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人教版音樂教案(精選19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人教版音樂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音樂教案 1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引導和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各種音樂活動中培養(yǎng)開朗、大方的性格和勇于實踐的精神。
2、繼續(xù)培養(yǎng)良好的聽賞音樂的習慣。
3、在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自編歌表演和舞蹈動作、為歌曲續(xù)編歌詞等音樂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進一步引導學生勇于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在活動中培養(yǎng)活潑、開朗、樂觀的性格與同學友好合作的能力。
2、繼續(xù)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3、在各項音樂活動中始終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4、《快樂的孩子愛唱歌》吐字不易清晰。
5、續(xù)編歌詞老師要注意控制學生“喊歌”的情況發(fā)生。
6、“化裝舞會”沒有統(tǒng)一要求,讓學生即興創(chuàng)造。
教具準備:
電子琴、磁帶、錄音機、打擊樂器、貼圖、
教學時間:
六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chuàng)設情境)
師:孩子們,平時我們在一起學習、玩耍,你們就是我的好朋友!今天我想請好朋友猜一猜,我的心情怎么樣?(指指耳朵,示意學生注意聽)
師(邊做動作邊隨口哼唱兒歌):今天天氣真好,花兒都開了,小小蜜蜂忙著采蜜真勤勞!今天天氣真正好,鳥兒飛來了,螢火蟲提著燈籠閃閃亮。我的心情怎么樣?
生答:非常好!
師:哎!從哪里看出來啊?
生甲:天氣好、花兒開了、蜜蜂采蜜……這么美的風景,老師看了心情肯定好。
生乙:陳老師都唱歌了,心情一定不錯!
生丙:老師唱歌的時候臉上一直都是微笑的。
師:你們真聰明!不但注意看,而且還用心聽。陽光燦爛天氣好,活潑的小鳥兒在飛翔、勤勞的蜜蜂出來采蜜、小小的螢火蟲提著燈籠在巡邏(邊說邊貼帶有前三句譜表圖)在這個美麗的大花園了,孩子們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生答“高興、快樂……
師:對呀!我們快樂的孩子最愛唱歌了(貼第四句譜表圖)
(前面的貼圖構成一副美麗、和諧的圖畫)
讓我們在這美麗的景色中揮動你們的`翅膀舞蹈吧!
。úシ拧犊鞓返暮⒆訍鄹璩罚瑢W生隨音樂律動)
二、在情境中學習歌詞
1、看貼圖,學習前四句
師:你們在這個大花園里就象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花蝴蝶,太美了!我想用最美的聲音來贊美這美麗的大自然。◣熯叴蚬(jié)奏邊按節(jié)奏讀歌詞)
師:我相信你們的聲音比我更美,來!讓我們一起來贊美它吧!我做領隊的大鳥,你們來做活潑的小鳥,我讀一句你們讀一句。(師帶讀歌詞)
2、全班齊讀
3、分組讀
4、學習后面四句歌詞
。1)師:快樂的孩子愛歌唱,唱什么呢?(師邊唱后四句歌詞邊貼夠四句譜表)
(2)指名答
。3)師:用我們最嘹亮的聲音來讀一讀。(老師帶全班讀)
。4)師:孩子們的聲音是比較嘹亮了,但我想聽聽悠揚的聲音,來!聽聽老師怎么讀(師示范)(5)全班模仿
5、分角色讀
。1)師:下面我想請幾位小朋友表演小鳥、蜜蜂、螢火蟲,來讀讀描寫他們的句子,來扮演一下這些小動物。
。2)三位扮演動物的孩子讀前三句,全班讀后面的歌詞。
三、揭題,簡介歌曲
1、師:剛才我們讀的這首好聽的兒歌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歌曲《快樂的孩子愛歌唱》,請大家把書翻到32頁,來!讀讀題目。(生讀題)這是一首4/4拍的歌曲。
2、老師和學生一起復習4/4拍的節(jié)拍
四、學習歌曲旋律
1、請學生隨音樂邊劃4/4節(jié)拍邊感受旋律
2、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再次感受歌曲旋律
3、用小鳥“嘰嘰”的叫聲來哼唱歌曲旋律
4、再用蜜蜂“嗡嗡”的叫聲請男孩子來哼唱,請女孩子用螢火蟲“嚶嚶”的叫聲接著也來哼唱。
5、全班再用“l(fā)a”來哼唱
五、學習演唱歌曲
1、默唱
2、輕聲唱
3、同桌互相學習
4、老師指導,著重指導:
。1)唱詞要清晰
。2)半音要唱準
5、完整演唱
6、情緒指導
師:孩子們,你們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么?(生七嘴八舌的說)那你們在做自己喜歡歡的事情的時候心情怎樣呢?(生:很開心。⿲ρ剑』顫姷男▲B和你們一樣,最喜歡在廣闊的藍天下自由自在的飛翔。來!你們就是那無拘無束的小鳥,用歡快的心情來唱唱這一句吧。(生邊唱邊做小鳥飛翔的手勢)
心情快樂的除了小鳥還有勤勞的小蜜蜂和螢火蟲,小朋友們,請大家想想,蜜蜂要那么辛苦來來回回采蜜,而螢火蟲還要晚上提著燈籠巡邏,辛苦啊!為什么它們還那么高興呢?(引導學生明白,通過辛勤的勞動,能帶給人們甜甜的蜂蜜,讓別人享受到美好的東西,給他人帶來光明,幫助別人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誰來做做勤勞的小蜜蜂和螢火蟲,用快樂的心情唱唱這兩句?(指名唱)
我們都是生活在這個大家庭里幸福的孩子,當然更快樂,你們用什么表達你們快樂的心情呢?(歌聲)對!(師唱第四樂句)下面就請你們亮出自己最嘹亮、悠揚的歌聲,一起來享受這美好的景色吧。ㄉ竺娴臉肪洌
7、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
8、分角色演唱
六、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七、布置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的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復習《快樂的孩子愛歌唱》演唱及動作
二、導入
師:今天要和你們介紹一位你們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我請你們猜猜它是誰?(師用電子琴模擬鋼琴的音色)
生答:鋼琴。(出示鋼琴圖片)
。牨驿撉俚囊羯
師:為什么你們那么肯定就是鋼琴呢?因為它的聲音……(指名答)對!鋼琴的音色比較純凈、渾厚,很悠揚。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我們這位朋友帶給我們一首由它自己單獨演奏的曲子《節(jié)日舞曲》。
三、欣賞樂曲
1、 初聽,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節(jié)日場面?
2、 介紹樂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
3、 復聽,讓孩子隨音樂作出相對應的動作
4、 小結樂曲的速度、情緒
5、 問:樂曲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生答:一高一低的聲音。)師:那是為慶祝節(jié)日而敲響的鼓聲。
6、再次欣賞,請學生在聽到有模仿鼓聲的地方用打鼓的動作示意。
7、全班敲擊桌子,模仿樂曲中一高一低隊鼓的聲音。
8、最后合著音樂,模仿鼓聲為樂曲伴奏
一年級音樂教案 2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聆聽和演唱,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學習表現(xiàn)樂曲的不同情緒。
(二)能用線條或動作表現(xiàn)自己聽到的音樂。
教學重難點:
1、感受音樂表達的不同情緒。
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現(xiàn)樂曲的音樂情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通過參觀音樂小屋的形式引入新課,復習演唱歌曲《嗩吶配喇叭》,從歌曲中的樂器引出簫的介紹。
(二)新歌教學:
1、介紹吹管樂器簫并聆聽簫的音色,引出歌曲《簫》。
2、初聽歌曲,理解歌曲含義。
3、復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及旋律特點。
4、再聽歌曲,學生輕聲跟唱歌詞,進一步熟悉旋律并找找難點樂句。
5、解決歌曲的難點,并跟琴完整演唱歌曲,基本解決音準節(jié)奏問題。
6、教師范唱,學生模仿吹 簫的'動作隨音樂節(jié)奏律動,體會歌曲輕柔優(yōu)美的特點。
7、學生跟音樂伴奏有感情地演唱表現(xiàn)歌曲。
(三)欣賞《單簧管波爾卡》
1、從樂器簫導入介紹單簧管。
2、初聽樂曲片段,說說情緒特點,然后引出樂曲名稱并簡介波爾卡。
3、分段欣賞,聆聽樂曲的兩個主題樂段,聽后用線條和動作表現(xiàn)兩個主題樂段的音樂特點。
4、完整欣賞樂曲,根據音樂的變化用簡單的動作表現(xiàn),初步了解樂曲的段落特點。
5、以舞會的形式,讓學生再次體驗波爾卡舞蹈歡快跳躍的特性。
(四)主題拓展
以參觀器樂收藏室的形式,介紹各種中外樂器,激發(fā)學生興趣,開闊學生眼界。
(五)小結下課
一年級音樂教案 3
教學內容:
1、學唱并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2、編創(chuàng)與活動。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點,能用優(yōu)美、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
2、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有關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掌握蒙古舞的基本動作。
3、引導學生相互合作,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音樂表演實踐活動,感受集體創(chuàng)作帶來的樂趣,激發(fā)學生民族情感增進民族團結。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感受蒙古族民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2、創(chuàng)編表演歌曲。
教學準備:
多媒體、電子琴、木魚、三角鐵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1、組織教學。小朋友們好!歡迎來到音樂課堂,我們的音樂口號是:音樂課堂,快樂多多,yes!
