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心理健康說課稿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心理健康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心理健康說課稿1
課前提示:
小班幼兒剛進幼兒園,對父母特別依戀,行為很受情緒的支配,出現了哭著上幼兒園、不敢大膽表演等情況。本活動通過“你喜歡誰”培養(yǎng)幼兒大膽、勇敢的'思想品質。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2、幼兒喜歡并大膽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對幼兒說:今天,我要表揚幾個小朋友,如某某。他們真是勇敢的好孩子,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一點都沒哭。我們用掌撥鼓勵他們!
2、看圖片,理解故事。
。1)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圖片上都有誰?(有明明、壯壯,還有醫(yī)生)
醫(yī)生在干什么?(在打針)
壯壯表現得怎么樣?(壯壯很勇敢,沒有哭)
那明明呢?(明明很害怕)
。2)教師鼓勵幼兒向壯壯學習。
。3)教師請幼兒看圖片,請幼兒說說圖片內容,鼓勵幼兒不怕冷。
。4)教師請幼兒看圖片,請幼兒說說圖片內容,鼓勵幼兒大膽參與故事表演,參與各種活動。
。5)教師總結:我們要做大膽勇敢的好孩子。
3、練習
。1)教師請幼兒翻開幼兒用書《你喜歡誰》一課,觀察圖片。
。2)請幼兒說一說哪個小朋友做得對?為什么?
。3)教師: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對,為什么?
。4)教師總結。
建議:在活動中,可以讓幼兒扮演圖片上的幼兒,表演故事內容。
小班心理健康說課稿2
一、 說教材: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它的教育對象是少年兒童。少年兒童時期是一個人發(fā)育成長的重要階段,我們不僅僅要教會他們求知,教會他們辦事,教會他們健體,還要的是教會他們做人,做一個能夠關心他人的人;做一個能夠承受困難和挫折,勇于進取的人。結合當今孩子普遍與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現象及《日常行為規(guī)范》和《小學生守則》開展活動讓孩子們深受教育,學會融入集體,學會與人和諧相處,學會真情待人。
二、說學生:通過調查我們不難發(fā)現根據當今學生的特點,他們都是獨生子女,較以自我為中心,無視自己的不足,缺乏真誠的交流與溝通。經常會認為同學間發(fā)生的一些小事,就是別人在欺負他,排斥他,為此我們以此為話題,而開展活動。讓學生從小認識什么是友誼,學會與人溝通,與人交流。
三、說教學目標:通過本節(jié)課的活動讓學生學會發(fā)現,善于觀察,能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改正自己的缺點,揚長避短。學會幫助他人,學會和諧相處。感受同學間濃濃的情誼,初步學會合作。我把本節(jié)課的重點放在讓學生學會認識自己,懂得與人相處,學會寬容和理解。
四、說教法:本節(jié)課主要以“情”為主線,運用情景創(chuàng)設、角色扮演、故事明理、采訪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活動中有明確的目標,有真實的感受,有情感的體驗,學會與人和諧相處,珍惜朋友之間的友情。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情感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原則。五、 說教學過程:
。ㄒ唬┳哌M知心小屋——聊“朋友”:這節(jié)課一開始我運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走進知心小屋玩游戲《抱團》(游戲規(guī)則:教師口令,梅花開幾朵,梅花開3朵,那就要3個人抱在一起),玩后,我請孩子們說說你從游戲中認識到什么?孩子侃侃而談,接下來我順勢引導,作為朋友我們除了學會團結,還要學會欣賞別人。讓學生贈送亮點卡,夸夸同學或朋友。
(二)實話實說——做“知心朋友”:采用“實話實說”的形式,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讓同學們心把心打開,講出自己的.優(yōu)缺點,請求別人的幫助、大膽表白。學會交友的方式。
(三)友情小故事——做“真心朋友”:這一環(huán)節(jié)首先運用角色演示教學法,讓學生現場再現朋友在生活中、班級里發(fā)生的故事,及朗讀友情信箱的來信,讓學生從中明白什么才算是朋友,朋友間應該怎樣相處。然后運用討論交流法讓孩子們談感受及自己對友誼的看法。這樣子以正面例子做引導,更有說服力。由扶到放體現教學的層次性、開放性、可操作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從而讓學生明白如何與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四)團結合作:讓孩子們玩“解鎖”游戲,在游戲中成長,在游戲學會合作,然后運用討論交流法初識合作的意義及目的,學會合作的前提是學會與人交流,是建立在良好的人際關系中。
