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级免费看,特黄特色大片免费观看播放器,777毛片,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三级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人人澡人人草

教案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5-04-20 07:56:12 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1

  【教材分析】

  有趣的七巧板是數(shù)學與生活的綜合與實踐活動,七巧板拼圖是我國一種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游戲。教材將平行、垂直及角的有關內容的呈現(xiàn)出來,旨在通過七巧板的拼、擺等活動,掌握與線段、角、平行線、垂線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fā)展和豐富學生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歷和體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經(jīng)歷探索七巧板的制作過程,并體驗七巧板的組圖功能,提高學生的圖形組合能力及對美的事物的發(fā)現(xiàn)。

  2.過程與方法:通過七巧板的制作、拼 擺等活動,豐富學生對平行、垂直及角等有關內容的認識,積累數(shù)學活動的經(jīng)驗。在探索圖形的性質、圖形的變換活動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在拼圖活動中,讓學生對所拼的圖形給出自己所賦予的意義以及美好的愿望,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又給了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資料意識到七巧板是我國人民的偉大發(fā)明,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使學生產生創(chuàng)新的欲望。在拼圖及其表達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語言才能,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能尊重他人的意見。

  【教學準備】

  七巧板 、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欣賞圖形

  師:小朋友們喜歡玩拼圖游戲嗎?老師也很喜歡,今天老師拼了一些漂亮的`圖形,想不想欣賞一下?(課件演示拼成的圖形——帆船、孔雀、滑梯、火箭)學生欣賞。

  師:這些拼圖漂亮嗎?這些漂亮的拼圖其實都是由這七塊圖形拼成的,有誰知道這是什么?(課件演示將帆船、孔雀、滑梯、火箭各拆開成七塊圖形,再將這七塊圖形旋轉、移動拼成一副七巧板)

  2、揭示課題:

  師:對!這是一副七巧板,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有趣的七巧板》。(板書課題:有趣的七巧板)

  3、介紹七巧板的來歷

  課件演示:

  七巧板自我介紹:同學們,我叫七巧板,別小看我,我已經(jīng)大約有1000歲了,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有個叫黃伯思的人把我發(fā)明出來了,最早我叫“燕幾圖”,后來又有人叫我“七星”、“易方”、“智慧板”、“益智圖”, 19世紀流傳到西方,引起人們的廣泛興趣,并迅速傳播開來,被稱為“東方模板”。我雖然僅有七塊圖形組成,但是它們可以拼出多種多樣的圖形。因為我是由一個正方形分割的七塊幾何圖形組成的,現(xiàn)在的人就叫我“七巧板”。因為我的各種拼圖能開發(fā)兒童的智力,所以我被許多國家選為兒童智力開發(fā)的必選玩具。我已成為中華民族智慧的一個代表啦!

  二、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師:誰先來說一說一副七巧板有幾種不同的圖形?

  生:有三種圖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師:數(shù)一數(shù),每種圖形各有幾個?

  生:三角形有5個,還有1個正方形和1個平行四邊形。

  師:比一比,哪些圖形是完全一樣的?

  生:2個大三角形一樣大,2個小三角形一樣大。

  三、自主探究,深化認識

  1、組織競賽。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也用七巧板來拼一拼?今天我們就來比一比,看誰拼得快,拼得好?拿出七巧板,準備好了嗎?我們比賽開始啦!

  2、用兩塊拼

  師:先來簡單一點的,請用七巧板中的兩塊圖形拼成一個正方形。

  學生拼圖。

  師:哪位小朋友說說你選用的哪兩塊?拼成了什么?

  生:我用2塊大三角形拼成一個正方形。

  師: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

  師:剛才我們用大小完全一樣的兩個三角形拼成了一個正方形,你還會用這兩塊三角形拼成其他的圖形嗎?小組合作,拼好后貼在磁性黑板上。

  師:誰來說說你們小組拼成了哪幾種圖形?每組拼成幾種圖形就加上幾顆星作為獎勵。

  師小結:用這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通過不同的擺放,可以拼成我們認識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這三種不同的圖形。

  3、用三塊拼

  師:再來難一點的,如果拿出七巧板中的三塊,可以拼成哪些已經(jīng)認識的圖形呢?請你試一試,每個小組將不同的拼法貼在磁性黑板上。比比哪個小組的同學拼的圖形種類最多。

  學生動手操作。

  師::你用哪幾塊拼成了什么圖形?

