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語言教案我變小了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語言教案我變小了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語言教案我變小了教案1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在理解的基礎上能用簡單的話來說一說我變小了后發(fā)生的事情。
2、感受變小的樂趣。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1、圖片:小熊一家(小熊、變小的小熊、熊爸爸、熊媽媽、熊姐姐、熊哥哥),故事大圖四張(我變小后發(fā)生的事情)
2、故事ppt《我變小了》。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故事主人公,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1、出示小熊
師:小朋友們,你們好(小熊,你好!)——熟悉故事的主要人物形象。
2、出示小熊的其他家人
師:看看我家里有誰?(爸爸、媽媽、姐姐、哥哥)
3、師:今天發(fā)生的有趣的故事就是關于我們的。
教師繼續(xù)講述: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夢,夢里的我和現(xiàn)實的我有什么不一樣?(大、小)
教師小結:有一天,我夢見我變小了。
二、仔細觀察畫面,在理解的基礎上能用簡單的'話來說一說我變小了后發(fā)生的事情。
1、出示大圖一(我和爸爸)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用故事里的話來總結;個別——集體)
師:瞧,我和爸爸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我在哪呢?(爸爸的口袋里)
教師用書里的話請幼兒說一說:爸爸帶我出去玩,讓我坐在他的口袋里。
師:爸爸在走路,那我坐在他的口袋里還需要走路嗎?
師:我不用自己走路,感覺怎么樣?(不用自己走路,真好!)
師:你會把爸爸帶我出去玩的事情連起來說一說嗎?(教師帶幼兒一起說一說;幼兒自己說一說)
2、出示圖片二(我和媽媽)
師:我和媽媽發(fā)生了什么事呢?媽媽給了我什么呀?這根棒棒糖怎么樣?我拿到棒棒糖后怎么了?
3、出示圖片三、四
師:在夢里還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請你自己選一幅圖來說一說。(討論、交流)
師:我變小了,姐姐讓我干什么了?
師:我變小了,我和哥哥又在干什么?
4、教師講述故事后半部分。
師提問:當我夢醒了,我又干了什么?(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中的內容。)
三、完整欣賞故事《我變小了》。
師:我們完整地聽一聽這個故事吧,如果你會說可以輕輕地和我一起來說說,好嗎?
教師提問:你覺得變大好,還是變小好?為什么?
(鼓勵幼兒交流變大、變小的美好感覺。)
教師最后小結:其實變大、變小都好。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小班語言教案我變小了教案2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在理解的基礎上能用簡單的話來說一說我變小了后發(fā)生的事情。
2、感受變小的樂趣。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圖片:小熊一家(小熊、變小的小熊、熊爸爸、熊媽媽、熊姐姐、熊哥哥),故事大圖四張(我變小后發(fā)生的事情)
2、故事ppt《我變小了》。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故事主人公,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1、出示小熊
師:小朋友們,你們好(小熊,你好!)——熟悉故事的主要人物形象
2、出示小熊的其他家人
師:看看我家里有誰?(爸爸、媽媽、姐姐、哥哥)
3、師:今天發(fā)生的有趣的故事就是關于我們的。
教師繼續(xù)講述: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夢,夢里的我和現(xiàn)實的我有什么不一樣?(大、小)
教師小結:有一天,我夢見我變小了。
二、仔細觀察畫面,在理解的基礎上能用簡單的話來說一說我變小了后發(fā)生的事情。
1、出示大圖一(我和爸爸)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用故事里的話來總結;個別——集體)
1)師:瞧,我和爸爸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我在哪呢?(爸爸的口袋里)
教師用書里的話請幼兒說一說:爸爸帶我出去玩,讓我坐在他的口袋里。
2)師:爸爸在走路,那我坐在他的口袋里還需要走路嗎?
3)師:我不用自己走路,感覺怎么樣?(不用自己走路,真好!)
4)師:你會把爸爸帶我出去玩的事情連起來說一說嗎?(教師帶幼兒一起說一說;幼兒自己說一說)
2、出示圖片二(我和媽媽)
師:我和媽媽發(fā)生了什么事呢?媽媽給了我什么呀?這根棒棒糖怎么樣?我拿到棒棒糖后怎么了?
3、出示圖片三、四
師:在夢里還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請你自己選一幅圖來說一說。
討論、交流
師:我變小了,姐姐讓我干什么了?
師:我變小了,我和哥哥又在干什么?
4、教師講述故事后半部分。
師提問:當我夢醒了,我又干了什么?(-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中的內容。)
三、完整欣賞故事《我變小了》
師:我們完整地聽一聽這個故事吧,如果你會說可以輕輕地和我一起來說說,好嗎?
教師提問:你覺得變大好,還是變小好?為什么?