五、說體會:該活動課題主要是根據當今學生的特點,他們都是獨生子女,較以自我為中心,無視自己的不足,缺乏真誠的交流與溝通而提出的。我覺得在“友情小故事”、“友情小信箱”這一個環(huán)節(jié)還是設計得比較好,讓學生能利用這一機會,學會真誠面對,懂得交朋友,對待同學的方法。結果課后,兩個“死黨”又恢復了好友關系,我覺得比較成功。但本節(jié)課由于是一堂常態(tài)課,沒有過分的準備,再加上我也過于相信學生的能力,很自然就出現許多問題,如游戲中學生過于興奮,使我難以控制,場面顯得有點亂。在“友情小故事”再現時,沒有給學生充分地時間準備,過于倉促。學生比較拘緊,不夠放開。而在一個同學說出“朋友就是親人”時我應該抓住這一課堂生成,跟學生探討引導其深入理解,到課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應該讓學生談一談收獲,使這一主題達到情感升華,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小班心理健康說課稿3
課前提示: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內心世界,幼兒也不例外。幼兒不僅僅要滿足簡單生理需要,更需要來自不同方面的愛。本課就是以這樣一個主題,給大家呈現一個幼兒的世界。
重點目標:
1、讓幼兒了解和認識自己的生活,需要來自不同方面的關心和愛。
2、幼兒能講出自己想象的世界。
相關目標:
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和創(chuàng)作力,能以主題進行畫畫。
活動準備:
玩具娃娃、幼兒用書《我的世界》、白紙、彩色筆。
活動過程:
過程1:導入
1、教師拿出玩具娃娃,并以玩具娃娃的口吻說:“小朋友們好,我很想給大家講講《我的世界》的故事,你們想聽嗎?”引入主題。
2、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故事里小朋友的世界的故事。
小朋友的世界里都有誰?(鳥、太陽、玩具熊、家人、小朋友)小朋友在她的世界里快樂嗎?
你們希望自己的'世界里有誰呢?
總結: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也有好多好多有趣的事情發(fā)生在世界里,在自己的工世界里可以想象很多美好的事情。
過程2:畫畫“我的世界”
教師給每一個幼兒發(fā)放一張白紙和彩色筆,讓幼兒畫一幅“我的世界”。
過程3:講故事
教師在幼兒畫完之后,把幼兒作品進行展覽,并讓幼兒講講“我的世界”的故事。
建議:可讓個別幼兒上臺講講“我的世界”的故事。
小班心理健康說課稿4
老師們大家好:
今天我說的是小學中低年級的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目是《團結合作力量大》
一、說學生:
智障學生愛以自我為中心,又加之現在集體活動不多,大多數的孩子都不會合作,在集體生活中不考慮集體的利益,只顧個人喜好,不會與人友好相處,共同完成事情。即使在合作中,有時也不考慮別人的感受,耍小性子。這是因為孩子們在生活中缺乏與人合作的經驗,缺乏“團結合作力量大”的意識。還有一些孩子內心渴望與人交朋友,愿意和別人共同完成事情,但是不知道怎樣與人合作,缺乏這方面的認識,也缺少這方面的指導。因此,本節(jié)課就以此為出發(fā)點,為孩子們提供一個活動的平臺,在活動中認識、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培養(yǎng)與人交往的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jié)課的活動,讓學生體驗到團結合作力量大的意識,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團結合作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學會與人合作,掌握一些與人合作的經驗和方法,能與身邊的每一個人搞好關系。同時,學會用真誠、積極的態(tài)度與他人交朋友,體會團結合作而獲得成功的快樂。
三、 說教法:
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我以游戲和角色表演為主,富有趣味性與適應性。采用情境教學模式教學法和愉快教學法,教師通過講解、示范,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采用引導、鼓勵、表揚、游戲等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共同參與,在活動中明白道理,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團結合作力量大的意義,并提供暢所欲言的空間,活動中有感而發(fā),降低教學難度,從而達到了教學目的。
四 、說教學過程:
。ㄒ唬嵘磉\動,激發(fā)興趣。
