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级免费看,特黄特色大片免费观看播放器,777毛片,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三级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人人澡人人草

初中化學除雜知識點的歸納總結(jié)

時間:2025-06-16 16:16:01 晶敏 化學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初中化學除雜知識點的歸納總結(jié)

  將物質(zhì)中混有的雜質(zhì)除去而獲得純凈物質(zhì),叫提純或除雜,除雜題是初中化學的常見題,它靈活多變,可以綜合考察學生的解題能力。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初中化學除雜知識點的歸納總結(jié),希望有所幫助!

初中化學除雜知識點的歸納總結(jié)

  初中化學除雜知識

  一、物理方法

  1、過濾法

  原理:把不溶于液體的固體與液體通過過濾而分開的方法稱為過濾法。如:氯化鈣中含有少量碳酸鈣雜質(zhì),先將混合物加水溶解,由于氯化鈣溶于水,而碳酸鈣難溶于水,過濾除去雜質(zhì)碳酸鈣,然后蒸發(fā)濾液,得到固體氯化鈣。如果要獲得雜質(zhì)碳酸鈣,可洗滌烘干。

  2、結(jié)晶法

  原理:幾種可溶性固態(tài)物質(zhì)的混合物,根據(jù)它們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趨勢不同,可用結(jié)晶的方法分離。例如:固體硝酸鉀中混有氯化鈉雜質(zhì),先在較高溫度下制成硝酸鉀的飽和溶液,然后逐步冷卻,由于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顯著增大,溫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鉀成為晶體析出,而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變化不大,所以大部分氯化鈉仍留在母液中,通過過濾把硝酸鉀和氨化鈉溶液分開。為進一步提純硝酸鉀,可再重復操作一次,叫重結(jié)晶。

  二、化學方法

  1、原則

  (1)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zhì)反應,不與原物反應。

  (2)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zhì)。

  (3)反應后恢復原物狀態(tài)。

  (4)操作方法簡便易行。

  2、常用的方法

  (1)沉淀法

  原理:使混合物中的雜質(zhì)與適量試劑反應,生成沉淀通過過濾而除去。

  (2)氣化法

  原理:將混合物中的雜質(zhì)與適當試劑反應變成氣體而除去。如:氯化鈉固體中含有少量碳酸鈉雜質(zhì),可將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適量稀鹽酸溶液,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再蒸發(fā)濾液,獲得氯化鈉固體。

  (3)置換法

  原理:將混合物中的雜質(zhì)與適量試劑通過發(fā)生置換反應而除去。如:硫酸鋅固體中含有少量硫酸銅雜質(zhì),可將混合物溶解之后,加人適量鋅

  除雜題除雜選擇試劑的原則是:不增、不減、不繁。

  氣體的除雜(凈化):

  1.氣體除雜的原則:(1)不引入新的雜質(zhì)(2)不減少被凈化氣體的量2.氣體的除雜方法:試劑水強堿溶液(NaOH)灼熱的銅網(wǎng)灼熱的氧化銅除去的氣體雜質(zhì)易溶于水的氣體,如:HCl、NH3酸性氣體,如:CO2、SO2O2H2、CO有關(guān)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SO2+2NaOH=Na2SO3+H2O2Cu+O2====2CuOCuO+H2===Cu+H2OCuO+CO====Cu+CO2注意的問題:

 。1)需凈化的氣體中含有多種雜質(zhì)時,除雜順序:一般先除去酸性氣體,如:氯化氫氣體,CO2、SO2等,水蒸氣要在最后除去。

 。2)除雜選用方法時要保證雜質(zhì)完全除掉,如:除CO2最好用NaOH不用Ca(OH)2溶液,因為Ca(OH)2是微溶物,石灰水中Ca(OH)2濃度小,吸收CO2不易完全。(3)除雜裝置與氣體干燥相同。

  典型例題1.填寫實驗報告

  實驗內(nèi)容鑒別H2和CO2除去稀鹽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

  選用試劑或方法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或結(jié)論考點:物質(zhì)的鑒別,物質(zhì)的除雜問題。