  生:我用1個正方形和2個小三角形拼成了長方形。

  生:我用2個小三角形和1個大三角形拼成了正方形。

  生:我拼的是平行四邊形,用了2個小三角形和1個正方形。

  生:我拼的是三角形,用了2個小三角形和1個平行四邊形。

  生:我用1個小三角形、1個大三角形和1個正方形拼成了五邊形。

  ……

  小組長統(tǒng)計本組共拼出了幾種不同的圖形,給拼的圖形種類最多的小組加星鼓勵。

  師小結:小朋友們真棒!用七巧板中的三塊拼出了這么多圖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五邊形等。

  4、用四、五、六塊拼

  師:下面我們要來更難一點的,用七巧板中的四塊、五塊或六塊也能拼出我們認識的圖形。如果有困難,小組內可以商量商量,互相合作,合作的時候只能用一副七巧板中的幾塊;你還可以打開課本第29頁仿照書上的圖形拼。拼好后先在小組內說說你用哪幾塊拼出了什么圖形。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發(fā)現(xiàn)有創(chuàng)意的進行展示,說說你是怎么拼的?

  小組長匯報統(tǒng)計結果,給拼的圖形種類最多的小組貼星。

  5、說兒歌

  師問:七巧板好玩嗎?有趣嗎?老師帶來一首有關七巧板的兒歌,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念一念。

  出示兒歌:

  七巧板,真有趣,三種圖形在一起,動腦筋,巧拼移,

  小手創(chuàng)造出神奇。

  師:是!七巧板非常有趣,但是在拼圖時,一定要動動我們的小腦筋,這樣,才能拼出各種圖形!

  6、用七塊拼

  師:七巧板不僅能拼出我們學過的圖形,還能拼出生活中看到的各種有趣的圖形

  (1)模仿

  課件演示:魚、狗、人、貓這四幅圖形。

  指名說說這四個圖形分別是什么。

  師:你喜歡哪一個圖案?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照樣子動手拼一拼。拼的時候,先仔細觀察,用哪幾塊,每一塊怎么放?拼好后小組內互相看一看,比一比哪一組動作最快。

  集體反饋。

 。2)創(chuàng)新

  師:剛才我們是模仿來拼七巧板的,你能自己動腦拼出一些漂亮的圖案嗎?學生拼好后可以走下來參觀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3)參觀、點評作品。

  師:你最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

  集體交流。

  師:看來同學們都動腦筋拼出了各種美麗的圖案,獲得了豐收。

  四、全課總結

  師:今天,我們上了一節(jié)有趣的數(shù)學課,你們玩得快樂嗎?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延伸閱讀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的大數(shù),感受學習大數(shù)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習教學的興趣。

  2、通過“數(shù)一數(shù)” “說一說”等活動,對大數(shù)有具體的`感受,發(fā)展數(shù)感。

  3、通過活動,對計數(shù)單位“千”有進一步的了解,并知道單位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

  感受大數(shù),發(fā)展數(shù)感,體驗數(shù)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難點:

  學生自主探索認識“一千”

  教學準備:

  課件、每人準備100粒黃豆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1、10個一是( )

  2、10個十是( )

  3、一個三位數(shù)從右邊數(shù)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數(shù)是( )位。

  二、探究新知

  1、師出示一小桶黃豆,請同學們估一估有多少粒豆子?

  生自由發(fā)言。

  2、如果想知道有多少粒豆子,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討論一下。

  師:有沒有的方法?(先數(shù)出十粒,再分出十個這么多放在一個杯里,大約就是一百,然后再盛十個這么多就是一千了。)

  學生用總結的方法再試一遍,感受一下一千粒豆子有多少。

  三、律動(我們來交換)

  仿照21頁第7題小組游戲

  3、師:在我們身邊找一找還有哪些可以用一千表示呢?請同學們把數(shù)學書合上,這本書大約有50張紙,幾本摞起來會是一千呢?(學生獨立思考)

  4、出示10個這樣由100個小正方體組成的正方體(課件顯示)。

  5、出示一張有100個笑臉的貼紙,幾張笑臉可以呈現(xiàn)一千個笑臉。板書(10個一百是1000)

  四、鞏固練習

  1、我們數(shù)數(shù)到900時,10個一百是多少?