在這次活動課中,以堅持“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興趣的培養(yǎng)是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價值的有效保證。本著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能動性。我在上課一開始就組織學生聽歌曲《幸福拍手歌》,師生圍成一個圈,邊走邊跟著節(jié)奏拍手。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
(二)實際操作,揭示課題。
實踐是最好的依椐。我請兩個同學分別用五個或者十個手指系紅領巾看誰快誰慢,讓學生試一試、比一比、說一說,來揭示本節(jié)心理健康教育的課題,通過學生的參與,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感受團結合作力量大的奧秘,引人入勝。同時滲透多種學科教育在內,有數學的比多比少;有常識教育的人有兩只手,十個手指頭,在一起做事就會比較快,我們的手指兄弟,各有各的本領,只有團結起來力量才大。讓學生聯系生活,結合實際,想一想手指的作用。拓展他們的思維,領悟手指團結的力量大,理論聯系實際;還有師生互動場面:讓學生倒計時數數,制造緊張而熱鬧的課堂氛圍。
。ㄈ┯螒蚝徒巧硌,緊扣課題內容。
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以游戲和角色表演為主,富有趣味性與適應性。教學內容適合于低年級的教學手段,如游戲“拔河比賽”和“分豆子比賽”;角色表演有“值日生掃地”。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油然而生,富有趣味性。比如:在拔河這一項目,讓學生認識到個子高矮和體重多少及個人體質,還有人數的多少與比賽輸贏是有直接關系的,而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多力量大;通過把紅綠豆分開并運送到超市,看誰做得快,請優(yōu)勝組的學生們說出勝利的秘訣,從而體會到一起做事情不僅要團結還要懂得分工合作;為了進一步鞏固“做事情除了要團結還要懂得分工”我開設了角色表演“值日生掃地”,通過同學間的討論,上臺各抒己見,既教育學生要懂得分工干活才能把事情干得又快又好,又對學生進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如學校大掃除時不拈輕怕重,應該大同學挑重活干,小同學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依賴別人,在家里也一樣。
這樣由有了一定的認識到進一步認識,再到更加深刻的鞏固,符合了智障學生循序漸進這個特點,以游戲活動為主,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個性差異,在玩中學習,玩中認識,玩中體會。從游戲比賽中尋找合作成功的快樂與失敗的教訓,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圍繞著“團結合作力量大”這一主題展開,環(huán)環(huán)相扣,互相照應,充分體現了主題明確,重點突出。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進行健康的人際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樣順利完成了教學目的。
。ㄋ模┓窒韺W生體驗結果,總結教學內容。
此環(huán)節(jié),我請同學們各抒己見,說說自己從這節(jié)課中學到了什么,說出自己的體會,從而反饋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們感受到了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勝利,團結也是一種美德,團結還能感受快樂!快樂使人身心健康,愿同學們都能快樂健康地度過每一天!讓同學們暢所欲言,說出自己心中想說的心里話。使教學目的得到升華。并把快樂健康的心情帶到課堂外,校園外……
五 、說體會:
在這次活動課中,以 “團結合作”為主線,通過熱身運動,游戲活動,角色表演,同桌互相討論,自由發(fā)言,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肢體活動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游戲活動中體驗團結與成功的樂趣。當然,在活動過程中,可能有的學生會有情緒高漲,愛自我表現,會不由自主地上臺表演或發(fā)言,出現紀律渙散,難以控制等場面,但我想,通過本次活動課定能增強學生與人為善,和睦相處的意識,或多或少糾正了他們以自我為中心,不合群的缺點。從而幫助他們逐漸消除一些人際交往的障礙。
小班心理健康說課稿5
講前提示:
人是社會群體中的人。每個人可以根據個人愛好或工作性質、活動范圍等結識好朋友。教師應讓幼兒學會留心觀察人與人日常交往的情況,學會主動結交朋友。
重點目標:
1、了解人與人之間日常交往的禮節(jié)。
2、知道家人的好朋友。
相關目標:能夠說出自己和家人的好朋友。
活動準備:扮演不同角色的小道具。
活動過程:
過程1:導入
教師提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小朋友,你有好朋友嗎?”