 。1)H2、CO2的化學性質(zhì)。(2)SO42-的特性。

  評析:①利用H2、CO2的性質(zhì)不同,加以鑒別。

  如H2有還原性而CO2沒有,將氣體分別通入灼熱的CuO加以鑒別。CuO+H2Cu+H2O或利用H2有可燃性而CO2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將氣體分別點燃加以鑒別。

  或利用CO2的水溶液顯酸性而H2難溶于水,將氣體分別通入紫色石蕊試液加以鑒別。CO2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而H2不能。

 、趯儆诔s質(zhì)問題,加入試劑或選用方法要符合三個原則:(1)試劑與雜質(zhì)反應,且使雜質(zhì)轉(zhuǎn)化為難溶物質(zhì)或氣體而分離掉;(2)在除雜質(zhì)過程中原物質(zhì)的質(zhì)量不減少;(3)不能引入新雜質(zhì)。

  在混合物中加入BaCl2,與H2SO4生成白色沉淀,過濾后將其除去,同時生成物是HCl,沒有引入新的離子。

  答案:澄清石灰水Ca(OH)2+CO2=CaCO3↓+H2O氯化鋇溶液H2SO4+BaCl2=BaSO4↓+2HCl

  2.下列各選項中的雜質(zhì),欲用括號內(nèi)物質(zhì)除去,其中能達到目的的是

  ACO中混有少量CO2(澄清石灰水)BCO2中混有少量氯化氫氣體(NaOH溶液)CO2中混有少量H2(灼熱氧化銅)DN2中混有少量O2(白磷)分析:

  A澄清石灰水能吸收CO2,不能吸收CO,可到達目的BCO2與HCl都和NaOH反應,故不能達到目的CO2和H2混合二者體積比不知道,通過灼熱氧化銅可能爆炸,不能達到目的

  D白磷自燃且生成物為固體,除去O2,能達到目的

  回答除雜問題,一定要全面分析,既要除去雜質(zhì),又要使主要成分(被凈化的氣體)不變質(zhì)。

  答案:AD

  3.實驗室配制氯化鈉溶液,但氯化鈉晶體里混入了少量硫酸鈉和碳酸氫銨,設計一組實驗,配制不含雜質(zhì)的氯化鈉溶液。

  提示:本題為除雜問題的實驗設計,這樣的問題一般要遵循“甲中有乙,加丙去乙,可產(chǎn)生甲,但不能產(chǎn)生丁”的原則。

  答案:將不純的氯化鈉晶體溶于適量的蒸餾水中,滴加稍過量的Ba(OH)2溶液,使SO42-及CO32-(原HCO3-與OH-反應后生成)完全沉淀。再續(xù)加稍過量的Na2CO3溶液,以除去過量的Ba2+。過濾,保留濾液在濾液中,滴加稀鹽酸至溶液呈中性(用PH試紙控制),得不含雜質(zhì)的氯化鈉溶液。

  分析:為了除去雜質(zhì)NH4HCO3和Na2SO4,一般可提出兩個實驗方案:第一方案是利用NH4HCO3受熱(35℃以上)易分解成氣態(tài)物質(zhì)的特性,先加熱氯化鈉晶體除掉NH4HCO3,再加Ba2+除掉SO42-;第二方案是用Ba(OH)2同時除掉兩種雜質(zhì),這種方法簡便,“一舉兩得”,故優(yōu)先選用。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①將不純的氯化鈉晶體溶于適量的蒸餾水中,滴加稍過量的Ba(OH)2溶液,使SO42-及CO32-(原HCO3-與OH-反應后生成)完全沉淀。

  檢驗Ba(OH)2是否過量的方法:取少量濾液,滴幾滴Na2SO4或稀H2SO4,如產(chǎn)生白色渾濁或沉淀,則表示Ba(OH)2已過量。

 、谠倮m(xù)加稍過量的Na2CO3溶液,以除去過量的Ba2+離子。過濾,保留濾液。檢驗Na2CO3是否過量的方法,取少量濾液,滴加幾滴HCl,如產(chǎn)生氣泡則表示Na2CO3已過量。

