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觀后感通用15篇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流浪地球》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流浪地球》觀后感1
在今年的賀歲片里,有一部令我特別震撼,這部電影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票房和評價,昨天我就觀看了這部電影。
近未來,科學家們發(fā)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fā)動機和轉向發(fā)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國際空間站,和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為了修好發(fā)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營救,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無數的人前仆后繼,奮不顧身,只為延續(xù)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為了拯救自己的家園,進行最后的一搏,哪怕這挽回地球只是一種0%成功幾率的奢求。人之所以為人,而不是機器,是因為,人在面對任何困境的時候,哪怕這事是一種妄想,但是人類的情感往往會讓人去試一試。
整部電影一波三折,令人回味,從電影回到現實,我們的地球確實在瀕臨崩潰的邊緣,大氣臭氧空洞,南北極冰川融化,世界各地出現極端天氣,這都在說明地球的環(huán)境正在不斷地惡化,如果再不注意保護環(huán)境,那么電影中的一切都將成為現實。讓我們共同努力,保護環(huán)境,不要讓電影中的一切成為現實,到了那時人們也只有后悔莫及了。
《流浪地球》觀后感2
希望是什么?也許在看《流浪地球》前我無法回答,因為以前的我對這個詞沒有任何感想,而現在我明白了——希望,他讓人有了方向,有了前進的動力。
為了拯救地球,人類超乎想象地團結一致,耗盡了一切資源在地球表面制造了1000臺“行星發(fā)動機”。將地球推離太陽系,去往4。5萬光年外的新家園。上面的文字就是《流浪地球》的大致劇情。雖然聽起來讓人匪夷所思,但是看了這部影片后,你絕對會被震撼感動。
在“受木星引力影響”的災難面前,機器人MASS選擇了生存,而人類,有感情的我們選擇了希望,選擇了“我們這個時代像鉆石一樣珍貴的東西”。韓朵朵,這個“問題少女”,在這場災難中成長為了一個堅強的女孩。她目睹了爺爺的`去世,見證了哥哥的堅強,在最后的困難面前,她看到了同伴們不停地努力著,而自己卻無能為力。于是,她想辦法接通了全球廣播,號召其他救援隊來到“蘇拉威西三號轉向發(fā)動機”進行戰(zhàn)斗,號召他們選擇希望。
也許,在宇宙目前,人類顯得微不足道,可人類一旦團結一致,選擇希望,那力量就足以震驚宇宙。《流浪地球》想告訴我們的就是這個:無論在哪里,無論做什么,都要有希望,朋友是希望,愛人是希望,親人是希望,家,也是希望。
《流浪地球》觀后感3
今天,媽媽帶我去電影院看《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帶給我很大觸動。
《流浪地球》講述了在未來人類面對太陽老化和木星撞擊時所展現出的團結與努力。在那個時代,地面溫度可達到零下80℃。人類只能居住在地下城。為了尋找新的家園,人類在地球一側安裝了幾萬個大型推進器。在宇宙中,人類還建設了太空監(jiān)察站,隨時觀察地球的動向。
電影開頭就說,“在此之前,人類不在乎火山的爆發(fā),不在乎一種動物的滅絕,不在乎一場海嘯,也不在乎一所城市的消失。只在乎一個東西——錢。為了錢,人們不惜一切代價,甚至生命。直到木星即將碰撞地球,人類才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蔽倚睦锵耄簽槭裁粗挥性跒碾y降臨才會團結呢?錢真的'那么重要嗎,真的值得把生命都拋在腦后嗎?俗話說,錢沒了可以再賺,但命只有一條呀!這也讓我想起電影《美人魚》中的一句話:“如果地球沒有了氧氣,你有再多的錢又有什么用?”