(鼓勵幼兒交流變大、變小的美好感覺。)
教師最后小結:其實變大、變小都很不錯。
2、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我變小了》反思
小熊一家(小熊、變小的小熊、熊爸爸、熊媽媽、熊姐姐、熊哥哥),故事大圖四張(我變小后發(fā)生的事情)
小班語言教案我變小了教案3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在理解的基礎上能用簡單的話來說一說我變小了后發(fā)生的事情。
2、感受變小的樂趣。
3、通過多媒體教學,初步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4、通過討論、猜測等多種方式,理解故事內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變化。
【活動準備】
1、圖片:小熊一家(小熊、變小的小熊、熊爸爸、熊媽媽、熊姐姐、熊哥哥),故事大圖四張(我變小后發(fā)生的事情)
2、故事ppt《我變小了》。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故事主人公,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1、出示小熊
師:小朋友們,你們好(小熊,你好!)——熟悉故事的主要人物形象。
2、出示小熊的其他家人
師:看看我家里有誰?(爸爸、媽媽、姐姐、哥哥)
3、師:今天發(fā)生的有趣的故事就是關于我們的。
教師繼續(xù)講述: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夢,夢里的我和現(xiàn)實的我有什么不一樣?(大、小)
教師小結:有一天,我夢見我變小了。
二、仔細觀察畫面,在理解的基礎上能用簡單的話來說一說我變小了后發(fā)生的事情。
1、出示大圖一(我和爸爸)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用故事里的話來總結;個別——集體)
師:瞧,我和爸爸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我在哪呢?(爸爸的口袋里)
教師用書里的話請幼兒說一說:爸爸帶我出去玩,讓我坐在他的口袋里。
師:爸爸在走路,那我坐在他的口袋里還需要走路嗎?
師:我不用自己走路,感覺怎么樣?(不用自己走路,真好!)
師:你會把爸爸帶我出去玩的事情連起來說一說嗎?(教師帶幼兒一起說一說;幼兒自己說一說)
2、出示圖片二(我和媽媽)
師:我和媽媽發(fā)生了什么事呢?媽媽給了我什么呀?這根棒棒糖怎么樣?(快思)我拿到棒棒糖后怎么了?
3、出示圖片三、四
師:在夢里還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請你自己選一幅圖來說一說。(討論、交流)
師:我變小了,姐姐讓我干什么了?
師:我變小了,我和哥哥又在干什么?
4、教師講述故事后半部分。
師提問:當我夢醒了,我又干了什么?(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中的內容。)
三、完整欣賞故事《我變小了》。
師:我們完整地聽一聽這個故事吧,如果你會說可以輕輕地和我一起來說說,好嗎?
教師提問:你覺得變大好,還是變小好?為什么?
(鼓勵幼兒交流變大、變小的.美好感覺。)
教師最后小結:其實變大、變小都好。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小班語言教案我變小了教案4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在理解的基礎上能用簡單的話來說一說我變小了后發(fā)生的事情。
2、感受變小的樂趣。
3、能分析故事《我變小了》,培養(yǎng)想象力。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圖片:小熊一家(小熊、變小的小熊、熊爸爸、熊媽媽、熊姐姐、熊哥哥),故事大圖四張(我變小后發(fā)生的事情)
2、故事ppt《我變小了》。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故事主人公,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1、出示小熊
師:小朋友們,你們好(小熊,你好!)——熟悉故事的`主要人物形象
2、出示小熊的其他家人
師:看看我家里有誰?(爸爸、媽媽、姐姐、哥哥)
3、師:今天發(fā)生的有趣的故事就是關于我們的。
教師繼續(xù)講述: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夢,夢里的我和現(xiàn)實的我有什么不一樣?(大、小)
教師小結:有一天,我夢見我變小了。
二、仔細觀察畫面,在理解的基礎上能用簡單的話來說一說我變小了后發(fā)生的事情。
1、出示大圖一(我和爸爸)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用故事里的話來總結;個別——集體)
1)師:瞧,我和爸爸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我在哪呢?(爸爸的口袋里)
教師用書里的話請幼兒說一說:爸爸帶我出去玩,讓我坐在他的口袋里。
2)師:爸爸在走路,那我坐在他的口袋里還需要走路嗎?
3)師:我不用自己走路,感覺怎么樣?(不用自己走路,真好!)
4)師:你會把爸爸帶我出去玩的事情連起來說一說嗎?(教師帶幼兒一起說一說;幼兒自己說一說)
2、出示圖片二(我和媽媽)
師:我和媽媽發(fā)生了什么事呢?媽媽給了我什么呀?這根棒棒糖怎么樣?我拿到棒棒糖后怎么了
3、出示圖片三、四
師:在夢里還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請你自己選一幅圖來說一說。
討論、交流
師:我變小了,姐姐讓我干什么了?
師:我變小了,我和哥哥又在干什么?
4、教師講述故事后半部分。
師提問:當我夢醒了,我又干了什么?(-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中的內容。)
三、完整欣賞故事《我變小了》
師:我們完整地聽一聽這個故事吧,如果你會說可以輕輕地和我一起來說說,好嗎?
教師提問:你覺得變大好,還是變小好?為什么?
(鼓勵幼兒交流變大、變小的美好感覺。)
教師最后小結:其實變大、變小都很不錯。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小班語言教案我變小了教案】相關文章:
我變小了小班語言教案05-31
小班公開課語言教案《我變小了》03-21
小班語言教案:毛蟲變蝴蝶07-03
毛毛蟲變蝴蝶小班語言教案05-02
小班語言手指頭變摩術教案08-08
小班語言我的家人教案04-14
小班語言教案我的爸爸教案07-08
小班語言《我的影子》教案03-03
小班語言教案我的好朋友教案07-13