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將進酒優(yōu)秀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李白《將進酒》優(yōu)秀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白《將進酒》優(yōu)秀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李白《將進酒》優(yōu)秀教案 1
教學分析:
《將進酒》這首詩的旨趣跟《蜀道難》不同,它著力刻畫的是詩人的自我形象,其實是借勸酒為名吐胸中塊壘。全詩的基調(diào)是豪放的,但思想感情卻十分復雜。誦讀時應當伴隨著詩人感情的發(fā)展變化,適當?shù)刈儞Q聲調(diào)和節(jié)奏,力求再現(xiàn)詩人的形象。
教學目標:
1、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nèi)容;
2、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復雜性;
3、理清詩歌中詩人情感變化的線索,背誦全詩。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閑暇的時候喜歡聽歌嗎?(喜歡!)那么老師在這里為大家唱一首歌怎么樣?(歡迎!)好,下面我就為大家清唱一首。(有感情的誦讀李白詩歌《將進酒》。)同學們聽沒聽出來老師剛才唱的是什么歌?(不是,是讀了一首李白的詩——《將進酒》!)沒關(guān)系。古時候人們讀詩叫“吟誦”,“吟誦”也就是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吟誦和欣賞李白的這首千古佳作——《將進酒》。
二、背景簡介
我們在學習《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時候知道,唐玄宗天寶三年(744),詩人被排擠出長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秾⑦M酒》這首詩則是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一年(752)。距詩人離開長安已達八年之久。當時,他跟好朋友岑勛曾多次應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個好朋友登高飲宴,借酒放歌,抒發(fā)情懷。
三、解題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的曲名。將,讀qiāng,“請”“愿”的意思。關(guān)于“將”字的這一含義,我們在高一時學習《詩經(jīng)·衛(wèi)風·氓》中間有“將子無怒,秋以為期”的先例!皩⑦M酒”意即“勸酒歌”,多以飲酒放歌為內(nèi)容。李白的這首詩是借用樂府舊題,來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
四、整體感知
1、下面,先請一位同學為我們大家朗讀一遍李白的這首詩。其他同學注意他朗讀時的字音和節(jié)奏。
討論朗讀中的問題,達到所有學生都能讀準字音,讀準詩句節(jié)奏,理解詩句的基本含義。
2、下面,我請同學們依據(jù)詩歌的內(nèi)容作一個大膽的推測:宴飲后的'李白可能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并說出你的依據(jù)是什么?
形象:大醉,酣臥不起。
理由:他喝酒喝的太多!芭胙蛟着G覟闃罚瑫氁伙嬋俦!薄皩⑦M酒,杯莫停!薄爸魅撕螢檠陨馘X,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3、那么,老師又產(chǎn)生疑惑了:李白為什么要這么狂喝痛飲啊?從詩歌的內(nèi)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嗎?(詩歌中的哪一句話集中而鮮明的表明了這一原因?)
①可能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②“銷萬古愁”,也就是借酒消愁。
4、好友相聚,本來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更應該把酒言歡。李白卻為何有違常情,不喜反愁呢?帶著這樣的問題,讓我們一起把全詩朗讀一遍,也許能撥云見日。
師生齊讀全詩。讀后討論問題。
我們知道,李白被排擠出長安,政治抱負不得施展,心中難免郁悶。又根據(jù)課下注釋:此詩寫于天寶十一年,即公元752年,而史載李白生于公元701年,據(jù)此推算,詩人此時已是年過50的老人。韶華已逝,怎不叫人感而生愁?下面我們就來探究一下詩歌是怎樣抒發(fā)詩人情懷的。
五、詩意解析
1、請問,李白的愁懷在詩中具體表現(xiàn)為怎樣的情感變化過程?
悲傷
歡樂
愁
憤激
狂放
2、具體是哪幾句寫悲傷?
首二句。
3、作者悲傷的是什么?
時光易逝,人生易老。
4、詩人在這兩句中使用的是什么手法來表達這一感慨的?
比興。
5、老師有一點不理解:我們都知道黃河是發(fā)源于高山之中,那也就是“黃河之水山上來”了,作者卻說“黃河之水天上來”不是毫無道理嗎?
作者這里是使用夸張的手法,極言黃河奔騰而來的氣勢。
6、像這樣的夸張手法,本詩中還有哪幾處?
“朝如青絲暮成雪”“會須一飲三百杯”“斗酒十千”“五花馬,千金裘”“萬古愁”。比興和夸張是李白詩歌浪漫主義風格的重要體現(xiàn)。
7、言歸正傳。詩人正自感傷,卻為何突而轉(zhuǎn)悲為歡?
①既然人生短暫,何不及時行樂?
、诒趾我?既然此處失意,就應另外去尋找寄托。朋友相聚,正好開懷暢飲,及時行樂。
8、好,讓我們把詩的前半部分連起來讀一遍。
既然是把酒行樂,就不免舉杯相勸。詩人呼告朋友,“將進酒,杯莫停”。而且長歌一曲,以抒心志。但詩人的心情好像并不痛快。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幾句勸酒詞。
9、“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是詩人的真心話嗎?
不是。是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憤慨之詞。
10、“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是真地在羨慕飲者還是另有所指?
另有所指。這是李白由自身的境遇,聯(lián)想古今,對荒唐社會的憤怒嘲諷和痛徹總結(jié)。
11、詩人為何舉陳思王曹植的例子來對自己的觀點加以說明?
一樣的才思敏捷,一樣的遭人妒忌排擠。詩人此例是拿曹植自比。
面對著古來圣賢皆寂寞的現(xiàn)實,詩人內(nèi)心有太多的不滿和不平。這無限的激憤表現(xiàn)在行為上就成了無比的狂放。“主人何為言少錢,經(jīng)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全詩緊緊圍繞一個“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傷——歡樂——憤激——狂放,而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個“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嘆時光易逝,因愁而縱酒作樂,因愁而慷慨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態(tài)。真是——“這次地,怎一個愁字了得!”
六、誦讀指導
1、在理解了詩歌的基本內(nèi)容和思想感情的基礎上,讓我們來聽一下專業(yè)人士的朗誦,看看他們是怎樣用聲音來演繹詩歌的。
(播放朗誦錄音。)
2、給大家一分鐘的時間,不看手中的詩文,默想一下你還記得詩中的哪些句子。
3、下面請同學們看著黑板上的內(nèi)容,試著跟老師一起把這首詩背誦一遍。
七、課堂總結(jié)
讀李白的這一首《將進酒》以及他的其他飲酒詩確實能讓我們產(chǎn)生的審美感受,但李白的狂歌痛飲畢竟還是一種消極行為。杜甫在結(jié)識他之初就看出了這一點,曾贈詩給他,寫道:“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這種豪放不羈的灑脫一但與酒結(jié)緣是要以付出生命的健康為代價的。所以,敬其人,好其詩,卻不可模其行。正所謂美酒誘人,可不要貪杯呦!(下課!)
