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湘教版初中地理?贾R點
初中地理課是一門相對而言比較難學的課程,很多學生都為地理考試感到頭疼。考前不如多看一些?嫉闹R點吧。下面是百分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知識要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初一地理必備知識
印度(首都:新德里)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1.地理位置
(1)緯度位置:熱帶,亞熱帶
(2)海陸位置:西臨阿拉伯海,東臨孟加拉灣,南臨印度洋。位于我國的西南面,屬于南亞,也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2.自然環(huán)境:
(1)地形:北部:山地---喜馬拉雅山脈南側(cè),中間:平原---恒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對農(nóng)業(yè)影響:地形較為平坦,土壤肥沃,是亞洲耕地面積最廣的國家。)
(2)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旱季(10月至次年5月)東北季風,雨季(6月至9月)西南季風→水旱災(zāi)害頻繁。(如圖p33圖7.38、7.39)
(3)河流:恒河---從孟加拉國的恒河三角洲注入孟加拉灣,被印度人稱為“圣河”和“印度的母親”。
3.人文環(huán)境
(1)人種:主要為白色和黑色人種
(2)人口: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人口增長速度快。(眾多的人口對印度資源、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發(fā)展產(chǎn)生了很大的壓力)(3)官方語言:英語
二、水旱災(zāi)害頻繁
1.印度大部分地區(qū)地處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為旱、雨兩季,雨季為6月至9月,旱季為10月到次年5月)為主,由于受西南季風的影響,年降水量極不穩(wěn)定,水旱災(zāi)害頻繁。乞拉朋齊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
2.主要糧食作物:水稻和小麥。主要經(jīng)濟作物:黃麻、棉花和茶葉等。
水稻、小麥的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guān)系:水稻主要分布在東北部平原和半島兩側(cè)沿海平原,降水豐沛的地區(qū);小麥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上游,降水較少的高原山區(qū)。
(請參照p34—35的筆記)
3.綠色革命:60年代后,實行了綠色革命,糧食不僅能夠自給,還有一定的余糧可供出口
三、迅速發(fā)展的服務(wù)外包產(chǎn)業(yè)
1.服務(wù)外包產(chǎn)業(yè):掌握服務(wù)外包產(chǎn)業(yè)的特點、發(fā)展條件(原因)、成果(P35);印度軟件外包產(chǎn)業(yè)發(fā)源于班加羅爾,被稱為“印度的硅谷”,軟件外包業(yè)務(wù)主要來自美國。
2.印度的.工業(yè):①主要礦產(chǎn)資源:煤、鐵、錳
、诠I(yè)分布與原料產(chǎn)地之間的關(guān)系:工業(yè)中心的分布接近原料產(chǎn)地,可以節(jié)省運費,降低成本。③主要工業(yè)區(qū):孟買工業(yè)區(qū)、加爾各答工業(yè)區(qū)、班加羅爾工業(yè)區(qū)。
3.主要城市及特點:新德里--首都;加爾各答---印度最大的麻紡織中心,最大的城市--孟買(印度最大的棉紡織工業(yè)中心,最大的港口)。
初中地理知識重點
天氣與氣候
第一節(jié) 天氣
1、天氣符號:P49會識別:臺風;沙塵暴;晴天;雨;雪;多云、陰天;風力風向等
2、衛(wèi)星云圖: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區(qū),越白表示云層越厚,下雨的可能性越大。
3、空氣污染指數(shù)[1-50—優(yōu)(一級);51-100—良(二級);101-200—輕度污染(三級)
第二節(jié) 氣溫的變化和分布
1、氣溫:大氣的冷熱程度;用“℃”表示,讀作攝氏度。
2、一天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午后2時,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
3、氣溫的測定:一日4次(8時、14時、20時、2時);日均溫(除以4),年均溫的計算。
4、氣溫日較差= 一天中最高氣溫— 一天中最低氣溫
氣溫年較差=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氣溫— 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氣溫