  2、笑笑帶來的問題——一本書有100頁,10本書有多少頁?(師示范:又疊上10本書

  3、淘氣帶來的問題——我校大約有一千名學生,像這樣的10所學校大約有多少學生?

  (出示課件:-廣場周年慶典情境)

  4.完成21頁第5題

  五、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這么多大數(shù),你們有什么收獲呢?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本班同學的生日在什么季節(jié)進行統(tǒng)計,激發(fā)學生參與統(tǒng)計活動的愿望,培養(yǎng)他們的統(tǒng)計意識。

  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分析數(shù)據(j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統(tǒng)計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

  對數(shù)據(jù)的調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有所體驗。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統(tǒng)計格子紙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情感,引入新課

  師:大家看,小男孩在做什么?(過生日)

  1、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的生日是幾月幾日,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3,4,5,

  6,7,8,

  9,10,11,

  12,1,2,

  2、猜:老師為什么這樣寫呢?(生猜測)

  教師貼春,夏,秋,冬

  3、學生欣賞四季景-片。

  老師準備了綠,紅,黃,白四種顏色的紙卡來分別代表這四個季節(jié)。綠色代表什么?紅色呢?-?白色?

  同桌記一記四季是如何劃分的?

  4、每位同學選代表自己生日的紙卡。小組內相互檢查每人是否拿對了。

  5、老師想知道哪個季節(jié)過生日的同學最多,該怎么辦?

  二、親自調查,收集數(shù)據(jù)

  1、調查準備

  師:你們想用什么方法調查呢?(生匯報)

  師:接下來我們就用站排的方法來統(tǒng)計。調查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生答)

  2、合作調查。

  3、匯報交流

  三、分析統(tǒng)計結果,解決問題

  打開書90頁。涂一涂。注意每個小格代表一人。

  師:仔細觀察圖,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生自由說

  四、可能性教學滲透

  師:老師聽說我們班要轉來一名新同學,你們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個季節(jié)過生日呢?說出自己的'理由。

  五、拓展應用

  小明看到同學們都表現(xiàn)這么棒,想邀請大家一起參加今天晚上的生日聚會,可不知該買什么口味的蛋糕。各組用喜歡的方法調查,分組統(tǒng)計,完成統(tǒng)計圖。

  六、游戲

  同學們經(jīng)常玩剪刀石頭布,今天我們每人玩10次,看自己贏了幾次,輸了幾次,平局幾次,用自己的方法來統(tǒng)計。(學生每人1張白紙,用來記錄)

  七、拓展延伸,全課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生自由說)

  師:請大家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統(tǒng)計呢?(自由說)

  板書設計:

  生日

  3,4,5,春

  6,7,8,夏

  9,10,11,秋

  12,1,2,冬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4

  教學內容

  教材第77頁例3、例4,課堂活動第3題。

  教學目標

  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動中,體會除法算式的意義。

  2、能認識并初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3、在用算式表示分東西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的簡捷性,從而激發(fā)進一步學好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義

  難點: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義

  教學準備

  小棒、圓形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5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幾根?

  二、新課探究

  1、教學例3。

 。1)出示例3教學圖,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2)問:這道題該用什么方法來解決?試一試。

  生說,師板書:12÷3=4(組)

 。3)讓學生根據(jù)減法各部分的名稱,猜測除法各部分的名稱,接著教師引導學生認識除法各部分的名稱。

  板書:12÷3=4(組)

  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

  2、教學例4。

  把15朵花平均插在3個花瓶里,每個花瓶里插幾朵花。

 、艑W生操作

 、茖懗鏊闶桨鍟15÷3=5

 、钦f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小結:今天我們對除法進行了初步認識,要分的總數(shù)作被除數(shù),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和每份數(shù)作除數(shù)或商。

