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綜合實踐說課稿 走進紙的世界說課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綜合實踐說課稿 走進紙的世界說課,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您們好!
今天,我執(zhí)教的是一節(jié)綜合實踐方法指導課,課題的題目是《走進紙的世界》。首先我來談一下我執(zhí)教的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說明:
一、課題設計思路:
觀察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經(jīng)常運用的研究方法,也是其他學科教學中經(jīng)常運用的方法。運用的學科不同,但老師的指導卻是相通的。本節(jié)課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運用觀察法進行研究活動,通過觀察各種紙張,進一步加深對紙知識的了解。通過觀察,學生獲得關于客觀世界的經(jīng)驗認識,從而明確科學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感知活動,是人腦通過感覺器官對客觀對象的感知過程。
二、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了解什么是觀察法及如何運用觀察法進行研究活動,通過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科學有序進行觀察和記錄的習慣。
2、過程與方法目標:了解在實踐活動過程中需要運用多種方法,研究時靈活選擇應用,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會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觀察操作活動,進一步加深對紙知識的了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三、學情分析:
本節(jié)綜合實踐活動的參與學生是四年級的同學,雖然他們已經(jīng)接觸了綜合實踐課,但怎樣去運用觀察法,從哪處入手,還值得商榷。所以,教師要設計一系列符合學生感知事物規(guī)律的觀察活動,讓學生在實際觀察活動的過程中,有目的地進行觀察方法與技能的訓練。
四、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在運用觀察法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五、教學準備:
白紙、收集不同的紙制品、放大鏡、課件等。
六、教學過程:
。ㄒ唬、創(chuàng)設情境,交流感知(預設時間3分鐘)師生展示自己帶來的紙制品,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介紹自己帶來的紙制品,學生進行簡單的觀察后交流對紙的感知。教師指出本節(jié)課的活動內容——繼續(xù)走進紙的世界,用科學的方法來觀察紙,了解不同種類的紙的特性。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首先讓學生運用感官初步觀察紙制品,交流對紙的感知,讓他們認識到紙的種類繁多,用途很廣,如何科學地進行觀察則需要后續(xù)的學習,調動了學生的探究熱情。教師對帶來紙制品的學生加以表揚,以激發(fā)其他學生積極參與課前準備活動的熱情!
(二)、科學觀察,深化認知(預設時間20分鐘)
1、科學的觀察方法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經(jīng)常運用的研究方法,請學生談談對觀察法的理解。小組討論交流。
小結:科學的觀察,并不僅僅是“仔細察看”,而是通過人的感覺器官或借助科學儀器,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的。
【設計意圖:有效的、真正的觀察是觀察與思考相結合。很多學生所理解的觀察就是一般地看,在這里老師先讓學生說說自己所理解的觀察,然后予以引導,明確觀察不同于一般地看,要有目的,有選擇,積極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要和思維相結合!
2、運用感官,觀察白紙
(1)、請學生交流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觀察白紙。學生思考后交流:用眼看顏色、形狀,手摸薄厚軟硬,鼻子聞氣味……小結:直接用眼睛觀察事物的外形特征等,是最簡單的觀察法,即直接觀察法。綜合運用我們的感官進行觀察的方法,即全面觀察法。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往往是幾種方法的綜合運用。
(2)、教師提示:觀察既要全面,又要有序,注意細節(jié),從不同角度觀察,一邊觀察一邊把觀察到的白紙的特點記錄下來。記錄篇幅的長短取決于所記內容,所記內容不能虛構,應依據(jù)觀察的現(xiàn)象如實記錄,其結論具有科學性,這對今后的查閱、參考才有作用。
(3)、學生展示交流觀察記錄,師生共同點評。(白紙的特點:白色、兩個面、正面比反面光滑、薄、軟、輕、有點透光、可以彎曲、可以撕、可以折并留下折痕、沒有什么氣味、沒有什么味道……)
【設計意圖:走進觀察活動,就面臨著怎樣觀察的問題,教師首先設計運用全面觀察法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一張白紙,小結觀察紙的一些方法,讓學生在實際觀察活動的過程中,有目的地進行觀察方法與技能的訓練,同時將學生帶入下一個觀察活動。】
3、觀察比較,深化認知
(1)、請學生交流還想怎樣來觀察紙,得出:觀察比較不同的紙。教師出示牛皮紙和宣紙,引導學生說一說該從哪些方面怎樣去觀察比較。
小結:用比較的方法觀察不同的紙,發(fā)現(xiàn)差異,抓住特征,深入本質,這是比較觀察法。
(2)、小組合作探究:觀察比較兩種不同的紙,并做好觀察紀錄。學生展示交流。
(3)、小組內再去比較不同的紙的特點。
【設計意圖:為了提高觀察效果,要邊觀察邊用語言描述,并把它記錄下來,這是觀察活動中重要組成部分。一是看觀察得仔細不仔細,描寫得真實不真實;二是可以不斷地積累和豐富自己的觀察材料,經(jīng)常堅持這樣做,會大大提高自己的觀察力!
(三)、細化觀察,拓展思路(預設時間15分鐘)
1、師生談話:剛才同學們觀察尋找了各種紙中不同的東西,不同種紙中也相同的東西,你們想了解什么問題?學生提出問題:紙是由什么組成的?學生討論用什么方法才能很好地觀察到紙的組成,然后將學生提出的方法進行歸納:撕、揉。
2、小組將桌上準備的三種紙撕開,用放大鏡觀察紙邊上有什么?然后把它們揉成團,揉大約三十下,再小心地把紙團展開,用放大鏡觀察紙面上有什么?學生觀察記錄后匯報結果。
小結:這些小毛毛我們叫它纖維。紙是由纖維組成的。
3、學生又提出問題:紙中的纖維是從哪里來的?請學生課后搜集這方面的資料。
4、整理觀察資料。對觀察的原始記錄予以整理,并根據(jù)所記錄內容,對文字性記錄做歸納性描述,形成觀察結果。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對所觀察到的信息進行處理,形成結果,為今后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依據(jù)。
【設計意圖:在觀察過程中,教師要隨時做好適時的引導點撥,讓學生有新的發(fā)現(xiàn);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有重點地觀察,這也是實踐活動中常用的方法,即特征觀察法。觀察活動結束后,做好總結交流活動,使全體學生都參與到研究過程中,親歷研究的過程。學生提出問題:紙中的纖維是從哪里來的?讓學生課后調查,搜集材料,鼓勵學生大膽開展課后探究!
(四)、評價總結(預設時間2分鐘)
請學生談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評價自己或同學的表現(xiàn)。教師小結:通過大家的仔細觀察,想不到普通的紙竟有這么多的特點,只要大家動腦筋想辦法去觀察,就能發(fā)現(xiàn)紙的更多的秘密。隨時做好觀察記錄,這是很好的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同學們定能練就一雙銳利的“發(fā)現(xiàn)的慧眼”。
【設計意圖:通過一系列的觀察活動,學生了解了原來“熟視無睹”的紙,隱藏著那么多我們未必“了解”的東西。促使他們更多地關注周圍常見的事物,并自覺地去觀察更多新的內容,逐步培養(yǎng)他們對事物的敏銳的洞察力!
七、板書設計:
走進紙的世界
——觀察法
直接觀察法
全面觀察法
比較觀察法
重點觀察法
【小學綜合實踐說課稿 走進紙的世界說課】相關文章:
海底世界說課稿07-23
小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07-14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08-21
綜合實踐活動課總結03-09
綜合實踐課心得體會04-17
綜合實踐課老師教學心得10-20
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08-26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03-22
小學綜合實踐教學反思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