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知識點匯總人教版
高中學習方法其實很簡單,但是這個方法要一直保持下去,才能在最終考試時看到成效,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地理知識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一地理知識點 1
1.對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②大氣對流運動顯著;③天氣復雜多變。
2.平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溫度升高;②大氣平穩(wěn)有利于高空飛行;③包含臭氧層。
3.大氣的熱力過程:太陽輻射(短波)(12h ax)-地面增溫-地面輻射(長波)(13h ax)-大氣增溫-大氣(逆)輻射(長波)(14h ax)-大氣保溫。
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選擇性 臭氧-紫外線、CO2-紅外線)、散射(有一點選擇性 小顆粒優(yōu)先散射短波光-蘭紫光)、反射(無選擇性 云層)。
5.太陽輻射(光照)的影響因素:緯度、天氣、地勢、大氣透明度、太陽高度。
我國太陽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氣的保溫效應:陰天的晝夜溫差小,白天多云,氣溫不高(云層反射作用強);夜晚多云,氣溫較高(大氣逆輻射強)。
7.氣溫的垂直分布: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每升高100氣溫降低0.6℃。
8.氣溫的水平分布:①緯度分布:緯度越高,氣溫越低,我國熱量最豐富的地區(qū):海南島
、诤j懛植迹合募 陸地﹥海洋,冬季 海洋﹥陸地;
、蹥鉁馗叩牡胤,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反之,氣溫低的地方,等溫線向低緯凸出。
9.氣溫年較差:①影響因素:海陸熱力性質;地表植被水分狀況;云雨多少。
、谧兓(guī)律:內陸﹥沿海,大陸性氣候﹥海洋性,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陰天。
10.熱力環(huán)流的性質特點
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huán)流,成為熱力環(huán)流。它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
。1)水平方向相鄰地面熱的地方--垂直氣流上升――低氣壓(氣旋)--陰雨
。2)水平方向相鄰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氣流下沉――高氣壓(反氣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氣溫氣壓分布:隨海拔升高,雖然氣溫降低,但是空氣變稀,氣壓降低。
。4)來自低緯的氣流--暖濕 (5)來自高緯的氣流--冷干
。6)來自海洋的氣流--濕 (7)來自大陸的氣流(離岸風)--干
(8)兩種性質不同的氣流相遇--鋒面--陰雨、風
高一地理知識點 2
1、地理環(huán)境包括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地理環(huán)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氣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氣候的變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巖石圈、生物圈等圈層得以不斷改造,生物對地理環(huán)境的作用,歸根結底是由于綠色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環(huán)境形成中的作用:聯(lián)系有機界與無機界,促使化學元素遷移;改造大氣圈,使原始大氣逐漸演化為現(xiàn)在大氣;改造水圈,影響水體成分;改造巖石圈,促進巖石的風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環(huán)境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
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了生物,生物又創(chuàng)造了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環(huán)境的生物,同時又是地理環(huán)境的塑造者
(3)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了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舉例:我國西北內陸——由于距海遠,海洋潮濕氣流難以到達,形成干旱的大陸性氣候——河流不發(fā)育,多為內流河——氣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風化和風力作用顯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發(fā)育差,有機質含量少。
2、地理環(huán)境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
。1)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緯度地帶性):受太陽輻射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的影響——自然帶沿著緯度變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規(guī)律的更替,這種分異是以熱量為基礎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熱帶雨林帶,其兩側隨緯度升高,是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
(2)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經(jīng)度地帶性):受海陸分布的影響,自然景觀和自然帶從沿海向大陸內部產生的有規(guī)律的地域分異,這種分異是以水分為基礎的。例如:中緯度地區(qū)(特別是北半球中緯度地區(qū))從沿海到內陸出現(xiàn):森林帶—草原帶—荒漠帶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在高山地區(qū),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從山麓到山頂?shù)乃疅釥顩r差異很大,從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帶。舉例:赤道附近的高山,從山麓到山頂看到的自然帶類似于從赤道到兩極的水平自然帶。
高一地理知識點 3
1.環(huán)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1)生態(tài)問題:表土的.剝離,井礦巷道建設、道路鋪設等,開挖地表,排棄土石造成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產生風沙。