  四、課堂活動

  引導完成78頁第3題。看算式圈一圈,說一說。

  板書設計

  教學練習課

  教學內容

  教材第79頁練習十五

  教學目標

  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動中,體會除法算式的意義。

  2、能認識并初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義。

  3、在用算式表示分東西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的簡捷性,從而激發(fā)進一步學好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義

  難點: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義

  教學準備

  小棒、圓形等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理解除法的意義

 。1)擺一擺

  ①15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幾根

  ②12個●每2個放一堆,可以放幾堆

 、瓶此闶饺σ蝗

  ▲▲▲▲▲▲

  ▲▲▲▲▲▲18÷6=3

  ▲▲▲▲▲▲

  2、復習乘法、除法各部分的名稱以及意義

  ①小兔回家

  獨立連線。反饋。你是怎樣連的?

 、谂袛嗫诖

  理解題意,哪種分法正確?

  二、鞏固練習

  1、理解除法的意義

 、艛[一擺

  a、把10個▲,平均分成2份每份幾個。

  寫出算式。你是怎樣想的?

  b、把20個▲,每5個一份,可以分成幾份。

  寫出算式。你是怎樣想的?

  c、把24個▲,每6個一份,可以分成幾份。

  寫出算式。你是怎樣想的?

 、、看圖填數(shù)。練習十四4題

  a、觀察①小題,說一說圖意,把誰進行平均分?

  寫出算式

  b、觀察②③小題,填空,寫出算式。

  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誰作被除數(shù)?

  三、發(fā)展練習

  1、分一分,填一填

 、侏毩⑼瓿伞

  ②反饋。你是怎樣想的?

  2、思考題

  二年級一班的人數(shù)比20多,比30少。分的組數(shù)和每組的人數(shù)同樣多。這個班有多少個小朋友?

  四、課堂作業(yè)

  看算式,擺小棒

  24÷4=632÷8=4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我們進行了什么練習?

  板書設計

  教學用乘法口訣求商

  第1課時

  教學內容

  教材第82—83頁例1、例2,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能感知除法的意義,感悟乘、除法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2、能初步理解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3、在用算式表示分東西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的簡捷性,從而激發(fā)進一步學好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感知除法的意義,感悟乘、除法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難點:能初步理解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教學準備

  例1、例2教學情景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1、出示例1情景圖。

 。1)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說說圖意?

 。2)解決問題。

  小紅問:把這24個蘋果平均放入4個盤子里,算一算每盤放多少個?

  反饋。算式怎樣列?等于幾?你是怎樣算出來的.?

  板書:24÷4=6四六二十四

  小玲問;把這24個蘋果每6個裝一盤,算一算可以裝多少盤?

  反饋。算式怎樣列?你是怎樣算出來的?

  板書:24÷6=4四六二十四

  2、你們和書上的小朋友一起學習,解決了問題,寫出了算式,比一比,想一想這兩個算式之間有什么關系?

 、傩〗M討論。

 、诜答。

  二、學習例2

  1、出示例2。

  ⑴看圖,說出商品的價錢。

 、铺岢鲇贸ㄓ嬎愕臄(shù)學問題?(敘述時語言完整)并列出算式,

  板書算式18÷3=

  ……

  ⑶怎樣求出商?

  小組活動。

  反饋

 、韧瓿蓵系目。

  三、小結

  這節(jié)課小朋友們知道了什么?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四、課堂活動

  1、書上83頁課堂活動1題。

  說一說3個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學生獨立看圖說說圖意,小組交流。

  反饋情況。

  2、書上84頁課堂活動2題。

  學生獨立完成,連線。

  反饋情況。

  板書設計

  教學第2課時

  教學內容

  教材第84頁練習十六1——6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感知除法的意義,感悟乘、除法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2、會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3、在練習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的簡捷性,從而激發(fā)進一步學好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進一步感知除法的意義,感悟乘、除法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難點:會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ㄒ唬、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間的關系

  1、84頁第1題,看圖寫一個乘法算式,兩個除法算式

 、艑W生看圖寫算式。

  ⑵反饋。你是怎么想的?