2、律動。讓我們隨著音樂動起來吧!
(播放音樂)
師:請小朋友們輕輕地站起來。
二、欣賞草原美景
1、小朋友們表演得真棒!還想表演的更好嗎?
生:想
師:今天,我們一起到遼闊的大草原上和蒙古人一起唱一起跳,好!咱們就去大草原看看吧。
(播放草原風景)
2、小朋友們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么?用你美的語言描繪。
生:我看到了成群的羊、牛、馬
師:你看到了這些可愛的動物,還有同學看到了哪些?
生:我還看到了美麗遼闊的草原。
師:聽了你的話我覺得草原太美了。
三、學動作與節(jié)奏
草原的風光是美麗迷人的,蒙古人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他們喜歡騎馬、摔跤、射箭。(播放三大活動圖片)
1、蒙古人是最喜歡騎馬的,(播放騎馬圖片)誰能用動作來表演騎馬。(你的動作真好看大家來學著他做動做;/懂得欣賞別人表演的孩子是最聰明的;/還有同學們比他表演的'更精彩的嗎?/不好看那你來表演)誰來給他的動作配上馬蹄聲。(配得真棒呀!)哦!老師聽出來了原來騎馬的節(jié)奏是(播放課件:節(jié)奏)大家一起來拍。
2、(播放摔跤圖片)(生:摔跤)現(xiàn)在老師表演動作,大家看看哪個動作更象蒙古人在摔跤。(生:第二個動作)因為第二個動作比第一個動作更勇猛。好!咱們一起來當一回勇猛的蒙古人吧!小朋友們起立,咱們一起來表演摔跤動作。小朋友們表演的真精彩!請坐。如果把嘿音換成噠音,你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咱們來演一演。(播放課件:節(jié)奏)這就是摔跤的節(jié)奏。大家一起來拍。
3、(播放射箭圖片)(生:射箭)好!我們一起表演吧,跟著老師來,這就是弓,這就是箭,嗖0嗖0。射箭的節(jié)奏是x0x0(播放課件:節(jié)奏)。
四、學習歌曲
小朋友們的動作真優(yōu)美、真大方,都能體驗生活創(chuàng)編節(jié)奏了,真了不起。蒙古人喜歡騎馬、摔跤、射箭更喜歡唱歌跳舞。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蒙古族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播放歌譜)
1、聆聽歌曲
我們一起聆聽歌曲,老師伴舞。小朋友們歌曲好聽嗎?(生:聆聽)老師的動作美不美?那就來點掌聲鼓勵老師吧!
2、朗讀歌詞
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學習歌詞,請小朋友們跟老師讀歌詞。
3、老師范唱
小朋友們讀得真有感情,現(xiàn)在請聽老師彈唱歌曲?凑l坐得!誰的耳朵最靈。
4、用“l(fā)a”哼唱。
歌曲好不好聽?(生:好聽)想不想唱?(生:想唱)那大家跟著老師用“l(fā)a”哼唱。
5、完整演唱
小朋友們,我們把歌詞寶寶請到歌中來。完整演唱歌曲。
6、藝術處理
師:如果你是這位騎在馬背上的小朋友,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啊?
生:我的心情會很高興。
師: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聲音來表示高興、快樂的心情呢?老師這里有兩種唱法,你們聽一聽,應該是那一種呢?(教師唱兩種歌聲)
師:那我們要用輕巧地、活潑地聲音來演唱,還要注意臉上要笑瞇瞇的。趕緊把我們的小胸膛挺起來,把歌曲再來唱一唱。(強調聲音的輕巧)
7、個別演唱
我們的小朋友真棒。如果能夠大膽地上來展示自己,那就更好了。
8、全班表演
我們的教師就是美麗的舞臺,請小朋友來表演,如果能以便一邊表演,一邊演唱就更好了。
五、感受蒙古族的風土人情
小朋友們表演的真棒!還想不想了解更多的蒙古人習俗,(生:想)我們一起欣賞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播放課件)小朋友們,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多熱鬧呀!那達慕大會也就是娛樂的大會,節(jié)目豐富多彩,有——大家想不想參加呀?(播放《草原就是我的家》音樂師生同歡樂)
六、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領略了美麗的內蒙古大草原風光,感受體驗了蒙古族歌舞及其風土人情。有機會小朋友們可以去內蒙古做客,和蒙古族的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
一年級音樂教案 4
教學目標
1、能聽辨音樂,用動作來表現(xiàn)自己感受到的不同的動物形象。
2、通過欣賞,體會音色在樂曲中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
重難點
1、通過即興創(chuàng)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xiàn)力
2、通過即興創(chuàng)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xiàn)力
教法:
講授法、討論法
教具:
電子琴、手風琴
教學過程
一、課前復習:
復習歌曲《在動物園里》
二、展示學習目標:
三、新授:
1、小朋友們注意聽,有一只動物走過來了,是什么動物呢?你們聽了音樂后告訴老師是什么動物?(放音樂)
2、學生聽音樂后回答。
師:為什么說是這些動物呢?你是怎么感受到的?請你模仿獅子的吼叫聲,你能模仿它走路的動作嗎?
3、象這種音樂的聲音聽起來很威武、雄壯,一般都是描寫那些比較威武、兇猛、強悍的動物,比如獅子、老虎、狼、鱷魚等等,這段音樂就是描寫獅子的,名字叫《獅王進行曲》,(課件)描寫了獅子威風凜凜的形象。下面我們再聽著音樂,看看是不是聽到了獅子的吼叫聲?獅子叫了幾聲?
4、聽音樂,學生模仿獅子走路和吼叫。最后一起說:我——是——獅子王!并要求學生最后造型定格。
5、美國有一部描寫獅子的非常有名動畫片,名字叫——《獅子王》,很多小朋友都看過,是嗎?現(xiàn)在,我們來欣賞這部影片的第2部片段。
四、: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到動物園里玩了一圈,在動物園里,我們欣賞了一首樂曲《獅王進行曲》,小朋友們玩得高興嗎?你們回去后把自己創(chuàng)作的歌曲唱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也一起分享你們的快樂。
板書設計第四單元音樂中的動物
欣賞:《獅王進行曲》
一年級音樂教案 5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88~89頁。
【教學說明】
“找規(guī)律”是新教材“數與代數”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傳統(tǒng)教材中沒有單獨編排數字和圖形的排列規(guī)律,有關探索規(guī)律的內容是新教材新增的內容,也是數學課程教材改革的一個新變化。
【教學重點】
用不同的方法找規(guī)律,運用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方法找規(guī)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水彩筆,涂色卡,雪花片,空白場景圖。
【教學過程】
一、在“猜一猜”中感知規(guī)律,導入新課
師:請你猜一猜下一個是什么?
1。動畫演示:顏色紅青排列的蘋果(8個)從右往左中速飛過。
一個兩個地排列的漢堡包(4組)從右往左中速飛過。
一杯三個地排列的可樂和冰激凌(4組)從右往左中速飛過。
(在出現(xiàn)每組物體后,請學生回答,教師用動畫驗證,最后全屏顯示上述物體,最后一個物體閃動)
師:真厲害!全讓你們給猜中了,你們?yōu)槭裁催@么快就把下一個是什么給猜中的?
2。揭題:像蘋果青紅青紅有順序地重復出現(xiàn),漢堡包一個兩個、一個兩個地重復出來,可樂、冰激凌一個三個、一個三個地重復出現(xiàn)的就是一種規(guī)律。我們今天就要來找規(guī)律。(板書課題)
二、以圣誕節(jié)為載體,深層次地感知規(guī)律,找規(guī)律
師:昨天晚上是圣誕節(jié),張老師參加了一個圣誕晚會,那里的會場布置得可漂亮了。
1。多媒體出示圖畫:請你說說會場里有什么?這些東西擺放有什么規(guī)律?把你發(fā)現(xiàn)的秘密在四人小組里悄悄交流一下。
2。匯報結果:(隨著學生回答電腦分別出示每一組排列有規(guī)律的圖形)
3。深入地問,如燈籠有什么規(guī)律。在學生回答一紅一紫排列后,電腦依次在每一組之間加條虛線,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每兩個為一組,并且電腦動畫演示燈籠一紅一紫逐個閃動。
4。同桌說說其他組排列有什么規(guī)律。
5?吹竭@么漂亮的會場,小客人們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樂起,畫面上出現(xiàn)10個男生女生,有規(guī)律地排成一個圓圈,在音樂聲中盡情跳舞,音樂停,10個人也停。)這10個人是按怎樣的規(guī)律站的?
生:跳舞的小朋友是按一男一女這樣的規(guī)律站的。
生:跳舞的小朋友是按一女一男這樣的規(guī)律站的。
生:我覺得他們說的都對,如果跳舞的10個小朋友其中兩個放開手,男同學帶頭就是按一男一女這樣的規(guī)律站的,女同學帶頭就是按一女一男這樣的規(guī)律站的。
6。動畫演示:10個小朋友放開手后排成一排的兩種情況。
三、涂一涂,鞏固升華
小朋友真了不起,一個圣誕晚會,竟讓你們找到這么多的規(guī)律,青蛙小博士也忍不住想考考你們,它想請你們給圖形涂顏色。
1。請學生拿出涂色卡,四人小組涂色,邊涂邊思考:你為什么這樣涂?有什么規(guī)律?