 、墼冖谥疄V液中,滴加稀HCl至溶液呈中性(用PH試紙控制),就可得純氯化鈉溶液。

  4、工業(yè)上制備純凈的氯化鋅時,將含雜質(zhì)的氧化鋅溶于過量的鹽酸,為了除去氯化鐵雜質(zhì)需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值到4,應加入試劑是

  A.氫氧化鈉B.氨水C.氧化鋅D.氯化鋅E.碳酸鋅正確答案:CE

  解釋:本題為除雜題,原理是降低溶液中的[H+],將Fe3+轉(zhuǎn)化為Fe[OH]3以除去,所以應加入堿性物質(zhì),A、B、C、E均可滿足條件,但除雜的原則是不能引進新雜質(zhì),所以A、B排除,選出正確答案。

  5、海水是取之不盡的化工原料資源,從海水中可提取各種化工原料。下圖是工業(yè)上對海水的幾項綜合利用的示意圖:

  試回答下列問題:①粗鹽中含有Ca2+、Mg2+、SO42-等雜質(zhì),精制時所用試劑為:A鹽酸;BBaCl2溶液;CNaOH溶液;DNa2CO3溶液。加入試劑的順序是

 、陔娊怙柡褪雏}水時,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上發(fā)生的反應為與電源負極線連的電極附近溶液pH(變大、不變、變小)。若1mol電子的電量為96500C,則用電流強度為100A的穩(wěn)恒電流持續(xù)電解3分13秒,則在兩極上共可收集到氣體mL(S.T.P)。若保證電解后飽和食鹽水的濃度不變,則可采取的方法是

 、塾蒑gCl26H2O晶體脫水制無水MgCl2時,MgCl26H2O晶體在氣氛中加熱脫水,該氣體的作用是

 、茈娊鉄o水MgCl2所得的鎂蒸氣可以在下列氣體中冷卻。AH2BN2CCO2DO2

 、貰CDA或CBDA

  該小題屬離子除雜題。除雜原則是在除去Ca2+、Mg2+、SO42-時,不能帶入雜質(zhì)離子。所以,解此題的關(guān)鍵是把握好加入離子的順序:①Ba2+必須在CO32-之前加入;②CO32-、OH-必須在H+之前加入,所以B、C不分先后,而D、A本身既分前后,又必須放在B、C之后才能滿足條件。

  ②2Cl--2e→Cl2變大4480措施是向電解液中通入一定量的HCl氣體

  電解飽和食鹽水時,與正極相連的陽極發(fā)生的反應是2Cl--2e→Cl2,與負

  極相連的陰極發(fā)生的反應是:2H++2e→H2。H+不斷消耗,使得溶液中[OH-]增大,pH變大。電解中外溢的是Cl2、H2,所以要確保原溶液濃度不變,只能向體系中通入一定量的HCl氣體以補足損失的H、Cl原子。易錯處是加入鹽酸,使溶液濃度變小。

 、跦Cl

  抑制水解平衡MgCl2+H2OMg(OH)Cl+HCl正向進行④A

  6、實驗室用純凈、干燥的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裝置有下列A、B、C、D四部分組成,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上述實驗要求,將各實驗裝置按從左到右的順序用序號連接起來:()→()→()→()(2)指出A、B裝置在實驗中的作用:AB(3)實驗完畢后,加熱和通入氫氣同時停止,等試管冷卻后得到固體的質(zhì)量與理論上所得

  銅的質(zhì)量相比較,將會----------(偏大、偏小或不變)分析:裝置的排列從左到右順序一般是:(1)氣體的發(fā)生裝置(2)氣體的除雜裝置氣體的干燥裝置(4)主要實驗裝置(5)尾氣的處理(氣體無毒可直接放出)

  答案:(1)D→A→B→C

 。2)A:吸收可能存在的HCl氣體

  B:吸收水得到干燥的氫氣(3)偏大

  粉,再過濾除去被置換出來的銅,蒸發(fā)濾液獲得硫酸銅固體。

  (4)洗氣法

  原理:兩種以上混合氣體中的雜質(zhì)被某種溶劑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純的氣體不能被吸收時,可用此方法。如: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時,可將混合氣體通過盛有氫氧化鈉的溶液。