附錄:板書設計
將進酒
李白
悲傷——歡樂——激憤——狂放
愁
李白《將進酒》優(yōu)秀教案 2
教學目標:
1、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理清詩歌情感變化線索,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復雜性(貌似消極行樂實則渴望用世)。
2、探究詩人狂放性格的由來,體味本詩體現(xiàn)的浪漫主義風格。
教學重點、難點:
體味詩人跌宕起伏的感情;探究詩人狂放性格的由來。
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請大家猜一個簡單的謎語:酉時下大雨。(酒)
“酒”是一種文化,它與中國古代詩人似乎結(jié)上了不解之緣。他們或仗酒力助發(fā)豪興,舉杯而靈感紛來;或借酒來排遣愁緒,飲酣而筆底奔騰。無數(shù)名句佳篇都與滟滟美酒相互輝映。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說:“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在《不見》還用“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來概括他的一生。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欣賞李白的一首勸酒詩《將進酒》。(朗誦全詩)
。ǘ┖喗楸尘
我們在學習《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時候知道,唐玄宗天寶三年(744),詩人被排擠出長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秾⑦M酒》這首詩則是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一年(752)。距詩人離開長安已達八年之久。當時,他跟好朋友岑勛應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個好朋友登高飲宴,借酒放歌,抒發(fā)情懷。
。ㄈ┙忸}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的曲名。將,讀qiāng,“請”“愿”的意思!皩⑦M酒”意即“勸酒歌”,多以飲酒放歌為內(nèi)容。李白的這首詩是借用樂府舊題,來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
。ㄋ模┱w感知
李白這首詩雖用了舊題,卻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創(chuàng)新意,把飲酒和對黑暗現(xiàn)實的批判結(jié)合起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賦予這個歷來被許多詩人歌唱過的詩題以積極的內(nèi)容,這是值得重視的。但是,李白的狂歌痛飲畢竟是一種消極行為,這是他的傲世態(tài)度和豪放不羈的個性使然,是無法改變的。杜甫在結(jié)識他之初就看出了這一點,曾試圖說服他,寫道:“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贈李白》)杜甫這個批評是正確的,但我們也不可忽視李白的飲酒詩中仍包含著積極的內(nèi)容。
給學生五分鐘朗誦全文(先自由讀,再1齊讀),要求其注意作者的感情變化(讀后點評)。
(五)鑒賞要點
1、三種主要情感
(1)顯示了詩人對未來充滿無限的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之意: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3)表達詩人蔑視權(quán)貴,盡吐郁積在胸的不平之氣: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2、感情上大起大落
這首詩中,詩人感情的發(fā)展變化極快,可分四個層次:
開頭四句寫悲壯之情。
。ㄔ娙艘宦涔P就寫黃河景象)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作者似乎一下子就把讀者指引到波濤洶涌的黃河岸邊,觀賞水從天來,東流入海的壯觀景象。)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這兩句極言人生短促。)
開頭四句運用夸張的修辭有慷慨生悲之意,這是非同尋常的。
之前,詩人寫黃河,頗能顯示它的宏偉氣魄和浩大聲勢,如“黃河如絲天際來”“洪波奔流射東海”(《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公無渡河》)等,其基調(diào)是壯;這次則不同——詩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巔,頃刻間就著遍了它的萬里流程,因有“不復回”之嘆,盡管也寫出了黃河的氣魄之大,其基調(diào)卻是悲。由此聯(lián)想人生,詩人頭腦中便出現(xiàn)了這樣一幅圖景:高堂之上,人們對鏡自視,兩鬢斑斑,真是“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間一樣短促!至此,詩人的悲意更濃了。
感情朗讀(自己先示范,后學生齊讀)
但詩人深知“白發(fā)如絲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轉(zhuǎn)悲為歡。所以“人生”以下六句轉(zhuǎn)而寫歡樂之情。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盡管詩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來,朋友間的聚會也同樣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興興地痛飲一場呢!想到這,他頓生豪情,相信自己將來必能作出一番事業(yè),對區(qū)區(qū)金錢也毫不在意。于是連呼“烹羊宰牛”(此處用典:“烹羊宰牛且為樂”語本曹植《箜篌引》),準備像東漢大學者鄭玄那樣“一飲三百杯”。“且為樂”就是姑且作樂,也就是把不愉快的事情丟開不想。(提問:詩人的這種歡樂是真實的嗎?僅僅為了一醉方休嗎?)詩人這種歡樂感情是真實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圖一醉方休,因為他說出了“盡歡”的正當理由。
女生感情朗讀。
“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激之情。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古來圣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鐘鼓”本意指樂器,這里做“擊鼓作樂”解;“饌玉”指精美的食品!扮姽酿傆瘛痹谶@里是富貴利祿的代稱。
待到酒宴開始,詩人舉杯勸飲,他的感情突然由歡樂轉(zhuǎn)為憤激,這是因為他要借此把長期郁積在胸的不平之氣一起宣泄出來。他鄙棄那結(jié)黨營私、排斥賢能的豪門貴族集團,因而說“鐘鼓饌玉不足貴”;他憎恨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徑,因而說“但愿長醉不復醒”—一這兩句詩可以說集中地表現(xiàn)了他自離開長安至今的憤激之情。但這又不僅是為了一己遭遇,他還想到了“古來圣賢”(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類人,也有屈原、賈生一類人),他們有經(jīng)天緯地的才能而不為統(tǒng)治者所用。(提問:詩人說他們“古來圣賢皆寂寞”,是不是否定他們呢?)不是!這是為他們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贊揚曹植的豪華酒宴,其實是為曹植的懷才不遇抱恨終生而嘆惋,兼以自況。這就加深了詩人的憤激之情,為結(jié)尾說的“萬古愁”埋下了伏筆。(這里要注意,此處用典:“陳王昔時宴平樂”語出曹植《名都賦》:“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
男生感情朗讀
“主人”句至結(jié)尾寫狂放之情。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
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五花馬:唐朝開元天寶年間講究馬的裝飾,會把馬的鬣鬃剪成花瓣,剪成三瓣的叫三花馬,五瓣的就叫五花馬。在這里指名貴的馬。
這一層寫詩人要將一切價值昂貴之物都拿來“換美酒”,而且是“徑須沽取”,要毫不猶豫的去買,這就反客為主了,真是狂放到了極點。(提問:這種狂放是不是可信的,為什么?)這是可信的,因為上文說過“千金散盡還復來”。這種狂放,從實質(zhì)上看,是詩人的悲之重、歡之濃和憤激之深的集中表現(xiàn)。至此,再用“同銷萬古愁”來結(jié)束全詩,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全體齊讀。
3、小結(jié):
全詩緊緊圍繞一個“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壯——歡樂——憤激——狂放(初讀一兩遍,會覺得它豪氣十足,但弄清詩人感情發(fā)展的脈絡以后,就會看出詩人的憤激之情是占主導地位的。確切地說,豪放只是它的外殼,而內(nèi)核則是憤激)。
而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個“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嘆時光易逝,因愁而縱酒作樂,因愁而慷慨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態(tài)。
這萬古的愁從何而來呢?請同學們結(jié)合背景,結(jié)合你所了解的李白。(找同學回答)
4、探究詩人狂放性格的由來。
(1)政治遭遇(詩人李白的政治夢想與詩人的秉性、情趣、個性的人格)
這首詩大約作于天寶十一年(752年),這一年,李白已經(jīng)51歲,八年之前,李白到長安尋求功名,進入到統(tǒng)治中心以后,他原本以為能夠干一番事業(yè)。然而現(xiàn)實卻不容許他這樣做,所以現(xiàn)實的政治遭遇使他郁郁不得志。
