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级免费看,特黄特色大片免费观看播放器,777毛片,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三级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人人澡人人草

報名

高考志愿填報指南:報考國防生的條件

時間:2025-06-06 02:38:06 宜歡 報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24高考志愿填報指南:報考國防生的條件

  時光匆匆,轉眼,2024高考即將到來。學生備考如今已進入如火如荼階段。而此時,不少家長也已經(jīng)開始積極幫孩子提前查看院校和專業(yè)。不少具有崇高愛國情懷和高尚無私奉獻精神的家長和學生或許早已做好報考軍校的準備,報考軍校相比于報考普通院校有著更高的難度,更需要家長和學生提前做好充分了解和準備。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4高考志愿填報指南:報考國防生的條件,歡迎大家分享。

2024高考志愿填報指南:報考國防生的條件

  報考國防生的條件

  國防生是軍隊根據(jù)生長干部補充需要,依托普通高等學校(以下簡稱高校)培養(yǎng)、享受國防獎學金、畢業(yè)后定向分配到軍隊的地方大學生。國防生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從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中選拔的,另一類是從高中應屆、往屆畢業(yè)生中招收的。兩類國防生在學業(yè)上與本專業(yè)同年入學的其他在校生課程學習內容一致。2007年起,國防生全部列入提前批招生。

  凡是參加全國普通高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的普通中學高中畢業(yè)生,政治合格,品德優(yōu)良,志愿獻身國防事業(yè),大學畢業(yè)后服從分配到部隊工作;年齡不低于17周歲,不超過20周歲(截至報考當年8月31日),未婚;身體健康,符合《軍隊高校招收學員體格檢查標準》的都可報考。

  國防生的政審、軍檢與軍校生相同。錄取工作由招生高校負責,選培辦協(xié)助。國防生統(tǒng)考成績必須達到或超過報考高校招生專業(yè)在招生地區(qū)的錄取投檔分數(shù)線。國防生新生入校后,高校和選培辦將在15天內組織政治復審和身體復查,主要內容是政治思想表現(xiàn)、獻身國防事業(yè)志向、身體狀況及協(xié)議書簽訂等情況。復審復查合格者,由駐校選培辦報軍隊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后,確認國防生資格,即可享受國防獎學金。不合格者,取消國防生資格,按高校有關規(guī)定處理。

  報考國防生的基本條件是什么

  1、思想品德優(yōu)良,遵紀守法,符合公民服現(xiàn)役的政治條件,志愿從事國防事業(yè),畢業(yè)后服從組織分配。

  2、年齡在20周歲以下(每年8月30日截止)。

  3、身體健康,符合軍隊院校招收學員體格檢查標準。

  選拔的對象必須是參加全國統(tǒng)一考試錄取或符合保送條件被保送入學的在校本科生或全日制研究生。

  其條件是:

  1、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忠于祖國,熱愛軍隊,志愿獻身國防事業(yè);

  2、道德品質優(yōu)良,模范執(zhí)行大學生守則和有關規(guī)章制度;

  3、學習勤奮,完成規(guī)定的課程,主干課程學習成績良好以上;

  4、年齡條件:大學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畢業(yè)時的年齡分別不超過25,30,35周歲;

  5、在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選拔黨員、三好學生。

  6、身體健康,符合軍隊院校招收學員體格檢查標準。

  國防生有什么限制

  1、不能隨意轉學、轉專業(yè)。國防生在校學習期間,原則上不得轉學、轉專業(yè)。確有特殊原因需要轉學、轉專業(yè)的,要向駐校選培辦提出書面申請,報軍區(qū)級單位部門審批。

  2、不能隨意報考研究生。國防生本科畢業(yè)時,必須經(jīng)軍隊主管部門批準,才能報考或推薦免試攻讀軍隊院校和科研機構、簽約普通高校的研究生。

  3、必須參加軍政訓練。國防生在校期間實行準軍事化管理,要進行必要的軍政訓練,一般利用周末進行隊列、軍體訓練,每周出早操23次,利用寒暑假到部隊進行集中訓練和當兵鍛煉。

  4、必須服從組織分配。國防生畢業(yè)時經(jīng)綜合考評合格者,按照《國防獎學金協(xié)議書》定向分配到軍隊工作。目前各高校國防生基本上都是全軍分配。

【高考志愿填報指南:報考國防生的條件】相關文章:

2016高考志愿填報全方位解析:國防生報考05-30

2015高考志愿填報:理科類院校報考指南05-22

高考志愿填報指南:報考信息與注意事項01-31

2014年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怎樣報考一志愿01-06

2016高考志愿填報指南08-06

2018高考志愿填報指南04-22

成人高考報考指南:如何選擇院校與填報志愿04-19

2016年高考志愿填報指南:填報誤區(qū)分析及報考建議07-03

2015年高考志愿填報指南:填報誤區(qū)分析及報考建議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