  2、85頁2題,看乘法算式,寫出相應的除法算式

  4×6=24

  4×5=20

 、弄毩懰闶

 、颇闶窃鯓酉氲?

  3、看除法算式,寫出相應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56÷7=8

  54÷6=9

 、弄毩懰闶

 、颇闶窃鯓酉氲?

  二、發(fā)展練習

 。ㄒ唬┛谠E求商

  1、練習十六3題

 、、獨立填在書上

  ⑵、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分別用的那句口訣?

 、、寫出3×3=98×8=64……等的除法算式。你能寫出幾個,為什么?

  2、練習十六4題?幢,在方框里填數(shù)。

  ⑴、師生共同理解表的意思。16里面有幾個幾?……

 、茖W生獨立填表

  ⑶反饋填表情況。

 。ǘ┙鉀Q問題

  1、練習十六6題。

 、弄毩⑼瓿

 、茙熒餐治2個小題。

  三、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練習了什么?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四、課堂作業(yè)

  練習十六5題。

  板書設計

  教學第3課時

  教學內容

  教材第84頁練習十六7——11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感知除法的意義,感悟乘、除法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2、會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3、在練習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的簡捷性,從而激發(fā)進一步學好數(shù)學的興趣。

  4、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進一步感知除法的意義,感悟乘、除法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難點:會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ㄒ唬、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間的關系

  1、看圖寫一個乘法算式,兩個除法算式

 、艑W生看圖寫算式

 、品答仭D闶窃趺聪氲?

  2、看乘法算式,寫出相應的除法算式

  6×9=54

  7×3=21

  3、看除法算式,寫出相應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72÷8=9

  63÷9=7

  4、口訣求商

  56÷7=54÷9=42÷6=

  35÷5=32÷8=49÷7=

  ⑴、獨立完成

  ⑵、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二、發(fā)展練習

  解決問題

  1、練習十六第7題

 、拧⒗斫忸}意,出示7題的文字。讀題后,獨立填在書上

 、、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用的是那句口訣?

  2、練習十六8題。

 、拧⒖磮D說一說圖意?(完整地說出來)

 、、學生獨立完成

 、恰⒎答,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3、練習十六9題。

  ⑴獨立完成

 、茙熒餐治

  4、練習十五10題,11題

  三、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練習了什么?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板書設計

  教學用乘法口決求商

  第4課時

  教學內容

  教材第88頁例3,課堂活動及練習十七1—2題

  教學目標

  1、能感知除法的意義,感悟乘、除法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2、能根據(jù)具體的除法算式正確選擇乘法口訣求商,并能熟練地口算表內除法。

  3、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用除法解決的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根據(jù)具體的除法算式正確選擇乘法口訣求商,并能熟練地口算表內除法。

  難點: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用除法解決的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

  教學準備

  例3的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出示例3情景圖。

  觀察圖,從圖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教師: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用乘法口訣求商。(揭示課題)

  二、學習新課

  1、用一句完整的話說一說圖意

  2、小組討論

 、旁鯓恿谐鏊闶?

 、圃鯓忧蟪錾?

  3、反饋。你是怎樣想的?

  4、完成書上的空。

  三、小結

  這節(jié)課小朋友們知道了什么?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四、課堂活動

  1、書上88頁課堂活動。

 。1)課堂活動1題、擺一擺,填一填

  63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每份幾根?

  63根小棒每份9根,可以分幾份?

 。2)課堂活動2題、算一算,并說一說分別用了哪句口決。

  2、練習十七第1題。填表。

  小馬拉車。學生獨立完成,填在書上。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十七第2題。

  板書設計

  教學第5課時

  教學內容

  教材第89--90頁練習十七3—7題。

  教學目標

  1、能根據(jù)具體的除法算式正確選擇乘法口訣求商,并能熟練地口算表內除法。

  2、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用除法解決的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

  3、在練習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的簡捷性,從而激發(fā)進一步學好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根據(jù)具體的除法算式正確選擇乘法口訣求商,并能熟練地口算表內除法。

  難點: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用除法解決的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理解口訣求商

  1、擺一擺,填一填,說出相應的除法算式。

 、49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每份幾根?