2。集體交流(展示學生涂色卡):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四、動手操作,創(chuàng)造規(guī)律
師:小朋友已經學會了找規(guī)律,那么你們能不能自己來創(chuàng)造規(guī)律呢?老師為你們每組小朋友準備了一些雪花片,請你們選擇喜歡的顏色有規(guī)律地拼一拼,看哪組創(chuàng)造出來的東西最有規(guī)律且最美。(四人小組合作,每組分給顏色相同的雪花片若干片)
1。集體匯報。學生上臺展示作品,并問:你們發(fā)現(xiàn)的圖案有什么規(guī)律?相互評價。
2。師:你們的表演真精彩,表揚自己好不好?(學生拍出×××××的節(jié)奏)再來一次好不好?(連續(xù)拍三次)從剛才的拍手中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原來用聲音、動作可以創(chuàng)造規(guī)律,你也能用聲音、動作創(chuàng)造規(guī)律嗎?(一學生上臺表演,其他學生跟做。)
3。師:原來在我們身邊到處都有規(guī)律,找一找你們身邊有什么規(guī)律?
。〞痴勔(guī)律)
五、在總結中提高,應用規(guī)律
師:再過幾天就是一月一日元旦節(jié)了,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們學校每個班要搞一個燈謎活動,老師請你們用今天所學的知識有規(guī)律地涂涂畫畫,把教室布置得漂亮些,迎接這個活動,好嗎?(給每個學生提供一張空白的場景圖)
1。學生創(chuàng)作。
2。當場交流評價。
【設計說明】
本課時讓學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觀圖形和事物的變化規(guī)律,還未抽象到數,所以我在課堂中結合了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能在直觀、生動的學習環(huán)境中找到事物的`變化規(guī)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教學中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創(chuàng)建一個發(fā)現(xiàn)、探究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在這一理念指導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找到直觀事物的變化規(guī)律;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4、運用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
【課后反思】
這一課的內容是比較獨立的,雖然編排在第二冊,但我嘗試著在圣誕節(jié)過后進行教學,學生不但學起來沒有障礙,而且學得非常輕松、有趣。
1、以“猜一猜”導入。
在這一階段,我選擇了學生最熟悉的蘋果、肯德基漢堡包、麥當勞可樂、冰激凌,一下子激起了他們的興趣,能讓他們很快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很快進入了學習狀態(tài),從而很自然地引出課題──找規(guī)律。
2、找規(guī)律。
在這一階段,我以自己參加圣誕晚會為載體,分幾個層次進行教學,先隨著學生的思路隨機找出燈籠的規(guī)律,其他組的規(guī)律由同桌互相討論找出來。教材中對于圓圈的規(guī)律沒有深入地研究下去,我在設計的過程中讓學生在非常形象的電腦演示過程中體會到規(guī)律不但可以從左往右找,也可以從右往左找,還可以從不同的起點找,等等。用不同的方法找出來,防止思維的定勢,使學生的認識趨向全面。這樣就提高了難度,挖深了教材,既提高了知識的難度,也避免了學生覺得例題枯燥無味,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
3、動手讓學生在涂一涂、動一動中深層次地感知規(guī)律。
先讓學生按規(guī)律做涂色練習,進一步加強了學生對規(guī)律的體驗和感知,為學生下一步創(chuàng)造規(guī)律及發(fā)散思維做好鋪墊。再讓學生在拍手、動作中創(chuàng)造規(guī)律,學生做得投入,說得流暢,聽得仔細,合作得愉快,真正體現(xiàn)了以積極的情感投入,極大地調動了思維活動,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體。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
4、聯(lián)系生活,找身邊的規(guī)律。
學生通過按規(guī)律涂色,自己創(chuàng)造規(guī)律這一環(huán)節(jié),對“規(guī)律”的感知、體驗得到進一步加強,已經可以判斷出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事物,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得很貼切,接近自然,讓學生意識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是有用的,不但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用數學”做了鋪墊,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學意識,體現(xiàn)了“學生活中的數學、學有用的數學”。符合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
5、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新課程非常重視學生在活動中的體驗,強調學生身臨其境全方位的體驗。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嘗到了應用知識的快樂,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學生的自主性在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
一年級音樂教案 6
教學內容:
1、歌曲:牧童
2、綜合訓練
3、音樂游戲:走走跳跳
教學目的:
1、學習用o母音的正確發(fā)音,指導學生用悠長的氣息、連貫的聲音、贊美的感情演唱《牧童》。
2、用不同的走和跳的方法,感受和表現(xiàn)音的強弱。
教學重難點:學唱歌曲《牧童》
教學手段: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發(fā)聲練習(第26頁綜合訓練一)
注意:唱“o”音時,口形不要過大,口腔打開,好像含有半口水的狀態(tài)。
二、學唱歌曲《牧童》
1、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到草原上玩,去看一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聽錄音范唱,請學生說說有什么感受?
3、教師帶領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4、聽唱法學唱歌曲。
5、處理:
用柔和、甜美的聲音,稍慢的速度來演唱歌曲。
一小節(jié)一換氣,換氣要快,不留痕跡。
結束句用漸慢的'速度演唱。
三、音樂游戲:走走跳跳
1、講解游戲方法:
部分學生圍成圓圈面向圓心站立,老師一拍一下拍打大鼓,學生扮演大鼓上的小米粒,隨著鼓聲自由地向圓心蹦跳,教師拍得越響,學生跳得越高而重;教師拍得弱,學生跳得低而輕。
2、做游戲。
3、教師講評。
四、小結
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一群可愛的小動物,聽聽它們在做什么?
一年級音樂教案 7
教學目標:
1、通過表演,感受音樂中描繪出對小音樂家的喜愛之情。
2、能結合自己生活中的經驗探索感知音的長短。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表演,感受音樂中描繪出對小音樂家的'喜愛之情。
2、能結合自己生活中的經驗探索感知音的長短。
教學準備:錄音機、電子琴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起立、問好、入座!
2、發(fā)生練習。
3、復習歌曲及上節(jié)課內容。
二、基本部分:
1、表演《法國號》
(1)完整地聆聽歌曲。
提示:這首歌是誰在唱《法國號》,隨著歌聲拍手感受節(jié)拍。
(2)聽歌曲讀歌詞,教師可用事先做好的頭飾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邊讀邊拍手。
(3)用聽唱法盡快地學會歌曲。注意:讀襯詞時要清晰、準確。
(4)邊唱歌邊表演
2、編創(chuàng)與活動:
(1)認識響板,由教師示范學習演奏響板的正確姿勢。
(2)分小組討論音、響板的演奏方法,交流演奏方法。
(3)選擇一種演奏方法,為歌曲伴奏。
三、結束部分:小結。
一年級音樂教案 8
教學內容:唱歌《劃船》
教學目標
1、在律動活動中,能夠初步感受音樂的快慢和強弱變化,并做出相應的身體動作反應。
2、學會《劃船》這首歌,并大膽、自信的演唱。
3、能用歌聲、語言和肢體動作,積極的表現(xiàn)自己對歌曲不同情境的感受,并從中享受到音樂的樂趣。
教學重點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在相互探討的評價過程中,求得表現(xiàn)音樂形式的統(tǒng)一認識。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船
教學過程
一、律動活動《隨著琴聲動一動》
1、師:樹林里的小鳥唱起了動聽的歌,田野里的花兒開得又香又艷。到湖中去劃船一定美妙極了,讓我們隨著音樂出發(fā)吧!
2、讓學生邊聽音樂邊走步出發(fā)。教師設計在路上遇見不同動物或人物,(多媒體)并根據其特點使音樂隨之變強、變弱、變快、變慢,學生的動作也相應變重、變輕、變快、變慢。
二、歌曲《劃船》
。ㄒ唬⒃凇捌届o的湖面”場景中學習歌曲第一段,用輕聲演唱體會微風輕輕的吹、槳兒輕輕的搖的意境。
1、請學生用“u”輕聲模唱歌曲旋律。
2、用歌詞接龍的方法學習歌詞。
。ǘ、在“起風的湖面”’場景中學習歌曲第二段,用歌聲和肢體動作體會迎著風浪用力劃的意境。
引導學生用聲音和動作來表現(xiàn)這段歌曲的情境。
用動作接龍和唱歌接龍的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歌曲的第二段。
。ㄈ⒃凇靶〈诤惺幯眻鼍爸,體會曲調因速度變慢而產生的不同感受。此段較前段對比較大,請學生靜下心來聽一聽、想一想、說一說音樂帶給他們的感受,培養(yǎng)他們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
(四)、在“劃船”比賽的場景中,讓學生用劃船的動作,體會因快快劃而取得勝利所產生的喜悅心情。
1、訓練學生劃船動作的統(tǒng)一性,并和上“嘿喲或加油”等不同節(jié)奏的`口令。在學生中間配合練習。
2、利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興趣。
三、評價
1、律動活動中,評價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因此進行評價時不要求學生律動動作的統(tǒng)一、標準和規(guī)范,相反,要鼓勵學生動作的多樣性,及時表揚與眾不同的律動動作,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2、學習歌曲的過程中,教師不能主觀、武斷的讓學生以某種形式體驗音樂,而應注重和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特的、富有個性的見解。讓他們在相互探討的評價過程中,求得表現(xiàn)音樂形式的統(tǒng)一認識。
四、結束課業(yè)
一年級音樂教案 9
教學內容:
一、表演《牧童謠》《放牛歌》
二、聆聽《牧童短笛》《牧童》
三、編創(chuàng)與活動:認識雙響筒、三角鐵
單元目標:
一、情感目標:
在演唱《牧童謠》《放牛歌》和聆聽《牧童短笛》《牧童》幾首歌曲中,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變化。
二、認知目標:
認識雙響筒,探索其演奏方法。
三、技能目標:
1、能正確、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2、掌握三角鐵、雙響筒的演奏方法,并能正確使用為歌曲伴奏。
課時安排:共三課時
1、表演《牧童謠》,認識三角鐵;
2、聆聽《牧童》《牧童短笛》,認識雙響筒;
3、表演《放牛歌》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在歌曲中感受牧童的悠閑和愉快。
2、能用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并背唱。
3、認識三角鐵,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用適當的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
4、能完整演唱歌曲的旋律。
教學難點:
演唱歌曲旋律。
教學重點:
認識三角鐵
教具準備:
鋼琴、錄音機。教學磁帶、教學卡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識譜游戲
用搶卡片、貼卡片的游戲完成識譜,第三樂句學生可以選擇學唱。
三、歌曲表演
1、討論什么是“牧童”?