。2)人生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
李白的身上浸透著儒家思想的血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李白畢生的追求,是李白的一個夢,然而,當無法企及的現(xiàn)實無情地擺在李白面前時,他的夢碎了。于是,他開始縱酒,他開始狂歌,開始了永遠沒有盡頭的愁苦。文中他以圣賢自稱,以喝酒排解內(nèi)心的苦悶,以縱酒來對抗現(xiàn)實的齷齪,以精神的曠達來張揚自己的個性。因為他是謫仙人,所以他必定擁有恣情傲物的權(quán)利。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3)對絕對自由的向往與現(xiàn)實性的矛盾
錢穆先生的'《中國文學論叢》中這樣寫到“……(李白)自己的生命還想要超出世間。……他的境界之高,正高在他這個超人生的人生上!彼麅(nèi)心深處所期望的不是在現(xiàn)世規(guī)則之下對他人的控制,而是扔掉規(guī)則對宇宙萬物的掌握。或者說,他最想做的不是可做之事,而是不可完成之事。他因“不可完成”而豪情萬丈,也由于相同的緣故而倍受打擊。
正是以上的種種原因是的李白成為了一個復雜的、立體的自己,成為了宇宙間一個大寫的“人”字。
這種復雜的個性體現(xiàn)在詩歌之中,則是快、狂、逸、達。
(再根據(jù)遭遇和矛盾齊讀課文)
。┤目偨Y(jié):
李白是詩人,是酒仙。詩人的思維是穿越今古的羅盤,承前一千年,啟后一千年。詩人搖擺的身軀不羈于長安城內(nèi)的鶯歌曼舞,犀利的目光明亮于唐代以后悠悠千載。詩人放蕩的思緒飄蕩于崇山峻嶺之間,游弋于碧波萬傾之中,面對無人理解的苦惱、傷楚、迷頓,還不如“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來得瀟灑自在。即使是酩酊大醉,忘記昨天今天和明天,把歷史當作下酒菜,裹卷在酒杯中頹然而廢,只在某個月夜輕輕嘆息一聲,吟起“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這就是李白,這就是那個把包羅萬象的軀體釋放于長天大地的李白,這就是那個醉出一個詩仙,灑出千古詩章的李白。
讓我們還是用余光中先生的詩句來結(jié)束我們的李白之旅吧: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ńo學生十分鐘,練習背誦。注意作者的感情。)
。ㄆ撸┎贾米鳂I(yè):
1、背誦
2、小作文:我眼中的李白
李白《將進酒》優(yōu)秀教案 3
教學目標
1.通過李白“借酒澆愁”的虛無消沉的消極反抗,以及他自信和對現(xiàn)實的憂患思想,了解“酒”在中國文化中的特殊涵義。
2.鑒賞“將進酒”的意境及在矛盾中展示內(nèi)心的詩歌特色。
3.體會李白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的基本特點,即大膽的夸張和豐富的想象。
教學重點:
1.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跡及其人格魅力,理解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從而把握本詩的題旨。。
2.把握本體意境張揚、夸張大膽、想象豐富的浪漫主義的手法。
教學難點:
體會李白詩歌“豪放飄逸”的詩美特點并對其內(nèi)涵有所了解。
教學方法:
賞析與討論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與酒相從相隨,幾乎有一種天然的緣分。中國詩人大多愛喝酒,且多半是因為“愁”了才喝酒,為何愁?多得很,仕途失意、功業(yè)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多少詩人因酒忘卻人生的痛苦憂愁,因酒在自由的時空盡情翱翔、因酒而丟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傳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詩人李白尤為突出,他是“詩仙”,有自稱是“酒中仙”,時人也號之為“酒圣”。古時酒店都愛掛上“太白遺風”、“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現(xiàn)在。
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中說: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2、唐詩是中國詩歌的頂峰。在燦若群星的詩人中,李白恰如夜空中的太白金星,尤為耀眼奪目。李白一生詩酒相依,杜甫贊嘆:“李白斗酒詩百篇”。杜康造酒,真是對人類的一大貢獻,否則,生活將缺多少情趣,詩人將缺多少靈感,人類將缺多少美文詩篇。酒與詩,好像天生就結(jié)緣,酒催詩生,詩隨酒發(fā),相伴而留香千古。同學們都知道哪些詠酒的詩句?
二、寫作背景
約作于天寶十一載(752),此時距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有八年之久。此時,詩人與友人岑勛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嘗登高飲宴(《酬岑勛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不以千里遙,命駕來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嶺宴碧霄。對酒忽思我,長嘯臨清飆!)。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蕭士赟)之際,于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來了一次淋漓盡致的'發(fā)抒。
《將進酒》,樂府舊題,內(nèi)容多寫飲酒放歌時的情感。
三.誦讀感知
1.詩中一會兒“高堂明鏡悲白發(fā)”“與爾同銷萬古愁”,一會兒又“人生得意須盡歡”“烹羊宰牛且為樂”,到底是“悲愁”還是“歡樂”?
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zhuǎn)喜、轉(zhuǎn)狂放、轉(zhuǎn)激憤、再轉(zhuǎn)狂放,最后歸結(jié)于“萬古愁”,回應篇首,如大河奔流,縱橫捭闔,力能扛鼎。于豪放不羈之中深蘊情才不遇、時光易逝之深沉悲哀。所以讀的時候要于狂飲縱歌之中把握好詩人深沉的愁緒。
2.“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感慨時光流逝,應該用什么語調(diào)來讀?
深沉悲愴,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要有氣勢。
3.“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應該怎樣讀?
這幾句是李白自信、狂放的體現(xiàn),于深沉的悲緒中洋溢著暫時的歡樂,應讀得充滿喜悅,而且是稍帶夸張的喜悅。其中“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四個三字句,酒酣之時,喜悅之至,短句疊用,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要讀得充滿喜悅之情,節(jié)奏要快,聲音有力。
李白《將進酒》優(yōu)秀教案 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識記主要字詞,進行必要的詞語積累。
2、能力目標
聲情并茂的品讀詩詞,培養(yǎng)學生朗誦詩歌、鑒賞詩歌的能力。
3、素養(yǎng)教育目標
了解作者懷才不遇的苦悶和豪放不羈、樂觀自信的情懷。
【教學重點】
品讀詩詞,培養(yǎng)學生朗誦詩歌、鑒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由悲而歡而憤而狂放的復雜矛盾的思想情感。
【教學設想】
通過誦讀與探究討論來鑒賞作品。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授課步驟自主地帶互動空間教師站點
導入新課
回憶中國古典詠酒詩,以酒與詩的“緣分”導入新課。
詩歌初讀
此詩氣勢豪壯,又情感起伏較大,學生自由誦讀,初步感悟。
討論并把握詩人復雜多變的思想情感
教師指導下,學生可個別誦讀,可集體誦讀。
1.校正字詞。
2.個別誦讀,教師指導。
3.齊讀。
4.體會文章情感。
教師適當指導,各組代表各抒己見。情感脈絡如下:
1、感傷之情:如“君不見”兩句。
2、歡樂之情:如“人生得意須盡歡──會須一飲三百杯”。
3、憤激之情:如“鐘鼓饌玉不足貴──斗酒十千自歡謔”。
4、狂放之情:如“主人何為言少錢──與爾同銷萬古愁”。
教師根據(jù)學生朗讀情況及時指導誘發(fā),營造高昂活躍的.課堂氛圍。
教師適當引導,并相應補正。
誦讀指導
在教師的適當指導下,掌握詩歌朗誦的相關(guān)技巧,學會聲情并茂地朗誦詩歌。
適應著詩人情感的變化,朗誦時,可注意以下技巧:
1、注意節(jié)奏:例,“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惫(jié)奏要適當加快。師范讀,生跟讀。
2、讀重音:例,“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薄叭俦表氈刈x,要讀得鏗鏘有力。生讀,師范讀,生集體跟讀。
3、讀四聲:例,“將進酒”,三字聲調(diào)要讀足,飽滿,教師示范。
4、拖長調(diào):例,“五花馬,千斤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薄拔寤R,千斤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節(jié)奏要加快,“與爾同銷萬古愁”可兩字一頓,并加長音調(diào)。師范讀,生自讀。
在教師指導的基礎上,學生有感情的誦讀,學生代表展示誦讀。
根據(jù)詩人情感,點撥朗誦技巧,并示范誦讀。
課堂拓展、引申
藝術(shù)特色
分組討論,深入探究,賞析詩中經(jīng)典名句。
相互討論
展示答案
例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對于上述經(jīng)典詩句,你是怎樣認識和理解的?(適當結(jié)合自己的專業(yè))
根據(jù)教師引導,學生引申發(fā)揮。
學生思考:
本首詩歌哪些詩句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分別寫出了什么?