  ⑵54根小棒每份6根,可以分幾份?

 、72根小棒平均分成9份,每份幾根?

 、56根小棒每份8根,可以分幾份?

  2、說口訣求商

  63÷9=口訣:()

  54÷6=口訣:()

  72÷8=口訣:()

  二、發(fā)展練習,解決問題。

  1、練習十七3題

  ⑴讀題,說一說題意。

 、圃跁咸畛鲞m當?shù)臄?shù)。

 、切〗M交流,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練習十七4題

 、拧W生獨立完成,比一比,看誰算得快。

  ⑵、訂正。

  3、練習十七5題。

 、、學生獨立完成,填在書上。

 、啤⒁龑в喺,并說說為什么?

  4、練習十七6題

 、、看圖,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讓學生試著解決,說說你是怎樣想的,怎樣列式計算的?

  三、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練習了什么?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四、課堂作業(yè)

  板書設計

  教學倍的認識

  第1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3頁的例1、例2以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幾倍”與“幾個幾”的聯(lián)系。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推理、遷移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善于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新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進一步感知除法的意義,感悟乘、除法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難點:會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教學準備

  圓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設計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板貼出示:2個紅色圓片和6個綠色圓片

  教師:我們學習過比較兩個量多少的知識,誰能根據(jù)這幅圖說一句話?(紅色圓片比綠色圓片少4個;綠色圓片比紅色圓片多4個。)

  教師:同學們說得很好,我也說一句,綠色圓片的個數(shù)是紅色圓片的3倍。他們知道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嗎?

 。ㄔ趯W生感到迷惘時,揭示今天的學習內容。板書:倍的概念。)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動手操作。(指名學生上臺擺。)

  第一行擺:3根

  第二行擺:2個3根(教師只說2個3根,讓學生思考2個3應怎樣擺。)

 。2)教師揭示倍的含義,指著學生擺的兩行小棒小結:第一行擺了3根小棒為一份,第二行擺了2個3根是2份,我們就說,6里面有2個3,6是3的2倍。

 。3)教師在第二行添上3根小棒,問:第二行里有幾個3根?第二行的小棒數(shù)是第一行的幾倍呢?

  讓同桌學生兩個互相說一說,然后指名說。再添上3根呢?

 。4)擺一擺,說一說。8是4的幾倍?8是2的幾倍?

  2.教學例2。

  (1)教師擺。

  第一行擺:2片楓葉

  第二行擺:4片葉子

  問:第二排是第一排的幾倍?你是怎樣知道的?怎樣挪動第二排的樹葉就可以一眼看出兩排樹葉之間的關系?擺一擺。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把4片葉子每2片分一份,可以分兩份)用除法怎樣表示?

  板書:第二行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___倍。

  4÷2=

 。2)教師擺第三排葉子

  問:第三排是第二排的幾倍?你是怎樣知道的?怎樣挪動第三排的樹葉就可以一眼看出兩排樹葉之間的關系?擺一擺。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把12片葉子每4片分一份,可以分三份)用除法怎樣表示?

  板書:第三行的個數(shù)是第二行的___倍。

  12÷4=

  3.新課小結:這節(jié)課你都知道了什么?一個數(shù)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shù),我們就說這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

  4.課堂活動

 。1)學生自己畫示意圖,并完成填空。

 。2)讓學生說說,為什么紅花的朵數(shù)是黃花的5倍呢?

  三、鞏固練習

  1.課堂活動1題。

  圈一圈,填一填。

  2.口答

  12里面有()個6,12是6的()倍。

  42里面有()個7,42是7的()倍。

  25里面有()個5,25是5的()倍。

  18里面有()個3,18是3的()倍。

  21里面有()個3,21是3的()倍。

  30里面有()個5,30是5的()倍。

  板書設計

  教學倍的認識

  第2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5頁的練習十八1—4題。

  教學目標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幾倍”與“幾個幾”的聯(lián)系。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推理、遷移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善于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新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進一步感知除法的意義,感悟乘、除法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難點:會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理解倍的意義