世界真的是這樣嗎?只有失去,才會知道珍惜嗎?人類真的全是貪婪、欲望和自私的嗎?不,不是的。
螞蟻就算無比渺小,但所有螞蟻聚集起來,也能啃食掉一頭巨獅;▋壕退阍偃跣,但所有花兒同時綻放,也可以組成一幅美麗的春景。世界就算再寒冷,但只要所有人抱成一團,總會有那么一絲暖流!我們每個人都如同宇宙中的一粒星辰,所有星辰匯聚在一起,就可以組成無比璀璨的星河海洋!只有所有人團結在一起,這個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今天的中國需要團結合作,明天的中國更需要團結合作,讓我們攜手共同建設美好的祖國。
《流浪地球》觀后感4
春節(jié)期間上映了一部電影《流浪地球》,我和好朋友一起去觀看了,它是一部由中國導演拍攝的科幻題材的電影,5天的票房就超過了14億,堪比美國大片,得到了中外觀眾的一致好評。
影片設定在20xx年,講述的是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了,而面對絕境,人類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赐赀@部電影,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就是影片末尾中劉培強為了拯救地球,不顧自身安危,把空間站開入木星,使木星爆炸,把地球反彈了出去。他的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讓我非常感動,當然,還有大家的齊心協(xié)力,在他們身上的'這些品質都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第二個讓我感觸很深的是貫穿整部電影里的親情,因為父親劉培強長期在國際空間站中,不能與兒子相見,使得兒子劉啟對他產生誤會甚至是仇恨,當得知父親為了保全地球將要犧牲的時候,劉啟哭的很傷痛,再多的誤會和仇恨在這一刻都化解了,所有的一切都抵不過父子之間的血肉親情。影片告訴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不要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家人吵鬧,不要等到真正失去了,才感到后悔。
總之,這是一部劇情精彩,特效逼真的好電影,在電影院里我聽到有觀眾哽咽的聲音,也看到了很多觀眾擦眼淚,連我也是留下了熱淚。我覺得這部電影值得一看,不知道你看完之后是什么感受呢?
《流浪地球》觀后感5
正月初四從老家開車回來已經晚上6點了。因為對《流浪地球》早就期望一睹為快,一家三口沒回家就直奔電影院了。
《流浪地球》是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電影大體情節(jié)是:近未來,科學家們發(fā)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fā)動機和轉向發(fā)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吳京飾)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國際空間站,和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轉眼劉啟(屈楚蕭飾)長大,他帶著妹妹朵朵(趙今麥飾)偷偷跑到地表,偷開外公韓作文子昂(吳孟達飾)的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fā)動機停擺的事件。為了修好發(fā)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營救,連劉啟他們的.車也被強征加入。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無數的人前仆后繼,奮不顧身,只為延續(xù)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
電影比預期要更驚險,場面更壯觀,晨昏線過后的永夜、火種計劃、讓地球流浪、木星推動地球…,沒想到中國也能拍這么大架構、大格局的科幻片,讓人震撼!
20____年12月21日被亞麻日歷推算為世界末日。那幾年我看過幾部關于世界末日題材的電影,但是不包括中國人寫的劇本,更不包括中國人拍攝的電影。
很高興看到我們中國這么好的電影作品。
《流浪地球》觀后感6
正月時,爸爸媽媽帶著我看了一部新春賀歲影片《流浪地球》,這是一部科幻片。講述的是在不遠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為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fā)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地球和人類就此踏上預計長達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在完成這一宏偉計劃的進程中,無數人挺身而出上演了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
看完影片,引起了我的深思,假如太陽真的老化、膨脹?假如地球真的再也不適合居住,那我們迎來的又將是什么?因為我們從來沒意識到這個世界將來會有怎樣的變化,很多時候都是只關心我們自己。包括,在電視節(jié)目和各種新聞也看過類似一樣的報道:全球變暖,冰雪海洋慢慢在融化,動物也瀕臨滅絕,垃圾漂泘在海洋,那些塑料分子也在被人體慢慢吸收,工業(yè)污染,亂砍樹木,采石開礦,這個世界的`自然生存環(huán)境,正在被我們人類破壞。那些自然災害,其實是無形中警示人類,如果人類再不對環(huán)境重視,也許流浪地球影片中的生存環(huán)境,真的會出現在我們生活中。也許,當我們失去了,才會真正明白最渴求的是什么吧!