(2)污染問題:燃煤發(fā)電、洗煤、煉焦等造成大氣污染、水污染;煤矸石等造成固體廢棄物污染。
2.提高煤的利用技術:
推動以潔凈煤為代表的清潔能源產業(yè)的發(fā)展。
3.調整產業(yè)結構:
以重化工業(yè)為主的產業(yè)結構是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根源所在,
①對原有重化工業(yè)進行調整,使產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fā)展;
、诖罅Πl(fā)展農業(yè)、輕紡工業(yè)、高技術產業(yè)和旅游業(yè)。
4.能源的綜合利用:
產業(yè)結構調整,結合鐵礦、鋁土礦優(yōu)勢,主要構建煤-電-鋁、煤-焦-化、煤-鐵-鋼三條產業(yè)鏈,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5.環(huán)境保護和治理:
①提高煤的利用技術,潔凈煤技術等;
、谡{整產業(yè)結構,如原有的重化工業(yè)進行調整,使其產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fā)展,大力發(fā)展農業(yè)、輕紡工業(yè)、高新技術產業(yè)和旅游業(yè),降低重化工業(yè)的比重;
、廴龔U的治理。廢渣:回收再利用;廢氣:消煙除塵,營造防風林帶;廢水:沉淀凈化。
高一地理知識點 4
1、巖石圈的結構: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與地殼;都是由巖石組成。
2、沉積巖的特征:層理構造、化石(僅沉積巖中有);如礫巖、砂巖、頁巖、石灰?guī)r。
3、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圖):
。1)突破口————巖漿巖只能由巖漿生成,故只有一個箭頭指向巖漿巖。
。2)環(huán)節(jié)名稱:巖漿———冷卻凝固———巖漿巖
巖漿巖、變質巖———外力作用———沉積巖
巖漿巖、沉積巖———變質作用———變質巖
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重熔再生———巖漿
4、地質作用:內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趨于平坦。
地表形態(tài)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在不同的地點和時期往往某一種作用占主導。
5、板塊構造學說:板塊內部地殼運動比較平緩,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比較活躍。
板塊相撞,大陸——大陸:山脈
大陸——大洋:大陸上形成山脈或島嶼,大洋處形成海溝。
板塊張裂,裂谷、大洋中脊(海嶺)。如東非大裂谷、大西洋中脊
重要例子:阿爾卑斯山: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地中海逐漸縮。
喜馬拉雅山: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
東亞島弧鏈、馬里亞納海溝: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
落基山: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
安第斯山: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印度洋板塊:包括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澳大利亞大陸;
6、概念辨析:地質構造:背斜、向斜、斷層
地貌、地表形態(tài):山嶺、谷地
7、流水作用:
流水侵蝕:峽谷、瀑布、河流上游V形河道。如長江三峽、黃土高原溝谷發(fā)育
流水沉積:沖積扇(山前);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入?冢
8、風力作用:
風蝕地貌:風蝕蘑菇、風蝕洼地、新疆魔鬼城
風積地貌:沙丘、沙壟、黃土高原的成因
高一地理知識點 5
1、森林資源現(xiàn)狀
、艑傩裕杭仁亲匀毁Y源又是環(huán)境資源。
、谱饔茫赫{節(jié)氣候、涵養(yǎng)水源、防風固沙、保持水土、吸煙除塵、凈化空氣、美化環(huán)境等。
⑶森林分布:亞寒帶針葉林和熱帶雨林地區(qū)。因地廣人稀、自然條件嚴酷,或因難以通行、開發(fā)較晚,才免遭大規(guī)模破壞。亞馬孫熱帶雨林是地球上現(xiàn)存面積、保存比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2、熱帶雨林
、欧植迹簾釒в炅种饕植荚诔嗟滥媳眱蓚龋诖箨懴蝻L地帶可以伸展道南北緯15—25度。集中分布在東南亞地區(qū)、非洲剛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
、朴炅值娜颦h(huán)境效應:
①地球之肺:深刻的影響著地球上大氣中的碳氧平衡。
②地球的儲水庫:促進全球水循環(huán)、調節(jié)全球水平衡。
、凼澜缟锘驅殠欤涸谏镞M化史中,雨林成為地球上繁衍物種最多、保存時間最長的場所。
、怯炅稚鷳B(tài)
①優(yōu)越性:全年高溫多雨,光合作用強烈,生物循環(huán)旺盛,生物生長迅速。
②脆弱性:雨林生長所需要的養(yǎng)分幾乎全部儲存在地上的植物體內。
、葻釒в炅制茐
、俑驹颍寒?shù)匕l(fā)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貧困以及由此產生的發(fā)展需求。
②直接原因:人類開發(fā)。
、蔁釒в炅值拈_發(fā)(亞馬孫開發(fā)計劃)。
、20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開發(fā),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
②人口急劇增長,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壞。
、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的亞馬孫流域大規(guī)模開發(fā)計劃:修建亞馬孫橫貫公路、移民亞馬孫平原、鼓勵跨國企業(yè)投資開發(fā)。
⑹雨林的保護:在當前的背景下,面對雨林正在遭受毀滅性破壞的嚴峻形勢,應該把保護放在第一位。
、俟膭畋Wo性開發(fā),如雨林觀光等;
②加強環(huán)境教育,提高公民環(huán)保意識;
、凵诌x擇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結合;
④加強森林緩沖區(qū)建設。
【高一地理知識點匯總人教版】相關文章: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五單元知識點匯總09-25
人教版地理高一地球的運動知識點09-11
高一地理知識點匯總06-25
高一地理必修知識點匯總06-23
高一物理人教版知識點08-07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單元的知識點09-25
高一地理上冊總復習知識點匯總09-30
高一地理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09-18
高一物理人教版知識點精選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