  1、擺一擺,說一說。

 、诺谝恍袛[2個●,第二行擺8個●,8是2的幾倍?算式是

  ⑵第一行擺4個●,第二行擺8個●,8是4的幾倍?算式是

 、堑谝恍袛[3個●,第二行擺12個●,12是3的幾倍?算式是

  2、練習十八第1題

 、弄毩⑼瓿,填在書上

 、品答仯赫f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二、發(fā)展練習,解決問題。

  1、練習十八第2題

 、、獨立看書,在書上填出算式

  ⑵、小組交流,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⑶、反饋

  2、練習十八第3題

 、、師生共同理解題意。

 、、分別根據(jù)3個小題的意思寫出算式。

 、、小組交流,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3、練習十七4題。

  ⑴、獨立看書,說一說題意。

 、、在書上填出算式

 、、小組交流,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三、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練習了什么?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四、課堂作業(yè)

  板書設計

  教學第3課時

  教學內容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5

  用7、8、9的乘法口決求商

  教學內容:P48—49例1“做一做”練習十一第1、2題。

  教學目標:

  1、掌握用7、8、9的乘法口決求商的方法,能正確運用7、8、9的乘法口決求商。

  2、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用7、8、9的乘法口決求商的方法。

  教學方法:通過學生觀察、小組合作交流突破重點。

  教學難點: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方法:通過學生說一說,做一做等活動突破重點。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口算卡片。

  教學步驟:

  一、復習。

  1、指名口算,并說一說用的哪一句口決

 、12÷3 8÷4 16÷4 24÷6

  25÷5 30÷6 18÷3 20÷5

 、趶土7、8、9的乘法口決(用卡片)

  我們學習了用2—6的乘法口決求商的方法,今天我們學習用7、8、9的乘法口決求商,看誰最聰明,表現(xiàn)更好。

  二、情境激趣

  “六一”兒童節(jié)快到了,同學們正忙著布置教室,過自己的節(jié)日,看!小朋友準備些什么呢?(出示掛圖)引導學生看圖,互相說一說:分成幾組,每組同學有什么任務?再指名匯報。

 、俚谝恍〗M的同學做了56面旗,要掛成8行。

 、诘诙〗M的同學做了49顆星,要分給7個小組。

  ③第三小組的同學帶來了27個彩球,每9個擺成一行。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例1畫面。

  有56面小旗,掛成8行,平均每行掛幾面?

  要求:①我們認真讀第一題找出它給出的條件,把問題補充完整,并想想用什么方法計算。

  列出算式:56÷8=

  怎樣算,先自己說,再告訴同桌,再指名說。

  (比一比哪一組說得最好,每組叫一個同學匯報。)

  (因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 答:平均每行掛7面。)

  板書:56÷8=7 七八五十六

 、谧儞Q題中的條件:要是掛成7行呢?

  讓學生列算式,說一說怎樣算。

  板:56÷7=8 因為七八五十六 所以56÷7=8

  比較一下這兩道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一句口決可以做兩道除法算式)

  2、①出示第二、三道題,先把問題補充完整,再讓學生列出算式。

  我們做了49顆星分給7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幾顆?

  49÷7=7 (因為七七四十九,所以49÷7=7 )

  這句口決能寫出兩道除法算式嗎?(不能,因為除數(shù)和商一樣。)

 、诔鍪荆何覀儙砹27個汽球,每9個擺一行?梢詳[幾行?(已知總數(shù)和每份數(shù),求份數(shù)。用除法計算。)

  算式:27÷9=3 (因為三九二十七 所以27÷9=3)

  這句口決還可以寫一道除法算式嗎?(可以,27÷3=9)

  小結:今天,我們不僅幫小朋友解決了數(shù)學有問題,而且進一步利用乘法口決來求商。以后在計算除法中,只要能夠熟記口決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體驗數(shù)據(jù)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

  2、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根據(jù)統(tǒng)計表的數(shù)據(jù)提出有價值的數(shù)學問題及解決策略。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簡單的統(tǒng)計過程,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

  通過合作討論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統(tǒng)計問題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教師引導提問:同學們,你們入學都要穿上我們學校的校服,你們喜歡我們校服的顏色嗎?

