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幾種方法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幾種常用方法
一、質量守恒法
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各元素的質量在反應前后是守恒的。抓住守恒這個中心,準確建立已知量與待求量的等量關系,是用質量守恒法解題的關鍵。此法在化學計算中應用廣泛。
例1. 向5g銅粉和氧化銅的混合物中不斷通入氫氣,并加熱。充分反應后停止加熱,冷卻后稱量殘留固體的質量為4.2g。求原混合物中含氧化銅和銅粉各多少克?
分析:由題意可知,反應前后銅元素的質量在固體中是沒有變化的,根據(jù)銅元素質量守恒,即可建立方程,求出混合物中氧化銅和銅粉的質量。
解:設混合物中含CuO的質量為x g,則含Cu的質量為(5-x)g,由反應前后銅元素的質量相等,得:
x·Cu/CuO+(5-x)=4.2
即:x·64/80+(5-x)=4.2
x=4
原混合物中含Cu的質量為5-4=1(g)
答:原混合物中含氧化銅4g;含銅1g。
二、差量法
根據(jù)化學反應前后某一狀態(tài)的物質之間的質量差與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成正比例的關系進行計算的方法稱為差量法。在化學反應中,雖然從整體上看存在著質量守恒的關系,但某一狀態(tài)的物質(例如固態(tài)物質或液態(tài)物質)的質量在反應前后會發(fā)生反應(增加或減少),這一差值稱為差量。差量與反應物或生成物之間有著正比例關系,通過這種比例關系可以計算出與之相關的待求量。因此,尋找差量,正確建立差量與待求量的比例關系,是用差量法解題的關鍵。在有沉淀或氣體生成的化學反應中,常用差量法進行計算。
例2. 某學生將16g氧化銅裝入試管中,通入氫氣并加熱。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待試管冷卻后,稱得試管中剩余固體的質量是14.4g。問有多少克氧化銅被還原?
分析:從化學方程式可以看出,反應后固體減少的質量就是參加反應的氧化銅失去氧的質量。抓住這一差量,找出差量與參加反應的氧化銅的質量之間的關系便可求解。
解:設被還原的氧化銅的質量為x g,CuO+H2=Cu+H2O,固體質量減少
80 64 80-64=16
x 16-14.4=1.6
所以 80/16=x/1.6
所以 x=8
答:被還原的氧化銅有8克。
思考與練習:試一試用差量法計算(例1)。
三、關系式法
在涉及多步化學反應的計算中,根據(jù)起始反應物與最終生成物的關系式進行計算的方法稱為關系式法。
化學反應中,有時會涉及到多步反應:第一個反應的生成物是第二個反應的反應物,第二個反應的生成物又是第三個反應的反應物。對多步反應的計算題,用通常的方法從已知數(shù)據(jù)到求得最終結果要根據(jù)每個化學方程式一步一步地計算,相當繁瑣。由化學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成正比例關系。只要找到已知量與待求量之間的這種關系,即可一步計算得出結果,從而化繁為簡,提高解題效率。
關系式法適用于多步反應的計算,其解題的關鍵是:根據(jù)多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正確建立起始反應物與最終生成物的比例關系。
例3. 加熱氯酸鉀和少量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將產(chǎn)生的氧氣用于紅磷的燃燒實驗。要制得五氧化二磷15g,所需氯酸鉀的質量至少是多少克?
分析:從題意可知有兩步化學反應,由第一步反應制得的氧氣再與紅磷發(fā)生第二步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根據(jù)氧氣與五氧化二磷(已知量)、氯酸鉀(待求量)的關系,建立五氧化二磷與氯酸鉀的關系式,即可列出比例式求解。
解:設需氯酸鉀的質量為x g。
由2KClO3=2KCl+3O2↑ ①
4P+5O2=2P2O5 ②
將①×5,②×3,有關系式:
10KClO3~15O2 ③
15O2~6P2O5 ④
由③,④得:10KClO3~15O2~6P2O5
即5KClO3~3P2O5。
由以上推導可見,在建立起始反應物(如KClO3)與最終生成物(如P2O5)的關系時,中間物質(如O2)的化學計量數(shù)要相同(將①×5,②×3的目的是將③,④中的O2的化學計量數(shù)都為15)。
5KClO3 ~ 3P2O5
5×122.5 3×142
x 15
所以5×122.5/x=3×142/15
所以 x=21.6(g)
答:至少需要氯酸鉀21.6克。
【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幾種方法】相關文章:
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幾種常用方法03-29
化學方程式的幾種配平方法03-24
安裝計算機系統(tǒng)的幾種常用方法03-28
課堂小結的幾種方法03-31
幾種小啞鈴的鍛煉方法06-19
咖啡沖泡方法有幾種10-04
減腿部贅肉的幾種方法02-21
盤點適合老人的幾種健身方法05-02
給夜班族的幾種養(yǎng)生方法02-17
幾種粗糧食物的烹制方法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