就如影片中劉啟的爺爺韓子昂所說“以前的世界,人們從來不會在乎這個地球將有什么變化,都在乎一種叫錢的東西。
最后看到劉培強不顧個人生死,開著裝滿燃量的太空倉,一起發(fā)射向木星,瞬間地球被震開,脫離了木星引力,得到了安全。我落淚了,那一刻我決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保護地球的倡導者,為我們美麗的家園做貢獻。
《流浪地球》觀后感7
在20xx年年初,我聽說劉慈欣的《流浪地球》這部著名的科幻小說改編成了電影,我心想這一定是中國為數不多且十分好看的科幻片了。
一開始,吳京飾演的劉培強就給自己的兒子戶口講述有關木星的知識,也借此說明了當時太陽系的狀況和其他背景。我認為這樣拍不僅給后文埋下了伏筆還給當時的背景作了介紹,十分巧妙。這種方法應該也能用在作文中,借助故事前的對白從而達到旁白的效果。
中間這部分,在戶口的姥爺死了這時,CN1711-11救援隊的一名隊員為了救戶口的姥爺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姥爺的生命,我想這一定說明了整個救援隊并非只在乎“火種”的安全,雖說戶口不知道,但這已經讓觀眾明白了。
在最后,戶口把點燃木星的計劃告訴了他的爸爸劉培強,帶著一隊人開始救援行動,卻發(fā)現推進器的“波”無法觸及木星,劉培強就操控飛船去“撞”木星。這種力量一定是真正的父愛以及軍人的品質。
全片最后一句,“地球活了!”我認為意味深長。一是指地球死里逃生逃過一劫。二是與小說中一句著名的`活相呼應“太陽死了!”一個是九死一生的激動,一個是無力回天的無奈。
整個影片中,最終讓韓朵朵相信“希望”的一定是戶口的不屈,劉培強的無私和奉獻,這也是影片的精髓吧!
《流浪地球》觀后感8
我在20xx年2月8號這一天,和我的家人一起在橫店影城觀看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
這部影片的內容是,在2044年的時候,太陽已老化,到2050年太陽將會在銀河系消失。人類制造出了20000個推進器推動地球在宇宙中尋找第二個像太陽一樣的恒星。從此地球將進入2500年的太空流浪之旅。人類將這種計劃叫做流浪地球計劃。
影片中,劉培強對兒子劉啟說,當你不用望遠鏡就可以看到木星的時候,我就可以回來了。17年后劉啟偷了韓子昂的通行證從地下城走出來地面,此時的地球環(huán)境已經變得極其惡劣,已經不能夠適應人類生存。
地球在流浪的旅行中,快接近木星的時候,由于木星強大的'引力,導致地球上推進器的發(fā)動機失效,造成地球上面地震等各種自然災害不斷上演,在運送拯救轉向發(fā)動機火種的過程中,隊員不斷地犧牲。而地球也在不斷被木星的強大引力所吸引,很快就有可能相撞的危險,就在千鈞一發(fā)之際,劉啟腦海里忽然閃念出爸爸曾對自己說過的一句話,木星的表面百分之80都被氫氣所包圍,氫氣遇到火就會爆炸,從而利用氫氣爆炸的沖擊波就可以把地球推開,就可以避免相撞的危險。
最后在所有人的艱苦努力下終于利用這些,拯救了地球和人類。
影片結束,看完整部影片,我深深的感受到,只有堅持和努力才可以完成你想要實現的夢想。當然還需要勇氣,智慧,知識,團隊意識。同時,也體會到了親情,友情在人類中間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流浪地球》觀后感9
這部電影與原著改變了許多,但是他還是突出了人類在自救的那一部分,同時也尊重原著的地球被冰封。電影中,人的戀家情被體現的酣暢淋漓,家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避難所一般的存在,就好像是只要在家里,世界末日都不算什么了。
最后拯救地球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group,許多隊救援人,為了拯救自己的家園,進行最后的一搏,哪怕這挽回地球只是一種0%成功機率的奢求。人之所以為人,而不是機器,是因為,人在面對任何困境的時候,哪怕這事是一種妄想,但是人類的情感往往會讓人去試一試。而里面的莫斯,則是里面最理智的東西了,所有的事情都會計算好,只要有一點失敗的余地,莫斯都不會冒這個險。
拯救世界不是一個人可以做到的,它需要萬眾一心,需要一個團隊的努力與奮斗,要團隊中的每一個人不計代價與回報的.奉獻,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
最后那些人的奮斗目標便是保衛(wèi)自己的家!读骼说厍颉酚^后感二打開了窗,看見了光。
比我想象的好很多很多!太空的感覺很強了,特效不錯,真的挺宏大的;家國情懷,從讓人想打一頓的少年到擁有希望去付出努力的英雄(英雄不太準確)。誠然有許多不足但是真的像希望,像光希望照亮了前路,真的超乎了我的想象,感覺已經做的很棒了。如果有一天太陽真的即將爆炸,地球踏上流浪之旅,希望我們一路平安,希望那天永不來臨。
本來有感覺有一些槽點,但是補看了曉說大劉的那期,又感覺有點明白了這個電影所想要表達的,人物是排在后面的,而且主角也是在過程中成長的。瑕不掩瑜。
強推流浪地球,中國科幻加油!