2、用柯爾文手勢學唱旋律
3、歌曲學唱
聆聽范唱,學生看書,學會閱讀圖譜歌詞——聽老師范唱擊拍——師生對唱填唱歌詞——隨琴練習,強調歌曲情緒(輕快、活潑)
4、分組對唱,比一比:誰的歌聲美?
四、認識三角鐵
聽音辨樂器材質——看樂器為樂器取名——敲一敲,試一試,怎樣才能敲出最動人的音色——試為歌曲伴奏,什么節(jié)奏型最適合?——出示伴奏圖譜,按學生設計的節(jié)奏型出示——部分學生伴奏,其余同學演唱歌曲。
五、板書設計
牧童謠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聆聽音樂,在音樂中理解歌曲含義;
2、感受牧童生活的變化,引導學生熱愛今天的生活;
3、認識雙響筒,探索其演奏方法。
教學重難點:
認識雙響筒
教具準備:
鋼琴、錄音機。教學磁帶、教學卡片、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歌曲《牧童》
三、聆聽《牧童短笛》
1、老師彈奏樂曲第一樂段,學生在音樂中想像音樂畫面;
2、打開課本,分析畫面,了解音樂描繪的景象;
3、完整聆聽音樂,感受音樂段落的變化,以及每一段音樂展現(xiàn)的畫面;
4、分析音樂的段落結構,引導學生分析音樂要素的改變帶來的音樂情緒的變化;
5、復聽音樂,最后一段是重復的'樂段還是新的樂段?
6、板書音樂結構。
四、聆聽《牧童》
1、聆聽歌曲《牧童》,邊聽邊逐句貼出歌詞卡片。
設問:歌中唱出了哪些內容?
2、復聽歌曲
從歌曲情緒和歌詞內容展開討論。
3、再次復聽,并用雙響筒為歌曲伴奏。
五、小結:這些牧童都是快樂的牧童,他們熱愛勞動熱愛生活更熱愛勞動。
六、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帶間奏的歌曲的表現(xiàn)。
2、感受歌曲濃郁的民歌風格。
3、嘗試用凳鼓和小镲為歌曲間奏配器。
4、能用輕快的歌聲背唱歌曲。
教學重點:
編創(chuàng)節(jié)奏在歌曲間奏處加入打擊樂伴奏。
教具準備:
鋼琴、錄音機、教學磁帶、歌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歌曲《牧童》
三、表演《放牛歌》
1、聆聽歌曲導入
設問:這首歌和我們以往學的歌曲有什么不同?(有間奏)
2、生觀察課本彩圖部分
設問:除了歌詞還有什么?(鼓)
3、師板書鼓點節(jié)奏
指名拍擊——齊練拍擊——口念節(jié)奏
4、師范唱,生拍擊伴奏。(啟發(fā)學生用凳鼓)
5、隨錄音范唱,用聽唱法學會歌曲。
6、視唱樂譜,對比最后一樂句兩段的相同和不同,并反復的練習,正確區(qū)別。
7、隨琴練唱,在間奏處按鼓點拍手,明確反復跳躍記號的使用。
8、完成全部旋律的視唱。
9、出示鼓和镲,請學生用這兩種打擊樂器編創(chuàng)伴奏譜。
10、盡量使用學生編創(chuàng)的節(jié)奏,完整表演歌曲。
11、編創(chuàng)動作,有表情地表演歌曲。
四、板書設計
放牛歌
一年級音樂教案 10
教學目標
1、能學會《接媽媽》這首歌,并用自然活潑的聲音有表情地進行演唱。
2、能夠認真的聽賞《我愛媽媽的眼睛》,并用顏色表現(xiàn)歌曲的情緒。
教學內容
1、唱歌《接媽媽》
2、聽賞《我愛媽媽的眼睛》
教學重點、難點
有表情的表演歌曲《接媽媽》。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等。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愛自己的媽媽嗎?下雨天媽媽沒回家,你們會打著小陽傘去接自己的媽媽嗎?讓我們一同唱著接媽媽的歌去接媽媽,好嗎?
二、課件范唱,學生欣賞。
三、學習歌曲:
1、聽琴學曲。
2、跟著老師朗讀歌詞。
3、聽琴依譜唱詞。
4、學生按聲勢動作邊拍邊唱。
5、小組比賽。
6、個別表演。
7、小結、評獎。
四、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一首很好聽的歌曲:《接媽媽》,同學們表演的非常的好,老師希望你們課后表演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看,好嗎?
五、教學后記
《接媽媽》是一首歡快的.兒歌,小孩子們喜歡唱,喜歡聽。通過這一堂課教學,能夠熟練的唱出歌曲,并能參與到歌曲表演中,九班效果很好,表演的積極性最高。
第二課時
一、復習歌曲:《接媽媽》
二、新課導入:誰能說說媽媽的的眼睛?你喜歡媽媽的眼睛嗎?為什么?今天我們就一同來欣賞:《我愛媽媽的眼睛》。
三、初聽樂曲。
四、分段賞析。每一段分別寫了一個怎樣的事情?
五、整體復聽。
六、根據感受,用顏色表現(xiàn)歌曲的情緒。
七、分角色扮演。
八、畫一畫自己的媽媽。
九、課堂小結。
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我們都應愛自己的媽媽,聽媽媽的話,做媽媽的好孩子。好嗎?
一年級音樂教案 11
活動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音樂一年級下P60—61,學唱歌曲《誰在叫》。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內容是《汪汪與咪咪》,在歌曲中出現(xiàn)的形象都是同學們喜歡的小動物形象。第一首歌曲《貓咪別淘氣》中,大家已喜歡上了雖淘氣動非?蓯鄣男∝埫住!墩l在叫》這首歌曲中又多了幾個動物形象,并介紹它們的生活習性。教學中,我結合教材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開發(fā)學生想象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學習、創(chuàng)造活動,使學生在今后生活中更加喜歡和保護動物,美化了學生的心靈。
學生分析
一年級小朋友年齡雖小,但天真活潑,在課堂上已經能大膽唱歌、跳舞,師生能互相配合,同學們已特別喜歡上音樂課。因此,在該課中,我便結合學生情況,設計說一說、唱一唱、演一演這些學生興趣濃厚的.活動方式,更好激發(fā)學生學好音樂、表現(xiàn)自我的欲望。
活動目的
1、學會唱歌曲《誰在叫》,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學生了解各種動物的叫聲及生活習性。
2、在教學中結合唱、編、演,多項活動培養(yǎng)學生音樂感受能力和審美情趣。
活動設計意圖
1、在音樂課堂中充分體現(xiàn)課程改革精神,讓學生主動探究新知,學會唱新歌,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的多項活動貫穿整個課堂,設計理念突出一個“新”字。
2、音樂教學中注意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積極參與,體現(xiàn)一個“動”字。
3、教學內容圍繞主題,結合生活實際,采取說、唱、演、多項活動使音樂知識生活化,體現(xiàn)音樂課堂中的“情”、“樂”、“美”。
活動流程
一、引導學生開口說,營造寬松愉悅情感氛圍
1、師生表演唱歌曲《動物說話》。
2、師生談話。
師:小朋友們喜歡小動物嗎?動物會說話嗎?
生“喜歡”、“最喜歡”、“小鴨子對我們嘎嘎叫”、“小雞嘰嘰嘰”、“母雞咯咯咯”、“小貓喵喵喵”、“小牛哞哞哞”學生七嘴八舌,課堂氣氛活躍,培養(yǎng)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敢于大聲說話。
師:小雞、小鴨、小貓,它們對我們說話,要告訴我們什么呢?我們來聽一聽這首歌曲。
3、引入新歌《誰在叫》。
。1)師放歌曲錄音《誰在叫》,讓學生注意聽聽小動物說話以后要干什么?
師生隨著樂曲律動。
師:說一說歌曲中小動物想干什么?