參考答案如下: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言黃河源頭之高。
2、會須一飲三百杯:言飲酒之多。
3、斗酒十千自歡鱈:言酒價之高。
4、與爾同銷萬古愁:言愁怨之深。
師生共同賞析經(jīng)典名句。
引導、分析、補充
小結(jié)
號召學生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古典文化精華
布置作業(yè)結(jié)合自己的專業(yè)和本文作者所表現(xiàn)出來的樂觀自信的精神,寫一段文字來談談自己的感想。
檢測題目:
一、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將領(jiàng)將出(jiāng)將進酒(jiāng)
B.金樽(zūn)酌酒(zhuó)千金裘(qiú)
C.饌玉(zhuàn)戲謔(nuè)岑夫子(cēn)
二、填空題
在這首詩中,詩人感情的發(fā)展變化極快,開頭四句寫,一落筆就寫黃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叭松币韵铝鋵懀扮姽摹币韵铝鋵憫嵓ぶ,“主人”句至結(jié)尾寫之情。
三、下列對詩中的詩人形象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
A.詩人懷著平生之得志,又逢老友相聚,縱酒狂歌,互訴衷腸,感到無限快樂。
B.詩人大聲呼喊不喝上“三百杯”誓不罷休,表現(xiàn)他已暫時從悲感中突破,豪氣洋溢。
C.詩人頻頻舉杯相邀,氣氛熱烈,酒到高潮,情不自禁狂歌起來。
D.詩人高歌后酒興更濃,不惜寶馬金裘換酒暢飲,活現(xiàn)慷慨爽快之態(tài)。
李白《將進酒》優(yōu)秀教案 5
說課
《將進酒》原為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diào),意即“勸酒歌”,多以飲酒放歌為內(nèi)容。將(qiānɡ),請、愿之意,《詩衛(wèi)風氓》中有“將子無怒”句,這個“將”與詩句“呼兒將(jiānɡ,拿)出換美酒”的“將”音義不同。唐代詩人鄭谷曾在《讀李白集》中寫道:“何事文星與酒星,一時鐘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百首,留著人間伴月明!崩畎资且粋感情豐富的主觀詩人,他的內(nèi)心往往積蓄著沉厚強烈的感情,一旦遭遇外界契機的觸動,發(fā)而為詩便如山洪暴發(fā),噴涌而出。
教師在引導學生鑒賞這首詩的時候,除了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經(jīng)歷、寫作背景及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之外,應該將教學重點放在引領學生品味詩歌瞬息萬變、跌宕起伏的抒情特色上。還可以引導學生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像,再現(xiàn)詩的意境,領會詩中宏大廣闊的意境美;引導學生反復品味全詩,探討詩的感情,體味詩歌中情感激越跳蕩、跌落起伏的抒情美。
教學目標
1.促進學生學習古典詩歌的熱情,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水平。
2.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并能進行恰當?shù)脑u價。
3.探究詩人狂放性格的由來,體味本詩所體現(xiàn)的浪漫主義風格。
4.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豪放飄逸的浪漫主義風格;領悟詩人“狂歌痛飲”豪放外表下的憤激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豪放飄逸的浪漫主義風格;領悟詩人“狂歌痛飲”豪放外表下的憤激之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質(zhì)疑法。
3.比較法。
教學用具
1.有關(guān)于李白飲酒詩的講義或幻燈片。
2.《唐之韻》中《將進酒》的MTV。
學習導航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語
杜甫《飲中八仙歌》有對他的精彩描述: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香。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客中作》
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飲三百杯。
——《襄陽歌》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說明:以上詩歌用多媒體顯示,配以下面的導入語,一是讓學生了解古典詩歌同時也是李白詩歌的一個重要特點,對李白的個性、風格有一個直覺的感受;二是在詩歌的誦讀中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他們初步進入詩境)
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與酒相從相隨,幾乎有一種天生的緣分。中國詩人大多愛喝酒,多少詩人飲酒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因酒在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由酒而丟掉面具口吐真言,由酒而成就傳世佳作。唐代的天才詩人李白尤為突出。詩與酒和李白幾乎是不可分開的,他是“詩仙”,又自稱是“酒中仙”,詩人亦號之曰“酒圣”,又有“詩酒英豪”之稱。李白的勸酒詩也是古代宴飲詩中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將進酒》這首詩歌。
二、指導誦讀
1.解題:《將進酒》原為漢樂府的曲調(diào),意即“勸酒歌”,多以飲酒放歌為內(nèi)容。將,請、愿之意,《詩經(jīng)衛(wèi)風氓》中有“將子無怒”句。這個“將”與詩句“呼兒將出換美酒”的“將”音義不同。
2.本詩背景。這首詩大約作于李白以梁園(開封)為中心的十載漫流期間。詩中記李白與岑勛、元丹丘相聚飲酒之事。岑勛,李白稱他為“相門子”。元丹丘是當時著名的隱士,主要隱居地在嵩陽。從李白《酬岑勛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一詩中可以看出,李、岑、元三人曾一同在元丹丘家聚飲過,這首詩可能就是在這次飲酒宴中寫的。
3.朗讀課文。教師范讀。
4.疏通字詞,了解基本意思。教師散繹示范:您沒看見黃河之水從天上而來,洶涌奔流直到大海不再回頭;您沒有看見高堂上的明鏡而悲嘆滿頭的白發(fā)。早晨還像青色的絲線傍晚卻變成白雪一樣。人生得意的時候應該盡情歡樂,不要讓金杯空對著明月。上天生下我這樣的人才必然有用武之處,千兩黃金散盡之后還會再來。殺牛宰羊姑且盡情作樂,應該一次喝上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快喝酒,杯不要停。我為你們唱一曲,請你們側(cè)耳仔細聽。榮華富貴不值得苦苦追求,但愿長醉酒不醒。自古以來圣賢的人都很寂寞,只有喜歡喝酒的留下了美名。陳王曹植從前在平樂觀舉行宴會。暢飲名貴的美酒縱情歡樂。主人怎么說錢少,只管買酒來和你痛飲。五花的寶馬,千金的皮裘,叫小童拿出統(tǒng)統(tǒng)換美酒,和你們一起消解這萬世的憂愁。
5.學生練習朗讀。
方法:
、俜謱舆M行,每段分兩層,依次是:起興、入題、舉杯勸酒、勸酒辭。
②學生邊讀邊看課本注釋,疏通文意。
、壅页霰憩F(xiàn)李白狂放的詩句。
、茉谑煜(nèi)容的基礎上歸納各層大意。
⑤練習背誦。
提示:這首詩,詩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個顯著的特點,這就是豪放的表現(xiàn)。誦讀時應適應著詩人感情的變化來選擇不同的聲調(diào),要注意詩中節(jié)奏的變化。