《流浪地球》觀后感10
這是一部科幻片。但其中的情節(jié)令人感動,十分精彩,這就是著名的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今年寒假,我和家人一起來到了電影院,欣賞了這部“巨作”。
故事是這樣的,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在地球表面兒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尋找新家園。然而,宇宙之路危機四伏,為了拯救地球,為了人類能在漫長的2500年后抵達新家園,流浪地球時代的年輕人挺身而出,展開了爭分奪秒的生死戰(zhàn)。
在這部電影中,我見到了鋼鐵意志的韓朵朵,見到了堅韌不拔的劉啟,見到了英勇無比的王磊,但我最欣賞的卻是那個英勇獻身的劉培。
劉培強,在電影中也就出現了20多分鐘,頂多是一個配角?伤麉s在我心中留下了一個不可磨滅的'印象。
他是一個中國的太空飛行員,身上有著許多我們要學習的品質,我喜歡其中的兩個故事,其中有一個情節(jié),沒有講到,就是劉啟的媽媽病了,他認為已經無藥可救了,便讓劉啟和韓子昂去了地下城,不再花錢醫(yī)治劉啟的媽媽。雖然這樣做不太好,但我認為劉培強能在關鍵時刻分清局勢,該如何去面對并作出判斷,還是能值得我學習的。另外一個情節(jié)就是他開著飛船撞上了火柱引爆木星。我還記著他說的一句話:“沒有人類的文明就不叫文明”。我想,正是因為這樣,劉培強才會不顧一切地撞上火柱,英勇獻身,劉培強才是真正的英雄,他以自己一個人的生命換來了全球35億的人的性命。這種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傳承,去發(fā)揚光大。
《流浪地球》,這一部電影給了我許多知識和無限的遐想。我還想再一次看這部電影。
《流浪地球》觀后感11
一個初中語文老師問她的學生,希望是什么?希望是我們這個時代像鉆石一樣珍貴的東西!,電影《流浪地球》是這樣回答的。無論是這部電影還是這部電影的誕生都可以說是一個關于希望和犧牲的故事。
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地球和人類就此踏上預計長達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在完成這一宏偉計劃的.進程中,無數人挺身而出,無數人為此犧牲,還有無數人從流浪地球啟動的第一天起,就再也回不去了
爺爺韓子昂護了劉啟和韓朵朵周全,自己卻被困在冰封的大樓里;黃明用自己的電池維持火石正常運行最后被活活凍死;劉啟的父親劉培強為了兒子的安全,為了地球能夠活下來,獨自駕駛備用艙撞擊木星,他說沒有人的文明,毫無意義。;王磊老大在自己必死無疑的時候最后一次命令隊員:活下去看到一個個人為了親人能夠活下來,為了計劃完成而獻出自己生命的時候,我們不禁感慨:天災固然無情,人間大愛常在!