。2)再次聆聽音樂感受。
4、(師)小朋友們的耳朵真靈,下面我想請小朋友們看著歌詞朗讀歌詞(齊讀老師教生字)。
5、教學反復記號
。◣煟┬∨笥褌兝首x的真不錯,可你們在朗讀的時候發(fā)現(xiàn)歌譜里有許多字被括號括上的嗎?而且這些括號里只有一個“領”和一個“齊”字,它是什么意思你們知道嗎?
6、師彈琴,學生跟唱。
生邊唱邊隨音樂做小動物可愛的動作。教唱過程中,我采用多種教學方式使學生盡快熟悉歌曲,為下一步教學做好準備。
二、激發(fā)學生演一演,小組合作編排游戲,使課堂充滿活力
1、讓學生根據歌曲內容,聯(lián)系動物生活習性,模仿其動作,創(chuàng)編各角色舞蹈動作,再分角色表演。
2、分小組編創(chuàng)舞蹈動作。學生在小組長帶領下,對小雞、小貓、小鴨、小豬、小老鼠、雞媽媽、小魚各角色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踐和想象,編創(chuàng)可愛的舞蹈動作。
3、分角色表演。
。1)小組內各自扮演自己喜歡的動物角色表演。教師對有困難的個別小組的活動給予及指導。
。2)開展各小組比賽活動。教師對每個小組成績都予以表揚,對編創(chuàng)得較好的舞動作師生共同學習、借鑒。
。3)最后,利用畫好的彩畫動物模型,各小組推薦一個小朋友扮演該角色,組合一新的表演小組,邊唱邊跳(其余學生為其伴唱)。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學生享受自己的勞動快樂,還培養(yǎng)了他們開朗、勇于自我表現(xiàn)的性格。
三、拓展教育
這節(jié)課我們唱了這么多的小動物,這些小動物都是人類的好朋友,所以我們要與它們和睦相處,還要關心、愛護它們。
一年級音樂教案 12
教學內容:人音版第二冊第七課欣賞課(一課時)
教學重點:
1、能準確地跟著音樂模擬打鐵的聲音;
2、熟悉音樂主題
教學難點:能準確地跟著音樂模擬打鐵的聲音
教學方法:聆聽、表演、模仿、模唱
教學準備道具:多媒體課件、鋼琴、紅扇5把、手偶1個、鐵片與鐵錘各1
教學流程:
一、教學組織
(設計意圖: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對于新鮮事物好奇心強,但卻有著有意注意時間短、自控能力差的特點。針對這一點,我故設計了以“游戲”和“手偶交朋友”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導入,投其所好,增強有意注意。)
1、老師自我簡介;
2、游戲“正話反說”
3、手偶出示,找朋友:用心聽、仔細看、擁有一雙“懂音樂”的巧耳朵。
二、主題學習
。ㄖ黝}音樂的學習是本課時的重點,也是音樂欣賞課中關鍵的一環(huán),我緊緊抓住孩子良好狀態(tài)的時段進行教學,以期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1、聽一聽,音樂的情緒是歡快、活潑的?還是沉重、悲傷的?
2、為音樂選配圖片;模擬打鐵的聲音
3、看圖譜,用“叮咚”模擬“小鐵匠的歌”。(熟悉主題音樂)
三、學習第一樂段
(該環(huán)節(jié)是本課的重點,我運用“倒敘”的手法,根據孩子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將每環(huán)節(jié)設計成具體可見的“小鐵匠的歌”、“打鐵聲”、“火焰”,依次引導孩子聆聽各個音樂側重點,由潛入深,從孩子聽覺的第一印象,再到重復中的進一步探尋,逐步體驗第一樂段由弱到強的音響效果帶來的`愈加“熱烈的情緒”。)
1、聆聽第一樂段(主題音樂的鞏固聆聽)
“聽一聽,小鐵匠的歌出現(xiàn)了幾次?”
“還聽到了什么聲音?”
2、模擬打鐵的不同節(jié)奏型(音樂最飽滿的部分學習)
2/400|0X|00|0X|0X|0X|XX|XX|XXXX|XXXX|XXXX|XXXX|
3、打鐵前的加熱——火焰(音樂中間部分的銜接)
、佟吧F是打不了的,必須要先進行加熱,那就需要什么呢?”(引出“火焰”三個樂句的聆聽)
“請聽音樂看老師表演火焰,跟著音樂悄悄地數一數每一次火焰持續(xù)了幾拍?火焰升騰了幾次?”(三次大火焰,每次持續(xù)八拍。)
、凇拔襾戆缪莼鹧,同學們擔任小鐵匠。注意耳朵聽音樂哦!
4、完整聆聽第一樂段
“讓我們跟著音樂,再來回憶下小鐵匠是怎樣進行工作的!
。ǔ鍪鞠鄳h(huán)節(jié)的圖片加以提示)
“我請四位同學來跟我一起扮演火焰,其他同學擔任小鐵匠。讓我們跟隨音樂一起來表演吧!
四、第二樂段的學習
。雎犚魳罚
“聽,這段音樂又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感受呢?請你跟著音樂自由的動一動!
“音樂的后半節(jié)出現(xiàn)了什么聲音?”
五、第三樂段的學習
(新課標提倡孩子的主體地位,要求我們教學中要盡可能的以生為本,“創(chuàng)造”是孩子們樂于參與的,本環(huán)節(jié),我以“請你用動作表現(xiàn)出鐵匠打出的神秘鐵器”來引導孩子們積極的進行編創(chuàng),即能帶動他們的聽覺,又能讓他們動腦、動身體,可謂“一舉好幾得”,是本課的亮點之一。)
1、完整聆聽第三樂段
“聽一聽跟哪一段相似?又有什么不同?”
2、學習尾聲,出示節(jié)奏圖譜
3、在尾聲音樂的伴奏下,擺鐵器造型
。▓D片提示:有可能是……?)
六、完整聆聽全曲
。ㄒ魳穼W科十分強調整體性,本環(huán)節(jié)的任務就是進行全曲聆聽。但由于作品長達兩分三十八秒,所以,在聆聽前,我設計了“情景回顧”的環(huán)節(jié),幫助孩子梳理音樂,以便聆聽中的參與體驗能順利進行。)
1、結合課件快速鞏固各樂段的參與方式
2、完整聆聽并表現(xiàn)
七、揭題,拓展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抓住本課的尾巴,給孩子預留一個探尋學習的空間,為以后的學習埋下伏筆。)
1、揭題《鐵匠波爾卡》
2、了解兩個名詞“作曲家:約瑟夫-斯特勞斯”、“波爾卡”
3、隨音樂有序結束課堂。
一年級音樂教案 13
教學內容:
1演唱歌曲《學做解放軍》
2認識打擊樂器大鼓、小鼓,并學習演奏方法
教學目標
1、對鼓號的聲音感到好奇和有趣,能自尋音源模仿大鼓、小鼓和隊號的聲音。
2、用自然的聲音、神氣的表情演唱歌曲《學做解放軍》。
3、邊唱《學做解放軍》邊模仿解放軍列隊、走步、吹號等,在活動中表現(xiàn)和體驗威武、自豪的情緒,獲得模仿成功的快樂。
4、認識打擊樂器大鼓、小鼓,并學習演奏方法,知道有隊號和軍號,能演奏簡單的二聲部少先隊鼓號曲。
教學重點
模仿解放軍神氣、自豪的精神面貌。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自尋音源的創(chuàng)意,模仿活動時威武、自豪的情緒表現(xiàn)。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插圖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安定情緒
二、導入
。ǘ嗝襟w)
師:圖上的小朋友在感什么?
。ㄒ唬⒂猩焓,在班上選出升旗手。
。ǘ、有護旗手,在班上選出護旗手。
。ㄈ⒂刑柺,請全班學生學號手用“噠”模唱一段旋律。
。ㄋ模、“還缺少什么呢?”(大鼓和小鼓)
師:真聰明,現(xiàn)在我們就來找一找大鼓和小鼓吧。
三、新課教學
。ㄒ唬⒋蠊
1、出示大鼓,“哪個小朋友上臺來為我們敲一敲!
“它發(fā)出的聲音怎么樣?”(很重)。
“誰來模仿一下它的聲音呢?”(咚)
2、老師邊念邊敲:(多媒體)
a、大鼓唱,咚咚咚
XX│X0│XX│X0│
b、大鼓唱,咚咚咚咚
XX│X0│XXX│X0│
3、“老師念的這兩句有什么區(qū)別?”
4、老師和學生對念。
邊念邊拍手,休止的地方握拳。
直接拍節(jié)奏,不讀出聲音。
5、請兩個小朋友上臺表現(xiàn)。
6、請小朋友找一找,教室里有什么聲音像大鼓?
。ㄅ囊巫印⑴暮诎、拍盆子等)
7、請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大鼓”,邊念歌謠邊伴奏。
(二)、小鼓
1、“大鼓的好朋友是誰呀?”(小鼓)
2、聽聽小鼓的聲音有什么不同嗎?