(1)開頭兩聯(lián)均用“君不見”領出,“君”,指岑夫子、丹丘生。要讀得從容、親切。“黃河”一聯(lián)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興手法,即用眼前景物起興而又具有比喻的作用,誦讀時頭腦中須有黃河奔流的視像!疤焐蟻怼睒O言黃河源頭之高,“不復回”隱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須重讀!案咛谩币宦(lián)系承“不復回”而來,說及人生!氨装l(fā)”,猶言人生易老,嘆意極濃,“悲”字當重讀,再用“朝如”句補足其意。這兩聯(lián)把天地人生都說到了,境界極其闊大,應當讀得很有聲勢,有慷慨生悲的韻味。
(2)以下節(jié)奏逐漸加快!叭松币宦(lián)為入題語,重音當落在“盡歡”和“空對月”上!疤焐币宦(lián)說明“須盡歡”的理由,顯示了詩人對未來的信心,應當讀得擲地有聲;讀后宜作一頓(這里的潛臺詞是“既如此,那就……”),為詩中做一個高潮蓄勢。第一個高潮在“會當一飲三百杯”這句上,應當讀得豪氣十足,要用升調(diào)讀,“三百杯”一語尤當著力加以渲染;為突出這一句,上句“烹羊宰牛且為樂”宜輕讀。以上是詩的鋪墊部分,讀后可作稍長停頓。
(3)“岑夫子”以下六句為詩意轉(zhuǎn)換處,亦可視為下面勸酒歌的引語,應當讀得親切,節(jié)奏逐漸加快,重音依次落在“將”“莫!薄案琛薄皟A耳聽”諸字上,突出邀請之意。讀完,稍作停頓。
(4)“鐘鼓”一句至結(jié)尾為詩的主體部分,詩人借此盡吐胸中塊壘,必須讀得酣暢淋漓,再現(xiàn)詩人狂放不羈的個性。
“鐘鼓”二句是這支勸酒歌的主題,也是全詩主旨所在。詩人說這話時,其憤激之情必當見于辭色,應當讀得從容!安蛔阗F”“不復醒”二語當用極強音讀,以見其憎惡、鄙棄之深。其下“古來”二句是以抒情方式說明“不復醒”的理由,亦可見詩人蓋世之氣和狂放之態(tài)。兩句之中,上句為賓,宜輕讀,略示“風歌笑孔丘”(《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之意;下句為主,宜重讀,要表現(xiàn)出十足的自信。
(5)“陳王”二句援引古人飲酒情形為例,可用敘述調(diào)讀而略帶感情色彩。重音當落在“恣歡謔”三字上,但歡中有悲,因為詩人說陳王,其實又是說自己,不過是懷才不遇借酒消愁而已。其下兩句也是有主有賓:“主人”句為賓,宜輕讀;“徑須”句為主,詩人反客為主,直命沽酒,豪放之態(tài)如見,重讀。讀后應稍作停頓,為結(jié)尾的抒情高潮蓄勢。結(jié)尾前三句當快讀,至“與爾同銷”可兩字一頓并放慢速度,再用夸張語調(diào)讀最后三字,“古”“愁”之后皆當有延長音——這是全詩的高潮,須有強大的聲勢,才能顯示詩人的飄逸的風格,不是一般的兒女愁情。
三、賞讀,感知內(nèi)容
1.本詩的基調(diào)是什么?請對詩人感情發(fā)展的脈搏作一點具體分析。
明確:本詩初讀一二遍,會覺得它豪氣十足,但是再讀幾遍,就可以看出詩人的憤激之情是占主導地位的。確切地說,豪放是它的外殼,憤激才是它的內(nèi)核,——就好像《阿Q正傳》一樣,喜劇是其外殼,悲劇是其內(nèi)核。
開頭四句寫悲。李白和朋友開懷暢飲的潁陽離黃河不遠,所以從黃河起興。這二句極言黃河源頭之高,似乎從天而降,東入大海,勢不可回。詩人寫黃河,頗能夠顯示它的宏偉氣魄和浩大聲勢,如“黃河如絲天際來”“洪波奔流射東!(《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公無渡河》)等,其基調(diào)是壯。這次可不同,盡管也寫出了黃河的氣魄之大,但有“不復回”之嘆,基調(diào)卻是悲。緊接著帶出對人生易老、光陰易逝的感慨。這前后二句,既是比喻——以河水一去不復返比喻青春難再,又用反襯——以黃河的偉大永恒反襯人生渺小,因而前四句令人頓生悲意。詩人的這種悲感,不僅僅是因為自己雙鬢成霜,英雄老去,更是對政治腐敗、自己政治抱負無從實現(xiàn)的憤慨而來。這四句天地人生都說到了,境界闊大,極有氣勢。前二句從空間上放大,后二句從時間上壓縮,開篇即給人橫空出世之感!叭松币韵铝鋵憽皻g”“樂”。詩人年華老去,政治上極度失意,整日窮愁并非其本性,既然此處失意,就另外去尋找寄托。在這里,詩人以為朋友聚會是人生快事,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時行樂。這里有一定的`消沉。但并不完全消沉,對政治未完全絕望——“天生我材必有用”!算是對未來的一個期許。這種矛盾的協(xié)調(diào)方式與《行路難》如出一轍。這種詩情體現(xiàn)了詩人的曠達豪放,實際上也是他憤激中的無奈與自己安慰。此時他心里應該還盼著會有一天再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一段讀來擲地有聲,豪氣沖天。
“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扮姽摹倍涫窃娙藢Ω瘮〉漠敊(quán)者和豪門貴族的否定與擯棄,又以古來圣賢曹植自比嘆惋,充滿著不平之氣、憤激之情。
“主人”句至結(jié)尾寫狂放之情。這一段詩人要將一切昂貴的東西都拿來“換美酒”,真是狂放到極點。這種狂放,是詩人的悲之重、歡之濃和憤激之深的集中表現(xiàn)。
2.《將進酒》是漢樂府曲名,古代的歌辭,有以飲酒放歌為言的,有以濡首荒志為戒的。李白這首詩雖用了舊題,卻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創(chuàng)新意,把飲酒和對黑暗現(xiàn)實的批判結(jié)合起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賦予這個歷來被許多詩人歌唱過的詩題以積極的內(nèi)容,這是值得重視的。要點有兩個,請作簡要分析:
明確:首先要看到“鐘鼓”兩句是一種特殊的藝術(shù)概括方式,是當時社會上形形色色的黑暗現(xiàn)象在詩人心靈中的折光反映。這首詩大約作于安史之亂前四五年光景,當時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將政事交給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官場一片黑暗,豪門貴族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社會腐敗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詩人對此極為不滿,所以才說“鐘鼓饌玉不足貴”,實際上是對當權(quán)者和豪門貴族的否定;但他又無力改變這種狀況,只能用消極的辦法進行反抗,因而又寫道“但愿長醉不復醒”。這種概括方式,跟《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借尋他物表現(xiàn)不事權(quán)貴的意志的寫法頗為相似。
其次,“古來”二句從某種意義上看,也是對封建統(tǒng)治階級埋沒人才的揭露!肮艁硎ベt”,至高至大莫若孔子、孟子,他們?yōu)樾麄髯约旱恼沃鲝埗甲哂诟髦T侯國之間,辛苦備至,可有誰聽他們呢?真是“寂寞”得很!詩人戳穿了這一點,對統(tǒng)治者不再抱有幻想,決心逃于酒鄉(xiāng),所以接著就說“唯有飲者留其名”。
這首詩也流露出詩人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他有用世的想法,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另一方面,他又想用飲酒的辦法使自己從懷才不遇的苦悶中解脫出來。他崇拜曹植,贊揚他“斗酒十千恣歡謔”的做法,也證明了他這個思想矛盾的存在。
李白的狂歌痛飲畢竟是一種消極行為,但這是他的傲世態(tài)度和豪放不羈的個性所使然,是無法改變的。杜甫在結(jié)識他之初就看出了這一點,曾試圖說服他,寫道:“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贈李白》)杜甫這個批評是正確的,但我們也不可忽視李白的飲酒詩中仍包含著積極的內(nèi)容。
四、重點解讀
1.具體研習,攻克重難點。
(1)詩歌開頭“黃河”和“人生”之間有何聯(lián)系?這四句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