救援隊拼盡全力執(zhí)行最后的救援任務的時候,韓朵朵說:希望,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方向,回來吧,加入我們一起戰(zhàn)斗!最后看到各地救援隊們全部掉頭的那一個鏡頭,一股暖流涌上心頭:在絕望與希望并存的時候,希望帶來的力量足以戰(zhàn)勝一切。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無論結果如何,人類的勇氣和堅毅,都被鐫刻在星空下。
貝加爾湖的冰終將化成水,地球一定可以活下去。
《流浪地球》觀后感12
有浪地球小說本就想象能力豐富,讓地球連同地球人一同逃離的創(chuàng)意蕩氣回腸,驚艷無比。
電影中的行星發(fā)動機很合時還圓了,小說中‘‘雅典衛(wèi)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寫地球啟航產生的違紀清晰可見,宛如一艘巨型飛船搖搖宇宙之間;北京、上海被冰雪覆蓋,氣勢磅礴地木交界會更是讓人瞠目結舌,試問有電影能看到這一幕?
中國導演能拍出這樣的硬科幻,看到這樣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動,可以讓人原諒一切不完美。
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腳,畢竟國內早就拍過很多軟科幻,但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硬科幻電影里的一座里程碑,或者說中國硬科幻電影元年,這是任何人都無可反駁的,它的工業(yè)化程度在國內。絕對是前所未有,是一部可以載入中國電影史的電影。
其實中國觀眾對于這類型的硬科幻并不陌生,只是國內一直沒有拍攝這種硬科幻大致,也可能是因為中國人沒有這樣的文化信念,找不到中國獨有的文化語境,并不相信中國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整救世界。
直到今天終于有導演做了這樣的事情,而且做得非常棒,給中國的科幻豎起了一個很高的行業(yè)標桿,在中國人的'文化語境里有中國人的方式拯救全人類,也一樣可以拍的毫無違和感,一樣燃爆!
最后表揚一下片尾的流量地球小說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畫翻頁片頭還精彩,電影保持了小說的整體框架有一定的改動,只拍了小說的前兩章,最精彩的判斷,希望能在續(xù)集看她新加入的點燃木星很有新意,這種有創(chuàng)意的改動我還是能夠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讓中國科幻電影迎來真正的春天,中國科幻迷從此服。在流浪,因為我們終于有了硬科幻了。
《流浪地球》觀后感13
《流浪地球》這部影片開始看時沒有頭緒,不過看完這部影片我就有了一些想法。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講了作為領航員的劉培強去太空后有十七年一直沒回家,他的兒子劉啟對他非常不滿意,后來又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帶他的妹妹跳出了地下城,在冰寒地凍得雪地里闖蕩,正好這時地球受到了木星引力的干擾,他們兄妹兩加入了一支救援隊,繼續(xù)在雪地中闖蕩,此刻身在太空的`劉培強一直沒有忘記兒子,給他留下了地下城的入口。在拯救地球過程中,劉啟的爺爺不幸喪命,這時他又看到了同隊的隊員,他們改變了新的計劃點燃木星。在他們努力工作中,劉培強為了幫助兒子來到了駕駛艙。這次劉啟的行動成功了,可是在距離還差3000米距離時劉培強趕到駕駛艙飛向了火星從而救下了地球。
這部影片告訴了我們要愛護地球,否則幾百年后我們可能也不得不實行流浪地球計劃了。影片中有一句話給我留下深刻的記憶“沒有什么比的上人的思想!庇捌詈蟛糠,劉培強舍己為人,帶著空間站的30噸燃料點燃了木星。這舉動讓我非常感動。每個人都知道應該舍己為人可在真正的現實中確很少有人能做到。人們連舍去一些小的利益都十分困難更別提生命了。
舍棄是一個人必須學會的,因為不能單單只為了自己。我們要為大局做事,為大局著想不能只想著自己。在電影中也有許多親情,比如劉啟對父親極度的不滿,父親還是對他恩愛有加,最后終于和父親化解了誤會。
劉培強充分體現了舍己為人和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不管什么時候都不要放棄,要用希望去戰(zhàn)勝困難。只要不放棄就會有希望。
這就是我的感受,你的呢?
