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優(yōu)秀教案設計
教學內(nèi)容
本課在教材第78—87頁,第11課我的叔叔于勒(人教版九年級上)。這是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通過學習,感受小說所反映的人與人關系的淡漠炎涼,領會作者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小說明線、暗線交織的結(jié)構(gòu)安排,理解懸念的鋪排、構(gòu)思的巧妙。。
2.學習通過人物的行動、語言、心理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手法,懂得這些手法的作用。
3.理解側(cè)面描寫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領會作者以小見大的創(chuàng)作特點,掌握小說的主題。
◆過程與方法
1.教師請學生分別按照不同的人稱復述課文,一方面梳理小說主要情節(jié),一方面從不同角度理解小說主題。
2.設置問題,使問題逐步推進,帶領學生把握小說的敘述線索:
3.學生通過朗讀體會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4.教師組織學生自主討論,評價人物。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學生能夠領會小說中描繪的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淡漠炎涼,感受當時社會的倫理道德和價值取向。
2.學生領悟“我”的善良、純真,感受“我”對于勒叔叔的同情心,形成正確的人際交往觀。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
1.理解作者鋪排的懸念、巧妙的構(gòu)思,學習小說明、暗雙線交織的結(jié)構(gòu)特點。
2.領會側(cè)面描寫對于塑造人物形象、深化主題所起的作用。
3.學習心理描寫對于刻畫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難點
1.領會作者選取典型事件、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初中三年級語文教案《第11課我的叔叔于勒(人教版九年級上)》。
2.結(jié)合現(xiàn)實社會、自身生活經(jīng)驗理解小說主題。
◆教學突破
1.教師要求學生以不同人稱復述課文,從而讓學生站在不同人物的角度感受,領會小說主題。
2.學生結(jié)合朗讀中的感性認識對菲利普夫婦作出評價,同時需要在文章中找出依據(jù)。
教學準魚
◆教師準備
1.第一課時前,了解莫泊桑的有關作品及寫作風格。
2.第二課時前,準備莫泊桑的另一篇代表作《項鏈》,以供學生對比學習。
◆學生準備
1.第一課時前,翻查字典,解除生字詞的障礙。
2.第二課時前,嘗試口頭或筆頭按照順敘改寫小說,體會與原文有何不同效果;思考教師布置的課后思考題。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1.結(jié)合中國古詩《七步詩》,導入新課。
1.背誦《七步詩》,體會詩作創(chuàng)作背景。
2.組織學生分組、分人稱復述課文。
2.分組、分人稱復述課文。
3.設置問題,逐步引導學生把握小說敘3.通過教師引導逐步深入小說敘述中心。
【 《我的叔叔于勒》優(yōu)秀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我的叔叔于勒》優(yōu)秀教案設計06-09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設計08-03
我的叔叔于勒的教案設計02-18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設計01-20
《我的叔叔于勒》的教案設計02-16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設計02-15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設計輔導06-10
語文《我的叔叔于勒》的教案設計08-05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設計示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