過程2:介紹自己的好朋友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好朋友的名字。和好朋友常在一起做些什么?喜歡你的好朋友嗎?為什么喜歡和他在一起?
請一位幼兒說一說自己家中有哪些人?他們有好朋友嗎?他們的好朋友是誰?他們常常在一起做什么?
過程有:“找朋友”
教師講述游戲情景:今天是星期天,全家人都在家等朋友來。爺爺和他的好朋友張爺爺約好去釣魚;奶奶要和鄰居李婆婆到廣場去跳舞;爸爸的同事王叔叔要來陪爸爸修電腦;媽媽要和李阿姨一起聽音樂會;那么我干什么呢?對了,我要去找我的好朋友小明一起到院子里拍皮球。
教師根據以上情節(jié),安排幼兒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朋友在一起的情景。
1、扮演爺爺的站起來說:“我要去釣魚,誰和我一起去?”扮演張爺爺的站起來說:“我們是好朋友,我們一起去”。兩位幼兒后拉手走到另一邊。
2、扮演奶奶的`站起來說:“我要去跳舞,誰和我一起去。俊卑缪堇钇牌诺恼酒饋碚f:“我們是好朋友,我們一起去。”兩位幼兒手拉手走到另一邊。以此類推,讓所有的小朋友都找到自己的朋友。
過程2:連線活動
打開幼兒用書《我們都有好朋友》一課,讓幼兒連線找出誰和誰是好朋友。
建議:在進行談話活動時,有的幼兒可能膽小,不敢在眾人面前說話,教師要加以鼓勵和引導。
小班心理健康說課稿6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跟爸爸媽媽說說心里話》。
下面我會從設計理念、活動目標、活動內容與過程這幾方面進行解說。
首先說設計理念:
由于處于五年級的學生大多處于對父母的情感依賴之中,他們愿意也能夠接受父母的指導和細致的關懷,但由于不會利用與父母交流的渠道,缺乏與父母交流方式的指導,因而常常會出現親子溝通不暢的問題。所以,幫助孩子們認識與父母溝通的必要性,掌握與父母溝通的途徑與方法,對于孩子們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針對中年級孩子的這一心理需求,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課。
二、說活動目標
針對五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解決溝通不暢的問題,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擬定為:
1、學生說說與爸媽發(fā)生的不愉快,激發(fā)學生與父母溝通的愿望。旨在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引發(fā)孩子的思考,在體驗和感悟探究親子矛盾的原因,激發(fā)孩子與父母溝通的愿望。
2、分享跟爸媽溝通的好做法,尋找溝通的有效途徑和恰當的方式。希望通過同伴分享,情境體驗,角色互換等多種方式和孩子們共同尋找與父母溝通的有效途徑和恰當方法,學會勇敢、真誠、巧妙地溝通方法,最后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與父母溝通。
三、活動內容及過程
真正的學生活動不是身體動起來,重要的是思維活起來。所以,在活動中,我首先營造安全、互相安慰、互相幫助的溫馨氛圍,讓孩子們有安全感。有了安全感,孩子們才樂意將心結說出來,才會將自己真實的`活動體驗和感受與大家分享,思維才會靈動。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
。ㄒ唬┡幕顒
體驗游戲“吹氣球”讓孩子們回憶生活中憋屈、委屈、不開心的事,將這些不愿或不敢告訴他人的事,吹入氣球中,然后,讓學生談談感受。
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意圖是通過這樣的一個游戲,幫助同學們感受到有話不能憋在心里,一定要說出來;顒又,讓學生邊吹邊想生活中的憋屈,將氣球當作情感傾訴和宣泄的對象,再通過采訪,請學生談體會,使學生深深感受到有話必須要說。
。ǘ┟麋R臺
兩封書信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突然覺得自己家庭的空間變小了,難道是我的個子長高了,才感覺家里的天花板給了我一種壓抑感?我說不清楚為什么,反正覺得自己越來越象一只關在籠子里的小鳥,毫無自由。父母與我照夕相處,卻根本不懂我的心,不了解我的需求,也不清楚我的困惑。他們對我是斥責多于鼓勵,要求多于傾聽,現在我已經明顯感覺到我和他們之間的隔閡了。我和父母要么是不搭理,要么就是激烈的爭吵。我該怎么辦?