。ㄐ」牡穆曇糨p一些。)
3、誰來模仿小鼓發(fā)出的聲音呢?(噠)
4、老師演唱:小鼓來唱│歌噠噠│
小鼓來唱│歌噠噠│
我們大家│聽噠噠│
小鼓來唱│歌0‖
四、學唱歌曲
。ㄒ唬ⅰ皠偛盼覀儗W習的歌謠就是今天老師要教你們唱的歌曲——《咚咚噠噠》”
。ǘ、老師范唱
。ㄈ、學唱旋律。用“咚”和“噠”模唱。
。ㄋ模⒗首x歌詞
。ㄎ澹㈦S琴唱歌詞。
五、律動表現(xiàn)
集體隨著音樂邊唱邊用“大鼓”、“小鼓”伴奏。
六、結束課業(yè)
板書設計
咚咚噠噠
小鼓來唱│歌噠噠│
小鼓來唱│歌噠噠│
我們大家│聽噠噠│
小鼓來唱│歌0‖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安定情緒
二、新課教學
。ㄒ唬、導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大鼓、小鼓,這節(jié)課就讓老師帶著你們敲起鑼、打起鼓,吹起小喇叭,排好了隊伍學做解放軍吧。
。ǘ⒗蠋煼冻
。ㄈ㈦S琴模唱旋律。
(四)、朗讀歌詞
識字:zhěngqílǎbaguāngróngyīngxióng
整齊喇叭光榮英雄
(五)、隨琴分句學唱歌詞
難點:(多媒體)
節(jié)奏X·XXXXXXX
1、采用按歌曲旋律節(jié)奏朗讀歌詞的方法解決節(jié)奏難點。
2、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ㄆ撸、歌曲處理
歌曲為進行曲速度,基本情緒是神氣、自豪的,力度為mf。在演唱時學生容易激動,要引導學生控制情緒,不要喊唱。
。ò耍、律動表現(xiàn)
1、邊唱邊律動,模仿解放軍列隊、扛槍、打靶、吹軍號等多種多樣的姿態(tài)。(觀看媒體)
2、以小組為主練習的基本單位,設“班長”、“副班長”組織練習。
3、分組表演,互相學習。
(九)、為歌曲伴奏
大鼓2/4咚0│咚0│咚咚│咚0│
小鼓2/4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十)、表現(xiàn)
一部分學生演唱,一部分學生律動,一部分學生用固定節(jié)奏伴奏。
。ㄊ唬、評價
1、模仿解放軍神氣、自豪的精神面貌。
2、律動的'韻律感。
3、作為小組表演可以伴隨歌聲,整齊劃一的模仿幾個解放軍的動作。
三、約束課業(yè)
板書設計
咚咚噠噠
大鼓2/4咚0│咚0│咚咚│咚0│
小鼓2/4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課后小記:
《學做解放軍》的歌詞樸實,口語化,學生容易掌握。歌譜節(jié)奏偏難,出現(xiàn)了三種較難的節(jié)奏,采用按歌曲旋律節(jié)奏朗讀歌詞的方法解決節(jié)奏難點,然后再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歌曲為進行速度,基本情緒是神氣、自豪的、力度為mf。在演唱時學生容易激動,引導學生控制情緒,不要喊唱。歌曲學會以后,邊唱邊做律動,模仿解放軍列隊、扛槍、打靶、吹軍號等多種多樣的姿態(tài)。在律動活動的組織形式上,以小組為自主練習的基本單位,設“班長”、“副班長”組織練習,最后分組表演,互相學習。
一年級音樂教案 14
教學目標
一、能有表情地演唱抒情和活潑等不同情緒的歌曲,用歌聲表現(xiàn)夜晚望月的意境,并能背唱自己喜歡的歌曲.
二、感受到《糖果仙人舞曲》的意境.
教學內容:
歌曲<<望月亮>>
欣賞<<糖果仙人舞曲>>
教學重難點:
感受三拍子的律動,深情地演唱歌曲.
教具:電子琴,配套課件.
第一課時
一、做律動走進教室
二、師生問好歌
三、趣味練生曲
四、新歌教學
1、教師放音樂讓學生邊聽音樂的節(jié)拍左右擺動,感受抒情而流暢的歌曲旋律。
2、模仿老師的樣子邊朗讀歌詞邊做第一拍拍腿、第二三拍拍手的律動。
3、在聽唱歌曲過程中讓學生自由地做動作幫助記憶歌詞,體念和感受歌曲的美感。
<1>跟錄音完整聽唱.
<2>分句跟琴模唱聽老師范唱學生跟唱.
<3>邊拍手邊朗讀歌詞:
<4>對接句的演唱
5.律動教學
在歌曲學會后,讓學生選折自己喜歡的表演方式展示自己.讓他們隨音樂做動律.
6、選擇打擊樂器為他人表演伴奏
7、分組比賽.
8 、個人比賽.
9、教學后記:
有些學生音唱的不準.大多數表現(xiàn)不錯.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上節(jié)課的'歌曲,欣賞《糖果仙人舞曲》。
教學重難點:指導學生欣賞樂曲。
教學過程:
1.師生問好歌。
2.復習上節(jié)課的練習曲.
3.復習上節(jié)課的歌曲.分小組比賽.
4.欣賞《糖果仙人舞曲》
(1)故事導入:
從前,有一個公主,她非常喜歡吃糖果,有一天,她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個糖果仙人,有一個瀟灑的王子與自己歡快的舞蹈,就讓我們一起來跟著小女孩進入美妙的夢境吧!
(2)初聽樂曲,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
。3)分段賞析。
。4)學生聽樂表演。
。5)小組合作表演。
(6)小組展示。
。7)學生自由評價。
。8)教師點評。
。9)評獎。
5、課堂小結。
一年級音樂教案 15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用優(yōu)美、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激發(fā)學生民族情感,增進民族團結。突出學生為主體,通過情感體驗和肢體語言的融合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調交往能力。
2、學習用動作表現(xiàn)自己感受到的意境與情感,要求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或個人設計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教學重點:能用自然優(yōu)美的聲音唱歌,會創(chuàng)編協(xié)調大方的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
教學難點:讓學生體驗把握蒙古族音樂的風格特點。
教具準備:電子琴、蒙古族服飾、課件、部分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感受蒙古風情。
1、導入:
師:今天程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美麗神奇的地方,想知道去哪里嗎?(想)我先不告訴大家,一會到了你就知道了!今天我們不坐汽車火車,也不乘飛機,那讓我們一起騎上馬兒出發(fā)吧。ǚ鸥枨恫菰褪俏业募摇,老師帶領學生做騎馬的`動作。)
2、觀賞課件,了解蒙古風情。
師:我們到站了,請看!我們到了什么地方?(課件展示:藍天、大草原、牛羊群、蒙古包……)生:(內蒙古大草原)
師:你看到這里有什么?
生:藍天、白云、蒙古包......
師:說得好,這個美麗的地方就是蒙古族人民的居住地。你知道蒙古族嗎?誰來把你知道的告訴大家?
生:自由說。
師: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勤勞善良,他們喜歡騎馬射箭,能歌善舞。他們的飲食以牛羊肉和奶為主,他們的服飾也很有特色,(課件展示:蒙族服飾)男女都穿寬大長袖的袍子系腰帶,長筒靴,平時以紅、黃色布纏頭,女子盛裝時戴漂亮的頭飾。
生:欣賞課件畫面。
師:更值得一提的是蒙古族一年一度的那達慕盛會,非常熱鬧,我們看看他們都干些什么?(課件展示:摔跤、騎馬、射箭三幅圖片。)你想參加嗎?
生:想。
3、創(chuàng)編,聲音創(chuàng)編同時進行。
師:誰想來為大家表演摔跤、騎馬、射箭的動作呢?
生:試著表演創(chuàng)編的動作。
師:誰能為這些動作配上聲音呢?
生:創(chuàng)編聲音并上臺表演。(根據學生回答課件展示:摔跤:嘿—嘿—,騎馬:嗒嗒 嗒嗒 嗒嗒 嗒嗒,射箭:嗖0嗖0)
4、游戲:找朋友
師:這些動作下面有幾種節(jié)奏,這些節(jié)奏應該和那個動作交朋友呢?(出示動作名稱、節(jié)奏與象聲詞的課件,引導學生找出相應的節(jié)奏。)
5、課件三幅畫面,師選擇不同畫面,請學生作出相應的表演。(表演是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二、新授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1、欣賞歌表演,再次感受歌曲。
師:蒙古族的那達慕盛會熱鬧又動人,這里的人民熱情善良又勇敢,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做出了很大貢獻,我們一起祝福他們好嗎?(好)我們就為他們獻上一首好聽的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程老師還為它配上了好看的舞蹈,請大家來欣賞。ㄕn件展示:歌詞圖片,播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生:欣賞歌曲,觀賞老師的舞蹈。
2、熟悉歌詞。
師:請大家看看歌詞中有沒有生字和不懂得地方?(教師帶領學生按節(jié)奏讀歌詞)
3、用身體為歌曲伴奏,再次熟悉歌曲。
師:這么好聽的歌曲還想再聽嗎?
生:想
師:不過這次老師是有要求的,請你們用自己的身體為歌曲伴奏,比如:拍手、跺腳、拍肩等都可以,請欣賞。úシ鸥枨
生:一邊欣賞,一邊用身體來搬走。
4、跟鋼琴直接唱歌詞,教師伴奏。
師:在唱的時候,你認為那一句最難唱呢?(引導學生自己找問題,并思考解決辦法。)
生:第三句。(八度音程大跳和附點)
師:誰來當小老師,幫他唱好這一句?(指名兩名學生上臺教唱,老師在一邊點撥)
5、師生對唱一遍。(教師伴奏)
6、直接跟鋼琴完整的唱歌詞,教師伴奏,穿插歌曲的處理。
師:剛才大家唱得不錯,請說說我們應該帶著一種什么樣的心情來唱呢?是唱得強一些還是弱一些?