  (5)其它法

  原理:將混合物中的雜質(zhì)用化學方法轉(zhuǎn)化成其它物質(zhì)。

  如:氧化鈣中含有碳酸鈣,可采用高溫燃燒的方法,使碳酸鈣高溫分解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擴散到空氣中,除去雜質(zhì)。

  初中化學?贾R

  常見物質(zhì)的除雜

  一、氣體除雜:(括號中為雜質(zhì))

  1、CO2(含O2):將氣體通過灼熱的銅網(wǎng)。

  2、CO2(含H2或CO):將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3、O2或CO2或H2(含H2O):將氣體通過濃硫酸或氧化鈣或氯化鈣等干燥劑。

  4、O2或H2或CO(含CO2或SO2):將氣體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馬上點標題下藍字"初中化學"關(guān)注可獲取更多學習方法、干貨!)

  二、固體除雜:

  1、Cu(含F(xiàn)e或Mg或Zn):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或稀硫酸,過濾。(將活潑金屬用酸溶解)

  2、Fe(含Cu):用磁鐵將鐵粉吸引出來。

  3、Cu(含CuO)、Fe(含F(xiàn)e2O3):高溫下與H2或CO反應。(將金屬氧化物還原成金屬)

  4、CuO(含Cu或C):在空氣中灼燒。

  5、CaO(含CaCO3):高溫煅燒(CaCO3分解成CaO和CO2)

  6、CaCO3(含CaO):加足量水溶解,過濾,取濾渣。(CaO與水反應溶于水)

  7、CaCO3(含CaCl2):加足量水溶解,過濾,取濾渣。(CaCl2溶于水,CaCO3不溶于水)

  8、CaCl2(含CaCO3):加足量水溶解,過濾,取濾液蒸發(fā)。

  9、Ca(OH)2(含CaO):加足量水。(CaO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

  三、溶液除雜:

  1、FeSO4溶液(含H2SO4或CuSO4)、FeCl2溶液(含鹽酸或CuCl2):過量鐵粉,過濾,取濾液。

  有關(guān)反應:

  Fe+H2SO4=FeSO4+H2↑;

  Fe+CuSO4=Cu+FeSO4

  Fe+2HCl=FeCl2+H2↑;

  Fe+CuCl2=Cu+FeCl2

  2、NaCl溶液(含Na2CO3):加適量稀鹽酸。Na2CO3+2HCl=2NaCl+H2O+CO2↑

  3、Na2SO4溶液(含CuSO4):加適量NaOH溶液。CuSO4+2NaOH=Cu(OH)2↓+Na2SO4

  初三化學知識重點

  化學物質(zhì)的檢驗

  (一)、氣體的檢驗

  1、氧氣: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中,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2、氫氣:在玻璃尖嘴點燃氣體,罩一干冷小燒杯,觀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變渾濁,則是氫氣。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4、氨氣:濕潤的紫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藍,則是氨氣。

  5、水蒸氣:通過無水硫酸銅,若白色固體變藍,則含水蒸氣。

  (二)、離子的檢驗、

  6、氫離子: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加入鋅粒。

  7、氫氧根離子:酚酞試液/硫酸銅溶液。

  8、碳酸根離子:稀鹽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離子: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是氯離子。

  10、硫酸根離子:硝酸鋇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鹽酸再滴入氯化鋇。

  11、銨根離子:氫氧化鈉溶液并加熱,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

  12、銅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chǎn)生藍色沉淀則是銅離子。

  13、鐵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則是鐵離子。

  (三)、相關(guān)例題

  14、如何檢驗NaOH是否變質(zhì):滴加稀鹽酸,若產(chǎn)生氣泡則變質(zhì)。

  15、檢驗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鹽酸,若產(chǎn)生氣泡則含有石灰石。

  16、檢驗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含有NaCl。

  化學除雜

  一、除雜原則

  1、不增:不引入新的雜質(zhì)。

  2、不減:提純或分離的物質(zhì)不能轉(zhuǎn)變成其他物質(zhì),不減少被提純的物質(zhì)。

  3、易分:雜質(zhì)易分離。

  4、復原:被保留的物質(zhì)應能恢復原狀。

  二、除雜方法

  1、物理方法

  (1)過濾:適用于固體與液體混合物的分離,可溶性固體與不溶性固體混合物的分離。如:粗鹽提純。

  (2)結(jié)晶:

