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和老師交流心得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好的心得體會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和老師交流心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今年4月,我們小學英語組教師赴安吉昌碩小學進行了教學交流。這次交流,令我們受益良多,不虛此行。
在為期十天的交流中,我們主要進行了聽課,評課,上課和研討等活動。在昌碩小學期間,我們每天聽課,每天都有新的感受和收獲。昌碩小學的課堂教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的課堂教學學生參與率高,活動形式多樣,生動有趣,教師嫻熟的駕馭課堂的能力以及扎實的基本功,都讓我們驚嘆不已。
通過這次交流學習,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對英語教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也讓我對英語教學有了更深刻地認識:
一、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愉快地學習。
一個人對某種事物感興趣,就會樂于接受它。學習也是如此。教育心理學表明,學習積極性的產(chǎn)生與學習動機的激發(fā)密不可分,只有當學生有了迫切的學習愿望時,才能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因此,我們教師首先要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以引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充滿情趣。單一的教學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個好的方法,經(jīng)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保持他們的興趣,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把抽象性、概念性的知識轉化成通俗易懂的具體形象的知識。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面對新課程,我們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蘊藏著巨大的潛能,相信每一個學生都值得教師去幫助,去培養(yǎng),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在不斷的學習中取得進步和成功。學生是主體,教師就要盡一切可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主學習才能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從“應試教育”中解脫出來。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只有讓學生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營造和諧、民主、探究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樂于學習。
只有在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才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他們才能從心底迸發(fā)出對知識的追求,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的火花。為了創(chuàng)建這種學習氛圍,我在課堂上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給學生提供開放性的學習空間。我在課堂教中經(jīng)常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引導他們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新的知識。
2.注重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
3.讓學生自主學習。
總之,教師交流心得體會不僅是一種獲得實踐知識的過程,而且是一種發(fā)展主動參與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過程。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地參與到交流中去,多學習,多思考,多實踐,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和老師交流心得】相關文章:
教師交流心得體會08-04
教師換崗交流心得體會05-28
城鄉(xiāng)教師交流心得體會05-10
外出學習交流心得06-19
教師外出學習交流心得體會05-04
校際交流心得體會05-21
教學經(jīng)驗交流心得范文08-18
與家長交流心得體會08-24
銀行交流心得體會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