生:討論問題后按自己的方法表現(xiàn)歌曲。 (教師伴奏,學生唱)
7、教師帶領學生逐句創(chuàng)編動作,最后放歌曲完整的表演唱。
師:大家已經會唱歌詞了,想不想和程老師一樣給他配上好看的舞蹈動作?
生:想。
8、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學生選擇并說明理由)
師:除了唱歌、舞蹈你還有別的方法來表現(xiàn)這首歌曲嗎?
生:樂器。(自選樂器并試著演奏。)
最后師生一起邊唱邊用打擊樂器伴奏。(放歌曲錄音)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游覽了美麗的內蒙古大草原,你有哪些收獲呢?(學會了唱歌、舞蹈,為歌曲伴奏)今天大家的表現(xiàn)都很棒!老師很想記住你們動聽的歌聲、優(yōu)美的舞蹈,請大家再次為我和臺下的老師們表演唱這首《草原就是我的家》!(在集體歌表演中結束本課)。
一年級音樂教案 16
教學目的
能夠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動物說話》。
重難點
學唱歌曲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聽音樂進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組織教學,師生互相問好。
三、點名。
四、學唱《動物說話》。
1、教師提問:找找書上面有些什么動物?它們各自是怎樣說話的?(嘰、嘎、吱吱喳、咕咕兒呱)由此引出課題《動物說話》。
2、完整地聆聽《動物說話》,學生感受,拍手聽、默唱。
3、唱完后問學生想不想學?教學生讀歌詞后(把動作加上),請學生齊讀。
4、教唱歌曲,注意音量適中,音與音之間要唱得連貫。
5、演唱時,教師可以提示:“怎樣演唱能表現(xiàn)出你很愛小動物的心情,用你的聲音告訴我”。啟發(fā)學生演唱時投入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演唱,叫聲要唱得輕快而有彈性。
6、全班齊唱。(確定一段學會后才教第二段)
7、請學生為第20頁這幅圖編個小故事。
五、朗讀歌謠。
1、請學生看第21頁下面的格子,聽老師朗讀歌謠。(讀出二拍子的強弱)
2、跟著老師讀。
3、學生自己拍手讀。
六、復習學過的歌曲。
信息反饋
第四課可愛的動物(2課時)
課題三只小豬
教學目的能夠注意聆聽描寫小動物的樂曲,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和諧相處;在聆聽音樂中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想像中的動物神態(tài)。
重難點欣賞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聽音樂進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師生互相問好。
三、點名。
四、聆聽《三只小豬》。
1、完整聆聽《三只小豬》,說一說樂曲描繪了怎樣的小豬。三只小豬好像在做什么?(小豬歡快的叫聲,好似小豬們在游戲、捉迷藏,一切都是那樣愜意。)
2、復聽時讓學生自編動作表演三只可愛的小豬。看誰能記住小豬叫的地方,隨著樂曲學小豬的叫聲。
3、三幅動作提示圖分別是:
、倥ぶ眢w學小豬走路;
②用手指抵住鼻尖,模仿小豬翹鼻子。
③兩只手在耳朵上方伸開五指做“扇風”的動作,模仿小豬的大耳朵。
五、復習歌曲《動物說話》。
六、聆聽《快樂的.小熊貓》。
1、初聽樂曲,感受樂曲描述清晨的意境和小熊貓愉快勞動的情景。
2、老師講故事,引發(fā)學生的想象!犊鞓返男⌒茇垺肥敲佬g影片《熊貓百貨商店》中的一個音樂片斷。音樂開始,渲染了大森林早晨美麗幽靜的景色,描寫了大自然從朦朧中漸漸醒來,天越來越亮了。接著音樂出現(xiàn)了輕快跳躍的旋律:這好像在寫小鳥醒來啦,它眨著惺忪的眼睛,轉動著小腦袋,唱起了黎明的歌。時間不早啦,該出門了,小鳥拍了拍翅膀飛出了窩:小鳥飛呀!飛呀!飛到了熊貓百貨商店門前的大樹上。仿佛使人們看見了兩只活潑可愛的小熊貓來到水塘邊打水,一聲大镲響,這是小熊貓把水桶丟進了水塘。然后,由豎琴奏出了一串琶音,表現(xiàn)了水桶在池塘中激起的浪花和水塘里泛起了一圈圈的水波。接著它倆把水桶提出水面抬起來,此刻單簧管吹出了4小節(jié)呆板、滑稽、憨厚的節(jié)奏音型,好像兩只小熊貓搖晃著胖乎乎的身體在抬水。他們走過樹林,走過小橋,小鳥向熊貓問早,小熊貓也回答了小鳥的問候,并說“歡迎大家到商店來買東西!苯又鴺逢犠喑隹焖俚南滦刑M的旋律,仿佛是小熊貓急促走進商店的步態(tài),加上最后豎琴的刮奏,形象地表現(xiàn)了小熊貓一溜煙似地走進了商店柜臺,開始接待來買東西的顧客。
3、復聽時可將音樂分成兩部分!按笊值脑绯浚懵牭搅耸裁绰曇?”“在小熊貓打水的時候,你好像又聽到了什么聲音”。利用音樂中的特殊音響,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跟著音樂表演,樂曲結束時教師可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編結尾。編創(chuàng)結尾可分組進行,讓學生充分地活動起來,利用樂器、人聲、拍打動作為樂曲做結尾。聆聽音樂,要以學生的自覺感受為主,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大膽地做,以促進學生的思維更為活躍。
4、可邊聽邊念歌謠。
1、樹林靜悄悄,陽光一道道,早晨空氣多新鮮,小鳥醒來了。
2、小猴蕩秋千,松鼠蹦蹦跳,兩只快樂的小熊貓,又點頭來又問好。
3、拍拍翅膀飛出窩,小鳥飛呀飛得高,飛到熊貓百貨店,又唱歌兒又歡笑。
4、木桶打滿水,跨上獨木橋,搖搖晃晃朝前走,清清溪水叮咚跳。
5、.瞧,那邊是誰過來了?哦,兩只可愛的小熊貓,扛起木桶朝
前走,胖乎乎的身體搖呀搖。
6、百貨商店柜臺里,站著快樂的小熊貓,“歡迎大家快快來,買啥東西任你挑。”
七、復習學過的歌曲。
信息反饋
第四課可愛的動物(3課時)
課題《我有一只小羊羔》
教學目的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認識木魚、碰鐘,學習并探索演奏方法,練習為歌曲演唱伴奏。
重難點樂器伴奏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聽音樂進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師生互相問好。
三、點名。
四、學唱《我有一只小羊羔》。
1、教師要以完整有感情的范唱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歌曲的愿望。
2、讀歌詞,使學生想象出小羊羔蹦蹦跳跳、活潑可愛的形象,并感受到小主人公對小羊羔真摯、親切的感情。
3、提示學生在同音反復處唱得輕松、親切。唱會歌曲后,跟著老師用唱名唱歌。
4、在演唱中變換演唱形式并編創(chuàng)動作,表達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5、編創(chuàng)歌詞,可分小組進行。
五、認識樂器。
1、認識碰鐘,學習敲擊碰鐘的正確姿勢。
①觀察示意圖,知道怎樣敲擊。
②想一想碰鐘的聲音是長的,還是短的?怎樣能敲出短音。啟發(fā)學生動腦思考。
2、認識木魚。學習敲擊木魚的正確姿勢,要通過學生探索、學習來完成。
、僦涝鯓忧,觀察示意圖。
、谙胍幌脒可以怎樣敲,能有幾種敲擊方法,讓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
六、樂器伴奏。
1、按節(jié)奏和節(jié)拍的強弱讀歌謠。指導學生讀歌謠時,有意識地讀出節(jié)拍的強弱,做到有感情地讀。(用樂器伴奏)
2、可啟發(fā)學生用不同的音色,表演老鴨和小鴨的叫聲。
3、全班唱歌,教師可啟發(fā)學生自己編創(chuàng)歌詞,表現(xiàn)自己喜愛的小動物。
4、用木魚為歌曲伴奏,注意看課本上木魚圖后面的圓點,它們有大有小,示意學生敲擊的動作有重有輕,要接著歌曲的強弱規(guī)律敲擊,并要明確打擊樂的伴奏地位,學會與歌唱的聲音協(xié)調起來,不要喧賓奪主。
七、復習學過的歌曲。
信息反饋
一年級音樂教案 17
【教學內容】:
人音版小學第二冊《火車開啦》
【教學對象】:
一年級
【課時】:
1課時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學習積極性非常高,活潑好動,善于模仿。對于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時值能夠基本準確的表達。
【教材分析】:
《火車開啦》,大調式,一段體,由四個樂句組成。歌曲第一第二句為完全重復,第三句在高音區(qū)進行,配以舒展的節(jié)奏,與前面的樂句形成對比,最后一個樂句現(xiàn)在大調式主和弦上分解進行,而后級進下行至C大調主音。
【教學目標】:
1、熟練演唱歌曲《火車開啦》,初步了解和掌握簡易多聲部的演唱形式,不過分喊唱。
2、通過游戲的方式循序漸進的`學習多聲部的演唱。
3、提高合作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聆聽習慣。
【教學重點】:
用輕巧自然的聲音熟練演唱歌曲《火車開啦》
【教學難點】:
多聲部的合作演唱
【教學用具】:
多媒體、道具帽子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活動
跟隨音樂做簡單律動,初步體驗音樂的旋律和節(jié)奏。
二、學習三聲部
以拼圖的形式“組裝”火車各個零部件,以踏步的形式穩(wěn)定節(jié)奏,一步為一拍。
汽笛—wu—單手握拳向下拉動,二分音符
大輪子—honglong—雙手同向90度角擺動,四分音符。
小輪子—kachakacha—雙手連續(xù)擺動,八分音符。
配合歌曲伴奏,在每個聲部中挑選帶領部分學生走出座位模仿火車開動。
三、學習歌曲
1、聆聽
歌詞中出現(xiàn)了哪個零部件的聲音?出現(xiàn)幾次?
