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漢代的思想大一統(tǒng)教案設計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
1.背景(結合黃老之衰落的原因作簡單介紹)
2.董仲舒的新儒學體系
先秦儒學并不是新儒學的唯一,新儒學是漢朝董仲舒以《公羊春秋》(宣揚大一統(tǒng)思想)為基礎,吸收陰陽家、黃老之學、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有思想體系。
主要內容:“天人感應”——是新儒學的基礎
、倬龣嗌袷谡摚喝司苊谔,對人間進行統(tǒng)治,所以應當“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這種君權神授的思想迎合了當時漢武帝專制集權政治需要。
、谔熳l論:人君無道,天就會降災禍(如地震、冰雹等)進行警告。所以,人君必須仿效天道,實行仁政,統(tǒng)治才能長久。
影響:“天人感應”的學說,帶有濃厚的神秘色彩,有礙于人們正確地認識自然和社會。但是,它的君權神授的思想賦予了君主崇高的權威,對于鞏固國家的統(tǒng)一,有積極的作用,這也是漢武帝采取董仲舒主張的根本原因;也包含了限制君權,維護統(tǒng)治階級長遠利益的目的。
3.影響
①儒學在政治上占據統(tǒng)治地位,有利于鞏固中央集權和打擊地方割據勢力;
、趶奈幕飞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學確立了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插圖《授業(yè)圖》介紹了漢代經學的發(fā)展
課后探究
漢代的新儒學與先秦儒學的區(qū)別:
從思想內涵來看,漢儒將陰陽家、黃老之學、法家的思想納入自己的理論體系,發(fā)展與改造了先秦儒學;
從與當政者的關系而言,先秦儒學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會政治秩序;漢儒則退而求其次,承認現實社會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權專制),即從批判時政轉為維護現實統(tǒng)治。
有人認為,漢儒背離了先秦儒學的民本思想,轉而向專制統(tǒng)治妥協(xié)。也有學者認為,漢儒的這種變化是必要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得到當政者的承認,當它在取得思想上的統(tǒng)治地位后,仍致力于繼承先秦儒學的批判精神,置天意于天子之上,給封建帝王的專制實施一些約束。
【漢代的思想大一統(tǒng)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思想之美》教案設計10-05
《愛護幼小》思想品德課教案設計09-09
初中思想品德優(yōu)秀教案設計:珍惜受教育的機會08-12
2015年司法考試教材解讀:漢代法制10-31
七年級思想品德第三單元教案設計08-21
《天凈沙》教案設計10-11
《麻雀》的教案設計08-20
《童趣》的教案設計09-17
阿寶教案設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