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6的加減》的教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加減,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得數不變的規(guī)律。
2.復習6的組成,練習用數的組成、分解知識進行6的加減運算。
3.培養(yǎng)幼兒從小敢于嘗試、敢于探索的精神。
[活動準備]
投影機、投影片、算式卡片。
幼兒學具、娃娃電腦學習機、磁性學具。
[活動過程]
一、準備練習
復習6的組成。
1.游戲“拼6”。
(1)按鍵發(fā)音:(采用娃娃電腦學習機)
老師按鍵發(fā)音與幼兒按鍵發(fā)音次數合起來是6次。
(2)拍手對數:
老師拍手和幼兒拍手數合起來是6下。
2.填數活動。
(1)將6的組成填上合適的數。
(2)引導幼兒歸納6的組成。
二、嘗試練習
1.出嘗試問題。
啟發(fā)幼兒根據組成6 可分成4和2 ,在磁性板上擺圖、列出算式。
師:今天,我們根據6可分成4和2 這組分合,用盒子里的小圖片在磁性板上擺圖,然后根據所擺的圖,列出算式來,能列出幾個算式,越多越好。
2.幼兒操作練習,老師巡回了解幼兒的列式情況。最多列出以下4道算式:
2+4=6 6-2=4
4+2=6 6-4=2
全班約20%的幼兒能列出四道算式,70%的幼兒列出2~3道算式,10%的幼兒列出一道加法。
3.相互交流、討論。
你是怎么擺的?又是怎樣列出算式的?
三、教師講解
加法以“小兔拔蘿卜”應用題出現。(出現投影)
列出算式:4+2=6 2+4=6
比較:4+2=6和2+4=6有什么異同。
教師小結:在加法算式里,加號前面和后面兩數可以交換位置,得數不變。
減法以“小兔送蘿卜”應用題出現。(出現投影)
列出算式:6—2=4 6—4=2
教師小結:我們知道6可以分成4和2,6減4等于2,6減2就等于4。
讀算式兩遍。
四、鞏固練習(第二次嘗試活動)
“娃娃游戲”(采用電腦學習機)
游戲規(guī)則:由兩名幼兒合作進行,一名幼兒出題。另一名幼兒在學習機上插得數,題目都做完了,另換一張算式卡,兩人交換角色再玩。(幼兒兩人合作,你考我,我考你,興趣濃厚,有的幼兒答錯,同伴幫助糾正,嘗試成功率較高)
五、游戲活動
1.看算式報得數:4+2=6;6—2=4等。
2.游戲“送蘋果”。
小朋友每人有一只“蘋果”,反面有算式,算出得數是幾就送給幾號運動員。
大班數學教案:6的加減課后反思
本課通過熟悉的情景觀察,語言的交流表達,游戲中的操作演示等活動.使學生體驗并感知了加減法的意義.經歷把兩部分和在一起抽象為加法運算的過程.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減法來解決。
從中掌握了:什么時候用加法,什么時候用減法.會根據直觀圖計算6的加法,減法.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及觀察和運用數學語言的能力.學生在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得生動活潑,形體松,頭腦緊的情況和游戲中.培養(yǎng)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合作意識,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計算的興趣和對數學的求知欲望.在教學設計上,本著突出教科書編寫的原則:生活性,趣味性,過程性,科學性,開放性,著中注意了以下幾點問題:把握課程目標:教學是教學活動的教學和師生交流的過程:有開發(fā)的意識和責任感,關注每個學生的發(fā)展:個性化的鼓勵性語言:盡量創(chuàng)造性的組織教學。
力求體現以下特點:倡導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呈現兒童的數學:在玩中學數學:重視與生活的聯系。
【《6的加減》的教案與反思】相關文章:
《整式的加減》教案設計與反思06-02
6的加減法教案08-07
大班數學6的加減教案10-25
大班數學活動6的加減教案09-29
《7的加減運算》教學反思總結09-09
幼兒園大班數學6的加減教案08-28
小班數學學習6的加減法教案08-25
大班數學公開課學習6的加減教案09-30
《3的組成與加減》大班教案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