想到就是父親寬厚的肩膀。父親也曾給我寫過信,指出我的問題,點明我的缺點,為我指引努力的方向,一針見血卻不失鼓勵。父愛如山,深沉厚重,是最可信賴的依靠。他是父親,更是榜樣。
母愛似水,父愛如山,山水間有個小小的我。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0
讀《傅雷家書》,由于對時代背景不是特別了解,也沒有高深的藝術修養(yǎng),所以家書的內容都記得不太清楚了,但是傅雷給予兒子那深邃如同大海般的情感,卻無法忘記。傅雷曾在給兒子的信里說:“要囑咐你的話是說不完的,只怕你聽的起膩了。在外好好利用時間,不但要利用時間來工作,還要利用時間來休息、寫信!睜繏炫c擔憂之情溢滿了字里行間,足以讓讀者動容。
“可是等到空下來,或是深夜,就老是想著你,同爸爸兩人談你,過去的,現(xiàn)在的,抱著快樂而帶點惆悵的心情,忍不住要流下淚來,不能自已。你這次回來的一個半月,真是值得紀念的,因為是我一生中最愉快、最興奮、最幸福的一個時期……只要常常寫信來,只要看見你寫著‘親愛的爸爸媽媽’,我已滿足了!边@是傅雷的夫人梅馥寫給傅聰?shù)男胖械囊痪湓,雖然不是這本書中特別重要的部分,卻令我感觸頗深。自己的兒子只身前往遙遠的海外,離開生身父母之鄉(xiāng),不免在想到他的孤寂與無助時,又是淚眼朦朧。父母愛得那樣深切,花了那樣多的心血,在愛得最深切的關頭偏偏來了離別。即使知道兒子離開他們飛往他鄉(xiāng)會有更好的前途,可是這是以園丁的血淚灌溉出來的花果,在離別的關頭怎么免得了割舍不得的情緒呢?早晚查看信箱,左等右等,焦急萬分,在這本書中,不難見到傅雷與妻子急切期盼兒子來信的場景,“終于你的信到了!”似乎是終于松了一口氣,看似平凡的思念,可是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又怎么知道思念的愁苦呢。
傅雷的文字讓我看到了細致入微,無微不至的關懷,雖然沒有成為那種普通的溫情脈脈,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舔犢之情放在第二位,卻不失被細心呵護的感覺,這種夾在老師的教導與父母的關愛之間的話,是不同于一般父母的,也是大多數(shù)子女所體會不到的。那一封封的家書,傳遞于大洋之上,是多么渺小卻又珍貴的存在,悠悠歲月,茫茫大海,只有書信在這些長時期,遙遙數(shù)萬里的`兩地之間,把一家人的心緊緊的聯(lián)系在一起。
由于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因此掩去了俗不可耐的矯揉做作,如山間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純真、質樸,令人動容。只有作者親手一筆一畫寫在紙上的文字,才能讓觀者感受到真切的溫暖,無論電子郵件或是電話短信,都是遠隔千里的,在眼前的只有冰冷的屏幕,人與人的距離遠了,也生出許多隔膜和冷漠。不禁又想到了試卷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題目:書信應存還是應亡?也許傅雷的家書就是最好的答案吧。
“別忘了杜甫的一句詩:‘家書抵萬金!’”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1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仿佛透過紙張看到了一幅幅傅雷和付聰日常交流的場景,并且看到了一位父親對孩子殷切的期望,盡管他有時候的嚴格要求可能會令孩子覺得不近人情,但絕對是令孩子一生受益的做法。
其中,傅雷的一些教育觀點是做父母的可以借鑒的。例如:
1.把人格教育看做主要,把知識與經(jīng)驗技術的傳授看做次要。
2.把藝術教育只當做全面教育的一部分。
3.培養(yǎng)一門藝術方面的學問,需要以全面的文學藝術修養(yǎng)為基礎。
以上三點,明顯的在重視人才專長培養(yǎng)的同時,更重視全面教育。
傅雷認為培養(yǎng)專長要以全面的教育為基礎,這和現(xiàn)在我們所說的素質教育的`理念一致,也被現(xiàn)代人廣泛的接受和認可。
結合現(xiàn)在社會的教育形態(tài)來說,付雷為付聰提供的是完全式的精英教育:學琴從名師、高起點的家庭教育、開闊眼界的悉心指導和交流、全面的素質教育。對于年幼時期的付聰來說,這看起來很難,要求很高,但因為傅雷家庭環(huán)境和往來交流的學術氛圍令付聰在不經(jīng)意間就能耳濡目染到,所以付聰出色就顯得順理成章。
單單依靠父輩的指導和培養(yǎng),并不足以成就人。付聰本人的努力,也是他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付聰之所以能在遇到挫折的情況下還能在音樂方面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和以下幾方面的自身因素是分不開的:
1.學習的態(tài)度嚴謹而專注。
2.教學時間外自己肯下苦功。
3.具備獨立思考和注重邏輯的好習慣。
4.有廣闊的音樂視野。
5.有音樂方面的天份。
6.家庭環(huán)境和藝術氛圍的潛移默化。
付聰?shù)某晒,和?點他個人的態(tài)度、努力程度、得天獨厚的條件分不開,但同樣換做任何一個別的家庭,也不會為付聰提供那么好的藝術環(huán)境和藝術氛圍。天時、地利、人和,真是缺一不可。
在傅雷給付聰?shù)臅胖,這些天時、地利、人和都有所體現(xiàn),并且起到了非常重要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付雷對付聰?shù)膰栏褚笠苍谕鶃淼臅胖,不斷的重復,例如?要有耐性,不要操之過急"、"不能聽信一面之言"(要兼聽)、"先看書自學樂理知識,待到學校開課就不擔心聽不懂了"(笨鳥先飛,人后多下苦功)……
這些往來的書信中,不僅包含一位父親對孩子的殷切希望,還傳遞了父親的人生哲學,也包羅了父親總結的實用經(jīng)驗。這些哲學和經(jīng)驗,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即便是現(xiàn)在遇到事情拿來借鑒,也是非常有參考價值和實用性的。
【《傅雷家書》讀后感】相關文章:
《傅雷家書》閱讀心得07-26
《傅雷家書》教學反思03-09
傅雷家書閱讀心得03-16
傅雷家書教學反思05-24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01-20
語文《傅雷家書》教學反思03-05
傅雷家書的讀書筆記12-14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05-20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04-26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