 、僬舭l(fā):適用分離溶質(zhì)與溶劑,除去可揮發(fā)的雜質(zhì),從含有HCl的NaCl溶液中分離出固體NaCl。

  ②降溫:可溶性固體溶質(zhì)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大小不同,從含NaCl雜質(zhì)的KNO3中提純KNO3。

  2、化學方法

  (1)轉(zhuǎn)化法:將固、液、氣體中的雜質(zhì)轉(zhuǎn)化為被提純物質(zhì)。

  (2)沉淀法:將雜質(zhì)轉(zhuǎn)變?yōu)槌恋矶ァ?/p>

  (3)氣化法:將固、液體中的雜質(zhì)轉(zhuǎn)變?yōu)闅怏w而除去。

  (4)加熱法:雜質(zhì)受熱易分解,通過加熱將雜質(zhì)除去。

  (5)溶解法:將固體中的雜質(zhì)轉(zhuǎn)變?yōu)榭扇芪锒ァ?/p>

  (6)置換法:類似于轉(zhuǎn)化法,選用合適的試劑將雜質(zhì)置換出來而除去。

  3、除雜示例

  (1)除去CuO中的C:在氧氣流中灼燒。

  (2)除去CO中的CO2:使混合氣體通過氫氧化鈉溶液

  2NaOH+CO2=Na2CO3+H2O

  (3)除去CO2中的CO:使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4)除去CaO中的CaCO3:高溫煅燒!咀⒁狻坎荒芗酉←}酸,因為CaO能與稀鹽酸中的水反應生成Ca(OH)2。

  (5)除去Cu中少量的Fe:物理方法——用磁鐵反復吸引;瘜W方法——滴加稀鹽酸或稀硫酸,然后過濾!咀⒁狻坎荒芗恿蛩徙~溶液,否則容易導致除雜不徹底。

  (6)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①加入鐵粉(鐵絲);②過濾。

  總結(jié):

  (1)除去可溶物中的不溶物:①溶解;②過濾;③蒸發(fā)結(jié)晶。

  (2)除去不溶物中的可溶物:①溶解;②過濾。

  (3)將兩種可溶物分離:見“溶液”單元的冷卻熱飽和溶液法和蒸發(fā)溶劑結(jié)晶法。

  (4)在溶液中,雜質(zhì)有鹽的時候,可以考慮把鹽變成水、氣體、沉淀。

  三、除雜清單

  1、氣體的除雜

  2、固體的除雜

  3、液體的除雜

  四、鑒定的常見方法

  1、氧氣的鑒定方法:

  把一根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如果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

  2、氫氣:

  點燃,氣體會發(fā)出淡藍色火焰。如果氣體較純,氣體將會安靜地燃燒,并發(fā)出“噗”聲;如果氣體不純,會發(fā)出尖銳爆鳴聲。

  3、二氧化碳:

  把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就證明收集的氣體是CO2。

  4、三大可燃性氣體的鑒定:

  點燃,通過無水硫酸銅CuSO4,再通過澄清的石灰水(順序不能顛倒!)

  H2:生成物能使無水硫酸銅變藍,但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O:生成物不能使無水硫酸銅變藍,但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CH4:生成物既能使無水硫酸銅變藍,又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注意】不可以根據(jù)氣體燃燒時的火焰顏色來鑒別氣體。

  5、水的鑒定:如果液體能使無水硫酸銅變藍,說明液體中含有水。

  6、碳酸根的鑒定:加鹽酸,然后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有碳酸根離子。

  7、鑒定CaO是否含CaCO3加鹽酸。

  8、鑒定Cl-:先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如果有沉淀生成,說明含有Cl-。

  9、鑒定SO42-:先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如果有沉淀生成,說明含有SO42-。