明確:“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兩句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興手法。李白當時與友人岑勛在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潁陽去黃河不遠,故借以起興。這兩句極言黃河源頭之高,似乎從天而降,東入大海,勢不可回;緊接著“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感嘆人生易老不過朝暮間事,因而“不復回”又隱含了韶光易逝,青春難再之喻意。雄偉永恒的黃河尚且如此,人生更是渺小短暫,開頭四句,令人頓生悲意。詩人的這種悲感不僅僅是因為自己兩鬢染霜,英雄老去,更是由當時朝廷腐敗、自身的政治抱負無從實現(xiàn)的憤慨而來,極有氣勢。其中天地人生都說到了,境界闊大。前兩句將空間層層放大,后兩句把時間緊緊壓縮,時空上的夸張,開篇就給人靈動飛揚,橫空出世之感。
(2)當時李白已是兩鬢染霜,在政治上極其失意,浪跡于江湖,然而他卻說“人生得意須盡歡”“天生我材必有用”。如何理解這種思想感情?
明確:詩人盡管年華老去,政治上極度失意,但“白發(fā)如絲悲何益”,竟日窮愁并非其本性,既然此處失意,就另外去尋找寄托。于是在他看來,朋友間的聚會歡飲也算是人生一大得意事。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時行樂,“莫使金樽空對月”。但是人并不因此消沉。一方面英雄老去,難有作為的悲嘆與憤激,另一方面他又不甘沉淪,對政治也沒有完全絕望。于是迸發(fā)出自信好強,高度樂觀的吶喊——“天生我材必有用”,算是對未來的一個期許。強烈的自信轉(zhuǎn)眼代替了消極的悲嘆。這種矛盾的協(xié)調(diào)方式與《行路難》如出一轍。這種詩情既體現(xiàn)了詩人的曠達豪放,實際上也是他憤激中的無奈與自我安慰;即是他人生價值的鏗鏘宣言,同時也是他抑郁情緒的快意釋放。
(3)李白本是在元丹丘家作客,為何反而對著元丹丘和岑勛勸起酒來?
明確:李白與元丹丘是知交好友,關(guān)系親密隨意。而李白本就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灑脫與狂傲,再加上興之所致,自然愈加狂放不羈,因而反客為主。
(4)如何理解詩末的“萬古愁”?并試分析此詩的感情基調(diào)。
明確:詩末“與爾同銷萬古愁”之“愁”與開篇之“悲”關(guān)合照應,而“萬古愁”的含義更為深沉。愁若止于一身是毫無意義的,難以引起他人共鳴。若只嘆韶光飛逝,那也易于淺薄與單調(diào)乏味。詩人嘆“古來圣賢皆寂寞”,又為陳思王曹植的遭遇抱不平,都表現(xiàn)了愁的深廣。用歷史的眼光看,“抱利器而無所施”的賢能之士古代有,今日有,將來也一定還有——這樣的愁情惟“萬古愁”一語才可當之。關(guān)于感情基調(diào),本詩盡管多次出現(xiàn)豪情萬丈,灑脫不羈的詩句,有悲、有樂、有憤、有狂,但情感的源頭還在于憤激,豪放灑脫只是外殼,而內(nèi)核則是憤激之情。
五、對比思考
1.《蜀道難》和《將進酒》這兩首詩都感情熱烈奔放,風格豪放飄逸,這種浪漫主義風格是如何具體體現(xiàn)出來的呢?
明確:《蜀道難》把想像、夸張和神話融為一體進行寫景抒情,從蠶叢開國說到五丁開山,從六龍回日寫到子規(guī)夜啼,天馬行空般馳騁想像,創(chuàng)造出博大雄渾的藝術(shù)境界。詩人寄情于筆下的飛流激湍、奇峰險壑,語言雄放,句式參差錯綜,韻律富于變化,把大自然、神話、歷史和現(xiàn)實熔為一爐,且激情奔放,氣勢雄渾而富有變化!秾⑦M酒》大量運用大膽的夸張,借以表達用平常語言不足以表達的激情,造成噴薄而出、一瀉千里的震撼人心的效果,詩歌的開頭,借助想像,寫黃河從天而降,東走大海,又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是朝暮間事,把本來短暫的說得更短暫,浪漫色彩極濃。詩中屢用極言其多的數(shù)量詞“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萬古愁”,表現(xiàn)出豪邁的詩情。全篇大起大落,節(jié)奏疾徐盡變,語言參差,如大河奔流,有氣勢,亦有曲折,縱橫捭闔,跌宕起伏。
2.試將“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與“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作一比較,說說二者在內(nèi)容和表現(xiàn)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明確:內(nèi)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現(xiàn)了詩人對權(quán)貴的鄙棄和蔑視的態(tài)度;所不同的是:前者所謂“開心顏”包含著個人對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謂“長醉不復醒”顯得消極一些?偲饋碚f,前者于憤激中略見昂揚,后者于憤激中略見低沉。
在表達方式上二者的不同是很明顯的。前者是直白,鋒芒直指“權(quán)貴”;后者是曲達,以“鐘鼓饌玉”借代權(quán)貴。
之所以有上述不同,可能跟詩人創(chuàng)作時的心境和選用的題材有關(guān)。《夢》詩寫于初離長安之時,詩人余恨未消,又以游仙為題材,而“安能”二句有卒章顯志的作用,不能不直截了當?shù)卣f出詩人心中的意愿;而《將》詩作于此后七年光景,又值朋友歡聚飲酒,盡吐胸中塊壘,也要跟飲酒合在一起,因此只能采用曲達。
板書設計
將進酒
悲——樂——憤——狂放——憤激
延伸閱讀
1.試分析《玉階怨》中“怨”字背后所表現(xiàn)出來的深情: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1)此詩寫一位貴婦人思念丈夫不至而產(chǎn)生的幽怨情緒。詩人飽蘸感情,突出主人公的一個“怨”字,而在怨的背后,表現(xiàn)出她對丈夫的一片深情,“怨”正說明她對丈夫思念之切,感情之深。
(2)一、二兩句寫主人公站在門外,凝視著遠方的道路。夜深霜寒,雖被露水浸濕了羅襪,她仍然站著,似乎她思念的遠人由遠而近的走來了。通過作者含蓄的筆觸,可以看出她焦灼的神態(tài)。
(3)后兩句突出其思念丈夫的繾綣的情懷!皡s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久久不見丈夫歸來,于是圓圓的皎潔的秋月,增加了她的幽思,舊歡新愁的悲喜相交,使她在受著苦苦的煎熬。
(4)終其詩,不見一“怨”字,但“怨”意卻深結(jié)其中,隱然幽怨之意見于言外,但這種“怨”皆因“愛”而起,正是因為她對丈夫的深情,才使這“愛”“怨”交織,感人至深。
2.賞析《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1)首先,詩人李白對他的前輩詩人孟浩然是十分崇敬的,也惟其平日對孟浩然有如此深情,因此也才能在送別之時寫出這樣的感人至深的詩篇。
(2)此詩一、二兩句寫送別的地點時間以及被送者將去的地方,三、四兩句則通過景物的描寫傾吐詩人對孟浩然依戀不舍之情。
(3)孤帆破浪而去,漸漸消失在天邊,人去江空,何日重見。詩人雖然沒有直接寫出黯然傷神的情緒,但碧空長江仿佛流動著詩人的無限惜別之意。別景寓離情,正是這首詩特別感人的原因。
李白《將進酒》優(yōu)秀教案 6
教學重點
1.體會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2.了解李白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苦悶和激憤之情
3.把握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
教學難點
1.把握全詩由悲而歡而激憤而狂放的感情基調(diào)
2.鑒賞全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杜甫有一首詩為《飲中八仙歌》,內(nèi)容如下: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提問:讀過詩后,你能通過這四句詩感受到李白的形象嗎?