《流浪地球》觀后感14
太陽系的太陽急速膨脹,眼看太陽即將爆炸,人們該何去何從?
原計劃的運行軌道,地球對于巨大無比的木星來說是極其微小的,受到木星的影響,地球一半以上的轉向發(fā)動機都已全部熄滅,如果不及時發(fā)電,地球便會撞擊木星,“砰”——化為烏有……
但當大家將發(fā)電機全部開啟時,一切都晚了,地球與木星近在咫尺,人們幾乎失去了希望……
正在此時,國際會議秘密決定,改變原有計劃,放棄地球,放棄那13億人類,施行“火種”計劃。
我對這個決定痛心不已,難道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地球,我們人類的母親,孕育了人類文明,養(yǎng)育了“世界”這個大家庭,如今,我們卻要丟下她?
在人們沒有希望之時,劉啟想到了一個辦法,“點燃”木星,一個大膽的想法,卻是可行的的方法。是啊,此時此刻,又談何大膽與否,如果不這樣,那將失去多少無辜的生命,為了地球,為了全人類,我們一定要試試!
“點燃”木星的目的是讓木星將地球推出木星的巨大引力范圍,經過大家不懈的努力,終于,人們團結一心,手動點燃發(fā)動機,將發(fā)電機朝著木星噴去,我內心無限激動,可事與愿違,噴射的火柱距離引爆木星的'位置還剩下500公里,正當大家以為要失敗了,劉培強,劉啟的父親不屑一顧,為了自己的孩子劉啟,為了地球,將太空站沖向火柱,爆炸之后產生的火焰直逼木星……
霎時間,無數火球撞向地球,強大的沖擊將地球送出了木星的強大引力范圍,地球開始了“流浪”!
看到這里,我不禁熱淚盈眶,這便是人情,一個神圣而神秘的東西……
《流浪地球》觀后感15
地球真的會去流浪嗎?
相信大家都看過了最近很火的一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寫這部電影的作者是劉慈欣作家。
整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因太陽內部的老化,而即將毀滅。人類和地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海嘯、地震等接踵而來,人類的總人口數也銳減了一半。地球表面因太陽的.消失,到達了零下85攝氏度左右。人們無法在地球表面生存了,各國人民團結一心,建立了地下城,建立了繞著赤道一圈的一萬座行星發(fā)動機,想把地球推離太陽系,去另一個新的行星系。而在逃離進,遇到了種種困難時,人類表現出了大無畏犧牲的精神。
看這部電影時,我淚流滿面。想到電影中的主人公,為了地球上的人類,和孩子分離十幾年。最后,為了救人類,為了逃脫木星的引力,而撞向木星的那一剎,讓我肅然起敬。地球,真的需要我們來愛護。
這讓我聯(lián)想到,最近幾個月杭州的下雨天,從11月下旬開始雨一直下個不停,現在都2到月底了,雨還在下。我在想地球是不是也要脫離太陽系了。因為下雨天,流感病毒也變異了,變得可怕多了。杭州今年得流感病毒的人特別多。看,我家就有兩個,老爸老媽從1月中旬得了流感病毒,整天咳嗽、偶爾還發(fā)低燒,到現在才剛剛好點。連過年都不安心,三天兩頭的去鹽水。這都是空氣太差,一直下雨,沒有太陽造成的吧。沒有太陽,衣服都曬不干,人也會得抑郁癥。天氣預報還說,這個雨會一直下到3月底!疤炷!”這還要讓人活嗎?
我最近不時地想:“是不是人類沒有好好愛護地球,地球生氣了,讓極端天氣的頻繁的發(fā)生!痹诓痪玫膶,我們從電影中看到的情景,也會發(fā)生呢!地球從此也流浪了,我很害怕。
【《流浪地球》觀后感】相關文章:
流浪地球的觀后感07-12
流浪地球觀后感11-17
流浪地球觀后感05-22
《流浪地球》觀后感05-17
《流浪地球》的觀后感08-17
流浪地球觀后感07-26
《流浪地球》觀后感03-15
【精】流浪地球觀后感03-20
【推薦】流浪地球觀后感08-16
流浪地球電影觀后感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