5、等溫線密集,說明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說明氣溫差別小。
6、氣溫的分布特點及主要影響因素:
緯度因素 |
①世界氣溫從低緯向兩極逐漸降低 |
海陸因素 |
②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不一樣。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
地形因素 |
③同緯度,海撥高、氣溫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6度。 |
人為因素 |
④全球氣溫有變暖的趨勢。 |
7、南半球等溫線平直——海洋面積廣闊。
8、北半球陸地7月氣溫最高,1月份氣溫最低,海洋8月氣溫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反之。
9、、最熱的.地方是非洲大陸;最冷的地方是南極洲。
第三節(jié) 降水 的變化和分布
1、降水: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統(tǒng)稱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量的測定: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計總和)
3、降水的分布規(guī)律:(四多四少)
緯度因素 |
①赤道地區(qū)降水多,兩極地區(qū)降水少 |
海陸因素
|
②回歸線兩側(cè)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
③溫帶地區(qū),沿海降水多,內(nèi)陸距海洋遠,降水少 |
|
地形因素 |
④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
4、世界的雨極和干極:乞拉朋齊;阿塔卡馬沙漠
初中地理知識總結(jié)
世界氣候
1、氣候的組成要素:氣溫和降水
2、世界主要幾種重要氣候類型(課本65頁圖3.28)。
氣候類型名稱 |
分布 |
氣候特點 |
熱帶雨林氣候 |
赤道及其附近地區(qū) |
全年高溫多雨 |
熱帶草原氣候 |
熱帶雨林的南北兩側(cè) |
終年高溫,降水分干、濕兩季 |
熱帶沙漠氣候 |
大致在回歸線附近的大陸內(nèi)部和西岸 |
全年高溫干旱 |
熱帶季風氣候 |
中南半島和印度半島,亞洲的東南部和南部。 |
全年高溫,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
亞熱帶季風和濕潤氣候 |
亞洲大陸東部,我國秦嶺—淮河以南最典型 |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
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
地中海沿岸地區(qū)最廣,主要位于南北緯300~400的大陸西岸 |
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
溫帶海洋氣候 |
南北緯400~600的大陸西岸,歐洲西部最廣 |
常年溫和濕潤 |
溫帶季風氣候 |
亞洲東部的.中緯度地區(qū) |
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溫帶大陸氣候 |
中緯度內(nèi)陸地區(qū),如亞歐和北美大陸內(nèi)陸地區(qū) |
冬冷夏熱,降水稀少 |
3、氣候資料的統(tǒng)計方法
(1)表示方法:橫坐標表示時間,左側(cè)縱坐標表示氣溫,右側(cè)縱坐標表示降水量
(2)繪制過程:先描點,畫光滑的氣溫曲線,再畫逐月降水量柱狀圖
(3)分析方法:
先看最高溫和最低溫出現(xiàn)的月份——確定南北半球
第二,看最高溫和最低溫的差值(年較差)——確定所處溫度帶
第三,看降水的季節(jié)分配情況——確定氣候類型
4、氣候類型的識別
(1)、根據(jù)最冷月月均溫度確定溫度帶
、僮罾湓戮鶞>150 為熱帶氣候類型
②最冷月均溫在00-150 為亞熱帶季風、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氣候
、圩罾湓戮鶞<00 為溫帶季風、溫帶大陸氣候、寒帶氣候類型
(2)、根據(jù)降水量確定氣候類型
、倌甓嘤晷停簾釒в炅帧貛ШQ髿夂
、谀晟儆晷停簾釒衬畾夂、溫帶大陸氣候、寒帶氣候
③夏雨型:熱帶草原、三種季風
、芏晷停簛啛釒У刂泻夂。
5、影響的因素: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人類活動.
6、全球變暖的人為原因是二氧化碳增多,增多的原因一是燃燒煤,石油,天然氣。 二是砍伐森林。
【初中地理常考知識點】相關(guān)文章:
地理?贾R點總結(jié)大全12-01
初中政治?贾R點09-21
中考歷史?嫉闹R點歸納01-27
高考化學與生活?贾R點01-27
化學高考?贾R點整理03-25
初一政治?贾R點09-23
高考生物常考知識點整理06-17
中考常考數(shù)學知識點整理02-17
初一政治常考知識點(4篇)12-03
初一政治常考知識點4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