明確:詩酒同李白結(jié)了不解之緣,李白自己曾說過“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興酣落筆搖五岳”。杜甫描寫李白的幾句詩,笑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詩才。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長安市上酒家眠”。李白醉后,豪氣縱橫,狂放不羈,即使天子召見,也不是那么畢恭畢敬,誠惶誠恐,而是自豪地說:“臣是酒中仙!”而這首《將進酒》正是李白所作的一首勸酒歌。
二、.寫作背景介紹
本詩約作于天寶十一載(752年)李白“賜金還山”之后。他當時與友人岑勛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嘗登高飲宴,這首詩可能是三人飲酒宴上的祝酒辭。
三、分析鑒賞
提問:李白的詩歌風格一向是豪邁不羈的,你認為這首詩和他的一貫風格有區(qū)別嗎?
明確:這首詩有豪放之情,但又不只于豪放之情。這首詩中詩人的感情變化極快。(參見人教社《教師教學用書》152頁)
提問:你能簡單.總結(jié)一下這首詩感情的起伏變化嗎?
明確:詩的開頭悲嘆人生短促,轉(zhuǎn)眼即是百年。接著因悲尋歡,想要痛飲一場。然后轉(zhuǎn)入正題,聯(lián)系自己遭遇,借酒抒發(fā)憤世嫉俗之情。結(jié)尾變得狂放,要將這種種復雜的心緒統(tǒng)一為“萬古愁”,一同消除、忘卻。
四、.寫作特點
提問:本詩你讀來有何感覺?
明確:略
提問:以往我們學習的古詩多以七言為主,那么這首詩有什么特點呢?
明確:通篇以七言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參差錯落。且詩句以散行為主,又以短小的對仗語點染、節(jié)奏疾徐多變,奔放而流暢。
五、學生誦讀全詩
六、作業(yè)
課后練習第二題。
板書設計
將進酒
李白
一、.寫作背景
天寶十一載(752)“賜金還鄉(xiāng)”之后。
二、結(jié)構(gòu)
流光易逝,人生短促→烹羊宰牛,飲酒作樂→長醉不醒→同消憂愁
三、感情基調(diào)
悲→歡→激憤→狂放
四、.寫作特點
1.句式以七言為主,雜以三、五、十言,參差錯落。
2.夸張的修辭
李白《將進酒》優(yōu)秀教案 7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能準確把握情感基調(diào)并背誦全詩。
學習起興、用典、夸張手法在詩中的運用。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賞析詩中情感脈絡之變化,能用準確流暢的語言概括全詩內(nèi)容與情感。
能品味詩人婉曲語言中的深層含義,并學會聯(lián)想比較的鑒賞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能正確認識詩人對自我的'肯定與對現(xiàn)實不滿的矛盾思想,認識“以酒銷愁”的歷史文化背景與人文精神。
【教學方法】
誦讀法品味鑒賞法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以杜甫《飲中八仙歌》導入,談談詩中禮拜形象。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二、背景簡介(略),聯(lián)系《夢游天姥吟留別》名句。
1、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時何時換?
2、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3、
4、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三、朗讀全詩,教師范讀。
。ㄗ⒁夤(jié)奏點,用韻、語調(diào)變化)
四、分層賞析,理清脈絡,幫助誦讀記憶。
感情線索:悲——歡——樂←—歌—→愿——恣——愁(首尾呼應)
↑↓
自己高|潮轉(zhuǎn)折萬古(憤激、無奈——豪爽、曠達)
。ㄗ孕牛
全詩詩眼:悲愁——感情基調(diào):憤激。
全詩中心句: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
【品味思考交流】
開頭四句與全詩主旨關(guān)系
渲染慷慨悲涼氣氛,為第二段“歌弦”作鋪墊,也與“天生我材必有用”構(gòu)成對比反襯效果。
“天生我材必有用”與開頭之“悲”,后來之“愿”有矛盾嗎?你怎樣理解?
思想情感的矛盾統(tǒng)一:入世思想:我必有用——突出憤激之情
出世思想:圣賢寂寞
作者為什么舉“曹植”為例,說明“古來圣賢皆寂寞”?(略)
“與爾同銷萬古愁”中“愁”的對象范圍有多大?試舉例。
往古圣賢不被君王賞析之人。
自己與自己同時代人。
以后和自己同命運之人。
五、練習背誦。
第二課時
一、練習默寫全詩。
二、談談你最欣賞的名句與欣賞的原因,說說若在作文中引用,可以適合什么話題。
【把討論結(jié)果寫出提綱,課后整理與同學交流】
三、預習《兵車行》
讀懂詩句,初步掌握內(nèi)容及情感基調(diào)。
李白《將進酒》優(yōu)秀教案 8
教材分析:
《將進酒》這首詩歌大起大落,詩文忽翕忽張。由悲轉(zhuǎn)喜轉(zhuǎn)狂放轉(zhuǎn)激憤轉(zhuǎn)癲狂,最后歸結(jié)于萬古愁,回應篇首,如大海奔流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全詩五音繁會,句式長短參差,氣象不凡。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驚天地泣鬼神,是詩仙李白的巔峰之作。
學情分析:
由于本班學生大都來自農(nóng)村,加之是理科班,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高。朗讀這一塊,學生大都比較薄弱,因此希望借助這一課的學習,促進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提高學生詩歌鑒賞的水平,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朗誦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nèi)容。
過程與方法:
1、把握詩歌感情基調(diào),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復雜性。
2、學習詩歌夸張及比興的藝術(shù)手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李白不畏權(quán)貴,視金錢如糞土的.精神品質(zhì)。
教學重點:
把握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有感情的朗讀背誦。感受詩人形象。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跌宕起伏的感情。
教學方法:
問題式教學法、誦讀感知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中國文人,悲歡離合求一醉,風花雪月尋一醉。
二、解題覽詩
1、題目分析。
2、自由讀詩。
3、分組讀詩
三、分析如何飲酒
你從哪些詩句中看到了李白飲酒時的哪些情態(tài)?領略了“酒中仙”的何等風采?