2、初步學唱
學生唱“kacha”部分,教師唱其余部分。
3、學唱曲譜
學唱歌曲第一句11 31| 55 65| 43 2| 1 -||
3、完整學唱
依據旋律線條完整學唱歌曲。
四、多聲部合唱
做游戲,加入模仿火車聲音的三聲部與歌曲合唱。
五、老師創(chuàng)編歌詞,布置作業(yè)。
一年級音樂教案 18
教學目標
1、聆聽《小狗圓舞曲》,感受樂曲較快的速度和歡快的情緒,想象出小狗快樂、淘氣的形象,并能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出來。
2、能用歡快的情緒,準確的演唱《動物說話》,并能邊做動作邊表演,表達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并明白要愛護動物的道理。
3、能用不同的方法準確敲擊間奏︳XX︳XXX︳,為歌曲渲染熱鬧歡快的氣氛。
4、學生能根據動物特點創(chuàng)編歌詞,并將歌詞帶入到歌曲中唱一唱,表現(xiàn)不同動物形象。
教學重點
能用歡快的情緒,準確的演唱《動物說話》,并能邊做動作邊表演,表達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并明白要愛護動物的道理。
教學難點
學生能根據動物特點創(chuàng)編歌詞,并將歌詞帶入到歌曲中唱一唱,表現(xiàn)不同動物形象。
教學用具
電子琴、幻燈片
學具準備
音樂書
教學預設流程
一、聆聽《小狗圓舞曲》
1、初聽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皇妆憩F(xiàn)小動物的音樂,請你聽聽這只小動物在干什么?它的心情怎樣?
2、揭題
師:剛才我們聽到的樂曲名叫《小狗圓舞曲》,圓舞曲是一種音樂體裁,聽起來有一種轉圈的感覺。這首樂曲表現(xiàn)的就是小狗圍著自己的尾巴,轉圈玩耍的情景。
3、完整聽,用手勢表示轉圈
師:同學們,讓我們用手勢表現(xiàn)小狗轉圈的情景吧。同時聽一聽小狗是一直在轉圈嗎?當它不轉圈的時候請停下你的手勢,想想它在干什么?
4、再聽:讓我們用手勢和動作表現(xiàn)一下這只淘氣快樂的小狗吧!
二、歌曲
1、初聽:小狗這么開心,是因為森林里要召開音樂會,請你聽聽音樂會上都來了哪些小動物?
2、復聽:一會我們聽到哪個小動物出場,請你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
3、出示課題:剛才我們聽到的這首歌曲名叫《動物說話》
4、拍擊間奏節(jié)奏
師:我想為這首歌曲伴奏。你們聽聽我是在哪拍的'?怎么拍的?你能拍出這個節(jié)奏嗎?
師:這個節(jié)奏除了用手拍,還可以怎么表現(xiàn)?生:跺腳、拍肩……
5、展書:翻開書,找到書中的這個節(jié)奏,看看書上是怎么敲的?你也來試
6、復聽:聽歌曲拍節(jié)奏
師:聽歌曲敲擊節(jié)奏,同時看歌詞,有沒有不認識的生字。
師:講解“咕兒”呱的特殊發(fā)音。
7、教師范唱,學生小聲唱
8、教師大聲唱,學生大聲唱,找問題
9、編創(chuàng)動作部分:書上有編創(chuàng)動作的地方,我們可以加入什么動作?
10、加入情緒:小動物們唱著歌參加音樂會,它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11、用歡快的情緒完整演唱歌曲,加入編創(chuàng)的動作、間奏伴奏。
12、部分學生到前面表演小動物,其他同學在下面邊邊伴奏邊唱歌
三、創(chuàng)編歌詞
師:森林里還有許多其他的小動物
師:請把你喜歡的小動物也邀請到音樂會中,想想它們可以表演什么?
四、愛護小動物
師:同學們,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大家要怎樣對待它們呢?
生:愛護小動物
師:如果遇到淘氣的小朋友打樹上的鳥、或捉水里的青蛙,我們怎么做?
生:我們要阻止這種不文明行為
師:對,將愛護小動物的行動堅持到底!今天音樂課就上到這,下課!
一年級音樂教案 19
教學目標:
通過聽《捉迷藏》,唱《躲貓貓》等音樂活動,表達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歡樂的情緒。
學習用歡快活潑的情緒,輕巧的聲音清晰、準確的演唱歌曲。并通過歌曲的游戲,養(yǎng)成聽音樂做動作的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學會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
2.正確運用節(jié)奏。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準備:找與游戲有關的歌謠、歌曲、樂曲(如:歌曲《找朋友》、《跳繩》等)
教學器材:
鋼琴、錄音機、歌曲、欣賞曲的錄音帶、電腦課件、攝像機、鋼琴曲《騎竹馬》片段、伴奏帶《哦,十分鐘》、歌曲《找朋友》、樂曲《苗嶺的早晨》、表現(xiàn)《騎竹馬》、《捉迷藏》意境的圖片
教學設計:
1.創(chuàng)設情境
學生聽《找朋友》的歌曲,拉手進教室圍成圓圈,和教師一起參與“找朋友”的游戲。
教師播放歌曲錄音,并主動邀請學生參加游戲,引導學生進入音樂世界。
2.對比欣賞
對比欣賞《捉迷藏》和《騎竹馬》兩首樂曲,感受不同的音樂風格和情緒,分辨相同的樂器音色,結合插圖選擇樂曲表現(xiàn)內容,并選擇加入曲名。
以猜謎的形式設下懸念,引導學生仔細聆聽音樂,為音樂加入名字:“捉迷藏”、“騎竹馬”。
3.情感導入
學生傾聽教師范唱歌曲《躲貓貓》,感受苗族音樂風格及韻律,體驗美感。
教師穿著苗族服裝范唱歌曲,為學生創(chuàng)設民族音樂及文化的藝術氛圍。
4.快樂節(jié)奏
用節(jié)奏型“0 0│xxx x ”為歌曲拍手伴奏,注意強弱對比,體驗歌曲的動感,為有感情的歌唱做鋪墊。
指導學生用簡單的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通過實踐活動感受音樂、學習音樂。
5.趣味歌詞
按歌曲節(jié)奏高位朗讀歌詞,加入二拍子簡單律動體現(xiàn)歌曲強弱。會念的學生可以下座位,到有困難的同學身邊和他一起朗讀。
教師以介紹游戲規(guī)則的方式,教學生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加入手勢幫助學生記憶。
6.歌曲學唱
學生看光盤跟唱歌曲旋律。(邊唱邊拍擊二拍子節(jié)奏)聽琴模唱并運用齊唱、男女生接唱、同學互相邀請演唱等形式練唱歌曲,通過競賽檢驗小組的學習效果。得到音樂祝賀請同學們隨音樂拍手表示慶祝。
教師放光盤帶動學生學唱歌曲。用鋼琴彈奏歌曲旋律,指導學生模唱,并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唱的好的組用電腦課件播放《苗嶺的早晨》的音樂給予祝賀。
7.情境表演
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道具設計游戲方法,進行游戲表演。(演唱組、道具組、表演組、裁判組)請學生觀看表演的攝像,了解自己的'表演情況,學會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學會反思。
教師了解學生游戲前的準備情況,在學生游戲時,為學生攝像,幫助學生進行自評、互評,提高表演、歌唱等能力,增強游戲的愉悅性。
8.歌詞創(chuàng)編教改
再次進行游戲時,加入苗族小朋友的游戲規(guī)則,喊兩聲“哦”,被找到的同學演唱與游戲有關的歌曲。(如:《跳繩》、《火車開啦》等)鼓勵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用《躲貓貓》的旋律創(chuàng)編新詞。
教師介紹苗族小朋友的游戲規(guī)則,并和學生一起參加游戲,根劇生活中的游戲創(chuàng)編新歌詞。
9.情感升華
學生聽教師演唱歌曲,并接受教師的邀請,到室外參加游戲活動。
教師為學生演唱歌曲《哦,十分鐘》,邀請學生到室外參加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一年級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音樂教案06-13
《勇敢的鄂倫春》一年級音樂教案03-18
一年級關于音樂的優(yōu)秀教案03-16
一年級音樂詠鵝教案05-04
《培養(yǎng)音樂的耳朵》音樂教案05-12
音樂教案大班教案02-20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精選13篇)03-19
小鈴鐺一年級音樂教學教案03-08
好朋友一年級音樂教學教案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