  師:有的同學喜歡這個顏色,有的同學不喜歡,如果我們學校要給一年級的新生訂做校服,有下面4種顏色,請你們當參謀,給服裝廠建議下該選哪種顏色合適。(課件出示紅、黃、藍、白)如果張三喜歡紅色,學校就決定將校服做成紅色的,怎么樣?你有什么意見?

  教師小結:你們剛才說的只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決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顏色,不能代表學校大多數(shù)同學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種顏色是大多數(shù)同學喜歡的呢?(學生可能回答,調查全校學生喜歡的顏色。)

  教師追問:如果我們現(xiàn)在要馬上把信息反饋給服裝廠,你覺得調查全校的學生這個方法怎么樣?(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小結:全校學生那么多,要調查全校的學生,范圍太廣了,我們可以先在班級里調查,通過班級中的數(shù)據(jù)作為代表,找出大多數(shù)同學喜歡的顏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數(shù)學生喜歡的顏色。那這節(jié)課就以我們班級為單位,在班級中進行調查統(tǒng)計,看看在這四種顏色中,

  2、出示學習目標。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1、討論收集數(shù)據(jù)的方法。

  (1)教師提問:剛才我們確定了要在班級里進行調查,我們班級的人數(shù)也不少,應怎樣調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2)出示統(tǒng)計表。

  2、從這張統(tǒng)計表中,我們可以知道些什么?小組討論:

  (1)從統(tǒng)計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樣計算?

  (2)喜歡什么顏色的人數(shù)最多,那么這個班訂做校服,選擇該種顏色,那全校選這種顏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么?

  三、展研結合,師生互動

  1、小組匯報。(學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歡的顏色寫在紙張上、舉手、小調查等。每人報喜歡的顏色,我們在自己的表中做記號,如畫“正”;舉手表示自己在哪一個范圍的,老師數(shù)一下,再把結果填在表中)

  提問:你認為以上各種方法中,哪一種方法最方便?

  師:在這些方法里,舉手表示是比較簡便的方法,現(xiàn)在由老師發(fā)布指令,每人只能選一種顏色,最喜歡哪種顏色就舉手表示。

  “用舉手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統(tǒng)計表。

  師生活動,教師說顏色,學生舉手,教師數(shù)人數(shù),學生填表格。

  2、從這張統(tǒng)計表中,我們可以知道些什么?

  (1)師:從統(tǒng)計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樣計算?(把每種顏色喜歡的人數(shù)加起來,如果與全班人數(shù)不相符,說明我們在統(tǒng)計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錯誤。)

  (2)師:喜歡說明顏色的人數(shù)最多,那么這個班訂做校服,選擇該種顏色,那全校選這種顏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么?

  組織學生分析表格,教師根據(jù)分析的情況加以引導,突出統(tǒng)計的意義

  四、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3頁“做一做”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這張表格,你準備怎么辦?

  (要引導學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舉手報名,匯報填寫等)并說出統(tǒng)計的過程;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填寫表格進行分析。

  (2)采用比較簡便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數(shù)據(jù)的收集與整理”(強調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學生獨立完成“表格的填寫”。

  (3)小組內討論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歡去的人數(shù)最多,最喜歡去的人數(shù)最少。

  最喜歡去植物園的右人。你最喜歡去,喜歡去這里的同學有人。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提問,全班進行反饋。)

  2、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1題。

  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參加哪個課外小組。

  (1)課件出示第1題的表格圖。用“舉手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統(tǒng)計表。

  (2)根據(jù)表格內容回答問題。

  參加小組的人數(shù)最多,參加小組的人數(shù)最少。我們班參加計算機小組的有--人。我喜歡小組,喜歡這個小組的有--人。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舉手表決的方式統(tǒng)計了本班同學最喜歡的校服的顏色,最喜歡去哪里春游,最喜歡參加哪個課外活動,這個方法簡便,易操作,下次我們班級調查就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05-31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02-06

練習十六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04-17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電器02-07

《乘法》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06-12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5-20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5-12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07-15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