  10、鑒定CO32-:加入稀鹽酸,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含有CO32-。

  11、鑒定HCO3-:同上。

  12、鑒定Cu2+:加入NaOH溶液,如果有藍色沉淀,說明含有Cu2+。

  13、鑒定Fe3+:加入NaOH溶液,如果有紅褐色沉淀,說明含有Fe3+。

  14、鑒定H+:

  ①借助石蕊或pH試紙。如果石蕊變紅或用pH試紙測出的pH值小于7,說明含有H+。

  ②加入碳酸鹽(如CaCO3),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含有H+。

 、奂尤牖顫娊饘,如果金屬表面產(chǎn)生氣泡,并且產(chǎn)生一種可燃性氣體(點燃之后安靜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火焰。如果氣體不純,會發(fā)出尖銳的爆鳴聲),說明含有H+。

 、芗尤隖e2O3(鐵銹),如果鐵銹逐漸溶解消失,溶液由無色變成黃色,說明含有H+。

 、菁尤腚y溶堿,如果逐漸溶解消失(如果加入Fe(OH)2、Fe(OH)3、Cu(OH)2,溶液的顏色還會發(fā)生變化),說明含有H+。

  15、鑒定OH-:

  ①借助石蕊、酚酞或pH試紙。如果石蕊變藍、酚酞變紅或用pH試紙測出的pH值大于7,說明含有OH-。

 、诩尤隒uSO4,如果出現(xiàn)藍色沉淀,說明含有OH-。

 、奂尤隖e2(SO4)3,如果出現(xiàn)紅褐色沉淀,說明含有OH-。

 、芸梢詤⒖肌皦A的通性”中的第四條,使溶液中有氣體或沉淀生成。

  16、鑒定水:通過白色的硫酸銅,如果硫酸銅變藍,說明有水(CuSO4+5H2O=CuSO4·5H2O)如果要鑒定多種物質(zhì),必須把鑒定水放在第一步。如果除水,必須放在最后一步。

  17、鑒定一氧化碳:通過灼熱的氧化銅,如果黑色粉末逐漸變成紅色,并且產(chǎn)生的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氣體是CO。

  18、鑒定NH4+:以氯化銨(NH4Cl)為例,把NH4Cl和Ca(OH)2混在一起研磨。如果聞到刺激性的氨味,或者能使紅色的石蕊試紙變藍,說明是銨態(tài)氮肥。

  19、蛋白質(zhì)的鑒定:點燃,如果有燒焦羽毛的氣味,就說明有蛋白質(zhì)。

  20、鑒別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裝食品):點燃后聞氣味,有刺激性氣味的為聚氯烯塑料。

  21、鑒別羊毛線和合成纖維線: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斷的為羊毛線,不易斷的為合成纖維線;化學方法:點燃,產(chǎn)生焦羽毛氣味,不易結(jié)球的為羊毛線;無氣味,易結(jié)球的為合成纖維線。

  除雜原則

  1、不增:不引入新的雜質(zhì)。

  2、不減:提純或分離的物質(zhì)不能轉(zhuǎn)變成其他物質(zhì),不減少被提純的物質(zhì)。

  3、易分:雜質(zhì)易分離。

  4、復原:被保留的物質(zhì)應能恢復原狀。

  重要的化學物質(zhì)

  1、空氣: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和雜質(zhì)0、03%,空氣是混合物。

  2、氧氣:通常情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其固體和液體均為淡藍色、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大(后兩個性質(zhì)決定了氧氣的收集方法)。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的氣體,能與許多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在反應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劑。

  3、二氧化碳:通常狀況下為無色無味氣體,固態(tài)二氧化碳(干冰)會在-78、5℃以上直接氣化并吸收大量的熱;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

【初中化學除雜知識點的歸納總結(jié)】相關(guān)文章:

初中化學知識點歸納08-02

初中化學常見知識點歸納08-04

初中化學必備知識點整理歸納09-22

初中化學實驗題知識點歸納12-05

初中化學實驗復習知識點歸納10-25

初中化學基礎知識點歸納小結(jié)08-08

化學除雜提純原則及方法11-02

中考化學“除雜題”解題方法05-30

小學語文知識點總結(jié)歸納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