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論語名言大全60句精選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下文是小編特意為各位讀者收集的論語名言,一起來看一下吧。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3、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4、子曰:"當仁,不讓于師。"
5、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6、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7、信者,人君之大寶也!撜Z
8、言而必有信,期而必當,天下之高!撜Z
9、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損矣。(季氏)
10、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
11、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12、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1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14、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15、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墩撜Z衛(wèi)靈公》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鲎浴墩撜Z·子路》
17、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衛(wèi)靈公》
18、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19、朋友切切思思。 《論語》
20、古之學者為己(所謂為己之學),今之學者為人。
21、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
22、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23、當仁,不讓于師!缎l(wèi)靈公》
24、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缎l(wèi)靈公》
25、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子路》
26、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27、夫子莞爾而笑!墩撜Z·陽貸》
28、無伐善,無施勞!墩撜Z·公冶長》
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處:《論語》
30、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出處:論語
3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出處:論語
32、小人之過也必文。出處:論語
33、朝聞道,夕死可矣。出處:論語里仁
34、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出處:論語
35、見利思義。
36、朋友切切思思。
37、孔子語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8、君子患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39、有殺身以成仁。
40、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41、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
42、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出處:論語
43、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作者:孔丘 出處:論語子罕
44、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出處: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45、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46、民無信不立。出處:《論語》
47、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48、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49、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0、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示例:蘇曼殊《慘世界》第十回:你們青春年少,正是
51、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5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小不忍,則亂大謀。
53、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論語
54、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論語
55、寢不尸,居不容。—— 論語
56、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 論語
57、文質(zhì)因其宜,繁約適其度! 論語
58、講信用要符合于義,話才能實行;恭敬要符合于禮,這樣才能遠離恥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59、其身正,不令而行 。
6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名言】相關文章:
論語的名言08-10
《論語》名言10-25
論語經(jīng)典名言08-17
論語名句名言08-28
論語中的名言06-27
論語有哪些名言07-24
論語的名言15篇07-02
經(jīng)典論語名言30句精選08-22
經(jīng)典論語名言40句10-14
經(jīng)典論語名言60句精選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