------苦惱的女兒
女兒是在我們無微不至的呵護下長大的,可她上了初中以后,與我們的交談明顯減少了,問她學校里的事,總是一句“不知道”就打發(fā)了我們,平日里我們要她向東,她偏要向西,我們認為美的,她卻不屑一顧,我們認為丑的,她卻津津樂道。原來那個依偎在我們身邊的女兒到哪里去了?難道這就是我們付出無數心血換來的結果嗎?
------傷心的父母
通過這兩封信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與父母的關系上,進而進一步思考造成與父母產生這種關系的原因。
。ǘ┲腔廴
小視頻
小明課余對電腦的興趣可濃了,打字、上網查資料、制作電腦小報,樣樣在行?蓩寢屢恢辈煌馑膼酆谩_@天,小明拿著一張單元測驗卷回家。媽媽一看成績,火了:“叫你別去參加什么電腦班,現在好了,“良”都考出來了!毙∶饕荒樜舐曓q解道:“這次考卷有點難;再說,你怎么知道是打電腦影響的呢?”“如果你用打電腦的時間多看看書,難道會考這么差?電腦班別去上了!”小明急了,嚷道:“你就知道讓我看書,打電腦也可以增加知識,我就去!”“你還敢頂嘴?”……母子倆整整三天不說話,后來還是在爸爸的調解下才勉強和好。
。1)為什么小小一張考卷會引發(fā)母子倆那么大的矛盾?
集體交流:哈哈哈原因;小明的原因
(2)你們能不能幫小明想想辦法,怎樣才能讓媽媽同意小明繼續(xù)他的愛好而且雙方又不傷感情?(請用說、唱、演的方式來展示)
同學們生活中經常會遇到此種困境,很容易產生代入感,并積極的進行交流表演。通過角色變換,學生更深刻得體會到溝通方式的重要。
最后大家總結,當我們和爸爸媽媽發(fā)生矛盾時,我們可以這樣做:
首先,換位思考,及時穩(wěn)定情緒;
其次,自我反思,主動承認錯誤;
最后,說出感受,商量解決問題。
。ㄈ┗匾舯
一封家書
伴著輕柔的音樂,孩子們當場打開爸爸媽媽寫給自己的信,回憶起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感受到原來爸爸媽媽是這樣的愛我們,是如此渴望與我們交流,溝通。通過讀信交流活動,幫助學生從多角度、多維度的進行思索,受到啟發(fā)和感染。也為后面的“說說心里話”活動做好了情感鋪墊。
心理輔導活動課,就在于學生要用學到的方法來改變自己的行為。于是我設計了現場將要怎樣與爸爸媽媽說心里話的方式以及對爸爸媽媽說的話寫下來的環(huán)節(jié),還根據學生的意愿,請學生勇敢地現場跟爸爸媽媽打電話的環(huán)節(jié)。同時,在孩子跟爸爸媽媽現場電話后,對孩子的心理感受進行采訪,再次讓孩子們感受到心里話跟爸爸媽媽說說,真舒服。
血濃于水,父母與我們是最親的人,沒什么問題解決不了,只要我們用心,想想辦法,動動腦筋,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
說課完畢,謝謝!
【小班心理健康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班幼兒說課稿10-28
笑小班說課稿05-22
高中心理健康說課稿08-09
小班幼兒健康說課稿09-28
小班語言說課稿09-20
幼兒小班優(yōu)秀說課稿09-07
小班健康活動說課稿05-23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07-03
小班科學說課稿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