四、分析為何飲酒
1、“人生得意須盡歡”,因“得意”而歡飲?
2、“烹羊宰牛且為樂”,“為樂”而飲酒?
3、“惟有飲者留其名”,李白為“留名”而飲酒?
4、古來飲者無數(shù),李白為何偏以曹植為例?他們二人有何相似之處?
5、據(jù)上分析,李白飲酒的原因應該落腳在哪個字上?
6、詩中直接點明情感的字,我們找到了“歡”“樂”“愁”,還有一個字是什么?(悲)李白為何而“悲”?
五、美讀課文
1、學生配樂誦讀
2、教師范讀
3.學生齊讀
六、小結(jié)、作業(yè)
李白《將進酒》優(yōu)秀教案 9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因聲求氣,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nèi)容。
2、吟詠詩韻,注意詩歌的韻律,通過聲音的輕重緩急高低變化等來表達情感。
3、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理清詩人思想感情的變化,背誦全詩。
過程與方法
1、在聆聽經(jīng)典、自我感悟、探究合作中逐步掌握誦讀要領。
2、在誦讀中感悟詩句間蘊含的詩人跌宕起伏的感情變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會詩人借著酒興,淋漓盡致地抒發(fā)的不平之氣。
2、探究詩意,認識李白跳出前人窠臼,自創(chuàng)新意,把飲酒和對黑暗現(xiàn)實的批判結(jié)合起來,在勸酒放歌中,吐胸中塊壘,抒發(fā)多種人生感慨。
3、引導學生融入詩境,吟詠詩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因聲求氣,誦讀全詩。在聆聽經(jīng)典、自我感悟、探究合作中把握對詩歌得體的'誦讀,在誦讀中感悟詩句間蘊含的詩人跌宕起伏的感情變化。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融入詩境,吟詠詩韻,認識到李白在勸酒放歌中,吐胸中塊壘,抒發(fā)多種人生感慨。
李白《將進酒》優(yōu)秀教案 10
教學目標:
1.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nèi)容;
2.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復雜性;
3.理清詩歌中詩人情感變化的線索,背誦全詩。
教學重、難點:
領悟詩人“狂歌痛飲”豪放外表下的憤激之情。
教學方法:
誦讀、討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中國有很多特色文化,而“酒”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與酒相從相隨,詩人與酒之間似乎有一種不解之緣。古來文人騷客,憑酒賦詩,留下多少名篇佳句。
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杜甫:“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劉禹錫:“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然而,其中飲酒詩做得最好,也是最多的,恐怕要推詩仙李太白了。
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痹谄洹恫灰姟分,杜甫還用“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來概括李白的一生。
可見,酒似乎與李白的一生緊密相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這首勸酒詩《將進酒》。
二、整體感知
過渡:學習詩歌的方法,重在誦讀。通過誦讀,我們才能感受到詩歌的音樂美和節(jié)奏美;通過誦讀,我們才能用我們的情感和心聲去感受詩人的情感和心聲。
下面,我們就來聽聽著名演員濮存昕是如何用他的聲音來詮釋李白含蘊于《將進酒》一詩中的情感的。
播放錄音。(點評:濮存昕的朗誦,帶有明顯的表演性質(zhì),雖非盡善盡美,但他對詩歌的節(jié)奏與情感的把握還是很不錯的)
在我們剛才的聽讀過程中,濮存昕的朗誦在節(jié)奏和語調(diào)上有什么特點?
明確:在節(jié)奏和語調(diào)上有一個快慢高低的變化起伏過程。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與起伏?
明確:源于情感的變化與起伏。
那么,詩人的情感又經(jīng)歷了一個怎樣的發(fā)展變化過程呢?
板書:情感發(fā)展
下面請大家把你們的音腔打開,把你們的情感釋放出來,我們一起來把《將進酒》朗誦一遍。在誦讀的過程中,請大家用你們敏銳的直覺感知一下,詩人的情感經(jīng)歷了一個怎樣的變化過程。
如果不能,學生自由誦讀,然后可以同桌之間討論,擬出作者情感發(fā)展線索。(3分鐘)
三、課文分析
悲傷
包括哪些句子?(前四句)
詩人“悲傷”什么?(韶光易逝,人生短暫)
這種“韶光易逝”“人生短暫”的悲傷是如何體現(xiàn)出來的?
黃河水的“不復回”,表現(xiàn)韶光易逝。
以水來表現(xiàn)時光短暫。(《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頭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表現(xiàn)人生短暫。
在表現(xiàn)“悲”的時候,運用了哪些手法呢?(夸張、比喻、對比)
還有一種手法。詩人通過對黃河這一自然景物的`描寫,渲染出一種悲傷的氣氛,寄寓了詩人的情思。這樣的手法是?(起興!犊兹笘|南飛》:“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小結(jié):詩歌前四句,綜合運用了多種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了詩人對韶光易逝,人生短暫的感傷。那么,誦讀時應該用什么樣的語調(diào)?(如課后誦讀提示所言:前兩句有挾天風海雨而來之勢,故慷慨有之。但詩人這里是慷慨生悲——沉郁)(單讀,點評)
那么,作者在文中一直感傷下去了嗎?
歡悅(灑脫)
你是怎么看出詩人并沒有把對人生短暫的感傷繼續(xù)下去的?
明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這一句表現(xiàn)的是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
明確:及時行樂。
過渡:有詩云:“一杯清酒聚知音,半生相知有幾人!比缃,三位摯友相聚在一起,正好開懷暢飲,故而要“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夸張,表現(xiàn)友人相聚之樂)所以,這一個小節(jié),表現(xiàn)的情感應該是?(關(guān)鍵詞)
板書:歡悅(或灑脫或歡樂)
那么,這一小節(jié)應該以怎樣的語調(diào)來讀?(慷慨激昂,讀出歡悅與灑脫勁)(齊讀)
不經(jīng)意中,哪一個句子被大家重讀了?(“天生我材必有用”)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什么意思?你認為這一句包含哪些含義?
1.表現(xiàn)出詩人充分的自信,從“必”可以看出。表現(xiàn)出詩人儒家的那種渴望積極用世的心情。正所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蹦敲,又為何不為這樣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而舉杯痛飲呢?即使破費千金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又是一個高度自信的驚人之句,能驅(qū)使金錢卻又不被金錢所驅(qū)使,足令天下的凡夫俗子咋舌啊。
2.結(jié)合當時詩人的生活背景,詞句也暗示了詩人的懷才不遇。
小結(jié):但無論是自信,還是自傷懷才不遇。我想,這也許都會是李白飲酒的一個誘因吧。
過渡:(教師讀勸酒過程)中間是勸酒的過程,引出勸酒辭。(學生齊讀勸酒辭的內(nèi)容)
【李白《將進酒》優(yōu)秀教案】相關(guān)文章:
2015年李白將進酒優(yōu)秀教案04-09
李白《將進酒》教案201503-31
2015李白將進酒教案04-03
李白將進酒教案「最新」06-02
高二《將進酒》優(yōu)秀教案15篇03-02
2025年高中《將進酒》優(yōu)秀教案(通用17篇)01-17
月下獨酌李白備課教案07-26
八年級《將進酒》教案08-03
八年級語文《將進酒》教案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